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舊山線--泰安車站巡禮 113.10.14(一)

更新 發佈閱讀 11 分鐘

過了中秋天氣漸漸轉寒,北部連日陰雨,難得的好天氣,今天就到舊山線泰安車站走走,早上六點搭火車由台北南下,到達泰安車站已快九點了,這座新山線泰安站位於樓高五層上面視野極佳非常涼快因只是簡易站僅停靠區間車,單車無法直接進出,還好出門前有攜帶「車袋」免去無法上車窘境!

raw-image


左下方是美麗的波斯菊花田越過大安溪遠方是苗栗著名的火炎山,聽在地人說現在沒過去的陡峭,不過看起來還是挺雄偉的!

raw-image


今天主要行程是探訪大安溪鐵橋、舊泰安車站、震災復興紀念碑,順便尋找記憶中后里圳水橋、八號隧道等秘境。出了車站往左沿公館堤防前行,先去看看那座有名的台鐵舊山線「大安溪花樑鋼橋」,堤防下的產業道路筆直車少路況好,是條不錯的騎乘路線!

raw-image


經過重劃東路後,右遠方稻田中那片樹林,就是有名的「泰安落羽松」,這個季節未到泛黃時刻,看起來青翠單純,沒什麼特別!

raw-image


公館堤防道路騎到底接上七塊厝二號堤防,雖然越過堤防的路程較近,但路況很差,加上砂石車進出頻繁我還是直行從圳頭產業道路騎過去,經過舊山線鐵路下方(0917、2.11K),上坡後從左側堤頂步道進入!

raw-image


這裡是「七塊厝二號堤防」東側入口,直行左轉不到50公尺就到達「大安溪鐵橋」南側橋頭!

raw-image


前方是舊山線「大安溪鐵橋」,又稱「大安溪花樑鋼橋」,台鐵舊山線四座橋樑之一(龍騰斷橋、內社川橋、大安溪鐵橋、大甲溪鐵橋),全長637.39公尺,也是四座橋樑中最長的一座,興建於明治36年(1903),明治41年(1908)竣工,曾是日據時期運送物產及南北間連絡的重要橋樑!

raw-image


從堤防步道走上橋頭,有座碉堡及崗哨,橋梁遠端是苗栗縣三義第七號隧道南口,橋頭已封閉禁止通行,不過還是能拍照見證鐵橋之美!

raw-image


「大安溪花樑鋼橋」曾於1935年關刀山大地震後改建,1963年抽換鋼樑,此橋共有8個桁架,由10孔62.41公尺花樑構成,原為泰安舊山線,1998年火車改走新山線,讓這一段路走入歷史,目前為苗栗縣、臺中市共同公告縣市定古蹟!

raw-image


原路回到圳頭產業道路,左轉往東沿著這條整排松樹的小路騎去,道路的右側是「后里圳」,這條圳道是1909年日人開發的,1913年完成,引大安溪水源灌溉后里台地,當年又在后里成立蔗苗養成所,后里圳水源更形重要!(參考導覽資料)

raw-image


前行約五分鐘便到達往「如光山寺水杉林」的叉路,直行是圳頭產業道路到東勢、卓蘭,左下是后里圳位於七塊厝的大安溪取水口,可惜大門深鎖無法進入!

「如光山寺水杉林」是泰安鐵道園區的一處知名景點,與落羽松一樣都是變葉植物,到了11、12月一片深紅非常漂亮,就資料顯示:水杉樹型頂端呈尖狀,落羽松為圓胖型;水杉樹葉為對生,落羽松為互生;水杉沒有落羽松的膝狀呼吸根,其實兩者長的很像,一般人很難辨識,反正都是很美!

raw-image


參觀完水杉林,循圳頭產業道路返回,到達剛才出來的七塊厝二號堤防,道路左側是后里圳二號水門,分別供應后里圳(內側靠山邊)與七公圳(外側)水源!

raw-image


回到福興路左轉前往「泰安鐵道文化園區」,經過安眉路路口前方是「泰安老街」(0940、4.28K),街道不長約百來公尺,非假日沒有遊客,商店均休息中,顯得格外冷清!

