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一聲梧葉一聲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8 分鐘

初聞一葉落,知是九秋來。-- 司馬光《梧桐》


《夢梁錄》記載,宋代有報秋儀式。立秋日,宮中會將梧桐樹移植於殿內。等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穿禮服、執朝笏,高聲奏曰:「秋來!」梧桐葉應聲飛落一、兩片,以寓報秋意。


美麗浪漫的儀式,一葉梧桐落,天下盡知秋。


與之相對,宮廷外的市井生活,則隨意灑落得多。從清晨開始,都城內外,滿街都是「楸葉」叫賣聲。婦人女子兒童爭相購買,將葉子剪成花樣,插於鬢邊。宮廷的傳報聲,淹沒在一派喜慶熱鬧裡。「楸」與「秋」音同形近,民間傳說,立秋日戴楸葉,既迎秋又保平安,風俗由來已久。


除了報秋,梧桐還流傳著一則美麗的故事。《後漢書·蔡邕傳》載,一次,蔡邕路經吳縣,見一挑夫在江邊燒火做飯。鍋中、噗哧噗哧,鍋下、辟啪辟啪。精通音律的蔡邕聽出辟啪聲中,是塊老梧桐木,連忙把木頭抽了出來。回去後,製成一張七弦琴,果然音質美妙。因琴尾正好就在燒焦處,故取名「焦尾琴」。與齊桓公的「號鍾琴」,楚莊王的「繞樑琴」,司馬相如的「綠綺琴」,同列為中國古代四大名琴。


蔡邕(公元132 – 192年),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書法、音樂、史學家,三國第一才女蔡文姬之父。才女命舛,第一任夫婿早亡。又於戰亂中被胡騎所擄,在草原待了十二年,與匈奴左賢王育有二子。曹操早年與蔡邕交好,做了宰相後,派使者重金將她贖回。蔡文姬不得不忍痛別子,肝腸寸斷地寫下了《胡笳十八拍》。


寓意祥瑞


梧桐,又名青桐、碧梧、青玉、庭梧,是最早有詩文記載的樹種之一。《詩經·大雅》:

凰凰鳴矣,于彼高崗。梧桐生矣,于彼朝陽。菶菶萋萋,雝雝喈喈。

菶菶萋萋(ㄅㄥˇ ㄑㄧ, běng qī  ):草木茂盛貌。

雝雝喈喈(ㄩㄥ ㄐㄧㄝ,yōng  jiē):鳥和鳴聲。


梧桐樹沐於朝陽,高大挺拔,鬱鬱蒼蒼。鳳凰棲其上而鳴,婉轉悠揚,飄飛山崗。


說明自商末周初,梧桐即受到了人們的關注,更且與鳯凰聯想在一起。鳯凰神祕高貴,乃祥瑞之兆,擇梧桐而棲,燦燦朝陽,兩相輝映,梧桐也有了吉祥之寓意。是以中國皇宮殿中,皆種有梧桐。白居易《長恨歌》寫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即以「春風桃李花開日」,說二人曾經的恩愛歡愉無閒暇。下句「秋雨梧桐葉落時」,道出了君王無盡的思思念念。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雨打梧桐風瀟瀟,憑添戚戚又淒淒。


莊子一篇《惠子相梁》,為梧桐樹抹上了品格高潔的色彩。


品格高潔


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

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鶵,子知之乎?夫鵷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鵷鶵過之,仰而視之曰:嚇! 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相梁:在魏國當宰相。戰國時期魏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所以魏也叫梁。「相」在此為動詞,做宰相之意。

鵷鶵:(ㄩㄢ ㄔㄨˊ ,yuan chú)古代傳說中像鳯凰一樣的鳥,習性高潔。

鴟:鴟鴞(ㄔ ㄒㄧㄠ,chī xiāo),貓頭鷹一類的鳥。 

嚇:(ㄏㄜˋ,hè)模仿貓頭鷹發怒的聲音。下文的「嚇」為動詞,威脅、嚇阻之意。

邪:通「耶」,語助詞,相當於「嗎」。


生動的描繪,靈巧的譬喻,滿滿畫面感撲面而來。莊子自比為鳯凰,非梧桐樹不棲,非竹子的果實不吃,非甜美的泉水不喝,秉性清新脫俗。功名利祿於他,不過是鴟鶚嘴裡叼著的一隻腐鼠罷了! 


