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崔成宗老師紀念專題(未定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https://www.facebook.com/tkuchinese/posts/2071848102837644

 *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2018年11月1日下午11:37 · 崔成宗教授於2018年10月6日與世長辭,享壽66歲,本系敬表哀悼。崔教授任教淡江中文系多年,德溥春風,廣栽桃李,嘉惠弟子眾多!。對於崔教授的辭世,我們表示沉痛的哀悼!訂於2018年11月11日(星期日) 臺北市市立第二殯儀館景仰樓二樓《至善2廳》舉行告別式。

 【追思祝福】 下午4:20【公 奠】 下午4:50

 【懇辭奠儀,敬請隨喜念佛】

 【奠禮會場由主辦單位統一布置,如蒙惠賜花籃】請洽慈懷禮儀公司

 【( 02 ) 2363-4164 、0952-205224、 傳真:02-2363-9446】

http://www.tacx.tku.edu.tw/news/news.php?Sn=1679

http://www.tacx.tku.edu.tw/info/32

 崔成宗老師簡介 辦公室電話3092 辦公室地址L664

 E-mailchentson@mail.tku.edu.tw

 個人網站http://teacher.tku.edu.tw/PsnProfile.aspx?u=t974016

 學歷: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

 經歷: 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專任副教授兼國語文中心主任1995.02—1997.0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國文教師1979.08—1995.01

 臺北市立介壽國中國文教師1976.08—1977.07

 類別:已故教授 職稱: 榮譽教授 

 授課領域: 華語文教學概論、國學導讀、詩話專題研究、蘇黃詩研究專長詩話學、中國詩學、書法學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2056475977706819&id=100000333109172

林保淳2018年11月1日上午10:31

悼念成宗

早在去大陸之前,就隱隱聽聞成宗的信息,但未獲確信下,匆匆往赴大陸,但心裡始終牽掛不下;甫一回台,就接到衛民私訊,二十載同事,竟已歸道返山,令人悵恨不已。

 成宗比我晚幾年入淡江,第一次與他晤面,是為了系上辦古龍研討會的事。初面的情景我猶然記憶深刻,一個略形矮胖的身影,滿臉可掬的笑容,拘謹有禮,但卻又不失大方的一個漢子,給我相當良好的印象。但共事之後,卻才發現他與我的個性簡直是南轅北轍。我是性格拓落、不拘小節,渾身上下一股脫禮失序氣味的人,而他卻是端方嚴謹、一絲不苟,容不得一些小瑕小疵的君子,兩人共事,難免有些格格不入。我很厭煩他的「事必躬親」,這個「躬」,是我,不是他。在籌備的階段,他是事無大小,非得要我逐字逐句、事事項項,都交代得一清二楚,才肯罷休。我疏略已慣,總覺得由他自己拿定主意就可,不必如此瑣碎絮繁,面面俱到。可他無論如何就是不聽,幾乎每次都是被他逼到無可奈何,牽牽掛掛。

 會議終於結束,我才算鬆了一口氣。但盤點成果,我卻發現了因為我的疏略,造成了不少的問題,我這才驚覺,如果不是他的精挑細惕,問題還可能更大。自此,我又對他改觀,深感他的嚴謹,正是我的對症藥方,無形中更增添了我對他的敬重。

 我在淡江期間,成宗出任兩次系主任的職務,我曾勸他,不要如此勞累自己,因為我知道,以他求好責全的性格,會要承受多少工作上的壓力。但他聽不下去,總覺得既然身為中文系的一員,就有責任扛下一切系務的工作。他篤定而堅實的在履行這一艱難的職責,只見他每天匆匆忙忙,奔波於校園之中,眉間總是隱隱呈露出疲憊之色,我就有萬分的不捨。不過,他卻彷彿是樂在其中般,臉龐上永遠掛著燦爛的微笑。

 至今想起成宗,最難以忘懷的就是那張圓圓的臉上,陽光般的笑容。我很難相信,這樣的一抹應該是永恆的笑容,竟會如此急遽的消褪過去。

 系務工作的繁忙,我不知成宗是如何撐熬得過的,他總是會抽空到我研究室大吐苦水,我聽著,偶然隨著他的話語,替他鳴一下不平,然後慰解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後來我離開了淡江,他也卸下了職務,路途迢遙,頗疏於問候,只能偶而藉著許俊雅主任之口,傳達一下我對他的問候與關懷。

 然後,幾年過去,聽聞他身體有恙,聽聞他辭去了教職,然後,就遽接噩耗,他連自己生命的鐘都不肯撞了。

 我心裡很是不能平衡,你一輩子嚴謹治學、溫恭待人,怎就對自己如此輕忽?如此淡漠?這對我們這群老友,帶來多少的遺憾與不捨?衛民跟我說時,語帶哽咽,我也隨之眼淚泛眶,久久不能自己。別矣,成宗;二十年相交,溫恭君子,將會永在我心。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2152373781453071&id=100000414097800