raw-image


終於到達舊「泰安車站」,它的造型與「造橋車站」幾乎一樣,想必都是1935年關刀山地震後用同一張藍圖建造的,趁著旁邊遊覽車遊客尚未到達,請車友幫我照一張見證我來過!

raw-image


這座車站建於1910年12月1日,設「大安溪信號場」,1912年7月1日升格為車站,1920年改為「大安驛」,1955年3月1日改為「泰安」,1998年9月24日因改線而廢止,啟用迄今已有百年歷史,2000年9月18日登錄為台中市定古蹟!(參考導覽資料)

raw-image


高於路面的台基,顯出車站的高大威嚴,鵝黃色鋼筋混凝土站房、希臘「托次坎柱」、洗石子外牆、長條窗、凸出的簷廊,屬日據時期現代建築,看起來簡潔有力!

raw-image


從老照片看來,「泰安車站」原先設於鐵道旁,木造站房屋頂有明顯的老虎窗,1935年關刀山地震受損,遷建於鐵道下方現址,以鋼筋混凝土磚造重建,成為現在樣貌,因受地形限制,而有「車站在下、月台在上」的特殊設計!

raw-image


進入高挑的車站,有三條長木椅,四周還有多面上托式長條木窗不僅美觀、通風,而且採光良好,對能源匱乏的年代,也是一項節約能源作法!

raw-image


售票口有一座小柵欄,造型與海線五寶的不同,淺綠色的窗框線條,白色牆面、青黃色磁磚,感覺寬廣明亮乾淨;U形木質驗票閘門也獨具特色進入地下道準備走上月台!

raw-image


走上月台遊客很多,往南走回頭遠望島式月台「介」字形候車棚架,都是利用鐵軌搭建而成,很有鐵道文化的味道!

raw-image


月台上一座座盆景樹木沒修剪,顯得有些雜亂,往南是前往八號隧道的方向,現在雜草叢生已封閉無法前往,只好原路折回!

raw-image


北向鐵道是遊客參觀的重心,感覺乾淨許多,遙想舊山線未廢止前,這裡忙碌異常,處處充滿生氣!

raw-image


鐵道左側鳳凰木下的小黑屋是過去「鐵路飯館」,可見當時多熱鬧,如今只留下空屋讓人緬懷!

raw-image


續往前行三條軌道在此會合,縱貫鐵路從基隆起算,到這裡173公里,算算從龍騰斷橋(附近的167號誌站)到這裡才6公里;車站往北走約一公里可到達「大安溪花樑鋼橋」,左側還有一部仿古小火車及販賣部,供遊客使用!

raw-image


月台右側有座道路指示牌向後可前往八號隧道往右前方到登山步道、隘勇古道往前則達花樑鋼橋

raw-image


前方鐵道右側有座小公園,公園內有兩間道班房、一座涼亭、震災復興紀念碑及螢火蟲復育區,我先前往「台中線震災復興紀念碑」參觀!

raw-image


這座砲彈型「台中線震災復興紀念碑」,是紀念昭和十年(1935年)4月21日中部大地震,造成山線鐵路重大損壞,經三年艱苦復建,於民國27年7月15日竣工通車,並將當時沿線隧道、橋樑、路基、站房受損情形復建工程的概要,及感念重建工程期間所殉職的員工,紀錄於台基上敘述給後人,這座紀念碑並登錄為台中市定古蹟!

raw-image


接著尋找車站後方山腰上的后里圳,尋尋覓覓終於在「蝴蝶生態園區」後方,看到路徑不明小路!

raw-image


雜草叢生草長及膝,慢慢的往上走終於看到山腰涵洞流出的「后里圳」,這條水圳是從剛才經過的二號水門繞過來的,遇山鑿洞,逢溪谷架橋,然後沿山腰往南流!

raw-image


圳道中經常看到一條粗繩橫越其中,主要是讓不小心掉入圳道中的行人能適時抓住;曾看過資料這段「后里圳」旁邊有巡圳小路,但現在已被濃密的雜草阻擋,深怕行走中踩到毒蛇,得不償失,於是放棄繼續深入尋找那座橫跨溪谷的百年「水橋」,下次有空再來也許巡圳小路已清理!

