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臺中中區歷史:臺中公園、舊地名大墩的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臺中古地名:大墩

臺中舊市區的古地名為「大墩」根據教育部字典,墩可以解釋為沙土堆成的山丘或是隆起的地形,而大墩的由來,正是因為當年臺中仍是一片沼澤地時,中間有一塊凸起的高地。乾隆末年,大墩周圍逐漸形成街區,隨著人潮進駐而演變成「大墩街」


臺灣第一個三角點,就在臺中公園?

進入日治時期後,考量到大墩位於臺灣中部地區,因此將清朝時期三府當中的臺灣府,改名為臺中縣。日本人為了管理與土地量測需求,於是設立「臺灣臨時土地調查局」在臺灣各地透過三角測量設置三角點。1898年,日軍在臺中發現大墩土丘,經過三角測量後,於上方建立了第一個三角點。經過改朝換代,大墩成為了臺中的砲台山,海拔八十九點五九八公尺,是臺中舊市區的第一高峰,地點就位於臺中公園內。

臺中砲台山

臺中砲台山


臺中曾有機會成為臺灣首都?

臺中舊市區除了擁有第一個三角點外,臺灣建省時,曾被首任巡撫劉銘傳選為臺灣省城的建置地,只是後來接任的邵友濂,選擇將省城遷往臺北,讓臺中錯失了成為臺灣首都的機會。


不只劉銘傳看重臺中,日治時期臺中在1903年實施市區改正計畫,規劃了臺中公園,並以棋盤式規劃,擴建相關街區,甚至在1908年西部縱貫鐵路全線通車時,同年十月,日本皇室閑院宮載仁親王更親自來到臺中公園主持通車大典。


中區新活力:《鈴蘭通散步納涼會》

然而隨著時代演變,人們從大眾交通工具,改以個人載具行動,臺中舊市區逐漸沒落,但事實上中區這幾年,有股力量正在帶動當地重生。參考日治與戰後時期的街區商業活動,自2019年開始,以通車大典的日期所創辦的《鈴蘭通散步納涼會》已邁入第六屆。