既諷刺了惠子醉心富貴的嘴臉,也強化了鳯凰非梧桐不棲的傳說。鳳凰的孤高自許,增添了梧桐品格高潔的意象。


蘇軾《卜算子》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夜沉沉,更漏殘,人初靜。月兒彎彎掛天上,梧桐樹上葉飄零。淡淡月色灑下來,灑在獨自緩步行吟的詩人身上。那幽隱徘徊的姿影,恰似遠方樹梢林間處,縹縹渺渺一孤鴻。正寂寂、乍驚起,孤鴻拍翅飛了起來。似有不忍又頻頻回首,彷彿心有千千結,苦恨無人解其意。雁兒在寒枝間來回逡巡,卻揀盡寒枝不肯棲。寧可躲到冷冷沙洲上,與淒涼寂寞形影相弔。


宋神宗時,蘇東坡因「烏台詩案」身陷囹圄四個多月,命懸一線、貶黃州團練使。此詩作於初貶黃州(今湖北)時,以殘月、疏桐、孤鴻,一澆胸中塊壘。表達了孤高自許,不與流俗同的心境。


「烏台」,即御史台。因漢代御史府內遍植柏樹,柏樹上常有數千烏鴉棲息,遂稱「柏台」,亦稱「烏台」。案件因有御史上表彈劾蘇軾而引起,故名「烏台詩案」


起因是王安石變法,有支持者、有反對者,釀成新舊黨爭。蘇軾被打為反對新法的舊黨,遠離朝堂、外放多年。宋神宗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蘇軾調任湖州(今浙江),進《湖州謝上表》時寫到:

陛下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


御史彈劾此乃對官家大不恭,蘇軾被拘拿下獄。欲加之罪,何患無詞?他們從蘇軾與朋友的書信及互贈詩文中斷章取義,羅織罪名為:訕謗朝廷、指斥皇帝、攻擊新法,欲置蘇軾於死地。幸得多方營救,連當時罷相在家的王安石也上書:

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


這句話,鏗鏘有力地打動了宋神宗,終於從輕發落,貶為黃州團練使。此時蘇軾年四十三,一番死裡逃生,是他精神上人格上的重大洗禮。黃州四年,蘇軾走出政治哀傷,變為豪邁曠達的蘇東坡。詩文上,寫下了名篇《赤壁賦》、《念奴嬌》和《定風波》,千古傳唱。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擄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人生如同一場夢,唯江水滾滾長流。何不舉起一盞酒,祭奠這萬古明月。


《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寒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得失毀譽、貴賤窮達,回首一望,無所謂風雨,也無所謂天晴!


公元1084年春天,一紙調令,蘇軾離開黃州、往赴汝州。途徑金陵時,拜訪了前政敵王安石。二人把酒論詩,談佛論道,種種是非,如過眼雲煙,一笑泯恩仇。


愛情堅貞


梧桐乃雌雄同株異花,即一個花序上有雌花和雄花兩種不同的花。然古人相傳梧桐雌雄異株,梧為雄,桐為雌。同生同老,同生同死,故梧桐也用來比喻堅貞的愛情。


漢代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講焦仲卿與劉蘭芝一對恩愛夫妻,被迫分離又被迫再嫁娶。為了反抗,一投池、一自掛庭樹東南枝。二人死後合葬,左右梧桐相伴。


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 。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行人駐足聽 ,寡婦起徬徨。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


