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陸視野看「metoo」:《性、愛欲、人文主義》|書評

閱讀時間約 18 分鐘

本書是2022年於德國出版,2024年五月由商周推出繁體中文版,兩位作者分別是自由作家與德國前文化部長(他們好像是夫妻的樣子)。
商周在書封上稱道這位前文化部長是當代德國最具影響力的知識份子——或許吧,貌似商周引進這本書是想在metoo風潮正盛的臺灣提供點新視野,雖然這本書好像真的都沒什麼人在關注,看上去商周也沒怎麼在打書。我讀完是覺得的確有些有別於英美國家的思維,雖說我也沒有絕對贊同或者反對,但希望透過這篇書評簡單介紹一下。

對既有社會框架的反省

本書二位作者是德國哲學學者,書中主要反映的是歐陸的社會風氣和思想傳統,所以很多觀念跟我們(習焉而不察的)英美新教價值觀很不一樣。

簡單來說,英美體系思維的「父權-女性主義」關係是「壓迫者-受害者」的二元對立邏輯,這種善惡猶如黑白兩色截然不同的觀念,體現的是十九世紀後半「論述-受害(對象)」的結構——女性主義或傅柯式的「權力」——釀成了如今的「政治正確」風氣,諸如膚色、性別、性傾向,總有一端落在被壓迫者的位置。

作者因此提倡「愛欲人文主義」——奠基於柏拉圖的「愛欲Eros」,也就是任何人都有與自己失落的半身結合的渴望(柏拉圖的「圓型生物說」:原始圓型的人被切成或男、或女的半身,所以才會有男女、男男、女女等回歸為一的渴望),所謂「人文主義」就是呼籲自決、自我負責、認可並尊重其他人。在每一個人都是「責任主體」的邏輯觀下,扣除非人道的情境,「愛欲人文主義」反對刻板的角色印象,所以會呼籲要將「女性=柔弱無力的受害者」這種對應關係脫鉤。

因此乍看之下,本書很多個單元的議題乍看之下是站在「metoo的逆風角度」,其實是像黑格爾的「正反合」一樣,在議題之上的更高一個層次去討論事情。

本書也點出歐陸相對於英美(以及亞洲——說起來本書對亞洲的關切其實不多)為什麼貌似沒有太大的「metoo」運動的背景。必須先澄清的是,作者及他們提倡的「愛欲人文主義」絕對也是反對性暴力、性霸凌的,認為權力不對等的暴力都違反了他們呼籲的「自決」人文主義;只是從社會風氣來看,比較沒那麼保守(書中說英美那種新教、清教徒世界觀),很多情境在歐陸可能並不構成性騷擾。

#metoo與「not-all-men」爭議

前陣子在Threads上有一道流行的討論,即「在森林中,女性寧願遇到熊也不願遇到男人」這個議題。諸多男性可能覺得「預設男性是施暴者」是很冒犯的前提,也就是所謂「not-all-men」這樣的立場,本書的「愛欲人文主義」就考量到這一點。

本書提出,metoo運動一方面鼓勵女性勇於發聲,但另一方面卻也鞏固了女性是受害者的刻板印象,而為了迴避這樣的情境,男性的自我保護意識可能會造成更大的性別鴻溝甚至不平等。以美國的「彭斯守則」為例——美國副總統彭斯說除了他自己的太太,他不會與另一位女性單獨用餐;但一旦我們知道美國政壇也會有「飯桌上『喬』事情」的慣例,我們也可以爭論:彭斯在自我保護的同時,也排擠了其他女性政治家參與政治討論的機會。另一個例子是,作者(夫妻當中女性的那一位)某一次與一位年長男士等電梯時被拒絕共乘,原因是男性會「害怕」女性「誣告」他性騷擾——而作者為此深感羞辱。

作者感到羞辱的原因,與諸多男性遇到「熊與男人」議題的心理其實是一致的,也就是針對單一性別對另一性別的偏見,都會有人覺得自己無辜:男性覺得又不是每個男人都是色狼,好像被貶低得不比會帶來生命威脅的熊、被預設為「禽獸不如」;女性覺得男人預設自己要碼是三八騷貨、要碼就是想利用「女權自助餐」謀得好處。其實,是兩種性別之間在metoo風氣下,失去了互相信任的基礎。