raw-image


兩週後舊地重遊,「后里圳」旁邊的巡圳小路雜草均已清除,當然不能錯過前往尋找「后里圳水橋」!(113.10.28補述)

raw-image


沿小路往前走約400公尺就看到「后里圳水橋」,此一水橋為RC結構,於西元1913年與后里圳同期完成,1935年4月21日大地震後,橋台下陷並龜裂,同年4月23日即進行后里圳應急工事,總工程費12萬3000日圓。由於當年地震後係以「修補」方式進行,並未改變其原有形貌,因此這座拱型水橋已有100多年歷史,造型特殊,比例優美,隱身於山林間,自然景觀歷史空間相互輝映,極為難得!(參考導覽資料)

raw-image


「渡槽」為水利專有名詞,係圳路須經過山谷地而設計的構造物,因供水行走俗稱「水橋」,水橋上端有一節節橫向水泥柱,應該是連接鞏固兩側橋身的構造物!

raw-image


離開月台走出車站,這次從左側的「驗票閘門」出來,U型閘門圓幅端面向旅客,很人性化的設計!

raw-image


十點半走出車站往左沿福興路向西行,鄉間小路阡陌縱橫,騎在其中非常舒服,約莫五分鐘看到「泰安福德祠」,左轉沿永興路「甲后線自行車道」前行!

raw-image


五分鐘來到半山腰的道路轉彎處,棄車步行沿左側小路進入,開始一樣的雜草叢生,漸漸巡圳道路有人整理,后里圳蜿蜒而來,前方是「后里圳磚橋」,穿梭在樹林中景色優美!

raw-image


縱貫鐵路舊山線鐵道第八號隧道北口,一出隧道即通過后里圳水道,由於鐵路行駛火車,人員無法通行,特於隧道左方崗哨後面,以磚砌小橋一座即「后里圳磚橋」,供站哨衛兵使用,小橋流水綠意盎然,富古樸之美,曾入選全國歷史建物百景!(參考導覽資料)

raw-image


從「后里圳磚橋」往上看,前面是舊山線鐵路橫越后里圳的橋樑,后里圳全長約20公里,取水口位於七塊厝的大安溪畔(如光山寺附近),2公尺寬的水圳繞著山腰修築,它是原后里發電廠用水,發電尾水電火溪還是后里、外埔地區重要灌溉水源!

raw-image


從鐵路橋看過去,跨過后里圳的鐵道有些殘破,不宜通行,對岸雜草叢生與剛才后里圳水橋那裡一樣,八號隧道及后里圳藏身山腰密林中,顯得有些原始神秘!

raw-image


原路退回從紅磚橋走過去,這座八號隧道興建於明治39年(1906)6月9日,明治40年11月29日竣工,全長518.62公尺,1935年(昭和10年)墩子腳大地震發生時,隧道北口受損嚴重,重建時亦曾發生隧道上方塌陷,重建後隧道口以鋼筋水泥構築,隧道中央共有兩處設置鋼網,以防止上方破碎的土石掉落,隧道南北出口都有當時台灣總督中川建藏寫的「大安洞」題字,可惜年代久遠已看不清楚了!(參考導覽資料)因隧道幽暗無照明,且聽說裡面常有毒蛇出沒,為安全起見就不貿然進入!

raw-image


回程中騎在蜿蜒鄉村中,右側櫻花樹,左方農舍落羽松、二期稻作一片翠綠,非假日沒有太多人潮,這種寧靜氛圍感覺輕鬆自在!

raw-image


經過泰安車站、泰安老街,前方是福興路與安眉路交叉口,也是泰安派出所所在(1054、8.53K),周圍種植許多櫻花,每年二、三月「泰安派出所櫻花林」是她最美時刻;現在農曆九月重陽剛過,所內兩棵高大的芒果樹欣欣向榮,聽說每年六月芒果結實纍纍,派出所還會舉辦「芒果體驗嘉年華」活動,廣邀民眾體驗古早採果,想到就令人歡喜!

raw-image


沿安眉路往前騎,旁邊是美麗的泰安國小,校園內有一棵(哦,不是!是兩棵併生)像雨傘一樣巨大的老榕樹,兩樹交纏,樹冠十分美麗,被喻為「夫妻樹」或「泰安情人樹」,不僅是泰安著名觀光景點,也是網紅打卡不能錯過的地方,因學校上課中,只在圍牆邊照相聊表心意!

