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月13日 PM22:35 開始進入太陽32號閘門的能量,直到10月19日 PM14:43離開,某部分人可能會因為流日接通形成32-54通道,此通道稱為轉變( #Transformation)通道,那這股能量又是如何展現的呢?
.
首先32號閘門位於 #直覺中心亦是覺察中心,能察覺到構成生存恐懼的人事物,32號閘門Duration 期間,指某事持續的時間,它同時也是記憶洞察力及判斷力的閘門,只有與他人/他物互動接觸,你才能對照出你與他人哪些不同,你才會在頭腦的記憶中去組織這些對比代表的意義,另外32號閘門也是害怕失敗的閘門,害怕原本累積的無法持續發展下去,所以要不斷精進培育自己,要嘛就是找到對的人來加入一起努力,不然就是讓物質生活更加提升,認知辨識出哪些人事物能夠使原本的狀態升級轉型。
.
何謂32-54轉變通道( #Transformation),指從裡到外徹底改變,形式(Form)發生改變的狀態,努力向上充滿企圖心及野心,極欲改變現況,並且保持其連續性的覺察力, 從54-32再接著44-26通道都是屬於部落(#tribe)迴路的資本主義,而部落裡就會有層次/主次/優劣的架構,根基於54號閘門對於蛻變的驅動力,而促使32號閘門辨識出適合的人事物來延續這個蛻變的驅動力,比如基於優生學我必須要找到比我高的人,才能改寫基因延續我的血脈;比如因應市場脈動調整人力分配,才能讓公司繼續存活下來,這些都是要延續某個物質(material)層面的具體成果,這也包含引起國家之間的戰爭,為了維持某個利益而必須捍衛立場。
.
.
.
就人類圖而言的人生使命稱為輪迴交叉,本週10/13-10/19出生的天秤座,有三種主題區分為馬雅( #Maya)-保存( #Conservation)-限制( #Limitation),本週就以【鈴木大拙D. T. Suzuki】限制輪迴交叉,簡單來感受一下這股輪迴交叉的生命開展。
.
#Limitation限制輪迴交叉,原意亦有邊界、路徑、框架的涵義,而鈴木大拙輪迴交叉主題為限制(32-42-56-60),大意是指『將無常(impermanence)視為一種限制、一種壓力,例如對商業或工業而言,他們根據產品的實用性以及經受時間考驗的能力來評估產品。』
以部落迴路為首的32號閘門如何去延續是重點,去洞察到哪些改變能延續群體的累積,而56號閘門透過連結短期活動來保持連續性,以及42號閘門完整體驗某件事的感受,去反芻收獲及養份,要去感受體驗是沒有限制,搭配60號閘門的壓力下-(能不能)接受限制就是超越的第一步,其個體性的突變無法預料只能接受,串連42-56-60的投入其中,這些體驗嘗試對32號閘門的保守和傳統,陷於變與不變的矛盾衝突,唯一代表部落能量的,必須有框架才能確保安全性,在某個原則下去延續部落生存,而如何在有限的環境條件下有能力完成具延續/持續性的狀態。
.
▍為了生存及延續性調整自己的步伐配合環境需求,與限制和平共處作為往前的驅動力,在環境全然感知下,內化豐富自己的想像與體驗經歷,保持存疑試圖刺激及說服他人。▍5/1限制輪迴交叉
▲透過這段轉譯後的爻辭語意來感受一下與鈴木大拙D. T. Suzuki如何展現限制輪迴交叉的生命力。
--------------------------------------------------
.
鈴木大拙早期在鐮倉圓覺寺參禪,專研經及禪書,27歲赴美11年在出版社作編輯工作,旅美期間譯有『大乘佛教綱要』、『大乘起信論』等,傳遞佛學及禪學的文化,51歲創辦英文佛教雜誌,積極參與與海外宗教交流活動,在他68歲時發行英文版『Zen and Japanese Culture』,譯名為『禪與日本文化』,他同時是日本現代化過程中一股『保守力量』,93歲曾提名諾貝爾和平獎,以近期顯著影響來說,心理學大師榮格讚譽此書是西方世界最有影響力的禪學著作;而賈伯斯亦是他的再傳弟子,藉由「禪學」發明了蘋果電腦和手機,95歲的生命歷程將禪的觀念深刻影響全世界。
.
