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郁
6
位追蹤者
追蹤
我是一名家醫科醫師,喜歡閱讀、觀察、思考,與不同的人互動。希望在發揮專業的同時,也豐富自己的人生。 專長是居家醫療、安寧緩和、預立醫療照護、高齡照護、藥物整合等,從事這類工作很耗能,但藉由書寫、分享,能夠自我療癒,也想傳達正確知識與觀念讓更多人了解。
醫療和醫療以外的事
6
會員
61
內容數
加入
前往沙龍
這裡有行醫路上的【醫療小故事】;經過整理的各類【醫學知識、衛教、筆記】;還有醫療以外的學習心得及【自我成長】。
加入
前往沙龍
發佈內容
我的成就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醫療和醫療以外的事
2025/02/21
閱讀手札| 子彈思考整理術
在忙碌的日常中,如何能提升生產力,專注於重要事項,妥善經營生活? 書中提供一套系統和技巧,幫助你更有組織力,讓生活更明確、有方向、有焦點。透過手寫子彈筆記,重新聚焦、進行生活回顧,遠離3C產品,靜下心思考,審視每一天,並與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情連結。
#
子彈筆記
#
生產力
#
工作效率
2
留言
醫療和醫療以外的事
2025/02/17
病人自主,可以不接受治療嗎?
從美劇實習醫生格蕾 (Grey’s anatomy)的一集片段裡,探討病患自主權。 病人、家屬、醫療人員,誰來決定接受或拒絕治療?
#
病人自主
#
醫學倫理
#
自主權
喜歡
留言
醫療和醫療以外的事
2025/02/15
台灣史是什麼? 我的體會與思考
...顯示更多
#
台灣史
#
民主
#
歷史
2
留言
醫療和醫療以外的事
2025/02/14
閱讀手札| 最有生產力的一年
提升生產力,並非單純「做了多少」,而是「成就」多少。本書作者以自身實驗,歸納出25個實用技巧,涵蓋時間管理、精力分配、專注力提升、生理時鐘調整、飲食運動、減壓方法等面向,幫助讀者有效提升生產力,過更有價值的生活。
#
生產力
#
時間管理
#
工作
2
留言
醫療和醫療以外的事
2025/02/10
居家醫療札記| 安寧不是放棄,是積極照護症狀的治療
接受安寧緩和照護,等於放棄病人嗎? 傳統以治癒疾病為導向的醫療,就是對病人有益嗎? 一位80多歲肺癌併腦轉移患者接受標靶藥物治療後,因嚴重副作用導致皮膚潰爛、傷口遍及全身,生活品質嚴重下降。家屬眼看著患者的痛苦,決定尋求安寧居家團隊協助。
#
安寧
#
緩和
#
居家醫療
1
留言
醫療和醫療以外的事
2025/02/07
閱讀手札| 讓每一次的離職都加分
「工作是自我的延伸」。 本書提供9個階段循序漸進帶領讀者發現自己的內在需求,透過分析工作現狀,找出核心優勢,設計理想的工作環境,並最終找到一輩子的志業,實現理想和幸福。
#
職涯
#
離職
#
工作
17
留言
醫療和醫療以外的事
2025/02/03
醫生的修煉| 謝謝大體老師
醫學院的解剖課,應該是每位醫學生最深刻,也最具挑戰性的一門學科。
#
大體
#
醫學院
#
解剖課
喜歡
留言
醫療和醫療以外的事
2025/01/31
閱讀手札| 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麼?
現代人有大半時間心力貢獻在職場中,然而我們不應只以名片上的頭銜定義自我價值,而應培養自身技能,設定明確職涯目標,並定期檢視自我成長。本書中提供在職場中設定目標,自我提升的方法,並鼓勵人們在工作與人生中取得平衡。
#
生產力
#
工作
#
人生
32
留言
醫療和醫療以外的事
2025/01/27
醫生的修煉| 醫學生要不要進實驗室?
聽說現在的醫學生在申請醫院和專科時,帶個幾篇SCI論文或研究經驗是基本的,雖然大學時代離我有點久遠,趁記憶尚存,還是來記錄及分享一下這段經歷。
#
實驗室
#
論文
#
醫學研究
1
留言
醫療和醫療以外的事
2025/01/24
閱讀手札| 原子習慣
本書強調小習慣累積所造成的「複利效應」是十分巨大的,透過培養好習慣,就能逐步達成目標,改變人生。書中提出四個實用法則並輔以實例說明如何建立並維持好習慣,最終提升自我效能,帶來巨大成就。
#
原子習慣
#
複利效應
#
生產力
23
留言
vocus 勳章
NFT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