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荷蘭捐血- 男同志捐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15年以前,荷蘭的男同志或是男性雙性戀(以下簡稱男同志,不然文章會一直出現男同志跟男性雙性戀),禁止捐血。

從2015年開始,荷蘭就有條件放寬男同志捐血限制:最後一次男男性行為超過12個月,在荷蘭可以捐血。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9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許願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我在荷蘭擔任研究護理師。土生土長台灣人,2012年與來荷攻讀博士學位的先生移居荷蘭,育有兩個小孩,2016拿到荷蘭護理師執照,先生2024拿到荷蘭大學終身職。 沙龍主要分享在荷蘭生活的點點滴滴,主題包羅萬象,本來分享在Facebook ,但難以控制受眾群體,越寫越沒勁,未來會逐漸把文章移到這裡,與真正有需要的人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荷蘭捐血業務的負責單位是Sanquin,他們除了負責捐血、供血之外,也參與非常多的公共衛生及臨床試驗相關研究。之前疫情期間,也是靠著監測捐血者抗體比例,評估荷蘭疫情及疫苗接種情況,它們在荷蘭醫療體系中,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今年十月一號開始,荷蘭血液銀行有條件開放曾經接受輸血者捐血。
阿姆斯特丹為了鼓勵市民綠化環境,每年都會舉辦免費贈樹的活動。
荷蘭政府從明年開始,會把人類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列入疫苗常規接種計畫(rijksvaccinatieprogramma) 中。
最近台灣很流行這句話,八年級九年級甚至零零後有很多人都覺得何必生小孩? 生小孩職涯要中斷,生活品質大受影響,沒辦法想放假出國就放假出國,還要擔心小孩的生長跟教育環境。加上台灣工時實在太長,房價又漲翻天,與其無法提供小孩好的生活品質,還不如選擇不要讓小孩出生。
荷蘭捐血業務的負責單位是Sanquin,他們除了負責捐血、供血之外,也參與非常多的公共衛生及臨床試驗相關研究。之前疫情期間,也是靠著監測捐血者抗體比例,評估荷蘭疫情及疫苗接種情況,它們在荷蘭醫療體系中,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今年十月一號開始,荷蘭血液銀行有條件開放曾經接受輸血者捐血。
阿姆斯特丹為了鼓勵市民綠化環境,每年都會舉辦免費贈樹的活動。
荷蘭政府從明年開始,會把人類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列入疫苗常規接種計畫(rijksvaccinatieprogramma) 中。
最近台灣很流行這句話,八年級九年級甚至零零後有很多人都覺得何必生小孩? 生小孩職涯要中斷,生活品質大受影響,沒辦法想放假出國就放假出國,還要擔心小孩的生長跟教育環境。加上台灣工時實在太長,房價又漲翻天,與其無法提供小孩好的生活品質,還不如選擇不要讓小孩出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與相愛的人攜手步入婚姻,擁有屬於彼此的孩子,看似是人生理所當然的戲譜。然而,對於兩個相愛的女人、或兩個相慕的男人來說,這份「理所當然」竟是一種奢侈——一種需要耗費很多力氣,卻仍可能難以觸及的人生藍圖。為了更加了解同志家庭與人工生殖的現狀,我們聯繫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的志工進行訪談。
Thumbnail
2019年5月17日《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又稱同婚專法)三讀通過,5月24日正式施行,婚姻平權終於露出了曙光。作為亞洲第一,台灣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但仍有未盡完善之處:專法將同性結婚之收養限於繼親收養,共同收養被排除於規定外。
Thumbnail
《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上路後,台灣成為了亞洲首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然而,同性伴侶的許多權利仍未受到充分的保障。近年來,立法院陸續修法,讓同性配偶得共同收養無血緣之子女;內政部也透過函釋,開放了跨國同婚,讓婚姻平權跨出一大步。
Thumbnail
臺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但在傳統喪葬習俗上,同志伴侶面臨著許多挑戰。在喪禮時可能面臨家人和親屬的不諒解,和無法實現殯葬自主等問題。
Thumbnail