中唐詩人孟郊(公元751 – 814年),生性孤僻,命運坎坷。《唐才子傳》說他,

拙於生事,一貧徹骨,裘褐懸結,未嘗俯眉為可憐之色。


說白了,就是人窮志不窮,窮得有風骨有格調,不是一付自憐自艾的窮酸畏縮貌。


孟郊曾作《烈女操》,以梧桐、鴛鴦喻從一而終的愛情。明為盛讚貞婦烈女,實則藉此一抒己之孤高耿介、心如磐石。

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

貞女貴殉夫,捨生亦如此。

波瀾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孟郊少時曾隱居山林。一簞食一瓢飲,徘徊吟哦、殫精竭慮為詩苦,有詩囚之稱。至中年方循科舉之路,幾番不第,至四十六歲方進士登科。此時,長安城內正楊柳絲絲拂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孟郊策馬揚鞭、欣喜若狂,彷若鮮衣怒馬少年郎,仰天長嘯吟出了名句,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五十一歲,孟郊才當上了一個小小縣尉。仕途多蹇,命運坎坷,年屆六旬既遭逢亡母之痛,又有連喪三子之悲。六十四歲去世時一貧如洗,身後事賴友人出資料理。孟郊一生悲苦,但留下了慈母的三春暉,悠悠穿過歷史長廊,照耀千年時空。

《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以梧桐明志,宋詞人賀鑄悼念亡妻,身如梧桐半死,心如鴛鴦失伴,飽含深情,哀婉淒絕。


《鷓鴣天》

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壠兩依依。空牀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閶門:指蘇州。

清霜後:秋天,此指年老。

晞:乾。

新壠:新墳。


賀鑄(公元1052 – 1125年),才高貌寢,又叫賀鬼頭,自稱為賀知章後裔。雖出身貴族,因不懂得討好取巧,落得輾轉地方小吏,空有雄心壯志。鬱鬱不得志的歲月裡,幸有髮妻趙氏鶼鰈相隨,勤儉持家,成了詞人最親近珍視之人。惜哉,賀鑄近半百時,趙氏在蘇州辭世,恩愛夫妻不到頭。數年後,詞人故地重遊,只覺物是人非,昔日點點滴滴,又上心頭。


上一次從閶門過時,春色正好,挽著你的手,言笑宴宴。如今歸來,鬢已蒼,孑然一身,流光匆匆。我就像那被嚴霜打過的梧桐樹,半死不活。又像那失了伴侶的鴛鴦,孤苦無依地飛來又飛去。愛妻啊愛妻,你我携手同來,為何不能携手同去?


人生幾何,譬如朝露!草叢上晶瑩剔透的露珠兒,晨曦一過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來到我們共度歡樂的舊屋宇,觸景傷情,感慨萬千。去到安葬你的壟上新墳,萬千心事,流連徘徊。躺在空蕩蕩的床上,聽著窗外雨打芭蕉,憑添多少愁緒。夜淒淒,更憶起你生前種種的好。今後這日子,還有誰會就著沉沉夜色,為我挑燈補衣衫!


末句「誰復挑燈夜補衣」,勾勒出一幅尋常夫妻貌。沒有濃情蜜意的你儂我儂,只有具體而微的體貼關懷。從從容容平淡處,更顯二人的甘苦與共、不離不棄,令人聞之備感淒涼、更覺黯然神傷。


賀鑄,又有賀梅子之雅稱。源於一闕《青玉案》,立意新奇,構思巧妙。虛寫巧遇美人之長相思,實則悵嘆際遇之不平。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台花榭,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碧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皋:(ㄍㄠ ,gāo)沼澤。蘅皋:長著香草的沼澤。


只是,賀鑄的愁再廣再闊再濃釅,仍抵不過李後主如春水東流般的愁,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愁煞萬古長空。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傷懷愁緒


