如果沒有研究財商,Ting &Liza 不會知道「資產負債表」是那麼實用。
投資理財不是一昧的投入,在行動前,更應該了解自己的能力有多少,進而做出客觀的決定,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畢竟累積資產是一輩子的事。搞懂自己手上資源、分清哪些是資產、哪些是負債,讓你在理財路上走得更穩健。
在做任何投資、有關於金錢決定之前,最重要的是先釐清自己手邊可以動用的資金有多少,全面了解手上的資源,才不會在激情下,做出不理智的決定。
但在了解自己財務狀況之前,最重要的是先判別什麼是資產、什麼是負債,懂的區分兩者,之後不管是在下決定、還是在盤點手上的資源,都可以大大提升判斷能力,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窮爸爸富爸爸》的作者 Robert Toru Kiyosaki 說:「資產就是錢會流入你的口袋,負債就是錢會被迫從你的口袋取走。」
不是每個物品都會被分到同一類,而是要看你「如何」使用。
舉例來說,買房如果拿來自己住,這就是負債,因為自己住無法為自己創造收入;但如果買房拿來出租,每個月可以收租,這就是資產。
再舉一個例子,上下班騎車覺得風吹日曬,所以買一台車來做代步,週末還可以攜家帶眷出門玩,但因為這部車無法幫忙賺錢,所以就是負債;但,如果這台車是計程車司機的車,可以拿來載客,這就是資產。
了解到資產與負債的差別後,透過這個大原則,將自己所有的家產、現金做盤點,依照下述的欄位,一個一個將金額填寫進去。
不要小看這個步驟,在填寫的過程中,會讓你開始省思手上的資源、意識到自己的財務狀況,畢竟很多時候都只是知道,而不是意識到,不寫出來都只是只知道一個大概而已。
這張資產負債表可以協助你了解到手上的資源有多少,再來思考下一步可以如何規劃。這個邏輯就像經營一間商店一樣,將商品一個個盤點好,掌握商品的數量,才能賣給客人。
網路上也有許多可以免費下載的資產負債表,都可以使用,重點是自己在「清點」的過程。「認識自己的資源」看似很簡單,但大多數人是沒有做到的。甚至把負債誤以為是資產。
了解自己的資產、負債情況後,再搭配每月手上的現金流,就可以去尋找適合自己的投資標的。
不是每項標的都適合每個人,也不是每個人可以付出與承受的風險都一樣。「先評估自己的情況」是投資理財前重要的一環,這個動作可以幫助你做好合適的決定。
與錢打交道是一輩子的事,慢慢思考、好好理財,才能陪伴你長長久久,透過時間,產生巨大力量。
延伸閱讀: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覺得對你有所幫助,歡迎愛下愛心並訂閱鼓勵,讓知識與分享的善循環。
我們也會分享一篇「被動收入的 14 種管道與我們實際操作的心得」以茲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