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聯準會(Fed)宣布降息之後,牽動國際間的貨幣政策,而前Fed主席且為202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柏南克(Ben Bernanke)怎麼看待美國貨幣政策?成為關注焦點。
《路透社》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於26日告訴《CNBC》電視台聲稱,勞動市場、通膨數據顯示,美國經濟正朝「軟著陸」方向前進。她說,依據聯準會(Fed)官員的發言內容,基準隔夜利率將持續降至中性政策水準。
Yahoo Finance報導,Fed前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26日在富達投資公司所舉辦的網路座談會上指出,Fed雖已打造好軟著陸情境,失業率仍可能因經濟開始放緩而走高,一旦發生失業率走高,Fed勢必做出回應。
2006-2014年期間擔任Fed主席的柏南克表示,他認為Fed年底前可能再降息50-75個基點,這意味著央行在剩餘的兩次利率會議中可能還有一次的兩碼調降利率行動。柏南克並且預期,Fed明年還會再降息100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降至3%左右。
(See:2024/09/27,Newtalk新聞,國際「放鴿」出籠!諾貝爾經濟學得獎人怎麼看美國走向?、MoneyDJ新聞,諾獎得主柏南克:FED年底前或再降息50-75個基點)
另方面,中國官方祭出降準、降息等手段試圖振作市場情緒。但專家分析,中國正處於「資產負債表衰退」的困境中。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日前預告降準、降息、鼓勵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和增持等措施。人民銀行今天宣布,27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降準)0.5個百分點;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由1.70%調為1.50%。
專家剖析,中國經濟問題關鍵在房地產,其所導致的資產負債表衰退,挫敗企業投資信心、民眾消費意願,這波措施效果為短多長空。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助研究員王國臣從3個面向剖析說道,人民銀行降準是為了救銀行,降息目的在於促進消費與投資,中國恐陷入流動性陷阱風險,貨幣政策做再多也未能提振消費、投資;但中國經濟問題關鍵在房地產,不過北京對於相關問題抱持拖延態度,拖著應倒閉企業「不能倒」,增添許多不確定性,外資也不敢進場中國市場。
(See:2024/09/27,中央社,中國降準降息救經濟 專家:短多長空)
彭博社報導,旅美經濟學者秦偉平表示,雖然這些措施在短期內可能穩定市場情緒,但長期而言,支撐中國經濟的房地產市場風險依然存在,「中國政府最需要做的事情不是救股市、救樓市,而是想辦法解決老百姓的就業問題。失業率太高,不但經濟沒辦法真正好轉,還會引發社會危機。」
在美國的經濟學者李恆青也抱有同樣觀點。他指出,降息降準雖然能給中國經濟釋放更多流動性,但市場信心依然不足,因此對經濟長遠的刺激效果有限,「在(經濟)危險當中,降低準備金率是在不斷增加危險,降低首付款是在不斷累積危險。這就是拚了,賭徒的心態。」
(See:2024/09/29,NOWnews 今日新聞,「三駕馬車」今非昔比!中國連推經濟政策 「強心針」效用仍存疑)
北京當局連續兩天發布刺激經濟措施,外界分析這是自新冠疫情大流行以來中國經濟一直受到房地產危機和家庭消費疲軟打擊採取的緊急措施,這也是北京要實現其"5%左右 "的經濟增長目標的"被迫之舉",彭博社新聞報導甚至質疑,此舉能為習近平爭取多少時間?
彭博社的另一篇報導援引北京知情人士透露,高層先前對經濟形勢快速惡化誤判,現在急於修復經濟預期,過去的固本培元政策受到了嚴厲批評,很可能核心經濟智囊團已經被替換。
(See:2024/09/25,法國國際廣播電台,降息又降准 中國最高層為什麼突然轉變立場)
屋漏偏逢連夜雨,韓國、越南針對中國進口不鏽鋼板、部分纖維板等展開反傾銷調查;日本也擬擴大反傾銷關稅適用對象。
據報導,為避免「中國衝擊2.0」,不只西方國家反制中國產品傾銷,鄰近國家也密集出手。韓國及越南26日宣布,分別針對自中國進口不鏽鋼板、部分纖維板等展開反傾銷調查。而日本也傳出正研究擴大反傾銷的監管權利,劍指中國,阻止其產品經第三國繞道進口。
(See:2024/09/29,工商時報,中國衝擊2.0 各國急防堵)
要言之,中國經濟形勢惡化快速,中共高層卻還發生誤判,此正即是「一言堂」的惡性循環,能夠怪誰?(See:2024/09/29,自由時報,經濟學人:中國經濟一言堂 看衰者被消音)。而放任央行狂印鈔票救市,頂多只能解決央企流動性危機,並無法緩解經濟的根本困境(See:2024/09/29,自由時報,北京放任人行印鈔救市 中國經濟恐「辛巴威化」)。
分析師指出,房市低迷和消費疲軟,中國恐無法實現全年5%成長目標,只有透過把錢放入消費者口袋,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威廉.布萊爾(William Blair)新興市場成長策略投資組合經理瑟斯頓(Vivian L. Thurston)表示,為了有效因應這些經濟挑戰,中國須採取有意義和有效的財政刺激措施(See:2024/09/27,分析師:中國救市劃錯重點 應大力刺激消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