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 AI 初創公司的投資達到39億美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2024/10/20

並非所有人都相信生成式 AI 的投資回報,但根據 PitchBook 的最新數據,許多投資者是相信的。根據 PitchBook 的數據,2024 年第三季度,風險投資公司在 206 筆交易中向生成式 AI 初創公司投資了 39 億美元(不包括 OpenAI 的 66 億美元融資)。其中 29 億美元的資金流向美國的公司,共有 127 筆交易。

第三季度的一些大贏家包括編碼助手 Magic(8 月獲得 3.2 億美元)、企業搜索提供商 Glean(9 月獲得 2.6 億美元)以及商業分析公司 Hebbia(7 月獲得 1.3 億美元)。中國的 Moonshot AI 在 8 月籌集了 3 億美元,而專注於科學發現的日本初創公司 Sakana AI 上個月完成了一筆 2.14 億美元的融資。

生成式 AI 涵蓋了一系列技術,包括文本和圖像生成器、編碼助手、網絡安全自動化工具等,但也有其反對者。專家質疑技術的可靠性,以及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使用受版權保護數據訓練生成式 AI 模型的合法性。然而,風險投資公司實際上是在押注生成式 AI 將在大型且有利可圖的行業中站穩腳跟,其長期增長不會受到當前挑戰的影響。

也許他們是對的。Forrester 的一份報告預測,60% 的生成式 AI 懷疑者將會(無論是否自願)接受這項技術,用於摘要撰寫和創意問題解決等任務。這一預測比 Gartner 今年早些時候的預測要樂觀得多,後者預測到 2026 年,30% 的生成式 AI 項目將在概念驗證後被放棄。

PitchBook 的新興技術高級分析師 Brendan Burke 在接受 TechCrunch 採訪時表示:“大型客戶正在推出利用初創公司工具和開源模型的生產系統。最新一波模型顯示,新一代模型是可能的,並可能在科學領域、數據檢索和代碼執行中表現出色。”

生成式 AI 廣泛應用的一個重大障礙是技術的巨大計算需求。Bain 分析師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預測,生成式 AI 將促使公司建設千兆瓦級數據中心——這些數據中心消耗的電力是當前平均數據中心的 5 到 20 倍,進一步加劇了已經緊張的勞動力和電力供應鏈。生成式 AI 驅動的數據中心電力需求已經延長了燃煤電廠的壽命。摩根士丹利估計,如果這一趨勢持續,從現在到 2030 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可能比未開發生成式 AI 的情況高出三倍。

包括微軟、亞馬遜、谷歌和甲骨文在內的幾家世界最大數據中心運營商已宣布投資核能,以抵消其不斷增加的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微軟在 9 月表示,將從臭名昭著的三哩島核電廠獲取電力。)但這些投資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見效。

生成式 AI 初創公司的投資沒有減速的跡象——不顧其負面外部性。據報導,病毒式語音克隆工具 ElevenLabs 正在尋求以 30 億美元估值籌集資金,而 X 的臭名昭著的圖像生成器背後的公司 Black Forest Labs 正在洽談一筆 1 億美元的融資。