作者們呼籲對metoo框架有節制性地反思,不要預設男性都是壞人而女性受害者叫「倖存者」,乃至配套的法規、情境與思維他們都認為可以再商酌。「倖存者」似乎顯得性騷性侵太致命、比納粹種族滅絕下的猶太人還誇張;職場或校園中明定要舉報上官下屬或師生戀,他們認為干預了愛欲的自由;「男性凝視」之類的視淫癖、或者一些搭訕行為,他們覺得有些時候是出於欣賞;如果要規範交通工具上的「男性開腿」,應當也要禁止女性展露乳溝——這一項的邏輯是,「在公共場合展現性別氣質或生理特徵如果是一件冒犯的事,那應當兩性都要禁止才叫公平」。

筆者要在此重申以上是書中作者的說法(經過我的簡化可能不夠準確,有疑義請參看原著XD),不代表本台立場。XD

這本書一直在反覆提倡的是回歸到個人,每個人是能夠自決、自我負責的主體,非人道的暴力當然是要依法處置的,但直接預設「壞人-受害者」這樣的底層邏輯、為此而架構出二元的法規或社會氛圍,則是作者呼籲要反思的。問題是,並不是每個國家每個文化都如歐陸那樣包容尊重(如果可以這麼說的話),在既有的父權傾斜體制下,追求性別的平等要怎麼做?

「平等」的副作用

作者們有說提倡女性自決的女性主義也是他們「愛欲人文主義」包容的,不過他們有在反思的是所謂「激進/基進女性主義」,

這牽涉到了女性主義的演變歷史與流派問題。籠統地說,1970、80年代的女性主義追求的是兩性權益上的平等,要的是男女的「相同」;而1990的「『後』女性主義」則並不覺得「去性化」的平等是首要目標,他們要的是「女性作為女性」的驕傲。書中介紹有個節目請來兩個世代的女性主義者對談,新興女性不吝於展現自己的美貌與身材,代表上個世代的學者則會穿得寬鬆、毫無性別辨識度。

書中就舉出英國女性主義學者凱瑟琳・哈金的「情色資本」說法,所謂的「姿本力」就是女性有性吸引力不是什麼壞事,不用把「性」污名化,如果女性放棄了自己的性魅力,其實是在強化「性很骯髒」或者「女性就得是性的受害者」這樣的意象。(——不過這個說法,就很難與父權根深蒂固的亞洲文化相抗衡。可以參看筆者引介上野千鶴子《始於極限》的討論。)

其實本書想看見的對於兩性平等的追求,是落在日常生活實踐層面的思想轉變。上述的「姿本力」,意思其實比較接近是「情侶中有誰要成為性客體,也沒啥大不了」;而基進女性主義企圖落實的平等,本書作者也提倡轉換思維。比如所謂「男主外女主內」這種傳統上來說會被解讀為「父權壓迫」的事,作者會認為如果我們不要解讀「老公在外打工『優於』老婆操持家務」,那麼性別分工互補並不直接等於歧視。換個例子來說,作者認為女學生用不著勉強為了所謂的「平等」而去學自己沒有興趣的理工科,只要我們也給人文學科同樣的尊重就好。

然而說真的,上述這種看起來「進步」的思維,的確還是很有可能陳義過高,畢竟在臺灣我們還是常常看到「做人的媳婦要知道理」這種傳統規訓、老公覺得自己有拿錢回家就可以不用學習做家事⋯⋯等種種舊習。亞洲這邊比較主流的論述仍然是:父權是對男性女性同樣的壓迫,女性結了婚就「被黃臉婆化」、男性要有房有車要「養」家——所謂的「父權結構」就是這是一個「結構性」的問題,單一個體很難抵抗,而法令配套應當走在前面作為彌補。

因此作者對法令彌補的平等主義所提出的反思,或許也更顯得太理想化了。比如求職、政治分配等情境中的「配額」體制,就是作者所反對的。比如說身障者或性別的所謂「保障名額」,作者認為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歧視。如果同一個職缺在市場中開放,而公司為了保障名額制度錄取了某個求職者,其實對於其他求職者也是一種不公平,因為這是讓場外因素干擾了選擇,還有鞏固了集體歸因的偏見風險。

(我用兩個例子說明上面這一段:(一)比如某間高中數學科男老師太多,所以學校辦教甄時特別選進來女老師,這對其他來考的男老師就不太公平;(二)美國人刻板印象中亞洲人數學很好,當某大學招聘一位非數學相關的教授時,同樣都是少數族裔的亞洲人就會排在非裔競爭者的後面,但是他們競爭的本就不是數學能力。)

