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喪禮值得注意的內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19年2月21日,我國行政院向立法院提交《司法院釋字第 748 號解釋施行法》草案,並在該年的5月在立法院三讀通過。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超越日本、韓國等經濟發展強大的先進國家。也讓不少亞洲地區的同志伴侶紛紛前來台灣結婚,有鑑於法案已屆滿五周年,今天就來討論同性婚姻在傳統的喪葬習俗上所面臨的種種挑戰。

圖 / unsplash

圖 / unsplash


同志在喪禮可能面臨哪些問題?

喪禮,是人死後經歷豎靈、訃聞通知親友、入殮、追思告別式、家祭、公祭和火化晉塔等種種流程濃縮的一個總稱。喪禮的發展有數千年歷史,而自古以來華人的婚姻制度都採行一男一女制(當然古代帝王將相或達官貴人會有一夫多妻制,但在這裡先略過不談)。所以在殮葬相關的概念也是以男女為主,而同志伴侶作為一個新興的議題,當面對死亡時可能碰到的問題包括以下幾點:

家人和親屬的不諒解:同性婚姻縱然合法化,但不代表這段感情就能被家人祝福。首先,人在過世後有關單位會先通知其直系親屬,例如父母或兄弟姊妹來協助辦理後事。很多時候這些直系的親屬不能接受逝者身為同志的事實,他們往往會低調地辦理後事,不告知逝者生前的伴侶。若伴侶知道前往致哀或參與喪禮時更可能發生爭吵甚至上演全武行。對於逝者的伴侶而言,可能構成一生的痛苦和遺憾。


無法實現殯葬自主:每一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後事有主導權,這就是所謂的殯葬自主。對同志朋友來說,在喪葬的環節中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性別認同,而這也是治喪的家屬最容易忽略的環節。舉個例子,在女性同志伴侶中性別身分認同為男性的一方過世,家屬在穿壽衣和化妝上最終仍將其打扮成女性的樣貌。這其實有違逝者的身分認同,也是一種不尊重逝者的行為。


我們能怎麼阻止憾事發生?

如何捍衛同志朋友們的殯葬自主,這不是兩個家庭該去學習的課題。而是整個大環境,乃至社會氛圍都需要去導正的觀念。縱使雙方家庭對於同志的喪禮有共識,能懷抱著開放的心去辦理並達成逝者的願望。但親戚的流言蜚語仍可能在無形中對家屬造成傷害,說白一點,民間還是對同志帶有許多歧視、不諒解和妖魔化。但他們跟我們一樣,都是有愛人能力的正常人,都是人類的一份子也需要感受尊重、平等以及關愛。

回到殯葬自主的議題,其實要實現殯葬自主,最簡單的第一步就是預立遺囑。並且是預立一份有法律效力的遺囑,只要事先規劃好身後事的方向以及形式,就不用擔心過世後的遺願無法被實現。雖然現階段我們對同志朋友的觀念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我們在法規上已經跑在其他國家的前頭,相信民眾的刻板印象也會隨著時間逐漸改變。