近年來,性別議題逐漸在臺灣各地發酵,除了中央政府推動性別主流化,更有許多民間團體紛紛投入性別相關議題,與更加基進的行動與論述。2017年,臺灣成為第一個同志婚姻合法的亞洲國家,也為臺灣的性別運動立下重要里程碑。在這條路上,新竹市政府也不遺餘力,努力朝性別友善城市的願景前進,除了加入開放
Thumbnail
色報(The Eros)是探索台灣性/別活動與新知的最佳指南。我們提供最新的性與性別知識、性別議題的深入報導,以及與性相關的文化活動資訊。色報相信,透過深入了解和討論這些重要主題,我們能夠推動社會向性/別平等和多元包容邁進。 我們致力於創造高品質且具有影響力的內容,讓讀者在探索性/別的多樣性中找到
Thumbnail
台灣社會對於同性戀的態度,我覺得隨著時代演變,是有些變化的。 我記得幾年前同性婚姻請願議題曾讓社會輿論沸揚,我也激動不已。但課堂單純,不便談論個人主見,尤其是這種敏感議題。 但或許腦波所想,在宇宙間還是有機會量子感應?! 某天課堂,小B竟恰巧提問:「老師,你對同性戀的看法是什麼? 」 菜b導
Thumbnail
本書提供了針對metoo及相關論述的省思,針對常見的二元框架提出了謹慎且超越的新解,並主張以個體自決為導向的人文主義。
Thumbnail
新的一年的開頭,很遺憾的臺灣社會上還是正在發生對於HIV歧視與污名化的新聞事件存在,在同婚通過將近3年的現今,整體臺灣社會也許相較過往有更多多元族群的討論聲音,但另一個不分性傾向的HIV議題,卻還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新聞事件,給與其獵巫般的報導再加上負面標籤,將HIV建構成魔鬼,讓人聞之色變。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與相愛的人攜手步入婚姻,擁有屬於彼此的孩子,看似是人生理所當然的戲譜。然而,對於兩個相愛的女人、或兩個相慕的男人來說,這份「理所當然」竟是一種奢侈——一種需要耗費很多力氣,卻仍可能難以觸及的人生藍圖。為了更加了解同志家庭與人工生殖的現狀,我們聯繫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的志工進行訪談。
Thumbnail
2019年5月17日《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又稱同婚專法)三讀通過,5月24日正式施行,婚姻平權終於露出了曙光。作為亞洲第一,台灣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但仍有未盡完善之處:專法將同性結婚之收養限於繼親收養,共同收養被排除於規定外。
Thumbnail
《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上路後,台灣成為了亞洲首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然而,同性伴侶的許多權利仍未受到充分的保障。近年來,立法院陸續修法,讓同性配偶得共同收養無血緣之子女;內政部也透過函釋,開放了跨國同婚,讓婚姻平權跨出一大步。
Thumbnail
臺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但在傳統喪葬習俗上,同志伴侶面臨著許多挑戰。在喪禮時可能面臨家人和親屬的不諒解,和無法實現殯葬自主等問題。
Thumbnail
近年來,性別議題逐漸在臺灣各地發酵,除了中央政府推動性別主流化,更有許多民間團體紛紛投入性別相關議題,與更加基進的行動與論述。2017年,臺灣成為第一個同志婚姻合法的亞洲國家,也為臺灣的性別運動立下重要里程碑。在這條路上,新竹市政府也不遺餘力,努力朝性別友善城市的願景前進,除了加入開放
Thumbnail
色報(The Eros)是探索台灣性/別活動與新知的最佳指南。我們提供最新的性與性別知識、性別議題的深入報導,以及與性相關的文化活動資訊。色報相信,透過深入了解和討論這些重要主題,我們能夠推動社會向性/別平等和多元包容邁進。 我們致力於創造高品質且具有影響力的內容,讓讀者在探索性/別的多樣性中找到
Thumbnail
台灣社會對於同性戀的態度,我覺得隨著時代演變,是有些變化的。 我記得幾年前同性婚姻請願議題曾讓社會輿論沸揚,我也激動不已。但課堂單純,不便談論個人主見,尤其是這種敏感議題。 但或許腦波所想,在宇宙間還是有機會量子感應?! 某天課堂,小B竟恰巧提問:「老師,你對同性戀的看法是什麼? 」 菜b導
Thumbnail
本書提供了針對metoo及相關論述的省思,針對常見的二元框架提出了謹慎且超越的新解,並主張以個體自決為導向的人文主義。
Thumbnail
新的一年的開頭,很遺憾的臺灣社會上還是正在發生對於HIV歧視與污名化的新聞事件存在,在同婚通過將近3年的現今,整體臺灣社會也許相較過往有更多多元族群的討論聲音,但另一個不分性傾向的HIV議題,卻還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新聞事件,給與其獵巫般的報導再加上負面標籤,將HIV建構成魔鬼,讓人聞之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