然而作者其實對於配額平等仍然沒有確定答案,有些時候他們也會贊成某種程度上的配額措施,比如為了讓幼兒明白不是只有女性才會擔任照護者的角色,他們也支持幼稚園應該要多點男性照護者。所以最後作者還是說,配額平等的問題仍然得回歸每個當下的情境去考慮,但他們根本立場仍然是不要以既定框架去侷限任何個體自決的選擇。

此外,作者們推動的「愛欲人文主義」企圖作為社會思潮與現實措施的指導概念,的確從長遠來看似乎是很理想的發展方向,但短程內要能扭轉人心與風氣確實會是很艱難的吧。以平等主義的女性主義角度來看,像亞洲這邊的「玻璃天花板」就是結構性的問題,日本甚至經濟體制就架構在女性的犧牲上(參看筆者在《妳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書評中討論到的「配偶扣除稅制」);而職場上是否真有打壓女性升遷的環境,作者們以歐陸背景提出新觀點。

即使是德國,許多產業女性高階主管仍佔比不到30%,可是這不代表德國職場在壓抑女性,而很有可能是多數女性自己出於職涯規劃考慮而選擇不要升遷。配合上跨文化的人類預期餘命研究(通常都是男性比女性短命),作者們的論述是:男性更投入於社會職場的剝削競爭而較輕忽自己的健康;反過來說,女性比較傾向於考量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不在職場中衝那麼猛,也就有比較少的女性選擇升遷、因此女性的預期餘命也比男性長。而男性這種競爭性也是為了在人類擇偶行為(婚戀市場)中增加自己的砝碼,女性也多半在擇偶時選擇賺得比自己多的男性——這看上去就成了惡性循環,賺得少的太太講話不如老公大聲,想在職場拚搏會被質疑會不會被家庭拖累(也被預期要承擔家事責任),升官的女性可能在主觀意願或客觀形勢上就免不了比男性要來得少。

所以從作者的立場來看,這是社會風氣將職場生活與家庭生活衝突起來,造成對男女雙方結構性的壓迫——而在他們德國這樣的大環境似乎也有變化了,比如有更多的年輕男性與其選擇升遷機會、更會評估他們是否能投注更多時間心力在家庭上。因而從本書提倡人文自決的一貫理念來看,更人性化的職場環境,或許才是他們所追求的「平等」。亞洲這邊有些配套也有跟上,比如有的產業也有男性可以請育嬰假的;要改革的可能就是社會風氣人心層面了。

色情與身分政治

本文最後再稍微討論一下這本書對色情的觀點。作者們「愛欲人文主義」的主張從頭到尾都是挺一致的,也就是鬆綁偏見、倡導個體自決的自由。比如自從metoo興起之後,除了「色狼-受害者」這種二元結構外,社會風氣似乎有保守主義捲土重來的跡象。好玩的是,前面提到70、80年代女性主義追求基進平等主義,但60年代以降其實開啟了新的性解放風潮與哲學。

回顧文藝復興時期、洛可可時期乃至工業革命初期,上層貴族有情夫情婦的婚外性並不罕見,勞工階級也常見非婚生子女,甚至回顧古希臘和古羅馬都會對同性愛和嫖妓抱持很多元的態度。當然每個時期每個文化都各有各的反例存在(比如古希臘的同性愛只能在成年男性與少年之間發生,兩位成年男子的慾望是會被反對的),可以說,所謂的「古代」對於「婚、戀、性」都有很多元的規則或潛規則,近代視為「傳統」的「婚戀生殖三位一體」、對同性戀的恐懼與仇視,其實是維多利亞時期的產物,那也才兩三個世紀的事而已。

女性主義在追求平等的路途上,為了揮戈向萬惡的父權戰鬥,其實既解構也建構了父權。比如婚外性行為,「邪惡的老公劈腿-可憐的主婦被迫害」這套敘事,可能忽視了也有老婆給老公戴綠帽的種種可能;比如色情片是「迎合男性凝視、鼓勵對女性的性暴力」,可能忽略了:1.參演者及其團隊都是知情且同意地拍攝作品、2.或許也有女性能接受色情片的性幻想、3.消費色情片可使觀者在想像國度中獲得性滿足。

