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學習投資理財,許多人都望之卻步。雖然知道理財的重要性,但是一想到要了解許多名詞、看財報、追股市動態,甚至花錢上課…就頭皮發麻,更怕的是,不碰還好,財還愈理愈少 !
不知道在那本書上看到的,有句話我深感認同,從此成為我理財最大的動機和金科玉律:
「沒有人會比你更在乎你的錢」!
我是一個從小沒上過補習班的人,看書最喜歡免費的,能不花錢的學習方式總是我的優先選擇。因此在學習理財這條路上,我也想盡辦法自學。
其實現在網路資源真的很方便,資訊也比以前公開透明,理財除了道聽塗說求明牌,你還可以用更科學化、更實事求是的方式得到正確的知識。
我的學習來源大致可分為:
財經雜誌、書本、影音資源這幾類,都很容易免費取得。
財經雜誌推薦
定期讀財經雜誌是我從剛開始接觸理財就養成的習慣之一,維持至今已然8-9年,每個月大概會看2-5本不等。
一開始是覺得雜誌讀起來比較輕鬆,彩色頁面斗大的標題搭配精美圖文 (還有穿插廣告),就當成八卦雜誌來看一樣容易。雜誌的內容主題廣泛,涵蓋股市、基金、房產、ETF、專家觀察、個人經驗分享等等,還可以得知最近的財經趨勢、世界經濟動向 (順便知道一些國內外新聞,例如元宇宙! ) ,而且更新速度快,比起網路上片斷化的訊息,雜誌經過整理讀來較有條理,也可以練習閱讀文章的速度。
同時我買了人生第一台ipad,也堪稱是我覺得最有價值的投資之一。當時25歲剛開始正式踏入職場,收入不多,花一萬多元選了容量最小的wifi版ipad air ,靠著它用公共圖書館的帳號借閱上百本電子雜誌,不用再額外花錢訂,看到沒興趣的內容也可以坦然跳過,更不用堆積紙本在家中,喜歡的圖文也可以截圖存取下來,非常方便。
因為有方便的工具,得以保持閱讀的習慣,維持對財經訊息的敏感度,我認為這筆錢花得相當值得。
這些財經雜誌討論的主題和面向會略有不同,出版更新的速度也不一,「周刊」就是每周更新,「雙周刊」是每2周,而「月刊」就是每月才出版一次,我比較建議都可以混搭穿插著看。
以前剛開始借閱電子雜誌,隨時都能借到當期我想看的雜誌,但這1、2年可能隨著ipad、電子閱讀器的普及,或是理財觀念漸漸被重視,發現經常借不到最新的書,需要預約或排隊了。
另外也推荐幾本非財經類但我偶爾也會涉獵的雜誌,對工作、生涯規畫也有些幫助。
市面上的理財書藉五花八門,推陳出新,有時還真不知該從何下手。每個都是專家,每個都是老師,倒底聽誰的好?
對於理財小白來說,我反而覺得應該從一些「觀念性」的書籍下手,先了解自己為什麼想變有錢,有錢人怎麼過生活,理財有那些方式,其他人是怎麼成功,又是怎麼失敗的。不要急於一頭栽入股市、基金、房地產等單一的理財類型,多看多聽多學,找出比較符合自己目標、期望、個性的理財方式。
這是我最早開始看的理財書籍之一,然而在此之前我已經花了一年左右的時間看前述提到的各種財經雜誌,也經常google學習各個看不懂的名詞,有了大概的方向,看這本書覺得蠻有收穫。可能是因為” 小資族” 這個身份就讓人覺得比較平易近人,不用有太多資產,從基礎起步也有機會成功的感覺。
第一本是屬於觀念性的書,幫助你釐清自己為何要追求更有錢,達到財務自由。其他的書老實說若是在完全沒有理財概念的狀況來讀,會覺得有些吃力和無聊,但是確實都是相當不錯的書,推荐給大家。
受惠於影音平台的蓬勃發展,關於理財的視頻、線上課程也是多如牛毛。近幾年讓我受益最多的當屬「柴鼠兄弟」,在Youtube搜尋可找到一系列影片,每集從數分鐘到10多分鐘不等,畫面製作精美,說明清楚又有條理,還有免費圖表可下載,非常容易理解和上手,我已經成為忠實粉絲了。(沒有業配喔XD)
這個頻道講的都是基礎觀念和知識,不報明牌,大部分時候只提供資訊和數據,讓你自己去吸收判斷,如果要說理財新手從那裡開始,我大力推荐花點時間把一系列影片看完,一定會有收穫的。後來他們也有出書,不妨也可以翻翻看。
「人生實用商學院」是我在2021年底才開始聽的podcast (生二寶坐月子期間發現的!)。由吳淡如主持,雖然節目中會有業配,但是大部分的主題內容都是和理財、創業、人生規畫或領悟等有關,在通勤中可以用很輕鬆聽別人聊天的方式來聽,偶爾錯過一點也不會怎麼樣,比較不像「柴鼠兄弟」的知識密度那麼高,可以當作在休閒中多少吸收知識。
我個人認為,談到理財、變得更有錢,許多人會提到「知識」「技術」「運氣」「紀律」「努力」等等… 但是常常忽略了「人性」。
每個人做事的方式,會受到你所認同的價值觀、本身的個性、習慣、「守備圈」(你所熟悉的領域和這個世界的樣貌) 所影響。比如說有10個人上了同一個投資專家的課,每個人對於內容的解讀可能各有不同,也許會認同老師說的其中一部分,不認同另外一部分;也有可能認為老師說的極有道理,但是自己手上的資源卻不足無法運用;或是理解了也認同了,也有足夠的錢來投資,卻因為本身個性保守或對某區域市場的觀感不佳,而選擇不同操作方式……
這也是為什麼,永遠不要覺得別人的成功經驗能完全複製到自己身上,所謂的「理財專家」「投資達人」「xxx5年存5百萬」「ooo30歲資產翻倍」等,或許有其獨特的作法,或者時也運也,可以多聽多暸解,但重要的是,保持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找出適合自己個性、能力、期望目標的理財方法,循序漸進地朝理想中的生活前進。
延伸閱讀:「為什麼要學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