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聽器品牌介紹

助聽器品牌介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大家好!我是聽力師語涵👋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關於「助聽器品牌」的主題,相信大家對於 助聽器 相當陌生,會進來看這篇文章的朋友,應該是近期對助聽器有需求或是好奇,你可能會想台灣有自己在做助聽器嗎?助聽器的價格區間落在哪?希望今天這篇文章會讓你對助聽器有初步的了解和認識!正文開始!


| 助聽器品牌

附圖為目前全球常見的聽力品牌(大家可以先點開地圖看看你認得哪些品牌!)

其中包含了助聽器、電子耳和聽力儀器等,目前全球五大集團為:Sonova、WSAudiology、Demant、Starkey、GN等;而在各大助聽器集團底下,會依據產品定位推出不同的助聽器品牌,以「Sonova」為例,旗下的助聽器品牌包含Phonak、Unitron和Hansaton等等。

圖片來源:Hearing Tracker

圖片來源:Hearing Tracker

除此之外,耳機製造廠商也開始和助聽器製造商進行合作,共同開發「非處方式助聽器」或是有類似助聽器功能的藍芽耳機,例如:在左上角的WSAudiology的品牌地圖底下,可以看到大家所熟悉的耳機品牌Sony。

而在台灣比較常見的助聽器品牌,有Oticon、Signia、Phonak、Widex、Audio Service、Jabra、Interton、Hansaton等等,也是目前台灣經銷商(助聽器公司)比較常販售的助聽器品牌。


  • 各大助聽器品牌的差異
    雖然助聽器的設計主旨就是為了要解決聽力損失者的聽覺困擾,以改善生活品質,但不同的助聽器品牌,可能還是會存在些許落差,包含:(1)產品外型和定位 (2)產品穩定度 (3)音質 (4)聲音設計和運算 (5)配件功能 (6)藍芽相容性 (7)使用者APP介面等等,這些可能都是讓使用者在試聽不同品牌助聽器時,會感受到的落差。


| 助聽器公司

目前台灣大多數的助聽器公司是以代理或經銷 國外的助聽器 為主,主要是因為國外比較早開始發展助聽器製造,技術較為成熟且穩定;但近幾年來,台灣也有陸續在開發和製造的助聽器;而目前常見的助聽器公司有科林、虹韻、博士、富聆、維膜、元健大和等等,除此之外,在美式大賣場Costco也有提供助聽器的服務,提供大家多元的選擇。



| 助聽器的價位

一般來說,助聽器的價位從 單耳2萬到10幾萬 都有,主要是差在品牌和晶片功能的差異,通常搭載智能晶片的助聽器價格會較高(例如:自動偵測人聲加強、噪音減弱或是自動偵測說話者的位置等等),會依據搭載功能的多寡,影響到助聽器的價格,之後會再寫幾篇文章和大家介紹幾個重點的助聽科技和功能。

此外,在台灣大多數助聽器的價格也包含了後續服務的費用,例如:定期保養、聽力檢查和調整音量頻率等等;因此,通常購買助聽器時,除了機器的品牌功能之外,也包含了選配人員的專業服務,這是和國外助聽器販售和服務另外計價最大的不同。


好啦~今天針對「助聽器品牌」的分享就到這邊,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喲!下次見囉~


avatar-img
哈涵族HaHanZoo 部落格
5會員
32內容數
哈囉~我是聽力師 語涵👋 這邊會分享聽力師的工作日常和聽力相關知識! 還有不定期分享自由行的旅行筆記和好吃食物~ 歡迎大家留言聊聊天交朋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文介紹Apple AirPods Pro的「即時聆聽」功能,說明其原理、使用方法及應用案例。此功能類似助聽器使用的遠端麥克風,可改善吵雜環境下的聽力問題,尤其適用於預算有限、有會議需求或長時間需要聽課的使用者。聽力師分享個案經驗,證實此功能的實用性,並期待未來更多廠商投入聽力相關產品開發。
本文探討助聽器、輔聽器和藍芽耳機在助聽功能上的差異,並分析其適用對象與價格區間。助聽器為醫療器材,價格昂貴,但功能完善;輔聽器價格較低,功能相對簡潔;藍芽耳機則具備一些助聽功能,但適用於輕度聽損使用者。建議使用者根據自身聽力狀況與需求選擇合適產品,並諮詢專業人士意見。
本文介紹陡降型聽力損失的特性、挑戰與助聽器選配的困難。常見於老年退化或噪音造成的聽損,個案可能在吵雜環境或距離較遠時,聽不清楚對話,需要依靠視覺線索。助聽器選配對此類型聽損個案而言較具挑戰性,患者可能經歷耳悶、迴音、聲音尖銳刺耳等問題。專業聽力師的調整與衛教至關重要,以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本文介紹Apple AirPods Pro的「即時聆聽」功能,說明其原理、使用方法及應用案例。此功能類似助聽器使用的遠端麥克風,可改善吵雜環境下的聽力問題,尤其適用於預算有限、有會議需求或長時間需要聽課的使用者。聽力師分享個案經驗,證實此功能的實用性,並期待未來更多廠商投入聽力相關產品開發。
本文探討助聽器、輔聽器和藍芽耳機在助聽功能上的差異,並分析其適用對象與價格區間。助聽器為醫療器材,價格昂貴,但功能完善;輔聽器價格較低,功能相對簡潔;藍芽耳機則具備一些助聽功能,但適用於輕度聽損使用者。建議使用者根據自身聽力狀況與需求選擇合適產品,並諮詢專業人士意見。
本文介紹陡降型聽力損失的特性、挑戰與助聽器選配的困難。常見於老年退化或噪音造成的聽損,個案可能在吵雜環境或距離較遠時,聽不清楚對話,需要依靠視覺線索。助聽器選配對此類型聽損個案而言較具挑戰性,患者可能經歷耳悶、迴音、聲音尖銳刺耳等問題。專業聽力師的調整與衛教至關重要,以提升患者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