對於作者的「愛欲人文主義」來說,我們未必要為了「政治正確」而因噎廢食、重回維多利亞傳統的老路,但凡是個體自決的範疇,人們或許不必要劃分疆域、戰得你死我活。書中用了蠻多研究和社會觀察,嘗試論述「情欲是天性用不著妖魔化」、「性與情欲模式不必然要訂下統一標準」、「虛構的性敘事不用強求『政治正確』」。

網路上常常針對所謂「政治正確」掀起爭端的情境中,有一種角色被稱為「SJW」——Social Justice Warrior社會正義戰士(又稱「正義魔人」),以作者們的角度來看,支持或反對方其實都已經犯了「立場主義」的毛病,也就是選邊站的派系偏見。甚至有時候連概念、論述的本身都已經是一種意識形態的立場,作者主張要小心辨析。

比如我自己受到本書小小衝擊的一套論述,以本書給出的輔證來看,的確也有參考價值。像是《他們用女性主義幹了什麼!》這本書曾提到一個例子,說汽車車禍中女性駕駛喪命的機率較高,因為安全氣囊是以男性駕駛來測試研發的!我那時候看到這個案例也深受震撼,想說:對啊,父權社會在理念層面與實踐層面無孔不入、女性真的是有很多被隱形的空間;然而本書爭論道,這個結論不夠周全,其實護理人員治療男性效率比較低、而歐洲在各年齡層都花比較多經費在女性醫療上。像是藥物開發領域,如果直接下結論說「很多藥都是針對男性開發的」好像在說醫生都放任女性去死,但其實可能是開發階段本來就比較多男性受試者,而女性可能因賀爾蒙波動或避孕藥影響,可用的data較少,可能也因此導致比較不利女性的後果。事實上,我們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例子:比如從大方向來看,女性捐血者較少,這難道是女性比較沒愛心捐血嗎?不是,是捐血之前的篩選過程中常常就把女性篩掉、拒之門外了。這本書就是提供了這類辨析的視野,他們也不是贊成維持父權壓迫,而是建議不要用既有的偏見框架影響到論述、影響到所謂「客觀事實」的解讀。

書中簡略引到Jordan Peterson與Kate Manne的論爭,說他們都犯了立場主義的毛病;而在現當代常常以身份認同作為論述前提的環境下,作者們主張接受自己、尊重他人,並且警醒地進行論述與公共討論。

比如說相對於前引的平等主義女性主義,在下個世代的女性主義者還有作者們的省思中,可能有「追求平等結果傾向於向男性同化」的風險,作者可能更接近晚近的「差異女性主義」,甚至欣賞更寬泛的社會主義。

(補充說明上面這些有的沒的「主義」:平等女性主義要求的是「相同」的權利,比如女性要投票權、女性要能在職場工作,但也有可能在過程中不自覺地認同男性的價值,像是去性化的打扮、甚至所謂女強人要穿男人的西裝領帶那樣。差異女性主義則訴求女性特質就足夠好足夠正確,像是穿得漂亮並不妨礙一位女性的專業性。社會主義則不管男的女的,大家都是為集體的共好在參與社會。)

作者們將自己的主張取做「愛欲『人文主義』」的焦點就在於,只要不犯法傷害他人,個人的性、愛欲生活,都付諸個體有自決的自由,且社會體制層面也應該歡迎這種自我責任的表述。雖然我上面說他們可能接近差異女性主義,不過應該說他們並沒有強要女性很女性這種本質主義的回歸,如果一位生理女自我認同為男性、喜歡穿男裝那也是其個人自由,作者甚至呼籲在社會體制上鬆綁男女二元的拘束,比如回報身份填表格什麼的就不要硬性只有「男/女」兩格可以選——的確啊,只有「兩性」的選項不也是對身心理、性別認同少數者的壓迫嗎?他們應該會主張乾脆填表格什麼的就不要有性別這一欄吧。XD好像歐洲有些paper work都已經有這種鬆綁的形式了。

圍繞著「性、愛欲」,全書提出了人文主義式的表達,某程度上來說會覺得他們的視野站得挺高的,或許也能為糾結於二元結構的人提醒換位思考的思維。書中引了個很舊的學說公案:在1970年代有人研究道德心理發展,提出女性是自私、沒有原則的,當然在當時就已經被女性主義者抨擊,是研究的調研過程中女性代表性不足,本身就是有問題的學說;而本書則說,該學者結論可能的確太強硬,但其研究發現的是「男性重視規則規律、女性重視人際連結」,所以在一些道德實驗的情境下不符合該學者認定的道德心理。作者提出——我們要反思的反而是「重視規則規律」就會比「重視人際連結」更「道德」嗎?