以臺中第一條現代商業街「中山路」為主要軸線,集結當地商家與團體,延伸出啤酒節、變裝遊行、市集等多元活動,讓曾經最繁華的街道,能夠重現往日榮景。


【2024 鈴蘭通散步納涼會】

活動日期 | 2024年 10月 26、27 日

活動地點 | 臺中市中山路、市府路、平等街及周邊巷道

活動時間 | 12:00-18:00

啤酒節活動時間 | 10.26 13:00-22:00、10.27 13:00-19:30

活動資訊|https://weeklyhistory.pse.is/6hwuef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週報時光機的沙龍
132會員
102內容數
人類的生活裡,都在不斷創造歷史,那些我們聽過的品牌,有印象的歷史事件,他的起源故事究竟是甚麼?這些內容,都在Podcast頻道《週報時光機》裡,講給大家聽,同時也將濃縮成摘要,透過文字,一起分享生活中的歷史大小事!
2025/04/30
今天是國際珍奶日!你知道這個節日由來,以及珍珠奶茶的發明始末嗎?本文將帶你深入瞭解國際珍奶日的由來、珍珠名稱的起源,以及春水堂與翰林茶館之間關於珍珠奶茶發明權的爭議。
Thumbnail
2025/04/30
今天是國際珍奶日!你知道這個節日由來,以及珍珠奶茶的發明始末嗎?本文將帶你深入瞭解國際珍奶日的由來、珍珠名稱的起源,以及春水堂與翰林茶館之間關於珍珠奶茶發明權的爭議。
Thumbnail
2025/03/03
在棒球場上,無論是投手投出的150公里速球,還是打者擊出的強襲滾地球,如果要你徒手接住,想必會覺得是不可能的任務。但其實在19世紀初,棒球手套還沒問世之前,當時的棒球選手們,真的是透過雙手把高速旋轉的棒球給拿下的!
Thumbnail
2025/03/03
在棒球場上,無論是投手投出的150公里速球,還是打者擊出的強襲滾地球,如果要你徒手接住,想必會覺得是不可能的任務。但其實在19世紀初,棒球手套還沒問世之前,當時的棒球選手們,真的是透過雙手把高速旋轉的棒球給拿下的!
Thumbnail
2025/01/17
90年代後,臺灣轉往發展本土化特色,於是將在地元素融入觀光活動之中,1990年,交通部觀光局和臺北市政府將元宵提燈籠的民俗節慶,包裝成為觀光活動,首次於中正紀念堂聯合舉辦「臺北燈會」,成為臺灣燈會的前身。2001年,臺灣燈會首次移師高雄,由於後續地點橫跨各縣市,2003年活動正式更名為「臺灣燈會」。
Thumbnail
2025/01/17
90年代後,臺灣轉往發展本土化特色,於是將在地元素融入觀光活動之中,1990年,交通部觀光局和臺北市政府將元宵提燈籠的民俗節慶,包裝成為觀光活動,首次於中正紀念堂聯合舉辦「臺北燈會」,成為臺灣燈會的前身。2001年,臺灣燈會首次移師高雄,由於後續地點橫跨各縣市,2003年活動正式更名為「臺灣燈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人類因為居住而形成街弄、再次之為老街、在擴大城區聚落、再壯圍成為城市、在匯集成國家。這就像樹木年輪道理、要探討一個城市的行程走訪當地的老街弄就能知道當地先民如何生活與變遷。以新竹市來說;有第一街的東區東前街三十六巷就是如此情形。 新竹第一街相關資訊:: ​地址: 新竹市東區東前街36巷一代
Thumbnail
人類因為居住而形成街弄、再次之為老街、在擴大城區聚落、再壯圍成為城市、在匯集成國家。這就像樹木年輪道理、要探討一個城市的行程走訪當地的老街弄就能知道當地先民如何生活與變遷。以新竹市來說;有第一街的東區東前街三十六巷就是如此情形。 新竹第一街相關資訊:: ​地址: 新竹市東區東前街36巷一代
Thumbnail
大墩是臺中的舊地名,臺灣第一個三角點位於臺中公園內,象徵著這片土地的歷史。隨著時代演變,臺中中區逐漸復興,並以鈴蘭通散步納涼會等活動帶動文化活力,重新喚醒舊市區的榮景。
Thumbnail
大墩是臺中的舊地名,臺灣第一個三角點位於臺中公園內,象徵著這片土地的歷史。隨著時代演變,臺中中區逐漸復興,並以鈴蘭通散步納涼會等活動帶動文化活力,重新喚醒舊市區的榮景。
Thumbnail
我所經歷的臺灣史~大安森林公園 這次由於參與解說員課程的關係,我瞭解了一下大安森林公園的歷史原來一開始日治時期都市規劃時,大安森林公園就是7號公園預定地,但是因為二次事界大戰的爆發,都市公園建設也隨之停擺。台灣光復後國民政府並未更改原有的都市計畫,但無能力執行,這些尚未建設的公園預定地成為大陸
Thumbnail
我所經歷的臺灣史~大安森林公園 這次由於參與解說員課程的關係,我瞭解了一下大安森林公園的歷史原來一開始日治時期都市規劃時,大安森林公園就是7號公園預定地,但是因為二次事界大戰的爆發,都市公園建設也隨之停擺。台灣光復後國民政府並未更改原有的都市計畫,但無能力執行,這些尚未建設的公園預定地成為大陸
Thumbnail
位於前金區與新興區接界地帶的中央公園,是市民十分熟悉的老字號休憩場所,有別於一般公園的想像,不單只有大樹和草地的中央公園,在過去七十多年間風貌有極大的變化。隨著時間慢慢地推進,每個世代各在此地留下頗為不同的印象,有歡樂、有淚水,有光明、有黑暗,有生態、也有人文,跨越無數港都人的成長歲月。
Thumbnail
位於前金區與新興區接界地帶的中央公園,是市民十分熟悉的老字號休憩場所,有別於一般公園的想像,不單只有大樹和草地的中央公園,在過去七十多年間風貌有極大的變化。隨著時間慢慢地推進,每個世代各在此地留下頗為不同的印象,有歡樂、有淚水,有光明、有黑暗,有生態、也有人文,跨越無數港都人的成長歲月。
Thumbnail
相信提到中山捷運站,大家一定想到是逛街的好所在, 但你們知道這附近的建築都充滿著歷史嗎~ 臺北當代藝術館、臺北光點、線形公園、中山藏藝所 跟著黃啟清老師及李麗卿老師走讀,才發現這些建築背後的歷史。
Thumbnail
相信提到中山捷運站,大家一定想到是逛街的好所在, 但你們知道這附近的建築都充滿著歷史嗎~ 臺北當代藝術館、臺北光點、線形公園、中山藏藝所 跟著黃啟清老師及李麗卿老師走讀,才發現這些建築背後的歷史。
Thumbnail
緣起:JM公司讀書會活動 說到臺灣大道,大家會問?臺灣大道?在臺北市嗎?臺灣大道的前身名叫中港路,大家應該就有印象了吧?臺灣大道的相關歷史淵源及介紹,請大家參閱以下的網站,有詳細的說明哦。 激爆臺灣大道的首探路 激爆臺灣大道的二探路 沙鹿㊣老牌麵線 楊桃伯楊桃汁 總結:
Thumbnail
緣起:JM公司讀書會活動 說到臺灣大道,大家會問?臺灣大道?在臺北市嗎?臺灣大道的前身名叫中港路,大家應該就有印象了吧?臺灣大道的相關歷史淵源及介紹,請大家參閱以下的網站,有詳細的說明哦。 激爆臺灣大道的首探路 激爆臺灣大道的二探路 沙鹿㊣老牌麵線 楊桃伯楊桃汁 總結:
Thumbnail
本文轉載自台北村落之聲。台北村落之聲是城市與大家的有機發聲體,藉由網站, 為城市的大小事發聲, 也讓關心城市空間的你我互通消息。
Thumbnail
本文轉載自台北村落之聲。台北村落之聲是城市與大家的有機發聲體,藉由網站, 為城市的大小事發聲, 也讓關心城市空間的你我互通消息。
Thumbnail
​ 台北市城中區日治時期台北城最核心地帶。就地理位置在今日台所在地台北市西南側,本地帶地勢平坦之地形。本區發展較鄰近的艋舺、大龍洞、大稻埕晚開發,因清治時期設立台北府治而形成市街,後為中華民國總統府及中央行政機關所在地成為行政機關所在區域。這裡是昔日城中區值得旅人慢慢地探索。這次接續沅陵商圈、重南
Thumbnail
​ 台北市城中區日治時期台北城最核心地帶。就地理位置在今日台所在地台北市西南側,本地帶地勢平坦之地形。本區發展較鄰近的艋舺、大龍洞、大稻埕晚開發,因清治時期設立台北府治而形成市街,後為中華民國總統府及中央行政機關所在地成為行政機關所在區域。這裡是昔日城中區值得旅人慢慢地探索。這次接續沅陵商圈、重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