https://techcrunch.com/2024/10/20/investments-in-generative-ai-startups-topped-3-9b-in-q3-202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VA Angels的沙龍
1會員
36內容數
AVA Angels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18
Dec 18, 2024 專注於 AI 商品數據整合平台 的 Lazuli 株式會社(總部位於東京都港區,執行長:萩原靜厳)於 2024 年 12 月宣布,成功完成 B 輪融資,共計 10 億日圓(約新台幣 2 億 1,500 萬元)。此次投資由 Global Brain 株式會社 領投,其他參與
Thumbnail
2024/12/18
Dec 18, 2024 專注於 AI 商品數據整合平台 的 Lazuli 株式會社(總部位於東京都港區,執行長:萩原靜厳)於 2024 年 12 月宣布,成功完成 B 輪融資,共計 10 億日圓(約新台幣 2 億 1,500 萬元)。此次投資由 Global Brain 株式會社 領投,其他參與
Thumbnail
2024/12/18
Dec. 18, 2024 專注於植物工廠事業的美國 Oishii Farm 於 17 日宣布,在其 B 輪融資 中追加獲得 30 億日圓(約新台幣 6 億 5 千萬)。這次融資由知名平台 TED 的負責人 Chris Anderson 所帶領的 Resilience Reserve 等新投資者參
Thumbnail
2024/12/18
Dec. 18, 2024 專注於植物工廠事業的美國 Oishii Farm 於 17 日宣布,在其 B 輪融資 中追加獲得 30 億日圓(約新台幣 6 億 5 千萬)。這次融資由知名平台 TED 的負責人 Chris Anderson 所帶領的 Resilience Reserve 等新投資者參
Thumbnail
2024/11/26
Michael Gilroy,前Coatue金融科技投資部門負責人,以及Gokul Rajaram,一位資深科技高階管理人及活躍的天使投資人,正在籌備成立一家尚未命名的創投公司。據《彭博社》報導,兩人計畫於明年初開始募資,目標募集4億至5億美元,作為首支基金。該公司將專注於投資美國境內的早期金融科技
Thumbnail
2024/11/26
Michael Gilroy,前Coatue金融科技投資部門負責人,以及Gokul Rajaram,一位資深科技高階管理人及活躍的天使投資人,正在籌備成立一家尚未命名的創投公司。據《彭博社》報導,兩人計畫於明年初開始募資,目標募集4億至5億美元,作為首支基金。該公司將專注於投資美國境內的早期金融科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鴻海(2317)在AI伺服器及電動車事業部的營運情況,分析了其在雲端產品和關鍵零件的成長潛力,以及財務表現和技術走勢的展望。隨著生成式AI的需求持續上升,鴻海的產業佈局逐漸顯示出強勁的市場潛力和利潤增長機會。本文也提供對於投資者在持股策略上的建議,以應對股價變化。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鴻海(2317)在AI伺服器及電動車事業部的營運情況,分析了其在雲端產品和關鍵零件的成長潛力,以及財務表現和技術走勢的展望。隨著生成式AI的需求持續上升,鴻海的產業佈局逐漸顯示出強勁的市場潛力和利潤增長機會。本文也提供對於投資者在持股策略上的建議,以應對股價變化。
Thumbnail
歐洲AI投資在2024年達到歷史新高,主要集中在英國、法國和德國,其中生成式AI和隱私增強技術方面的投資顯著增長。
Thumbnail
歐洲AI投資在2024年達到歷史新高,主要集中在英國、法國和德國,其中生成式AI和隱私增強技術方面的投資顯著增長。
Thumbnail
近日OpenAI與蘋果合作,美國新創產業研究公司PitchBook數據,今年NVIDIA也持續押注,參與韓國新創Twelve Labs的A輪募資,投資約5,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6億元),大大幫助Twelve Labs開發AI。
Thumbnail
近日OpenAI與蘋果合作,美國新創產業研究公司PitchBook數據,今年NVIDIA也持續押注,參與韓國新創Twelve Labs的A輪募資,投資約5,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6億元),大大幫助Twelve Labs開發AI。
Thumbnail
除現有已知的 AI 硬體建構廠商外,本篇並列出作者對於下一波 AI 應用興起時之潛力企業觀察清單,包含網路服務、網路安全、行業運用方案解決業者、與 AI 軟體開發商等。
Thumbnail
除現有已知的 AI 硬體建構廠商外,本篇並列出作者對於下一波 AI 應用興起時之潛力企業觀察清單,包含網路服務、網路安全、行業運用方案解決業者、與 AI 軟體開發商等。
Thumbnail
筆記-美投君-AI概念股-24.06.09 *AI應用會是大勢所趨,技術將持續進步,企業對於AI的投資會持續。 在AI應用普及之前,對於基礎建設層面的投資仍會持續,部會僅限於1-2年的時間,而會是個長期受惠的過程。 *過往的網路發展,經歷過從硬體轉向軟體應用的趨勢。 Cisco為網路硬體公司
Thumbnail
筆記-美投君-AI概念股-24.06.09 *AI應用會是大勢所趨,技術將持續進步,企業對於AI的投資會持續。 在AI應用普及之前,對於基礎建設層面的投資仍會持續,部會僅限於1-2年的時間,而會是個長期受惠的過程。 *過往的網路發展,經歷過從硬體轉向軟體應用的趨勢。 Cisco為網路硬體公司
Thumbnail
諸如紅杉資本和 A16z 等投資機構通過導入 AI 以達成提升營運效率和產生超額利潤兩大目標。然而,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 AI 在整體投資流程中的優勢,取決於投資機構能否根據自身條件與需求建構適合的 AI 解決方案。
Thumbnail
諸如紅杉資本和 A16z 等投資機構通過導入 AI 以達成提升營運效率和產生超額利潤兩大目標。然而,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 AI 在整體投資流程中的優勢,取決於投資機構能否根據自身條件與需求建構適合的 AI 解決方案。
Thumbnail
隨著ChatGPT等生成式AI技術席捲全球,成為當下科技領域的一大焦點,全球投資市場亦相應地展現出對這一新興領域的熱烈反應。從微軟、Google等科技巨頭的積極布局,到股市中眾多AI相關企業股價的上揚,生成式AI無疑已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Thumbnail
隨著ChatGPT等生成式AI技術席捲全球,成為當下科技領域的一大焦點,全球投資市場亦相應地展現出對這一新興領域的熱烈反應。從微軟、Google等科技巨頭的積極布局,到股市中眾多AI相關企業股價的上揚,生成式AI無疑已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Thumbnail
投資者如何發掘 AI 機遇? 目前,許多投資者將注意力集中在被稱為“七巨頭”的幾家大型科技股上,作為 AI 進步的主要受益者。然而,鑑於 AI 影響的廣泛性,摩根士丹利認為,從消費者選擇到健康護理和金融等多個行業,還有更多公司可能受益。 領導者可能持續領先 AI 的許多經濟利益可能會歸
Thumbnail
投資者如何發掘 AI 機遇? 目前,許多投資者將注意力集中在被稱為“七巨頭”的幾家大型科技股上,作為 AI 進步的主要受益者。然而,鑑於 AI 影響的廣泛性,摩根士丹利認為,從消費者選擇到健康護理和金融等多個行業,還有更多公司可能受益。 領導者可能持續領先 AI 的許多經濟利益可能會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