這讓我聯想到尼采所謂的「重估價值」,的確現當代社會已經能有意識知道舊價值不一定是理所當然的(比如「陽剛優於陰柔」、「進攻優於防守」那類),而女性價值的欣賞可能便是我們可以再協助推廣的。以上面那個道德心理實驗來說,如果實驗情境設計是:「有資格者應按規定殺人」,而「男性總是按規定殺人」、「女性遇到熟人就會傾向不殺」,從人類種族存續的角度來說,豈不是女性比較「道德」?——這是我胡亂用尼采式的反思去詮釋,本書沒有用這種方式談。但本書的確是刺激了我嘗試跳出框架思考,這是我認為讀了這本書也很有益處的地方。

結語

身為亞洲人,可能看得比較多是上野千鶴子那種立場的論述,的確不能完全認同這本書的說法,且更認知到社會背景、文化風氣的差異,使得本書的主義在我看來會有些理想化、很難企及。

但的確這本書給出的視角與詮釋都是很新鮮的、很能幫助人拉高一層思考。臺灣這邊我想應該書市對這本書不會有很大的反響,我簡單上Amazon看一下評價好像也很兩極,大概在德國也不能說這本書代表啥主流意見,不過我也會很樂見類似的新觀點繼續被提出討論。

不過針對臺譯版的編輯翻譯——實在不能無視瑕疵。並不是說譯文多麽生硬,看起來也不像是機翻,但就是⋯⋯譯者的功夫還是下得太少了。有些原著的附註,如果是補充內文的是有翻譯、只是參考資料來源的就留原文,可能在臺灣一些歐陸著作或研究本就沒有譯本那是沒辦法。我比較不開心的是針對原文都沒有看到什麼有效的譯註,有些「很德國」的表述沒有了補充說明的話,對於原作者的意見要推廣到臺灣來其實也是很不利的啊。

(舉一個明顯的例子:本書第130頁說德國的女性被重新教養,以免干擾了「艾德諾時代」的秩序——沒有註解,臺灣人怎麼知道什麼叫「艾德諾時代」啊?即使像我這樣還算有心的讀者google得知這人好像是某一任德國總理,那我還是不知道「艾德諾時代」代表什麼樣的政治空氣啊?這種譯者應該隨手註解一下的東西也沒有⋯⋯到底期望這本書是能推廣給誰?= =)

總之,我會希望這篇書評有助於這本書被看見,因為的確臺灣是被英美式metoo框架綁很緊,在思想層面上有所啟發我想多少都是好的,而現實層面上臺灣的metoo應該都還在發展中,這本書也不是說幫加害者洗白喔(請大家不要誤會!),而是提醒我們小心太用二元刻板印象思考的話其實無助於社會的討論與進步。

這本書拿來跟上野千鶴子對讀的話,的確就很能看出不同文化背景下,論述方針的方向很不同。像是本書覺得OK的「情欲資本」理論,上野就會是反對的。我想,多方參酌不同觀點是很好的,希望這篇書評也能提供讀者幫助。