普義南2018年10月31日下午5:45

【畏.敬】

 有些人、有些情,直到蓋棺、直到結束,也難以論定。我該如何懷念您呢?我的良師、我的諍友、我一輩子難忘的正直同事。

進淡江專任之後,我最敬畏兩位老師。一位是顏崑陽老師,無論從學者或古典詩人身分而言,顏老師的學識、才華,都讓我由孺慕而生敬畏;另一位則是崔成宗老師,嚴謹、一絲不苟的崔老師,和散漫、不拘小節的我,近二十年來,從師生變成同事,碰撞如斯、相處如斯,始終好像兩條走不近的平行線。總之,就算是敬畏,我對顏師畢竟是敬多於畏,對崔師恐怕是畏多於敬。

上週五傍晚,剛上完文法與修辭,準備從淡水出發,前往顏老師七十壽宴。經過二樓教師休息室,不意間從慶煌老師那邊得知崔老師辭世的消息。乍地,晴天霹靂,完全不敢相信,只能機械式地追問:「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這樣」。一個半小時的塞車路途上,腦海裡不停轉著和崔老師之間的回憶。

碩四那年,我提出論文初稿,但實際上還有三分之一的篇章沒寫完。強渡關山的結果,便是慘遭初審老師退回。初審意見洋洋灑灑寫了三張,但法外開恩,讓我一個月後補寫重交。審查是匿名的,事過境遷之後,才知道初審便是崔老師。

碩士畢業,當時高柏園老師即將卸下系主任。任期的最後,指示讓我的碩士論文代表系上參加國科會碩士論文獎徵選。等到獎項公布時,系主任已經換成崔老師。僥天之幸,我的碩論竟然入圍了。但淡江時報採訪我時,我竟然隻字未提初審老師的功勞,因此留下了芥蒂。

博一剛開學,在崔老師主持的會議上,我又遲到了,被當眾斥責。

博二準備申請講師,系上招開延聘會議時,有老師跟我說,崔老師反對我兼課,認為我的學養和態度都欠佳,我聽了心裡很難過。後來我十多年教學生涯,不敢偷懶、全力以赴,或許這打擊有關。

博七要休學當兵,崔老師第二次任期結束,系主任換成張雙英老師。我向雙英老師提出兼課辭呈,走出辦公室,有名助教跟我提起一件軼事。原來之前有學弟為了避免兵役、刻意增胖,結果崔成宗老師聽到、怒不可遏,就在系主任辦公室痛罵到外面都聽得一清二楚。那時,和崔老師漸行漸遠的我,心中除了畏懼,也滋生了敬意。

七年前應徵淡江中文,最後三選一階段,有五名面試委員。我進去口試會場,看到崔老師坐在台上,心先涼了一半,想說這次可能無望了,準備繼續流浪兼課。但過程中崔老師沒有任何刁難,公事公辦,毫無私心,最後我竟順利徵選上了。

這七年來,名目上我和崔老師從師生變成了同事,老師對我的稱呼,從「義南」變成「小普」,再從「小普」變成「南哥」。但我從學生時期對老師的敬畏,一直沒有變過,只是敬意逐漸提高、畏懼逐漸下降。

因為,六年前第一次辦秋水文章頒獎典禮時,廣發邀請函,但除了殷善培主任外,只有崔老師撥空蒞臨現場。

因為,之後每一年邀請崔老師擔任詩賽出題或評審工作時,老師都無條件應允,就算沒有任何評審費,

因為,四年前老師找我擔任國營機構作文比賽評審。聽到要和老師一同評審,我緊張到不行,縱使大熱天,那日仍是穿了西裝外套、打了領帶。

因為,後來和老師一起擔任了羅衣、品穎那屆的大一導師。

因為,我主編的語表教材,因出版社疏失誤置序文,我向老師道歉,老師最後一次用堅定的眼神申斥我四字:「事必躬親」。

因為,後來老師手腳顫抖,向系上提出提前退休,就算同事們極力勸說,老師還是認為若不能全力教學,就不配站在講台上。

因為,您就這樣走了。

比起這兩日看到學生、同事所寫的追悼文章,您在他們心中總是親切的、總是和藹的、總是肯定的。但二十年來,我沒有任何您讚許過我的印象,我好像不停地閃躲著您,又不停地期待您的肯定。就連最後一次教師節的祝福,我的簡訊,始終沒有回應。

因為,您就這樣走了。

所有的恩怨,所有的期盼,就這樣沉入大海。寫著寫著,我的眼淚竟然爬滿臉龐,雖然我不曾預料到,會有一日如此畏您、敬您,如此傷心。

因為,您就這樣走了,餘我這一生永遠的敬畏。

*詳閱:

https://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https%3A%2F%2Fm.facebook.com%2Fnotes%2Fchilean-virgil%2F%25E4%25BA%25BA%25E7%2589%25A9%25E5%25BF%2597%25E5%25B4%2594%25E6%2588%2590%25E5%25AE%2597%25E8%2580%2581%25E5%25B8%25AB%25E7%25B4%2580%25E5%25BF%25B5%25E5%25B0%2588%25E9%25A1%258C%25E6%259C%25AA%25E5%25AE%259A%25E7%25A8%25BF%2F10157018345337625%2F%3Fcomment_id%3D10156242235838509&hl=en-us&gl=us

https://www.facebook.com/tkuchinese/posts/2071848102837644

 *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2018年11月1日下午11:37 · 崔成宗教授於2018年10月6日與世長辭,享壽66歲,本系敬表哀悼。崔教授任教淡江中文系多年,德溥春風,廣栽桃李,嘉惠弟子眾多!。對於崔教授的辭世,我們表示沉痛的哀悼!訂於2018年11月11日(星期日) 臺北市市立第二殯儀館景仰樓二樓《至善2廳》舉行告別式。