raw-image


接著從重劃東路騎回「泰安新站」(1107、1055K),穿過鐵道下前面林蔭夾道可到著名「波斯菊花田」,因天氣太熱只好作罷。此次「舊泰安車站」巡禮行程結束,繞一圈10.5公里使用二個小時很輕鬆,看看時間才11點,乾脆坐火車到潭子再騎一段「潭雅神綠園道」!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漢隆的沙龍
26會員
63內容數
陳漢隆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繼二月底「雙潭自行車道之旅」又再度蒞臨花蓮,上次經過吉安匆匆別過,這次終於可以輕鬆領略這座風景優美,又兼具日據時期代移民村特色的吉安小鎮!
Thumbnail
2025/04/30
繼二月底「雙潭自行車道之旅」又再度蒞臨花蓮,上次經過吉安匆匆別過,這次終於可以輕鬆領略這座風景優美,又兼具日據時期代移民村特色的吉安小鎮!
Thumbnail
2025/04/17
天氣漸暖又到平地櫻花「花旗木」盛開季節,尤其彰化二水花旗木旁鄰鐵道,整排粉紅色花朵美麗壯觀,現在正是大開時候,就來一趟花旗木、鐵道之旅,順便看看那條充滿歷史的八堡圳!
Thumbnail
2025/04/17
天氣漸暖又到平地櫻花「花旗木」盛開季節,尤其彰化二水花旗木旁鄰鐵道,整排粉紅色花朵美麗壯觀,現在正是大開時候,就來一趟花旗木、鐵道之旅,順便看看那條充滿歷史的八堡圳!
Thumbnail
2025/03/23
龍潭有一條三林自行車道,穿行在茶園、稻田的桃園台地上,純樸恬靜有別於河濱自行車道,順便探訪三坑自然生態公園、美國路、石門大草坪、龍潭大池、武德殿及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
Thumbnail
2025/03/23
龍潭有一條三林自行車道,穿行在茶園、稻田的桃園台地上,純樸恬靜有別於河濱自行車道,順便探訪三坑自然生態公園、美國路、石門大草坪、龍潭大池、武德殿及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太陽高掛在一望無際的藍天上,最近都是適合出門拍照的日子。但烈日高溫卻又讓人想躲在陰影下,如果有個充滿林蔭的山徑那就再好不過了!於是我來到了位於桃園蘆竹的羊稠坑步道,除了上山避暑之外,正好來捕捉高鐵在去年推出的新款卡娜赫拉彩繪列車。
Thumbnail
太陽高掛在一望無際的藍天上,最近都是適合出門拍照的日子。但烈日高溫卻又讓人想躲在陰影下,如果有個充滿林蔭的山徑那就再好不過了!於是我來到了位於桃園蘆竹的羊稠坑步道,除了上山避暑之外,正好來捕捉高鐵在去年推出的新款卡娜赫拉彩繪列車。
Thumbnail
提到林業鐵道,大多數人直覺都會想到阿里山那長達70多公里的登山本線和多條林內支線,但鐵道運材不只是阿里山的專利,位於宜蘭的太平山林場也曾是使用鐵道運材的林場之一。雖然這條鐵道早在1979年就已停駛,不過即便經過四十多年的時間,沿線尚有部分遺跡留存,這趟旅程就讓我們從天送埤到土場的車站開始吧!
Thumbnail
提到林業鐵道,大多數人直覺都會想到阿里山那長達70多公里的登山本線和多條林內支線,但鐵道運材不只是阿里山的專利,位於宜蘭的太平山林場也曾是使用鐵道運材的林場之一。雖然這條鐵道早在1979年就已停駛,不過即便經過四十多年的時間,沿線尚有部分遺跡留存,這趟旅程就讓我們從天送埤到土場的車站開始吧!
Thumbnail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天氣最酷熱的時刻,加上幾天連續的午後陣雨,不適遠行,就依鼎文兄的提議--「到台北華城乘涼去」!