156會員
79內容數
針對高中國文課內、課外文學作品,深入細讀、分析寫作手法與內涵,分享中宜師的教學見解。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歐法尼姆默示錄「…直到默示日為止。」 歐法尼姆蜷曲著膝蓋倒垂,腳底板頂著穹頂,緩慢的翕動羽翼,包圍著她的巨大車輪同時睜開數千數萬隻眼睛,盯向座下禱告的信徒,跟隨她的意志,視線冰冷而無情。 呼吸之間,肉塊組織的車輪規律起伏,數不清的瞳孔咕溜溜空轉,過度細長的貓眼漠然,朦朦朧朧的罩上一層白霧。
avatar
raccoooon
2024-04-21
大便馴鹿是什麼動物?10 種動物的北歐名字:順便幫你家寵物取個酷酷綽號吧!北歐神話與維京人的英雄傳奇,至今仍不斷於遊戲、文學中反覆再現;之所以千年不衰,除了故事經典、深刻之外,修辭、暗喻的手法亦是一大看點。動物們當然也難逃「被修飾」的命運。異教人會分享 10 種動物的古北歐語名,養寵物的各位,也殼蟻用來為家裡寶貝取個匿名喲!
Thumbnail
avatar
異教人.ᚢᛁᛏᛁᚢᛅᛣ
2024-01-20
【九】自我的完整是最重要的—從歐巴桑錄音機說起尤其女性,沒有自己,從小是AA的女兒,再來是B太太,C的媳婦,DD媽媽,然後EE奶奶,沒有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身影。 以前,和一位朋友的朋友聊天,她先生在中研院工作,她說她在園區裏曾經編過刊物,將文章中提到的女人的名字寫出來,有的女人很激動,很受衝擊,因為她的名字沒被提到已經很久了,她們沒想過自己的名
Thumbnail
avatar
紀餘
2023-05-01
「哲學是一場成長痛」——歐陸哲學哲普入門書《好的哲學會咬人》深度閱讀 ▌書蟲時代01期讀書會 2019.3.23-5.4哲學會咬人,它讓人思考疼痛的原因。 好的哲學要讓人痛,必須能咬人和螯人。 書蟲時代第一期讀書會課程介紹、各週主題說明、讀本與講師介紹。
Thumbnail
avatar
書蟲時代
2023-02-11
【當代哲學思潮對成功的反思】系列講座:「歐陸哲學對生命、存在與自由的敘事,及對資本主義的反思」活動引言就生命哲學和存在主義的觀點而言,現代人的許多生命問題,都源自於我們太想給予生命、給予人的存在明確到毫無空白的目的,而這個目的直接服務於市場經濟,導致我們無法回到人最原初經驗世界和自己的方式,也就是不帶既定目標的感受「我與世界」以及「我與自己」的真實關聯,我能將自己與世界深刻聯繫起來,能將自己的生活、
Thumbnail
avatar
學習者向前走
2022-04-29
2022 NBA自由市場前瞻:歐陸自由球員以下介紹球員為兩種類型:一為歐陸美籍FA球員,二為有意願登陸美國的歐陸FA。他們均於EuroLeague穩定出賽,因此可預期NBA簽約的首年薪資,至少全額保障底薪起跳。(update: Oct 2022)
Thumbnail
avatar
貓爹 Eugene's Dad
2022-04-08
神話∥北歐啟示錄 北歐神話是個更加貼近人類的故事,是因為他有了生老病死,也是個極力描述毀滅的一個故事體系,彷彿一切都是為了等待諸神黃昏的到來而存活在世界上似的。
Thumbnail
avatar
蘇 遇
2021-07-03
LSD Café Salon ︱個性風格的英法料理,是歐陸餐酒館也可以是咖啡館近年來台灣的美食潮流改變了許多餐飲業的作風,也許是因為米其林星級的評比的引進,讓某些餐廳顯得高不可攀,不論是價格或一位難求的這些規則。 位於台北東區主打歐陸料理的LSD Café具有歐陸餐酒館的風情,亦有fine dining路線的服務精神,也可以說是咖啡館,更強調的是輕鬆愉快沒有壓迫感的用餐氛圍。
Thumbnail
avatar
Celine 寫在這裡
2021-05-12
《緬甸小日子》歐陸視覺文學名家的異鄉見聞錄是怎樣的一塊土地,值得翁山蘇姬忍受15年軟禁,堅定守候? 舊獨裁者一聲令下,鈔票面額變成$15、$45、$90!?/買電腦竟然要透過秘密管道!?/出門帶傘,大家竟掛在後領口!?/開車撞到和尚絕對監禁!?/行車方向和駕駛座怎麼都在右邊!?/嚼檳榔竟然是王室的高貴傳統!?
Thumbnail
avatar
臉譜出版
2020-09-30
【遊藝數學:手作乘法書特輯/用歐陸繪本擴展數字的視界,一堂美術與數學的美麗相遇!】/如何能再有趣一點啊:關於九九乘法表/ 《童里》的繪本,是我的心頭好,在心裡有個小心願,想把我喜歡的童里所買到的繪本,在自己的數學教室裡發揚光大才好! 這些在市面上不易被看見的繪本,蘊含著許多趣味與巧思,保有著要喜歡才能分享出去的心情,【數學X繪本X手作】第一發→《歐陸繪本裡的數學課》啟動啦!
Thumbnail
avatar
阮靖婷(婷婷老司)
2019-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