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講堂》兩個中國(二):邁向共和的曲折與中華民國的台灣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大獲成功,中華民國正式成立。但是其國祚發展的進程卻並非一帆風順,反而面對了一波又一波的考驗,最終甚至面對到生死存亡的處境。然而最後在台灣這座僅僅三萬平方多公里的小島上繼續延續其民主共和的政體。今天民主講堂,就要繼續來回顧中華民國建國後走向共和憲政體制和中共篡政的過程以及中華民國台灣化進程的歷史。

民國肇建與邁向共和的曲折

孫中山與袁世凱

孫中山與袁世凱

10月10日,中華民國在武昌起義成功的加持下成功建國,成為了當時東亞的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然而其邁向共和的過程卻並不如一開始預想的那般順利。而在中華民國建國後,10月27日,清朝便命袁世凱擔任廣湖總督進行鎮壓革命軍,而且接連取得了許多軍事勝利。因此革命軍不得不和袁世凱進行談判。而當時國內外輿論都相當支持袁世凱擔任大總統,甚至在革命黨人中,也有許多人認為袁世凱是迫使清帝退位並避免內戰延續的重要人物,因而支持袁世凱。

在這樣的前提下,1912年1月22日,剛剛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孫文公開表示若袁世凱能夠說服清帝溥儀退位,即可讓袁世凱出任中華民國大總統。為了獲得總統的權力,袁世凱利用段祺瑞等北洋軍將領對清朝廷施壓,逼迫溥儀退位。最終在2月12日,清朝隆裕太后代皇帝溥儀發布退位詔書,而袁世凱也如其所願在同年3月10日宣誓就職為中華民國第二位臨時大總統。1913年,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與正副大總統依序選出,中華民國正式從臨時政府走向了北洋政府時期。

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第二次開會

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第二次開會

雖然當時在名義上,中華民國是一個民主共和國,但是因為當時在政府內部任職的官員,甚至包含共和國的象徵--總統袁世凱本身都是前清朝的官員,自然對於共和制的一切運作方式感到不習慣並且排斥,甚至極力排擠革命黨人,這讓中國走向共和的進程比原先所設想的更加緩慢。除此之外,袁世凱為了將大權抓在手中,先是暗殺了國民黨理事長宋教仁,後又以參與「二次革命」為罪名取締國民黨,將國民黨籍國會議員逐出國會,使得原本意圖透過制定憲法制約袁世凱權力的國會因人數不足而無法開會。接著在1914年5月1日強行通過《中華民國約法》使其可終身任職並有權提名繼承人​,確立了袁世凱獨裁統治的地位。最後袁世凱甚至直接稱帝,改國號為中華帝國,並將1916年定為洪憲元年。

此舉引起全國譁然,許多行省宣佈獨立,並展開護國戰爭。1915年12月25日雲南將軍蔡鍔、唐繼堯率先宣佈獨立,並組織為數兩萬人的護國軍討伐袁世凱,促使袁世凱在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讓這齣中華帝國的鬧劇在短短三個院內畫下了句點。

然而即使如此,北洋政府依舊是陷入了一片的混亂中,中國也進入了十多年的軍閥割據時期,各地軍閥也為了要爭奪中央政權而展開混戰,因而爆發了大大小小的軍事衝突。直到1926年,由蔣介石率領的國民政府(又稱南京政府)展開北伐,意圖統一全中國,並在兩年後,1928年12月29日正式完成中國形式上的統一,國民政府成為當時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並根據孫中山的建國大綱,走向訓政階段。

這個在東亞新生的民主共和國,經過了多年的紛亂後,最終在1928年北伐完成後迎來黃金十年,在促進立法、刑法現代化、穩地物價、償還負債、改革銀行和貨幣體系、公共基礎建設等各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盧溝橋引中日戰 浴血抗戰決心展