avatar-img
46會員
112內容數
齁-是當你接到一屁股鳥事的時候會發出的嘆息。黑-是在看見人性陰暗時黑化的過程。給自己一個機會記錄下殯葬業的見聞,也讓大家了解這些英挺西裝背後藏著的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金麟生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臺北市第一殯儀館將於2024年正式拆除,這將對臺北地區的殯葬業務以及周邊房市帶來不少影響。本文介紹了一殯的歷史簡介,景行廳的由來,以及殯葬一條街的現象。最後提出了拆除之後殯葬一條街業者可能面臨的問題。​​​​
這篇文章探討了早產兒的生死存亡,討論了醫療和法律角度的觀點,並分享了一個家庭因此花了大量醫療費換來一個不健康孩子的真實故事。文章最終提出,無論法律如何規範,這個問題依然沒有絕對正確的解答。
最近對於臺灣熱絡房市的報導不少。提到買房,除了地段、周邊建築、公設、裝潢、格局甚至風水外。最需要注意的當然是房子是否曾發生過事故,也就是所謂的凶宅。今天就來介紹前陣子在Threads上爆紅的App-「事故地圖」,讓你知道自家周圍或是想購入的房子是否發生過命案!
透過簡單瞭解宗教中的投胎觀念,並探討胎記、胎內記憶等相關科學解釋,思考投胎與個人信仰的關聯。
我們探討近年來出現超環保殯葬方式,如人體堆肥葬和遺體自然分解,與傳統殯葬的不同,檢視這些方法對環境的影響,以及宗教團體和信眾對此的反對聲音。
據稱,生日慶祝願望可以實現,但有不少禁忌。你知道這些禁忌規則嗎?不要全切蛋糕,逢九不慶生還有60歲後不大肆慶生。
臺北市第一殯儀館將於2024年正式拆除,這將對臺北地區的殯葬業務以及周邊房市帶來不少影響。本文介紹了一殯的歷史簡介,景行廳的由來,以及殯葬一條街的現象。最後提出了拆除之後殯葬一條街業者可能面臨的問題。​​​​
這篇文章探討了早產兒的生死存亡,討論了醫療和法律角度的觀點,並分享了一個家庭因此花了大量醫療費換來一個不健康孩子的真實故事。文章最終提出,無論法律如何規範,這個問題依然沒有絕對正確的解答。
最近對於臺灣熱絡房市的報導不少。提到買房,除了地段、周邊建築、公設、裝潢、格局甚至風水外。最需要注意的當然是房子是否曾發生過事故,也就是所謂的凶宅。今天就來介紹前陣子在Threads上爆紅的App-「事故地圖」,讓你知道自家周圍或是想購入的房子是否發生過命案!
透過簡單瞭解宗教中的投胎觀念,並探討胎記、胎內記憶等相關科學解釋,思考投胎與個人信仰的關聯。
我們探討近年來出現超環保殯葬方式,如人體堆肥葬和遺體自然分解,與傳統殯葬的不同,檢視這些方法對環境的影響,以及宗教團體和信眾對此的反對聲音。
據稱,生日慶祝願望可以實現,但有不少禁忌。你知道這些禁忌規則嗎?不要全切蛋糕,逢九不慶生還有60歲後不大肆慶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曾認真思考結婚的意義是什麼,大部分的人都說是兩個人愛的證明及保障。但結婚為什麼卻又變成了愛情的墳墓?是兩個人一起捨棄生活中再有愛情一詞的覺悟,廝守彼此,共同實現社會責任及遵守家庭約定。同一個屋簷下裡面除了浪漫與激情之外,也被相互攤開的平凡與現實填滿。
Thumbnail
2019年5月17日《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又稱同婚專法)三讀通過,5月24日正式施行,婚姻平權終於露出了曙光。作為亞洲第一,台灣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但仍有未盡完善之處:專法將同性結婚之收養限於繼親收養,共同收養被排除於規定外。
Thumbnail
112年1月19日,內政部拍板定案,通過台內戶字第1120240466號函釋,擴大跨國同性婚姻的認定範圍,造福許多跨國同性伴侶。然而,這對於臺灣的跨國同性婚姻而言,絕非終點。雖然認定範圍擴大,仍有19個國家的伴侶入境臺灣時需要進行面談;由兩岸人民組成的同性伴侶甚至被排除在外,無法在臺灣進行結婚登記。
Thumbnail
《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上路後,台灣成為了亞洲首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然而,同性伴侶的許多權利仍未受到充分的保障。近年來,立法院陸續修法,讓同性配偶得共同收養無血緣之子女;內政部也透過函釋,開放了跨國同婚,讓婚姻平權跨出一大步。
Thumbnail
近年來,性別議題逐漸在臺灣各地發酵,除了中央政府推動性別主流化,更有許多民間團體紛紛投入性別相關議題,與更加基進的行動與論述。2017年,臺灣成為第一個同志婚姻合法的亞洲國家,也為臺灣的性別運動立下重要里程碑。在這條路上,新竹市政府也不遺餘力,努力朝性別友善城市的願景前進,除了加入開放