Thumbnail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天氣最酷熱的時刻,加上幾天連續的午後陣雨,不適遠行,就依鼎文兄的提議--「到台北華城乘涼去」!
Thumbnail
出門時陽光普照,到得二水站天陰陰的,還好,本來心情就沒多好。修圖時重手一點就是了。 從二水站搭一個站到源泉,往前一公里左右就到達花旗木鐵道。如果是從二水往集集方向,源泉站落車後要小跑過去,按時程表,逆行火車十到十五分鐘就會駛過,剛好能拍到。錯過了只好再等一小時。 難怪每個人都開車來,不搭火車。CP值
Thumbnail
出門時陽光普照,到得二水站天陰陰的,還好,本來心情就沒多好。修圖時重手一點就是了。 從二水站搭一個站到源泉,往前一公里左右就到達花旗木鐵道。如果是從二水往集集方向,源泉站落車後要小跑過去,按時程表,逆行火車十到十五分鐘就會駛過,剛好能拍到。錯過了只好再等一小時。 難怪每個人都開車來,不搭火車。CP值
Thumbnail
最新的工作仍是時有時無,維持着每周工作三十小時或以下。沒事的時候就出門走走。難得春天不下雨,就去遠一點看看風景。區間車一坐就到了后里。 天一冷落羽松就會轉紅,去得比較晚,落羽松的葉子好多都枯了。就一個大棠看楓葉的景點,要付50元入場費。去完之後發現⋯⋯捷運站門口的公園就有落羽松了。 不過公園的樹比較
Thumbnail
最新的工作仍是時有時無,維持着每周工作三十小時或以下。沒事的時候就出門走走。難得春天不下雨,就去遠一點看看風景。區間車一坐就到了后里。 天一冷落羽松就會轉紅,去得比較晚,落羽松的葉子好多都枯了。就一個大棠看楓葉的景點,要付50元入場費。去完之後發現⋯⋯捷運站門口的公園就有落羽松了。 不過公園的樹比較
Thumbnail
. 網路上看到的,彰化縣埤頭鄉有一條長長的木棉花道。連續假期彎過看看。整個嚇呆了,整個嚇傻了。好常一條啊。整條道路都是木棉花。宛如王夢麟唱的:整條道路都在燃燒。 . 但,不得不說,這裡的木棉花整得好高啊(太高了)。因為太高,拍不到樹上的花,只能拍拍掉在地上的花,還有善心人士,已經排成一個愛心形狀。
Thumbnail
. 網路上看到的,彰化縣埤頭鄉有一條長長的木棉花道。連續假期彎過看看。整個嚇呆了,整個嚇傻了。好常一條啊。整條道路都是木棉花。宛如王夢麟唱的:整條道路都在燃燒。 . 但,不得不說,這裡的木棉花整得好高啊(太高了)。因為太高,拍不到樹上的花,只能拍拍掉在地上的花,還有善心人士,已經排成一個愛心形狀。
Thumbnail
下週就是一年一度的台北自行車展。 跟去年北展那種大家都在問為什麼要辨的氛圍不同。 本以為今年國外賣家不多,或是大多會在北展前後才會來。 但隨著展會的到來,原本空白的行事曆居然變得滿滿的。 此時此刻在北展,必不是談產品,而是在談庫存跟銷售狀況。 而下週二就是二十四節氣的春分了。 春分通常是在農民曆的二
Thumbnail
下週就是一年一度的台北自行車展。 跟去年北展那種大家都在問為什麼要辨的氛圍不同。 本以為今年國外賣家不多,或是大多會在北展前後才會來。 但隨著展會的到來,原本空白的行事曆居然變得滿滿的。 此時此刻在北展,必不是談產品,而是在談庫存跟銷售狀況。 而下週二就是二十四節氣的春分了。 春分通常是在農民曆的二
Thumbnail
過年囉,大年初二帶著回娘家的妹妹和外甥,大家一起去爬山😄 今天路線:板橋 > 高鐵苗栗站 > 三義火車站 > 挑炭古道 > 五月雪步道 台北好冷又下雨,所以我們大隊人馬前進苗栗,到戶外踏青啦。
Thumbnail
過年囉,大年初二帶著回娘家的妹妹和外甥,大家一起去爬山😄 今天路線:板橋 > 高鐵苗栗站 > 三義火車站 > 挑炭古道 > 五月雪步道 台北好冷又下雨,所以我們大隊人馬前進苗栗,到戶外踏青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