風又飄飄,雨又瀟瀟,平林漠漠煙如織,勾起了騷人墨客幾多離情別恨、幾多孤苦憂傷?一葉葉、一片片,化做詩譜成詞,梧桐樹上說心酸。

李煜《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李煜(公元937 – 978年),世稱南唐後主、李後主,又有「千古詞帝」之譽。


公元975年,唐末藩鎮割據造成的歷史大分裂五代十國,已進尾聲。妄想徧安江南的南唐,迎來了宋軍兵臨城下,金陵城破,李煜肉袒出降。告別了鳳閣龍樓,告別了三千里山河,後主被俘至汴梁(今開封),從帝王淪為階下囚,成了「日夕以淚洗面」的違命侯。


失國之痛、去國之思,李煜幾度魂夢回江南。江南好,還似舊時遊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忙煞看花人。清秋時節,月華如水,高樓上迴盪著笛聲悠揚,蘆花深處泊著一葉孤舟。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方留戀處,簾外雨潺潺,夢醒,兩行熱淚衾枕寒。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回不去的故國, 無窮盡的鄉愁。李煜獨自啃嚙著淚水,獨自行吟徘徊。徘徊至西樓,西樓冷清空落,詞人形影相弔,緩緩爬上西樓。伴他的,天上一彎冷月,殘如鉤。秋色淒涼涼,庭院幽深深,緊緊鎖著梧桐樹上幾片殘葉,更孤苦、更蕭瑟。


悠悠哀傷,是悔?是恨?是苦?是思?剪也剪不斷,理也理不清。殘月、梧桐、深院、清秋,纏繞不去的愁緒,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三年日夕以淚洗面後,李煜終於魂歸故土。《宋史》記:

(太平興國)三年七月,卒,年四十二。廢朝三日,贈太師,追封吳王。


野史卻有不一樣的說法。據載,七夕節為李煜生辰,於宅邸聚會慶生,並命故妓詠唱所作之《虞美人》。詞中充滿了追懷往事,思念故國之情,宋太宗聞之不悦。一句「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更牽動了宋太宗的神經,遂命人賜酒鴆殺。


一江春水向東流,成了千古詞帝的絶命之作。


李清照《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淡酒、歸雁、黃花、梧桐、細雨,點點滴滴都是愁。


李清照(公元1084 – 1155年),號易安居士,有千古第一才女之譽。


靖康之變(公元1127年)後,李清照經歷了亡國之恨、顛沛之苦、喪夫之痛,道不盡的悽楚蒼涼。春來了,再無「花影壓重門,疏簾鋪淡月,好黃昏」的閒逸靈動。只覺庭院深深深幾許?悵嘆如今老去無成。長夜漫漫,好不容易夢回東京,煙花三月、遊人如織,醒來繁華一場空。但見窗外一彎殘月,笑她憔悴更凋零。白日裡拿起一件舊衣衫,翠色蓮蓬、金色荷葉繡樣似當年,只是情懷不似舊家時。物是人非事事休,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惟有蒼桑、惟有淒涼。


又是秋花慘淡秋草黃時節,詞人起床後才梳洗畢,已覺意緒愁苦難解。望向院落,空空蕩蕩、蕭蕭瑟瑟。環視閨閣,冷冷清清、淒淒涼涼。忍不住道一句,悽悽慘慘戚戚,無限心傷。晌午時分,有了幾分暖意。就著淡淡秋光,喝了幾杯淡淡的酒,酒不醉人人自醉,朦朦朧朧中,跌入了夢鄉。風一吹,人醒了,天氣也變涼了。這一暖一涼的,叫人最是無措。三杯兩盞淡酒,擋不了向晚來風急,更壓不住心頭的傷悲。正傷心處,一行大雁劃過天空。北雁南歸,是舊時相識帶來舊時光吧!