中日戰爭一景

中日戰爭一景

然而命運始終沒有放過中華民國一馬,反而又繼續給予了考驗。1931年9月,日本就發動918事變佔領中國東北,並建立滿洲國傀儡政權。到了1937年7月7日爆發盧溝橋事變(又稱七七事變),雙方戰火更是一觸即發。

在日本大軍陸續進攻的猛烈攻勢下,國軍逐漸轉為弱勢,尤其在淞滬會戰中受創慘重,本來迎來輝煌歲月的大地也再一次受到戰火的摧殘。不過,因為蔣介石所定下的「以空間換取時間」戰略奏效,所以日本軍隊在攻入中國後,因為戰線被過度拉長而導致兵力分散,無法再次發動大規模攻勢,中日戰爭至此進入拉鋸戰。

1945年8月,美國在廣島、長崎先後投下原子彈,促使日本於該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並先後在9月2日、9月9日向美軍、國軍遞交投降書。除此之外,國民政府接手管理台灣、澎湖群島,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落下了帷幕。

國共內戰大勢已去 國民政府遷至台灣

1945年,中日戰爭結束後,另一場風暴正在悄悄醞釀中。隨著中日戰爭後,中共勢力擴大,為了與國民政府爭奪受降權和受降區域而與國軍發生衝突。在1945年9月至1946年1月間,雙方多次發生武裝衝突。雖然國共雙方曾在1945年10月10日就著軍隊國家化、政治民主化、黨派平等、和平民主建國等面向達成雙十協定,並且雙方也同意要儘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商討制憲事宜,並且在過程中也有過幾次談判,但是最終國共兩黨依舊在1947年初宣布談判破裂,同年三月,國共內戰全面爆發。

起先國軍在各個戰場上都呈現進攻態勢,並且也在1947年秋天佔據了全國大部分地區。但是時局進入冬季後,戰局開始對國軍不利,在雙方數次會戰中,解放軍陸續取得勝利。直到1949年末,中國大面積國土已經被共軍佔領。因此12月7日至8日,行政院召開緊急會議,決議遷都台北,並電令中央政府遷台。至此中華民國的領土從原本的一葉秋海棠,最後其有效統治區域變得僅限於台灣本島及附屬島嶼、澎湖、金門、馬祖及南海諸島,並延續至今

兩岸分治七十五年 中華民國台灣化(民主化)啟動

1949年12月7日,國民政府播遷來台,開啟了兩岸分治七十五年的歷史。而我們暫時先把中共的發展放在一邊,讓我們先來看看國民政府遷台以後,中華民國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1949年起,台灣成為了蔣介石、中國國民黨所謂的反共復國基地。而為了所謂抗共的目標,中華民國政府借由《戒嚴令》與《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凍結了民主憲政體制,並使台灣陷入了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時期,人權受到極度限縮,冤案、濫殺事件層出不窮。這段威權統治的時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白色恐怖時期」。

1950年韓戰爆發,為防止中共趁亂突破第一島鏈,並保台灣不至於受到共產黨併吞,因此美國派出第七艦隊協防台灣,並在經濟、軍事方面對台灣進行援助,使得台灣在接連三場戰役中(古寧頭戰役、九三砲戰、八二三炮戰)堅守陣地,守住台澎金馬。

在此之後的一、二十年中,世界大多數國家依舊認定遷至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才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但是到了1970年代,國際輿論開始倒向中共一邊,先是1971年10月25日的2758號決議案,中共順利的取得了聯合國的代表席位,而中華民國的代表則被逐出聯合國。後是1972年2月28日中共與美國尼克森政府共同發表中美聯合公報(又稱上海公報),而到了1978年12月16日,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並與中共建交。這一連串了的事件打擊著中華民國在國際間的地位。

面對著這種種的局面,蔣氏父子為了保全中華民國(或者是保全自己的政權)開始另尋出路。先是蔣介石放棄「反攻大陸」的目標,確立了「以守為攻,獨立自保」的國策,甚至在1971年面對國際一面倒支持中共取得聯合國代表席位時,蔣介石政府甚至提出了獨立建國(中華台灣共和國)的想法。而到了蔣經國時代,面對著台美斷交的時刻,蔣經國直接強調中華民國政府就是台灣政府(在討論台灣關係法中有關台灣的名詞時)。

