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史上的一頁傳奇 溫頓・馬沙利斯與爵士樂的永恆對話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爵士史上的永恆傳奇、曾拿下9座葛萊美獎的小號演奏名家溫頓・馬沙利斯(Wynton Marsalis)將與紐約林肯中心爵士樂團在本月底來台,規劃了三場不同曲目的爵士樂演出,臺灣樂迷可趁機重溫爵士樂的過去、現在,同時展望未來。

溫頓・馬沙利斯是年少時就成名的小號天才,在爵士樂壇的地位無可撼動。他以其精湛的演奏技巧、對爵士樂傳統的深厚理解以及對音樂創新的不懈追求,成為當代爵士樂的代表人物之一。在音樂會前,細細爬梳他的音樂歷程和創作理念,更能理解他在爵士樂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媒體寵兒與音樂天才

1980年代初,年僅二十出頭的馬沙利斯以其驚人的音樂才華迅速走紅。媒體對他的報道往往聚焦於他的年輕、天才、以及與傳統爵士樂的聯繫。這種過度的關注,一度使得他的音樂被淹沒在個人形象的塑造之中。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精進音樂的馬沙利斯,其作品也逐漸脫離了媒體的喧囂,展現出其深厚的音樂底蘊和獨特的創作風格。

爵士傳統的守護者與創新者

馬沙利斯對爵士樂傳統的深厚敬意是眾所周知的。他曾多次強調,爵士樂是一種活生生的藝術形式,需要不斷地傳承和發展。在自己的音樂創作中,他不僅向爵士樂的先驅們致敬,如Louis Armstrong、Duke Ellington和John Coltrane,而且還不斷探索爵士樂的可能性,將傳統與現代元素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例如,在專輯《Black Codes from the Underground》中,馬沙利斯將紐奧爾良的傳統藍調與現代爵士的和聲進行了創新的融合。通過對比和對照,展現了爵士樂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發展變化。

音樂創作理念:整體性與多樣性

馬沙利斯的音樂創作理念強調整體性。他將每一張專輯視為一個完整的藝術作品,不同曲目之間相互關聯,共同表達一個主題或情感。這種整體性的追求,使得他的音樂作品具有很強的內在邏輯性和連貫性。

同時,馬沙利斯的音樂也具有很強的多樣性。他的作品涵蓋了從傳統藍調到現代爵士的廣泛風格,從簡單的旋律到複雜的和聲,從抒情的慢板到熱情的快板。這種多樣性,使得他的音樂能夠吸引不同口味的聽眾。

與樂團、頂尖樂手的合作與成長

馬沙利斯的樂團成員在音樂上的默契與合作,是其音樂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樂團成員之間的相互影響和共同成長,使得他們的音樂具有獨特的個性。例如,在專輯《J Mood》中,馬沙利斯與鋼琴家Marcus Roberts之間的默契合作,產生了許多精彩的音樂片段。