 【追思祝福】 下午4:20【公 奠】 下午4:50

 【懇辭奠儀,敬請隨喜念佛】

 【奠禮會場由主辦單位統一布置,如蒙惠賜花籃】請洽慈懷禮儀公司

 【( 02 ) 2363-4164 、0952-205224、 傳真:02-2363-9446】

http://www.tacx.tku.edu.tw/news/news.php?Sn=1679

http://www.tacx.tku.edu.tw/info/32

 崔成宗老師簡介 辦公室電話3092 辦公室地址L664

 E-mailchentson@mail.tku.edu.tw

 個人網站http://teacher.tku.edu.tw/PsnProfile.aspx?u=t974016

 學歷: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

 經歷: 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專任副教授兼國語文中心主任1995.02—1997.0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國文教師1979.08—1995.01

 臺北市立介壽國中國文教師1976.08—1977.07

 類別:已故教授 職稱: 榮譽教授 

 授課領域: 華語文教學概論、國學導讀、詩話專題研究、蘇黃詩研究專長詩話學、中國詩學、書法學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2056475977706819&id=100000333109172

林保淳2018年11月1日上午10:31

悼念成宗

早在去大陸之前,就隱隱聽聞成宗的信息,但未獲確信下,匆匆往赴大陸,但心裡始終牽掛不下;甫一回台,就接到衛民私訊,二十載同事,竟已歸道返山,令人悵恨不已。

 成宗比我晚幾年入淡江,第一次與他晤面,是為了系上辦古龍研討會的事。初面的情景我猶然記憶深刻,一個略形矮胖的身影,滿臉可掬的笑容,拘謹有禮,但卻又不失大方的一個漢子,給我相當良好的印象。但共事之後,卻才發現他與我的個性簡直是南轅北轍。我是性格拓落、不拘小節,渾身上下一股脫禮失序氣味的人,而他卻是端方嚴謹、一絲不苟,容不得一些小瑕小疵的君子,兩人共事,難免有些格格不入。我很厭煩他的「事必躬親」,這個「躬」,是我,不是他。在籌備的階段,他是事無大小,非得要我逐字逐句、事事項項,都交代得一清二楚,才肯罷休。我疏略已慣,總覺得由他自己拿定主意就可,不必如此瑣碎絮繁,面面俱到。可他無論如何就是不聽,幾乎每次都是被他逼到無可奈何,牽牽掛掛。

 會議終於結束,我才算鬆了一口氣。但盤點成果,我卻發現了因為我的疏略,造成了不少的問題,我這才驚覺,如果不是他的精挑細惕,問題還可能更大。自此,我又對他改觀,深感他的嚴謹,正是我的對症藥方,無形中更增添了我對他的敬重。

 我在淡江期間,成宗出任兩次系主任的職務,我曾勸他,不要如此勞累自己,因為我知道,以他求好責全的性格,會要承受多少工作上的壓力。但他聽不下去,總覺得既然身為中文系的一員,就有責任扛下一切系務的工作。他篤定而堅實的在履行這一艱難的職責,只見他每天匆匆忙忙,奔波於校園之中,眉間總是隱隱呈露出疲憊之色,我就有萬分的不捨。不過,他卻彷彿是樂在其中般,臉龐上永遠掛著燦爛的微笑。

 至今想起成宗,最難以忘懷的就是那張圓圓的臉上,陽光般的笑容。我很難相信,這樣的一抹應該是永恆的笑容,竟會如此急遽的消褪過去。

 系務工作的繁忙,我不知成宗是如何撐熬得過的,他總是會抽空到我研究室大吐苦水,我聽著,偶然隨著他的話語,替他鳴一下不平,然後慰解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後來我離開了淡江,他也卸下了職務,路途迢遙,頗疏於問候,只能偶而藉著許俊雅主任之口,傳達一下我對他的問候與關懷。

 然後,幾年過去,聽聞他身體有恙,聽聞他辭去了教職,然後,就遽接噩耗,他連自己生命的鐘都不肯撞了。

 我心裡很是不能平衡,你一輩子嚴謹治學、溫恭待人,怎就對自己如此輕忽?如此淡漠?這對我們這群老友,帶來多少的遺憾與不捨?衛民跟我說時,語帶哽咽,我也隨之眼淚泛眶,久久不能自己。別矣,成宗;二十年相交,溫恭君子,將會永在我心。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2152373781453071&id=100000414097800

普義南2018年10月31日下午5:45

【畏.敬】

 有些人、有些情,直到蓋棺、直到結束,也難以論定。我該如何懷念您呢?我的良師、我的諍友、我一輩子難忘的正直同事。

進淡江專任之後,我最敬畏兩位老師。一位是顏崑陽老師,無論從學者或古典詩人身分而言,顏老師的學識、才華,都讓我由孺慕而生敬畏;另一位則是崔成宗老師,嚴謹、一絲不苟的崔老師,和散漫、不拘小節的我,近二十年來,從師生變成同事,碰撞如斯、相處如斯,始終好像兩條走不近的平行線。總之,就算是敬畏,我對顏師畢竟是敬多於畏,對崔師恐怕是畏多於敬。