現任總統賴清德於國慶演說中表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

現任總統賴清德於國慶演說中表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

中華民國就這樣一步步的從遷佔者國家(Settler State)逐步轉型台灣化(李筱峰教授稱之為土著化)在台灣落地生根,並且在前總統李登輝和台灣民主前輩、台灣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逐步走出戒嚴的陰影,確立了台灣與中共之間是國家與國家的關係。並且重建了憲政體制,實行政黨輪替,真正落實為一個民主國家。從李登輝開始,兩國論的思想不斷影響著後續繼任的總統,尤其是今年(2024)賴清德總統在國慶演說上明確表明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即為這種想法的最大體現。

經過了數十年的拼搏,中華民國轉型成為了中華民國台灣,在台灣落地生根,結出了名為民主的果實。然而身為台灣人的我們深知這不過是過程,最終台灣更要蛻變,成為真正主權獨立的民主共和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自由台灣
5會員
54內容數
自由,是這塊土地的靈魂 民主,是這塊土地的精神 人權,是這塊土地的堅持 自由、民主、人權,組成了這塊充滿希望的土地--自由台灣 身為台灣的我們,盡我們自身的力量,守護我們的家園 Team Taiwan 挺台灣!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三、什麼樣的社會選出了激進份子當總統 「台灣獨立萬歲。台灣不屬於中國,台灣要獨立建國...」做為中華民國的總統,台灣之子陳水扁,果然是個勇敢的台灣人,居然敢明目張膽,公然高喊台獨。若僅就台灣蕞爾小島的島內而言,敗到脫褲子的國民黨,自然擋不住民進黨的台獨主張;要不然也不會被政黨輪替。但台
Thumbnail
三、什麼樣的社會選出了激進份子當總統 「台灣獨立萬歲。台灣不屬於中國,台灣要獨立建國...」做為中華民國的總統,台灣之子陳水扁,果然是個勇敢的台灣人,居然敢明目張膽,公然高喊台獨。若僅就台灣蕞爾小島的島內而言,敗到脫褲子的國民黨,自然擋不住民進黨的台獨主張;要不然也不會被政黨輪替。但台
Thumbnail
三、台灣威權到民主 「鑑往時空:...中間一根如陽具勃起聳立的總統府,龜頭上插的中華民國國旗搖搖欲墜。刺鐵絲網的蛇籠,與隔離群眾的拒馬,有如荊棘構成的圍牆,盤繞在總統府的四周。蛇籠與拒馬後方,更見荷槍實彈的警察與憲兵,有如面臨大敵將臨般的圍成人牆。...總統府前寬闊筆直的凱達格蘭大道,恰如烽火漫燒
Thumbnail
三、台灣威權到民主 「鑑往時空:...中間一根如陽具勃起聳立的總統府,龜頭上插的中華民國國旗搖搖欲墜。刺鐵絲網的蛇籠,與隔離群眾的拒馬,有如荊棘構成的圍牆,盤繞在總統府的四周。蛇籠與拒馬後方,更見荷槍實彈的警察與憲兵,有如面臨大敵將臨般的圍成人牆。...總統府前寬闊筆直的凱達格蘭大道,恰如烽火漫燒
Thumbnail
「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進大同……。」每當我們聽到中華民國國歌時,大家腦袋裏頭想到的,通常是孫中山。但殊不知,這國歌的歌詞背後卻藏了一個人的影子,那就是汪精衛啊!
Thumbnail
「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進大同……。」每當我們聽到中華民國國歌時,大家腦袋裏頭想到的,通常是孫中山。但殊不知,這國歌的歌詞背後卻藏了一個人的影子,那就是汪精衛啊!