#從美術/武士/劍道/儒教/茶道/俳句來闡述與禪之間的關聯性
以下內容皆節錄『禪與日本文化』一書,藉以窺探鈴木先生對於禪的切入角度,般若在我們的內在,沉睡在「無明Ignorance」與「業Karma」的密雲之下,禪要做的是逆轉知識的尋常進程,親身體驗真理,以喚醒超越的智慧(般若),對於禪的敘述有幾項重點,其一禪是「不立文字No reliance on words」,文字的遊戲只能使我們從一團混亂,移到另一團混亂,文字是科學與哲學的必需品,卻是禪的阻礙。其二「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在書中提到「侘wabi寂sabi」,侘指 #自願匱乏,寂指原始性,樸素不矯飾,而茶道最能表現寂的精神,再從美學的不對稱談到與禪的真理,一就是整體。其三禪沒有分別,分別是指不接受事實的原本樣貌,而任憑智性的作用,對事實進行思考,將它們分析為概念,結果陷入循環論證之中,應就事實的直觀(Intuitive)或經驗性去理解,心保持無心之心,無心不是沒有心,而是無所停留。其四向自然學習,以親近的態度與共感,與自然有密切接觸。其五有效行動‧不回頭,下定決心就一以貫之,就哲學角度來說,平等看待生死的信念。其六沒有「我」,沒有企圖榮耀自己的心意,禪人的「悟」來自形上學的背景,涵蓋了一個人的全部存在。
.
//美術,道德是規範性的,但藝術是創造性的,是來自內在難以壓抑的表現。
//武士與劍道,死亡的念頭使一個人的思想超越他有限的生命,另一方面使他保持警覺,認真看待日常生活。而刀成為忠誠與自我犧牲的象徵。
//茶道以美的方式,表現出我們的一種憧憬,我們大多數人的內心深處,都渴望在生存許可的範圍內回到大自然,與大自然合而為一。
//俳句,每一件事物,都從未間斷地向我們諭示著世間萬法(Dharma),但事物所諭示的「法」和事物本身並無不同,俳句就是此諭示的顯現。
.
#像莫比烏斯環的永恆亦是種限制
鈴木認為日本人藝術作品小巧而簡化是源於不對稱性的美感,因為智性渴望平衡與邏輯形式的堆積,而日本藝術與文化最顯著的特質就是非對稱,在禪的視角下,個別事物本身就是完美的,同時也體現一就是整體的本質,當我們試著以語言文字說明,「心」就被分割,而生出「我」與「非我」,因為這樣的二元性,我們有了各種善與惡的行為,成為「業」的玩具,當「心」意圖做某件事,它就「止」於該處,無法繼續進行,輪迴也是,就是有所止的心,造成了出生與死亡。世界終究是我們主觀建構出來的東西,只要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內在生命,就沒有所謂絕對客觀的真實。所謂限制(輪迴交叉主題)是有一種「確定」的狀態,而鈴木先生所推崇的禪學不立文字,只能在個人生命體驗中得悟(satori),在看似虛無之下執行個人決心,跨越看似限制的物質層面的世界中,超越世俗定義及二元性觀點,在生命的更迭轉送之間,體驗一即是整體及圓滿的歷程,在無形之中找出途徑,在對立之下找到本質,這是他想確認的『限制』,他對東西方的對立,以及凡事都像有/無的對立那樣分成兩方來看的二元論思想提出了質疑,他一直在強調一定要重視這種二元對立論出現之前的更為本源的東西。
.
.
.
文:裊裊炊煙.娓娓道來
圖: https://www.nippon.com/hk/japan-topics/b07214/?pnum=4
.
.
.
#人類圖 #3254轉變通道 #直覺中心 #32號閘門 #Duration #期間 #Transformation #轉變 #限制輪迴交叉 #Limitation #鈴木大拙 #D. T. Suzuki
---------------------------------
👉👉👉輸入個人出生資訊就可以獲得一張人類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