上週五傍晚,剛上完文法與修辭,準備從淡水出發,前往顏老師七十壽宴。經過二樓教師休息室,不意間從慶煌老師那邊得知崔老師辭世的消息。乍地,晴天霹靂,完全不敢相信,只能機械式地追問:「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這樣」。一個半小時的塞車路途上,腦海裡不停轉著和崔老師之間的回憶。

碩四那年,我提出論文初稿,但實際上還有三分之一的篇章沒寫完。強渡關山的結果,便是慘遭初審老師退回。初審意見洋洋灑灑寫了三張,但法外開恩,讓我一個月後補寫重交。審查是匿名的,事過境遷之後,才知道初審便是崔老師。

碩士畢業,當時高柏園老師即將卸下系主任。任期的最後,指示讓我的碩士論文代表系上參加國科會碩士論文獎徵選。等到獎項公布時,系主任已經換成崔老師。僥天之幸,我的碩論竟然入圍了。但淡江時報採訪我時,我竟然隻字未提初審老師的功勞,因此留下了芥蒂。

博一剛開學,在崔老師主持的會議上,我又遲到了,被當眾斥責。

博二準備申請講師,系上招開延聘會議時,有老師跟我說,崔老師反對我兼課,認為我的學養和態度都欠佳,我聽了心裡很難過。後來我十多年教學生涯,不敢偷懶、全力以赴,或許這打擊有關。

博七要休學當兵,崔老師第二次任期結束,系主任換成張雙英老師。我向雙英老師提出兼課辭呈,走出辦公室,有名助教跟我提起一件軼事。原來之前有學弟為了避免兵役、刻意增胖,結果崔成宗老師聽到、怒不可遏,就在系主任辦公室痛罵到外面都聽得一清二楚。那時,和崔老師漸行漸遠的我,心中除了畏懼,也滋生了敬意。

七年前應徵淡江中文,最後三選一階段,有五名面試委員。我進去口試會場,看到崔老師坐在台上,心先涼了一半,想說這次可能無望了,準備繼續流浪兼課。但過程中崔老師沒有任何刁難,公事公辦,毫無私心,最後我竟順利徵選上了。

這七年來,名目上我和崔老師從師生變成了同事,老師對我的稱呼,從「義南」變成「小普」,再從「小普」變成「南哥」。但我從學生時期對老師的敬畏,一直沒有變過,只是敬意逐漸提高、畏懼逐漸下降。

因為,六年前第一次辦秋水文章頒獎典禮時,廣發邀請函,但除了殷善培主任外,只有崔老師撥空蒞臨現場。

因為,之後每一年邀請崔老師擔任詩賽出題或評審工作時,老師都無條件應允,就算沒有任何評審費,

因為,四年前老師找我擔任國營機構作文比賽評審。聽到要和老師一同評審,我緊張到不行,縱使大熱天,那日仍是穿了西裝外套、打了領帶。

因為,後來和老師一起擔任了羅衣、品穎那屆的大一導師。

因為,我主編的語表教材,因出版社疏失誤置序文,我向老師道歉,老師最後一次用堅定的眼神申斥我四字:「事必躬親」。

因為,後來老師手腳顫抖,向系上提出提前退休,就算同事們極力勸說,老師還是認為若不能全力教學,就不配站在講台上。

因為,您就這樣走了。

比起這兩日看到學生、同事所寫的追悼文章,您在他們心中總是親切的、總是和藹的、總是肯定的。但二十年來,我沒有任何您讚許過我的印象,我好像不停地閃躲著您,又不停地期待您的肯定。就連最後一次教師節的祝福,我的簡訊,始終沒有回應。

因為,您就這樣走了。

所有的恩怨,所有的期盼,就這樣沉入大海。寫著寫著,我的眼淚竟然爬滿臉龐,雖然我不曾預料到,會有一日如此畏您、敬您,如此傷心。

因為,您就這樣走了,餘我這一生永遠的敬畏。

Chilean Virgilhttps://channelplus.ner.gov.tw/channel-program-episode/42593

Chilean Virgilhttps://blog.xuite.net/sinica_2000/blog/14556987

Chilean Virgilhttps://www.nccu.edu.tw/zh_tw/news/%E4%B9%9D%E5%8D%81%E9%80%B1%E5%B9%B4%E6%A0%A1%E6%85%B6%E5%85%A8%E6%A0%A1%E6%9B%B8%E6%B3%95%E6%AF%94%E8%B3%BD-20%E6%97%A5%E5%85%AC%E5%B8%83%E6%AF%94%E8%B3%BD%E7%B5%90%E6%9E%9C-43076202

Chilean Virgilhttp://hancalligraphy.weebly.com/2017-2228338555263602786124107360393541337969.html

Chilean Virgilhttp://www.tacx.tku.edu.tw/app/news.php?Sn=1679

Chilean Virgilhttp://www.tacx.tku.edu.tw/img.php?img=523_9eb6fcfa.png&dir=archive

Chilean Virgilhttps://www.facebook.com/notes/chilean-virgil/%E4%BA%BA%E7%89%A9%E5%BF%97%E9%99%B3%E8%91%86%E6%96%87%E8%80%81%E5%B8%AB%E7%B4%80%E5%BF%B5%E5%B0%88%E9%A1%8C%E6%9C%AA%E5%AE%9A%E7%A8%BF/10156720870792625/