菊花開、菊花殘,滿地黃花堆積。人與花共憔悴,無人憐惜無人賞。孤伶伶一個人守著窗兒,看中庭日色一點點褪去,天邊暮色一點點襲來。守著窗兒一個人孤伶伶,到黃昏,飄起了淅淅瀝瀝的雨。秋雨打梧葉,一滴一滴又一滴,淒淒清清。秋風吹梧葉,一聲一聲又一聲,𥰡𥰡颯颯。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愁!愁!愁!愁了年華,愁了流光。


溫庭筠《更漏子》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雲鬢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窗外,夜色濃濃,秋風瑟瑟。窗內,爐煙裊梟,紅燭熖搖,映照出一華麗閨閣畫堂,冷清淒迷。畫堂中娉娉嬝嬝一女子,輕顰眉、微蹙額,幾分憔悴、滿腹相思意。紅燭蠟淚未始乾,人空瘦。爐香靜逐遊絲轉,夜遲遲。鬢髮如雲凌亂時,鮮鮮蛾眉失顏色。但覺長夜漫漫,玉枕紗廚涼初透。


三更天,冷冷秋雨打下來、打下來,打在庭院幾棵梧桐樹上。點滴淒清,點滴淒清,哪管屋內人兒,正為別離傷心。輾轉反側、輾轉反側,靜聽秋雨瀟瀟、梧葉飄飄。一葉葉、一聲聲,滴落在無人石階上。點滴霖霪、點滴霖霪,一懷愁緒,直到天明。


秋雨綿綿,離愁綿綿,融情於景愁更愁。


溫庭筠(約公元812 – 866,或824 – 882年),晚唐詩人、詞人。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是第一位專力於「倚聲填詞」的詩人,多以女性為主人公,寫她們的相思離別之情。其中名作《菩薩蠻》,為風靡一時的電視劇《後宮甄嬛傳》之插曲。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貼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小山:一指屏風上的圖案,一說是畫得彎彎的小山眉。

金明滅:一指陽光照在屏風上,屏風折疊處圖案或明或暗。一說是女子梅花妝塗在額上的額黃,陽光照耀下明明暗暗。


香腮、鬢雲、蛾眉,女子弄妝梳洗遲的嬌慵姿態,反襯人物之孤單單。雙雙金鷓鴣,更顯妝成後的索然無意趣。


西風催,梧桐落,又還寂寞,又還秋色。


後記


1,鳯凰非梧桐不棲的梧桐樹,非染遍南京秋色的法國梧桐,亦非一樹芬芳生紫煙的泡桐。中國梧桐,皮青如翠,葉缺如花。因長得慢、生長條件限制多,已淡出人們的視野。

2,民間相傳,秋來揮灑出南京一季浪漫的法國梧桐,是蔣介石的傑作。宋美齡喜歡法國梧桐,為了討美人歡心,蔣介石命人仿項鍊狀,種下兩萬株法國梧桐。項鍊上的寶石掛墜,就是做為國民政府主席官邸的「美齡宮」。傳說、傳說,也許只是一個美麗的錯誤。