  在各種領域內,台灣都有非常多制度與規範是從威權時代遺留下來,或繼承了威權時代的思維所訂定。它們往往會以「預防不好的事」為由,只要曾經出過什麼事,或者負責制定規則的人想像中可能會出什麼事,總之就是先禁止。以至於熱愛諧音梗的台灣人,會笑稱台灣不是「先進國家」,而是「先禁國家」。
重新找回快樂和自信 乳暈紋繡助美麗再塑。2019年5月17日台灣成為亞洲首個同婚合法國家,這一進步象徵著對兩性平等、尊重和社會進步的巨大承諾,同志伴侶除了享有法律的保障,越來越多同志朋友也更勇敢面對自己的身體自主權。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臺灣言論自由的基本人權, 以及對於毒舌和濫用言論自由的批評。文章中提到了同性婚姻案例,店家拒絕服務同性戀者的爭議情況。同時也提及了社會對於網紅毒舌言論的矛盾看法和文化素養的探討。
Thumbnail
臺灣在2020年5月的時候,大法官做出釋字791號解釋,宣告刑法第239條的規定違憲,也就是通姦正式除罪化。許多人都在討論,外遇無罪以後,是否再也拿婚姻出軌者沒皮條。 不過,最近在新聞中看到有法官不承認配偶權,導致正宮吞敗的事件。到底法律上有沒有「配偶權」?難道背棄婚姻誓言的外遇者,都沒事嗎?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曾認真思考結婚的意義是什麼,大部分的人都說是兩個人愛的證明及保障。但結婚為什麼卻又變成了愛情的墳墓?是兩個人一起捨棄生活中再有愛情一詞的覺悟,廝守彼此,共同實現社會責任及遵守家庭約定。同一個屋簷下裡面除了浪漫與激情之外,也被相互攤開的平凡與現實填滿。
Thumbnail
2019年5月17日《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又稱同婚專法)三讀通過,5月24日正式施行,婚姻平權終於露出了曙光。作為亞洲第一,台灣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但仍有未盡完善之處:專法將同性結婚之收養限於繼親收養,共同收養被排除於規定外。
Thumbnail
112年1月19日,內政部拍板定案,通過台內戶字第1120240466號函釋,擴大跨國同性婚姻的認定範圍,造福許多跨國同性伴侶。然而,這對於臺灣的跨國同性婚姻而言,絕非終點。雖然認定範圍擴大,仍有19個國家的伴侶入境臺灣時需要進行面談;由兩岸人民組成的同性伴侶甚至被排除在外,無法在臺灣進行結婚登記。
Thumbnail
《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上路後,台灣成為了亞洲首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然而,同性伴侶的許多權利仍未受到充分的保障。近年來,立法院陸續修法,讓同性配偶得共同收養無血緣之子女;內政部也透過函釋,開放了跨國同婚,讓婚姻平權跨出一大步。
Thumbnail
近年來,性別議題逐漸在臺灣各地發酵,除了中央政府推動性別主流化,更有許多民間團體紛紛投入性別相關議題,與更加基進的行動與論述。2017年,臺灣成為第一個同志婚姻合法的亞洲國家,也為臺灣的性別運動立下重要里程碑。在這條路上,新竹市政府也不遺餘力,努力朝性別友善城市的願景前進,除了加入開放
  在各種領域內,台灣都有非常多制度與規範是從威權時代遺留下來,或繼承了威權時代的思維所訂定。它們往往會以「預防不好的事」為由,只要曾經出過什麼事,或者負責制定規則的人想像中可能會出什麼事,總之就是先禁止。以至於熱愛諧音梗的台灣人,會笑稱台灣不是「先進國家」,而是「先禁國家」。
重新找回快樂和自信 乳暈紋繡助美麗再塑。2019年5月17日台灣成為亞洲首個同婚合法國家,這一進步象徵著對兩性平等、尊重和社會進步的巨大承諾,同志伴侶除了享有法律的保障,越來越多同志朋友也更勇敢面對自己的身體自主權。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臺灣言論自由的基本人權, 以及對於毒舌和濫用言論自由的批評。文章中提到了同性婚姻案例,店家拒絕服務同性戀者的爭議情況。同時也提及了社會對於網紅毒舌言論的矛盾看法和文化素養的探討。
Thumbnail
臺灣在2020年5月的時候,大法官做出釋字791號解釋,宣告刑法第239條的規定違憲,也就是通姦正式除罪化。許多人都在討論,外遇無罪以後,是否再也拿婚姻出軌者沒皮條。 不過,最近在新聞中看到有法官不承認配偶權,導致正宮吞敗的事件。到底法律上有沒有「配偶權」?難道背棄婚姻誓言的外遇者,都沒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