Chilean Virgil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1365372558509

Chilean Virgilhttps://www.facebook.com/958158484220030/photos/a.958161087553103/1422756534426887?hc_location=ufi

Chilean Virgilhttps://www.facebook.com/chilean1982/media_set?set=a.10154785427538509

Chilean Virgil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5639995303509&set=a.10151523459888509&type=3&theater

Chilean Virgil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2952562533509&set=a.10151523459888509&type=3&theater

Chilean Virgil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2952562548509&set=a.10151523459888509&type=3&theater

Chilean Virgil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3415528748509&set=a.10153131378153509.1073742356.535103508&type=3&hc_location=ufi

Chilean Virgil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4100030238509.1073743265.535103508&type=3&hc_location=ufi

Chilean Virgilhttps://www.facebook.com/read.life/photos/a.10150140159875057.398453.403142035056/10155356945195057/?type=1&theater&hc_location=ufi

Chilean Virgil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232912216733171&set=a.211364032221333&type=3&theater

Chilean Virgil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3214187428509&set=a.10153104067163509.1073742334.535103508&type=3&theater

Chilean Virgilhttps://www.facebook.com/958158484220030/photos/a.1335050533197488/1851949831507553/

Chilean Virgilhttps://gaming.youtube.com/watch?v=TZfVaOxxlfE[人生感懷] [回首來時路] 鉉濡老師給學生的一封信文/陳鉉濡 Yellow (1988/07/22-2018/09/14) (* 編按2018年10月6日 影片製作/ 堂妹 陳俐彤 ,而崔成宗教授於2018年10月6日與世長辭,享壽66歲。)親愛的孩子們與辛苦的家長們,你們好: 很多想法想告訴你們,所以有點唐突地寫了這封信,希望家長和孩子能彼此共讀,在最後一刻懇請你再聽我嘮叨一次。 時光匆匆,你們初入國中校園裡的稚嫩臉龐依然清晰地映入我的腦海中,轉眼間卻成了禮堂裡的畢業生,彷彿只是一種既視感。明明在課堂上聊著、笑鬧著那麼多,此刻竟覺得一點也不夠,莫笑我太感性,我向來是句句出自肺腑。 一直以來都很感謝你們接納包容我的奇怪教學風格,我總一手執著光劍教鞭;一手給糖。近千個日子裡,有瘋狂地分享談笑,有張牙舞爪地處罰,有滑稽地聯想模仿,有嚴厲的個人標準,有很不國文的活動,有囉嗦地忠言逆耳,有批判世界或哲理的狂言,有小丑似的逗趣表情,有魔鬼般詭異神情,有用不完的鬼點子……,有許多許多的我,而這些都是我最真實的模樣,我一直堅持用真切的人生態度,實際地告訴你那些課本以外——真正重要的事情。不知道你還記得那些呢? 我不是完美的人師。當我犯了錯,我會向你們道歉,因為我希望你們能夠承認錯誤;當你們表現良好,我會稱讚你們,因為我希望你們吸收到正能量;當我指責完你們,我會說愛你,因為我希望你們瞭解如何對事不對人;當你們調皮受傷,我會處罰你們,因為我希望你知道愛你的人多心痛;當你們與我互動時,我會如朋友平等待你,因為我希望你感受與習得尊重;當你們懶散逃避,我會祭出各種方法強迫你們,因為我希望你學會承擔責任,當你們啟程前往嶄新的目的地,我依然會掛念你們,因為我希望你可以將我予以你的小小溫暖分享給他人,我們一起變得更好。 每個人一生會扮演許多角色,而我們往往不是天生好手,每個獨立個體都會有迷惘犯錯的時候,不擅長與孩子相處的父母,不體諒父母苦心的孩子,不了解學生的老師,不認真努力的學生,生活中本來就會有許多難解的、困惑的、疲憊的、惱人的事物,而我們只能一路克服與學習,勇敢的向前邁進。懂得尊重與同理別人,不論是家人間,師生間,朋友間,你我都能是一盞熒熒暖暖的光,照亮小小的自己與世界。 別總為自己找藉口。我們有不少時光能審視自己,然後付諸行動,為不夠滿意的日子帶來美好的變化。家長再忙碌也該擠出十分鐘和孩子Man’s talk,孩子在貪玩之餘也該排出時間完成課業,那些錯過的已成鋪墊未來的寶貴經驗,而眼前的將成未來的嶄新機會。每天改變一點,終至回首時,我們便少了許多的懊悔。我,厭惡悔恨,所以很真誠地看待生命,很熱血地享受生活,很認真地愛護你們,一直希望你不要成為你所討厭的大人。 最後,我真的要看著你展翅高飛了,請你帶走所有師長們曾經給予你的,然後數年後你還是能記得某些並且奉行,那麼,我知道你已經超越了我,成為一位自己也很尊敬、喜歡的大人了。畢業快樂,親愛的你們。 我是國文老師,我心不老,我愛你們——

