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與惡、光與暗:瑣羅亞斯德揭示神的雙重性格與人類靈魂的終極選擇

延續上一篇:《阿維斯陀》:揭開瑣羅亞斯德教的神聖法則與隱藏真理 (1)
兩條道路和天上的雙胞胎
『因為理解神的法則有兩條途徑 — 神具有雙重性格,因此有人稱他為善,而有人因不懂他的智慧而稱他為惡。神那雙重的性格如同雙胞胎,從其自身發出了一個雙重的自我,而只有智者能辨識這兩者因大多數人盲目,生活在自我創造的幻境中,這是由於他們對善與惡的誤解所致。
『當這對天上雙胞胎還表現為同一神的左右、光與暗、智與愚時,他們創造了無知者所理解的生與死,並為惡人預備了一處黑暗之地。但對於那些心靈、思想、言語與行動皆純潔的人,則預備了一個光明的精神家園。
『在這對天上雙胞胎中,根據各自的本性,邪惡的選擇了墮落,善良的選擇了純潔,最終合而為一。那些得到阿胡拉的眷顧且相信馬茲達的人,選擇了善良:他們將找到一個堅定且永恆的天堂,充滿純潔的喜悅和美麗。
『然而,那些邪惡之人,若聽從內心的惡魔啟示,選擇了通向毀滅的邪路的左手途徑,將找到一個黑暗的家。當雙胞胎中邪惡者選擇了他的領域時,那邪惡統治者將提出種種試探;而擁抱陰影的他也提出了問題作為回應 — 他迎向了困惑而非智慧。黑暗的靈體和神靈共謀,試圖以邪惡的思維、言語和行為污染世界,以加入「憤怒的王國」,在那裡無處可逃。
『但在阿胡拉面前,出現了代表他在光明世界行動的皇家總督,以及沃胡·馬諾和阿莎:這些象徵著崇高的思想和母愛。他們所帶來的力量充滿謙遜與虔誠,使高我的載體 — 即人們所謂在塵世上的「身體」- 能在永恆榮耀中昇華為公義。
『邪惡之人將遭遇他們自身所編織的命運;同時,那些懷有善念、言行端正的人將被引導至你,哦,馬茲達;這種引導是透過皇家總督的信使、以及這個世俗間的純潔神靈,甚至包括沃胡·瑪諾。
『阿胡拉將命令惡靈和讓他們寄居的人,被趕往他們應有的哀號之地;而那些較為善良的人將聆聽他們的忠告。惡靈可以透過祈禱和善行從人心中被驅逐;即便是那些聽從邪惡低語的人,最終也能找到救贖。
『馬茲達啊,願我們這些按照你的法則生活的人,在光之主們的智慧指導下,並在阿莎的幫助下,你將不會拒絕我們。。因為這是你的法則;凡在塵世上順從你的人,將在來世與你幸福的智慧和美結合在一起。
『藉由你的信使查拉圖斯特拉之口,將你的兩個完美教誨傳遞給眾人吧!這些是法則的神聖經文,由你的信使解釋;這是馬茲達授予他的,以使善良能戰勝邪惡。
『這些法則有益於純潔之人,並引導他們進入天堂的幸福與喜悅。』
在這一章中,瑣羅亞斯德再次闡述了我們在各種文章中所提及的,關於高等和低等心靈的一切知識。此外,他還揭示了它們的起源,描繪了它們的思想、言行如何影響個體和整體的命運,以及人類和地球的處境。這明顯是曾經完整的教誨片段,或者一系列關於人的原則的教導;而這些已經失傳了。這些文字中閃耀著一種永恆的光芒和超凡的智慧,這只能源自最高層次的光明之境,並啟示於受啟發的先知查拉圖斯特拉身上。正因如此,我們在導言中提到沒有人能夠想像這些崇高教義,更別說創造它們了。
看啊,從以諾 (Enoch) 開始的偉大先知們的傳承,從古代延續至瞬息萬變的各個世紀,一直在宣揚神的榮耀、天上的喜悅與光輝,並為願意追隨的人指引道路;一旦找到,忠誠真實的人就不會再迷失。若一個人像隻迷途的羊偏離了道路,回到塵世的苦難中,那麼他確實是走失了;儘管他仍有機會回頭,最終找到永恆的解脫。然而,遠離光明是多麼可怕的時間浪費,對於犯錯者來說是多麼危險;他們忘記了奉獻於「父親」神聖話語、「偉大母親」的愛和「神聖兒子」的光。這本書中的「神聖兒子」被稱為米特拉 (Mithra),在埃及被稱為荷魯斯(Horus) ,在印度被稱為克里希納(Krishna)。查拉圖斯特拉為這位「兒子」描繪了一幅美妙的畫像,一頭年輕的公牛,象徵著眾神和人都有一個起源;沒有一位神祇在未墮落之前能夠展現完全的光輝,就如同我們之前在有關進化神秘學的文章中所解釋的。
《萬迪達德》
在我們簡要介紹了《吉達》的某些具有代表性的觀點之後,現在我們需要對《阿維斯陀》的第一部分有一個整體的認識 ,被稱為《萬迪達德》。這部分包括32個「章」(Fargards)。