西風催,梧桐落,又還寂寞,又還秋色。圖片取自網路,裁剪而成,侵權刪。

西風催,梧桐落,又還寂寞,又還秋色。圖片取自網路,裁剪而成,侵權刪。


梧桐葉:取自網路,裁剪而成,侵權刪。

梧桐葉:取自網路,裁剪而成,侵權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林漢清-avatar-img
2024/10/06
嗨,晨安!詩讀憑添秋意!梧桐樹只於墾丁國家公園見,也就儘只一顆矣!
Sappho 一丘一壑也風流-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0/07
懇丁的梧桐葉,是否和我文中的梧桐葉一樣??網上很難找到中國梧桐,而且,不少人將法國梧桐或泡桐誤以為中國梧桐。可見,中國梧桐已不多見。法國梧桐,倒常成了行道樹的一道美麗風景。 亞泥好像有幾棵梧桐樹,也不知是否詩詞中的梧桐樹?
宇牛-avatar-img
2024/10/05
第一次梧桐有堅貞之意~受教了!
Sappho 一丘一壑也風流-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0/07
要不是寫這篇文章,我也不知道梧桐除了譜出秋風秋雨秋不盡,還有祥瑞、高潔、堅貞的意象。梧桐葉很大,但即使在中國也不多見了。不少人將法國梧桐和泡桐,誤為中國梧桐。我想找秋色老梧桐的照片,顯示的皆為法國梧桐。
黃璧怡-avatar-img
2024/10/26
第一次來讀Sappho的文章,很多學習,感謝你用心的分享喔🌻
Sappho 一丘一壑也風流-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0/27
黃璧怡 古典詩詞是我所愛,每篇寫下來自己也頗有收獲。希望讀者閱讀之時,既能品嘗詩詞之美,也能稍稍領略文字之美。
謝謝你詳盡的分享~🙏🙏梧桐還有像徵愛情堅貞啊~
向日葵大叔-avatar-img
2024/10/06
好棒的國學常識學習。
Sappho 一丘一壑也風流-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0/07
向日葵大叔 有興趣的話,可閱讀收列在此專題下之文章:有酒、茶、蟬、鞦韆、落葉、悼念、分手。 煮酒論詩話青梅 https://vocus.cc/salon/sappho/room/limeipoetry 以前純咀嚼古典詩詞之美,為了寫文章,往往得了解寫作之背景、詩人詞人之境遇。邊讀邊寫邊學,頗有收獲,稱得上不亦樂乎。
avatar-img
Sappho 一丘一壑也風流的沙龍
81會員
123內容數
來自前現代的靈魂,誤闖入後現代的肉體。碰來撞去,都是密碼。心悸,卻又無可奈何。不合時宜,又跟不上時代,只好活在自己的小小時代。
2025/01/11
黃河奔騰,千古滔滔。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Thumbnail
2025/01/11
黃河奔騰,千古滔滔。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Thumbnail
2024/12/04
總覺世間一切變幻,大抵不過「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之境。初聞,應是紅燭昏羅帳的少年往事,愛上那帶著淒清韻味的朦朧美。青春少艾似楊柳,依依不捨是韶華。然,去時終須去,留也留不住。年歲愈長,愈為雨雪霏霏的蒼茫遼闊而動容。好似繁華去,落了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Thumbnail
2024/12/04
總覺世間一切變幻,大抵不過「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之境。初聞,應是紅燭昏羅帳的少年往事,愛上那帶著淒清韻味的朦朧美。青春少艾似楊柳,依依不捨是韶華。然,去時終須去,留也留不住。年歲愈長,愈為雨雪霏霏的蒼茫遼闊而動容。好似繁華去,落了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Thumbnail
2024/06/04
世間之美,恁是多情也無情。
Thumbnail
2024/06/04