Chilean Virgilhttps://gaming.youtube.com/watch?v=TeLEnQSTRzE&t=14s[人生感懷] [回首來時路] 自祭文 文/陳鉉濡 Yellow (1988/07/22-2018/09/14) (* 編按2018年10月6日 影片製作/ 堂妹 陳俐彤 ,而崔成宗教授於2018年10月6日與世長辭,享壽66歲。)沒有防備,茫然的墜,我來到這個陌生的城市,愛上一群獨一無二的人。沒有翅膀,依然想飛,我努力不懈順著風追隨,戀上一切不黑不白的灰。此生的道路,並非只有一種絕對。即使是平凡也沒關係,我總會腳踏實地。即使是愚拙也沒關係,我總會積極努力。即使是坎坷也沒關係。我總會勇往直前。即使是紛擾也沒關係,我總會圓融以對。即使是擁擠喧囂也沒關係。我總會用我的真摯,瓦解城市裡一面面冷若冰霜的牆。朵朵玫瑰皆有刺,我會用盡全力,享受一切的美好!我知道,我終不悔,轟轟烈烈熱愛自己的人生,就如同,我珍愛這路途上的每個你,你們無可取代!不老的青春,刺眼的青春,最終選擇沈默。我的心跳偶爾不想動,喧鬧依然穿梭在我愛的城市,用了多少時光,跌跌撞撞才找到終點?用了多少世紀,明明白白看透這世間?我慶幸我自己走過這條不完美的道路,沿途的顛簸讓我看清自己多渺小,世界多宏偉,一念之間,停止蹉跎。這就是我,這樣的一個我。我的勇敢與堅毅,讓回憶此生成為驕傲的事。

Chilean Virgilhttps://www.facebook.com/notes/chilean-virgil/%E4%BA%BA%E7%89%A9%E5%BF%97%E9%99%B3%E9%89%89%E6%BF%A1%E7%B4%80%E5%BF%B5%E5%B0%88%E9%A1%8C%E6%9C%AA%E5%AE%9A%E7%A8%BF/10156899137187625/

Chilean Virgil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506747579349632&set=a.211364032221333&type=3 陳鉉濡 2017年5月9日 · 至少等待十年,我們才能知道 ,帶著你們走的這條路是否是合適的。而你早已忘記是什麼影響了自己,而我早已陷入迴圈。師者,牧者,依然努力帶著一群 一群,在那草坡。

Chilean Virgilhttps://www.facebook.com/pages/%E6%B7%A1%E6%B1%9F%E5%A4%A7%E5%AD%B8%E7%89%A7%E7%BE%8A%E8%8D%89%E5%9D%AA/127168057436763?rf=103167773101972

Chilean Virgil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7KLO0kn8Co

Chilean Virgilhttp://tkutimes.tku.edu.tw/dtl.aspx?no=20484沿著宮燈教室向上行走,經過郵局踏入小階梯後,即可來到牧羊草坪。徜徉在草原上,乘著夏天的風,除可見活潑可愛的學子玩樂或新人拍照留影的美麗畫面外,仔細觀察,即可發現樹叢間有一把吉他,架在石碑上,碑上題字「唱自己的歌」為蔣勳的手筆,是為「李雙澤紀念碑」。李雙澤以「唱自己的歌」為號召鼓吹年輕人傳承民歌樂曲,對於後代「創作自己的歌」意義更加非凡。

Chilean Virgilhttps://www.facebook.com/iCorrect/posts/1973947889331798[人生感懷] [回首來時路]

Chilean Virgil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2056475977706819&id=100000333109172

Chilean Virgil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2152373781453071&id=100000414097800

Chilean Virgilhttps://gaming.youtube.com/watch?v=h-4TD0xgDek[懷舊歌壇]

Chilean Virgilhttps://kknews.cc/zh-tw/essay/682rnqv.html

Chilean Virgilhttps://www.facebook.com/cwbookclub/photos/a.169115268932.146646.167548813932/10153952509918933/?type=3&theater&hc_location=ufi

Chilean Virgilhttps://gaming.youtube.com/watch?v=H8sH4zbQntA[人生感懷] [懷念導師]

Chilean Virgilhttps://zh.m.wikipedia.org/zh-hant/%E6%9D%8E%E7%B6%AD%E8%8F%81

Chilean Virgil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6%9B%BE%E4%BB%95%E5%BC%BA

Chilean Virgil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9%87%91%E5%BA%B8