Thumbnail
歷史文獻  #中華民國是建立政權不是建國 (歡迎自由取用♡ 圖片依序說明如下) 1. 孫文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宣示的誓詞。第一句話是「顛覆滿清專制政府」,這是顛覆政府而不是消滅國家喔!然後第二行說「中國專制政治之毒至兩百餘年」,說的就是孫文清楚知道清帝國就是中國且專制政府實施了兩百餘年喔!國
Thumbnail
歷史文獻  #中華民國是建立政權不是建國 (歡迎自由取用♡ 圖片依序說明如下) 1. 孫文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宣示的誓詞。第一句話是「顛覆滿清專制政府」,這是顛覆政府而不是消滅國家喔!然後第二行說「中國專制政治之毒至兩百餘年」,說的就是孫文清楚知道清帝國就是中國且專制政府實施了兩百餘年喔!國
Thumbnail
今天焦點─中國共產黨奪權之路  Ⅱ  1927年 潛伏在中華民國國民革命北伐軍內部的中國共產黨員,在中國國民黨展開清黨行動前夕,決定孤注一擲在江西南昌發起武裝叛變,9月下旬被擊潰,這支叛變隊伍是中共第1支武裝力量,中共將這場失敗的叛變稱為「南昌起義」,並將8月1日訂為中共人民解放軍「81建軍節」。
Thumbnail
今天焦點─中國共產黨奪權之路  Ⅱ  1927年 潛伏在中華民國國民革命北伐軍內部的中國共產黨員,在中國國民黨展開清黨行動前夕,決定孤注一擲在江西南昌發起武裝叛變,9月下旬被擊潰,這支叛變隊伍是中共第1支武裝力量,中共將這場失敗的叛變稱為「南昌起義」,並將8月1日訂為中共人民解放軍「81建軍節」。
Thumbnail
 今天焦點─中華民國行憲後首次總統選舉 
Thumbnail
 今天焦點─中華民國行憲後首次總統選舉 
Thumbnail
今天焦點─國共內戰江河變色大勢底定Ⅰ 
Thumbnail
今天焦點─國共內戰江河變色大勢底定Ⅰ 
Thumbnail
今天大事─  1911年   中國末代王朝大清帝國在辛亥革命中被推翻,中華民國建立,在南京舉行臨時大總統選舉,由美國取道英國返回上海的孫逸仙以壓倒性多數當選中華民國第1任臨時大總統孫逸仙立即復電南京,欣然接受選舉結果,並主張臨時政府採總統制,不設總理,南京市民以剪掉辮髮慶賀孫逸仙當選臨時大總統。(
Thumbnail
今天大事─  1911年   中國末代王朝大清帝國在辛亥革命中被推翻,中華民國建立,在南京舉行臨時大總統選舉,由美國取道英國返回上海的孫逸仙以壓倒性多數當選中華民國第1任臨時大總統孫逸仙立即復電南京,欣然接受選舉結果,並主張臨時政府採總統制,不設總理,南京市民以剪掉辮髮慶賀孫逸仙當選臨時大總統。(
Thumbnail
2012馬英九簽了ECFA後又連任,我畫了第一次4張的臺灣vs中國鐘擺效應。後來無名小站崩了,轉來隨意窩Xuite時,才發現文章不見,只剩下圖。2018年底九合一大選,民進黨大敗,韓國瑜九二共識興起,柯文哲兩岸一家親,又一次來到2013服貿前夕的感覺。然後2019年1月2日,習近平發表九二共識一國兩
Thumbnail
2012馬英九簽了ECFA後又連任,我畫了第一次4張的臺灣vs中國鐘擺效應。後來無名小站崩了,轉來隨意窩Xuite時,才發現文章不見,只剩下圖。2018年底九合一大選,民進黨大敗,韓國瑜九二共識興起,柯文哲兩岸一家親,又一次來到2013服貿前夕的感覺。然後2019年1月2日,習近平發表九二共識一國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