世間之美,恁是多情也無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以桂花、紫薇為雙主題。運用沒骨技法,筆觸棉密精到。原作者沈振麟,清朝宮廷畫師。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臺北,CC-4.0宣告 @ www.npm.gov.tw
Thumbnail
以桂花、紫薇為雙主題。運用沒骨技法,筆觸棉密精到。原作者沈振麟,清朝宮廷畫師。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臺北,CC-4.0宣告 @ www.npm.gov.tw
Thumbnail
1. 進入十一月,秋意漸來。 校園大道兩旁的梧桐,開始嘩啦嘩啦,掉葉子。人行道上,都是焦糖色的梧桐葉,被秋天的太陽曬乾,皺縮起來,踩上去,會發出簌簌的脆響。   八舍楼門之外,有兩棵香樟,兩棵梓樹,兩棵臘梅,兩棵不知道什麼樹——反正殷離
Thumbnail
1. 進入十一月,秋意漸來。 校園大道兩旁的梧桐,開始嘩啦嘩啦,掉葉子。人行道上,都是焦糖色的梧桐葉,被秋天的太陽曬乾,皺縮起來,踩上去,會發出簌簌的脆響。   八舍楼門之外,有兩棵香樟,兩棵梓樹,兩棵臘梅,兩棵不知道什麼樹——反正殷離
Thumbnail
以秋海棠為主題,蝶蛾翩翩相伴。花朵雅致,蝴蝶輕盈飄逸。構圖疏密有度,工筆精細流暢。原畫作者:沈振麟,清朝宮廷畫家。原始圖片:國立故宮博物院,臺北,CC-姓名標示-4.0 宣告www.npm.gov.tw
Thumbnail
以秋海棠為主題,蝶蛾翩翩相伴。花朵雅致,蝴蝶輕盈飄逸。構圖疏密有度,工筆精細流暢。原畫作者:沈振麟,清朝宮廷畫家。原始圖片:國立故宮博物院,臺北,CC-姓名標示-4.0 宣告www.npm.gov.tw
Thumbnail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珠串微風起,滿池荷花一院香。
Thumbnail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珠串微風起,滿池荷花一院香。
Thumbnail
五月是百花銷歇,卻是油桐花盛放的時節,山頭有如飄起了「白雪」,因此人稱「五月雪」。名詩〈一棵開花的樹〉,詩人自言這首詩背後的感發即是油桐花。這生長在深山野嶺自開自落的桐花,最初是作為經濟作物而自中國引進,之後歷經了幾段浮浮沉沉的遭遇,有用無用總在人們一念之間翻轉……
Thumbnail
五月是百花銷歇,卻是油桐花盛放的時節,山頭有如飄起了「白雪」,因此人稱「五月雪」。名詩〈一棵開花的樹〉,詩人自言這首詩背後的感發即是油桐花。這生長在深山野嶺自開自落的桐花,最初是作為經濟作物而自中國引進,之後歷經了幾段浮浮沉沉的遭遇,有用無用總在人們一念之間翻轉……
Thumbnail
春暖花開,天氣暖和起來,後院的紅楓樹瞬間長出葉子來。這一天,太陽躲起來了,天色變得有點陰暗,不過在光影下觀賞紅葉又別有一番風情......
Thumbnail
春暖花開,天氣暖和起來,後院的紅楓樹瞬間長出葉子來。這一天,太陽躲起來了,天色變得有點陰暗,不過在光影下觀賞紅葉又別有一番風情......
Thumbnail
如果一萬片樹葉就有百斤之沉, 每一吋抽生的芽都知道是最後了吧? 即生即落的願, 又該填滿什麼樣的光呢?
Thumbnail
如果一萬片樹葉就有百斤之沉, 每一吋抽生的芽都知道是最後了吧? 即生即落的願, 又該填滿什麼樣的光呢?
Thumbnail
花樹下 楝花片片沾附衣 倆手相攜 公車上妳緊緊偎依 花樹下 柳花四散盡飄飛離 兩年兵役 相思夜奔鴻雁綠衣 花樹下 菊花萎地化作春泥 生別世棄 書情寫憶燃詩慰祭
Thumbnail
花樹下 楝花片片沾附衣 倆手相攜 公車上妳緊緊偎依 花樹下 柳花四散盡飄飛離 兩年兵役 相思夜奔鴻雁綠衣 花樹下 菊花萎地化作春泥 生別世棄 書情寫憶燃詩慰祭
Thumbnail
季節的更替把大地點綴著各式各樣的顏色 紅楓帶來靜謐蕭瑟的氛圍 梅花的綻放為生命帶來了活力 在這短暫的午後時光 祥和與寧靜推滿了心中的小盒子
Thumbnail
季節的更替把大地點綴著各式各樣的顏色 紅楓帶來靜謐蕭瑟的氛圍 梅花的綻放為生命帶來了活力 在這短暫的午後時光 祥和與寧靜推滿了心中的小盒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