Chilean Virgil* 友天下士, 讀古今書. * 轉引自: 黃宗義老師( 2017年12月23日台南市)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687241124630705&set=a.630544543633707.1073741826.100000345013789&type=3&theater* 文無所謂古今也,惟其當而已。得其當,則六經至於今日,其為道也一。知其所以當,則於古雖遠,而於今取法,如衣食之不可釋;不知其所以當,而敝棄於時,則存一家之言,以資來者,容有俟焉。( 姚鼐:《古文辭類纂.序》,引自《方苞、姚鼐文》(台北:錦繡文化),頁187─188。)https://www.facebook.com/notes/chilean-virgil/%E4%BA%BA%E7%94%9F%E7%9C%81%E6%80%9D-%E4%B8%89%E7%AB%8B%E8%80%8C%E6%B3%A3-%E4%B8%89%E4%B8%8D%E7%9B%A1/10155576197042625/?hc_location=ufi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36927[教育省思] 搭起人和自然的橋 (作者:蘇育琪 2012-06-28 天下雜誌145期)* 「不了解,要產生愛很難,」師大畢業後回澎湖,到七美、望安等離島創辦國中的林文鎮指出,這些掠奪、自私的行為,主因不了解腳下這塊土地,所以不會愛惜,只想最快搶到現實的利益。不只觀光客不了解、愛惜澎湖,許多澎湖人也與鄉土相當疏離。不少到台灣的澎湖子弟,又和更多來自台灣各地、卻不了解台灣的年輕人,到世界各國追求更好的生活。* 澎湖的中小學老師,走出教室,透過持續的解說,搭起一座僑,溝通人和自然,連接澎湖和外地。「了解過去,才知道什麼叫生活,」林文鎮知道愈多先民在艱苦環境求生發展出的智慧,愈覺「生活的本質是嚴肅的,不是享樂的。」對澎湖的愛、對祖先的敬,延展成對文化源頭的認同。* 有些對澎湖的知識在書上讀不到,而是花了多年功夫實地探勘采風得來的;他們的心願,是撘起一座橋,溝通人和土地,讓來到澎湖的人──本地的、外地的──透過了解,愛這塊土地,停止掠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anli chen的沙龍
4會員
148內容數
希望能將善知識加以彙整, 舉凡慈心善行義舉, 生活新知, 勵志怡情詩文, 願有助善知識流通而廣為人知, 互勉見賢思齊, 希冀有助益於捨妄施福濟祥和, 迎向人間好願景.
sanli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習俗文化觀察] 早期多數臺灣人都將吃牛肉視為一種禁忌。老人家會跟你說,他們出身農家,過去都用牛耕田,基於尊敬不吃牛肉。這象徵飲水思源的精神,也彰顯古早人純樸善良的一面。還有一群人則因「命理」因素不吃牛肉。他們會說算命老師指示,吃牛肉會運勢不好、命中帶衰。 禁忌原理省思 https://e-in
2025/04/29
[習俗文化觀察] 早期多數臺灣人都將吃牛肉視為一種禁忌。老人家會跟你說,他們出身農家,過去都用牛耕田,基於尊敬不吃牛肉。這象徵飲水思源的精神,也彰顯古早人純樸善良的一面。還有一群人則因「命理」因素不吃牛肉。他們會說算命老師指示,吃牛肉會運勢不好、命中帶衰。 禁忌原理省思 https://e-in
2025/04/29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860899 [現象學觀察]狗 如果面對的是一些比較不親近人或社會化程度低的狗(通常是野狗),以下這幾種人要當心: 一、過分熱情的人:有一些愛狗人士喜歡觸摸狗,或抱著狗的臉和自己四目交接,甚至想親吻狗。林宥褕提醒,這就
2025/04/29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860899 [現象學觀察]狗 如果面對的是一些比較不親近人或社會化程度低的狗(通常是野狗),以下這幾種人要當心: 一、過分熱情的人:有一些愛狗人士喜歡觸摸狗,或抱著狗的臉和自己四目交接,甚至想親吻狗。林宥褕提醒,這就
2025/04/29
https://kknews.cc/zh-tw/astrology/b25l39n.html 風水上對會對人造成不好影響的事物叫煞,有些煞對普通人來說沒事,對身體差運氣又差的人來危害就大了! 甲 墳墓 民間認為孕婦不宜去墓地,墓地的晦氣容易衝撞胎兒。再者三歲一下的小孩對髒東西特別敏感!也不能帶
2025/04/29
https://kknews.cc/zh-tw/astrology/b25l39n.html 風水上對會對人造成不好影響的事物叫煞,有些煞對普通人來說沒事,對身體差運氣又差的人來危害就大了! 甲 墳墓 民間認為孕婦不宜去墓地,墓地的晦氣容易衝撞胎兒。再者三歲一下的小孩對髒東西特別敏感!也不能帶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老師接著說起「爬刀梯」的培訓經歷。事前不但要閉關吃齋、睡在八仙桌下,還要在打坐、念經與傳授手訣的訓練中度過,「那一週所學到的,我一輩子都忘不掉」。他背著法器,赤腳登上相當於三層樓高的108梯,他還記得當時從高空中擲筊,都能看見紅色的筊杯在強烈海風中劇烈搖擺,幸好第一擲便是聖筊,頓時歡慶的鞭炮炸響!
Thumbnail
老師接著說起「爬刀梯」的培訓經歷。事前不但要閉關吃齋、睡在八仙桌下,還要在打坐、念經與傳授手訣的訓練中度過,「那一週所學到的,我一輩子都忘不掉」。他背著法器,赤腳登上相當於三層樓高的108梯,他還記得當時從高空中擲筊,都能看見紅色的筊杯在強烈海風中劇烈搖擺,幸好第一擲便是聖筊,頓時歡慶的鞭炮炸響!