在第一章中,阿胡拉-馬茲達告訴查拉圖斯特拉有關阿胡拉意志所創造的「喜樂之地」。預料之中,評論家告訴我們無法在任何地圖上找到這個喜樂之地的位置。確實,沒有比一個博學的傻瓜更為盲目的了。容我們立即提及,在米紹博士所著的《金黃星》第11異像中,對這虛幻之地有詳盡描述;在這本珍貴的書中,此地被稱為「涅槃之境」、「大修行院」和其他美好之處。阿胡拉-馬茲達親自創造了這個地方的事實表明,這裡必與最高神阿胡拉有關,因為低於他的人無法創造這樣的地方;而低於他的神靈則運作於神秘主義者所謂的「星光界」有關。
阿胡拉向查拉圖斯特拉描述了另一種「喜悅的創造」,與第一種不同,這並非帶來歡樂。實際上,相反地,這是一個永恆的死亡領域,而阿胡拉的領域則是永恆的生命。這兩個地方的描述,以及相關的光明和黑暗領域,都可以在米紹博士的另一部作品《克里希納的真實福音》中找到。這說明了查拉圖斯特拉的教義與印度古代聖典中記載的原始雅利安人的教導是相同的。這證實了這種神秘的智慧和高尚的真理曾經在世界各地被廣泛認知;這些智慧是由亞特蘭提斯的偉大導師們傳遍全球的,我們在之前幾篇關於這個失落大陸的文章中已經討論過了。
因此,當《阿維斯陀》的翻譯者和詮釋者認為書中提及的所有「地方」都存在於地球上時,我們並不感到驚訝。儘管他們指出了幾個地名,但隨後也承認,最初被創造的「地方」實際上是一個純粹神話般的區域。我們無需多言即可得知這些知名作家的錯誤,因此認為最好在此提醒各位;這樣一來,若您決定深入研究此書,便不會誤入歧途。同時,我們應該告知,在《阿維斯陀》中的部分地名確實存在於現實世界,但這些地名與查拉圖斯特拉真正的教義無關,僅是後來的作者加入其中;他們對大師的作品進行了補充,卻像往常一樣將其扭曲了。
在第一章中,提及了16個領域或層面,並描述了它們的美麗;這16個層面中的每一個都有其相反的邪惡和醜陋的一面,因此總共有32個。然而,在米紹博士和布拉瓦茨基夫人的著作中,只提到了七個層面,而不是十六個;你可以在《魯魯的尋求》第17章和《秘密教義》中找到相關內容。若包括地球在內,總共有13個領域或層面。這種差異很容易解釋,我們必須考慮到自從聖人將《阿維斯陀》傳授給他的追隨者以來,這些教義已經經過了多少人的手。因此,16這個數字可能是某位不知情、多管閒事的牧師加入的。或許16這個數字是一種掩蓋真相的伎倆,就像我們在神秘學和神秘主義著作中經常發現的那樣。16在數字學上可以簡化為七(1+6=7),這與我們在上述著作中發現的七和十三個層面相吻合。無論真相如何,13個領域或層面的體系是正確的,我們相信查拉圖斯特拉知曉並如此傳授,就如印度聖人在《吠陀》中所教導的一樣。
我們提及這一點是因為在《萬迪達德》中充滿了類似的矛盾和誤述。正如我們在導言中所說,這部作品是將真實的教學內容與其他錯誤資訊來源的補充內容混合而成,這一點在各「章節」(Fargards)中尤為明顯。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可以在第16章看到,主要講述一些規則的是在女性月經期間應如何對待她們。其中提到,如果經期持續九天,那就被視為惡魔與該女人作對的徵兆,也代表她與惡魔有某種接觸。因此,她必須獻上兩百隻螞蟻作為懺悔,並加上其他儀式來驅除邪惡。此外,她必須被鞭打兩百下以示懲罰,因為這是她犯下滔天罪行的標誌。若一個男人不遵守禁令,而沒有在這種時候避開女人的話,他將被鞭打三十下。從這一切我們可以推斷,古代波斯人知道如何懲罰那些違反他們法律的人,就像猶太人和穆斯林一樣!
我們告訴你這些並非因為我們信奉這種巧妙卻殘酷的迷信,而是希望你在閱讀《阿維斯陀》時能辨識出它們。這些話明顯不是查拉圖斯特拉的真言,而是他那些無知的模仿者和抄襲者的言辭。關於這一點,我們想起一個有關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的妻子泰諾(Theano)的趣事,我們曾在有關「希臘聖人」的文章中引用過。有一天,這位難以估量且謙虛的女士被問及,一名女性在與男性發生關係後,需要多久才能恢復純潔。聖人的妻子回答道:『若是與丈夫發生,她將永遠保持純潔;若是與他人發生,她將永不純潔。』總之,這裡有一條真實而簡單的純潔法則,正如查拉圖斯特拉本人所教導的,無需再添其他。
下一篇:《阿維斯陀》:揭開瑣羅亞斯德教的神聖法則與隱藏真理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