Thumbnail
  寫於二上開學前的大一下課程心得。如今把心得搬到新網站,也會修改一點內容,藉此使自己的分享更完滿,也補注一些畢業後回頭看才感受得到的細節。因為只是個人過往紀錄,並不試圖寫成選課指南(時隔四年,大抵也沒什麼參考價值了哈哈哈),許多描述都相當偏頗且主觀,有興趣的話看看就好。
Thumbnail
  寫於二上開學前的大一下課程心得。如今把心得搬到新網站,也會修改一點內容,藉此使自己的分享更完滿,也補注一些畢業後回頭看才感受得到的細節。因為只是個人過往紀錄,並不試圖寫成選課指南(時隔四年,大抵也沒什麼參考價值了哈哈哈),許多描述都相當偏頗且主觀,有興趣的話看看就好。
Thumbnail
台灣歷史博物館畫廊,舉辦台灣藝術大學退休教授劉煜的畢生回顧展,大小三百多件畫作,有速寫、素描、粉彩、水彩、油畫等,時代跨度八十年,劉老先生這年九十四歲。 開幕式盛大,來了許多位官員、藝術家、名流。展覽場地寬闊,布置設計得非常用心而有品味,是年度重要的美術展覽⋯⋯
Thumbnail
台灣歷史博物館畫廊,舉辦台灣藝術大學退休教授劉煜的畢生回顧展,大小三百多件畫作,有速寫、素描、粉彩、水彩、油畫等,時代跨度八十年,劉老先生這年九十四歲。 開幕式盛大,來了許多位官員、藝術家、名流。展覽場地寬闊,布置設計得非常用心而有品味,是年度重要的美術展覽⋯⋯
Thumbnail
步入中年,重回學校攻讀碩士學位,工作與學業兩相煎熬,箇中滋味,真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此刻,碩士之途最困難的一關──論文口試,已經通過,內心有著「輕舟已渡萬重山」的輕鬆感,對於網路上廣為流傳的研究生論文寫作症候群也不再苦惱,反而能夠會心一笑了。
Thumbnail
步入中年,重回學校攻讀碩士學位,工作與學業兩相煎熬,箇中滋味,真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此刻,碩士之途最困難的一關──論文口試,已經通過,內心有著「輕舟已渡萬重山」的輕鬆感,對於網路上廣為流傳的研究生論文寫作症候群也不再苦惱,反而能夠會心一笑了。
Thumbnail
    秀雋與我同門,為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系友。大學低我一班,然就讀大二時,即已結識。秀雋性格誠篤、古道熱腸、不虛假、不矜張。與我氣味相投,交往至今,已逾四十年。     猶記得民國64年8月間服完兵役,幸運成為台中市私立新民高級中學國文教師。開學不到兩週,同時獲聘為母系助教。當時新民中學校長張啟民
Thumbnail
    秀雋與我同門,為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系友。大學低我一班,然就讀大二時,即已結識。秀雋性格誠篤、古道熱腸、不虛假、不矜張。與我氣味相投,交往至今,已逾四十年。     猶記得民國64年8月間服完兵役,幸運成為台中市私立新民高級中學國文教師。開學不到兩週,同時獲聘為母系助教。當時新民中學校長張啟民
Thumbnail
    1980年6月我自東海中文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幸運地由助教升等為中興大學中文系講師,自此跨入學術研究之林。直至2006年夏天,我已擁有大學教師應具備的博士學位,也累積30年11個月的任教年資。懷著回饋之心轉任母校東海大學中文系,繼續我的學者生涯,開授唐代文學相關課程,為時大約九年。     
Thumbnail
    1980年6月我自東海中文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幸運地由助教升等為中興大學中文系講師,自此跨入學術研究之林。直至2006年夏天,我已擁有大學教師應具備的博士學位,也累積30年11個月的任教年資。懷著回饋之心轉任母校東海大學中文系,繼續我的學者生涯,開授唐代文學相關課程,為時大約九年。     
Thumbnail
任職臺灣省通志館主任秘書的曾今可,是文壇的百變怪,早年在上海開書店、寫白話小說、推廣白話詞;來到臺灣之後又變成傳統詩人,辦起傳統詩刊;他是臺灣省通志館中少數的外省籍職員,也曾經幫鈕先銘、柯遠芬等軍方人物辦過刊物,故而在許多戰後傳統詩壇文獻中留下名字,但能釐清他身份背景的資料實則當有限。
Thumbnail
任職臺灣省通志館主任秘書的曾今可,是文壇的百變怪,早年在上海開書店、寫白話小說、推廣白話詞;來到臺灣之後又變成傳統詩人,辦起傳統詩刊;他是臺灣省通志館中少數的外省籍職員,也曾經幫鈕先銘、柯遠芬等軍方人物辦過刊物,故而在許多戰後傳統詩壇文獻中留下名字,但能釐清他身份背景的資料實則當有限。
Thumbnail
年前一位耆老謝世,各種感傷來不及怎麼排解,就到了過年。耕史原是件下功夫而且難速成的事業,讀起大師們的往事,不免覺得自己學問不好其來有自,也對巍然樹立的典範心嚮往之。 中研院原是研究者的殿堂之一,碩班為了寫論文跑了幾趟中研院,但說起自己下的功夫,一比較之下,真的連基本功都算不上,對陰雨的南港印象很好,
Thumbnail
年前一位耆老謝世,各種感傷來不及怎麼排解,就到了過年。耕史原是件下功夫而且難速成的事業,讀起大師們的往事,不免覺得自己學問不好其來有自,也對巍然樹立的典範心嚮往之。 中研院原是研究者的殿堂之一,碩班為了寫論文跑了幾趟中研院,但說起自己下的功夫,一比較之下,真的連基本功都算不上,對陰雨的南港印象很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