馬沙利斯對爵士樂的未來充滿信心。他認為,爵士樂是一種永恆的藝術形式,只要有優秀的音樂家不斷地創新和發展,爵士樂就會繼續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與此同時,馬沙利斯不僅是一位傑出的爵士樂演奏家,更是一位偉大的音樂教育家和文化推動者。他的音樂作品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而且對爵士樂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演出將於10月30日、31日與11月3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登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天主教堂聆聽國樂的經驗真是太特殊了,臺北市立國樂團「臺北之聲——2024歐洲巡迴音樂會」最終場於德國時間9月20日晚間雷根斯堡聖安東天主教堂舉行,真正落實了東、西方文化交流,前方是以東方傳統樂器組成的樂團,背後是金碧輝煌的耶穌聖像,此外,現場觀眾也幾乎都是本地觀眾,慕名特別前來,甚至有人提
北市國2024年歐洲巡演的第二場,來到了德勒斯登的文化宮音樂廳,這裡是德勒斯登愛樂的基地,葡萄園式的音樂廳,讓人有既視感和熟悉感,音響效果也好。 聽了第二次,真正感受到北市國曲目編排的巧思之處,樂曲和樂曲之間的鬆緊度抓得很好,先是從聽覺效果較不繁複、較為靜謐的雅樂改編曲《盤涉調─笙音環繞》開始
在諸多音樂大賽獲得獎項的俄國鋼琴家伊利亞‧拉什科夫斯基,近年多次來台,除了獨奏會,也會和小提琴家諏訪內晶子、金本索里搭檔演出。他是諏訪內晶子口中這年代不可多得的鋼琴家,去年專訪諏訪內晶子時她曾說過:「很多曲子必須要找拉什科夫斯基一起演奏,他是做好全面準備的鋼琴家。」 「我很早就知道我要當鋼
加拿大音樂家Tony Ann計畫創作一張全新專輯《360°》,透過音樂描寫十二星座的獨特個性。每首曲子將以不同的和聲、節奏和調式呈現各星座的特色。他期許透過簡潔易記的旋律,觸動更多聽眾的心。
北市國2024/25開季音樂會,首場音樂會在捷克布拉格史麥塔納廳。 這是一場當代屬性高的音樂會,不管是在選曲或是音樂表現上,都是一場當代音樂會,編制是以國樂團為主。 國樂團交響化編制至今五十多年,傳統樂器與西方樂器的整合,許多委創曲我都聽見一種卯足全力的狀態,也因此可以聽見各種實驗性的聲響、
  還記得電影《傲慢與偏見》開頭那段清澈、甜美又具有穿透力的旋律〈Dawn〉嗎?正是出自本月底將和國家交響樂團合作的法國鋼琴家提鮑德(Jean-Yves Thibaudet),當年他的配樂,還獲得奧斯卡提名,入圍奧斯卡最佳原創電影獎。   有「音色魔術師」封號的提鮑德,專擅於各種曲目,不單以精
在天主教堂聆聽國樂的經驗真是太特殊了,臺北市立國樂團「臺北之聲——2024歐洲巡迴音樂會」最終場於德國時間9月20日晚間雷根斯堡聖安東天主教堂舉行,真正落實了東、西方文化交流,前方是以東方傳統樂器組成的樂團,背後是金碧輝煌的耶穌聖像,此外,現場觀眾也幾乎都是本地觀眾,慕名特別前來,甚至有人提
北市國2024年歐洲巡演的第二場,來到了德勒斯登的文化宮音樂廳,這裡是德勒斯登愛樂的基地,葡萄園式的音樂廳,讓人有既視感和熟悉感,音響效果也好。 聽了第二次,真正感受到北市國曲目編排的巧思之處,樂曲和樂曲之間的鬆緊度抓得很好,先是從聽覺效果較不繁複、較為靜謐的雅樂改編曲《盤涉調─笙音環繞》開始
在諸多音樂大賽獲得獎項的俄國鋼琴家伊利亞‧拉什科夫斯基,近年多次來台,除了獨奏會,也會和小提琴家諏訪內晶子、金本索里搭檔演出。他是諏訪內晶子口中這年代不可多得的鋼琴家,去年專訪諏訪內晶子時她曾說過:「很多曲子必須要找拉什科夫斯基一起演奏,他是做好全面準備的鋼琴家。」 「我很早就知道我要當鋼
加拿大音樂家Tony Ann計畫創作一張全新專輯《360°》,透過音樂描寫十二星座的獨特個性。每首曲子將以不同的和聲、節奏和調式呈現各星座的特色。他期許透過簡潔易記的旋律,觸動更多聽眾的心。
北市國2024/25開季音樂會,首場音樂會在捷克布拉格史麥塔納廳。 這是一場當代屬性高的音樂會,不管是在選曲或是音樂表現上,都是一場當代音樂會,編制是以國樂團為主。 國樂團交響化編制至今五十多年,傳統樂器與西方樂器的整合,許多委創曲我都聽見一種卯足全力的狀態,也因此可以聽見各種實驗性的聲響、
  還記得電影《傲慢與偏見》開頭那段清澈、甜美又具有穿透力的旋律〈Dawn〉嗎?正是出自本月底將和國家交響樂團合作的法國鋼琴家提鮑德(Jean-Yves Thibaudet),當年他的配樂,還獲得奧斯卡提名,入圍奧斯卡最佳原創電影獎。   有「音色魔術師」封號的提鮑德,專擅於各種曲目,不單以精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2023年有幸抽中室內活動音樂節<騰躍的靈魂>的門票,和朋友聆賞音樂會後都為TC高素質劃一且又各自有特色的演出為之驚嘆。 布拉姆斯第三號交響曲的第三樂章,本來就是自己非常喜歡的曲目,在胡老師悠揚的小提琴聲帶領之下,更是扣人心弦,而老師的功力還不僅於此,安可曲重現的布拉姆斯第三號交響曲的第三樂章,紐
Thumbnail
今天要來介紹的是一首非常有名的爵士小品,由Joe Garland所創作,是Glenn Miller Orchestra的成名之作,這也是最能代表40年代搖擺曲風的曲子-In The Mood。這首曲子歷久不衰,常被拿來在戲劇或節目中使用,香港歌手林子祥也曾填詞粵語收錄在他的專輯中,可說是其代表作。
Thumbnail
前衛搖滾因其獨創概念和技術複雜性而聞名於世,在眾多樂團的推動下,於七零年代初引領熱潮。然而,這一流派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更久遠之前,其風格和影響範圍也更加廣泛和難以估計,就像是一些資深前衛搖滾樂迷可能也不曾聽聞來自比利時的 Classroom / COS。
Thumbnail
從學習薩克斯風演奏到自行採譜、編譜,作者寫出心路歷程與學習建議,提供想學習編譜的人參考
Thumbnail
這是一場有意思的音樂會,以「改編」為主題,呈現了西方音樂史上的音樂作品如何被改編、改編背後的思路邏輯;「改編」這件事為何重要,以及改編曲目所帶來的影響等。 盧易之受完整的音樂演奏訓練,在古典曲目之外,他勇於做更多嘗試和實踐,在這場音樂會裡,我看見他作為藝術家,在實踐自我與呈現作曲家意志
Thumbnail
近幾年很喜歡魯賓斯坦70多歲時錄的貝多芬熱情奏鳴曲,今天聽到他在1940年代彈同一首曲子,簡直完全不同人!完全不同的演奏!
Thumbnail
2023年有幸抽中室內活動音樂節<騰躍的靈魂>的門票,和朋友聆賞音樂會後都為TC高素質劃一且又各自有特色的演出為之驚嘆。 布拉姆斯第三號交響曲的第三樂章,本來就是自己非常喜歡的曲目,在胡老師悠揚的小提琴聲帶領之下,更是扣人心弦,而老師的功力還不僅於此,安可曲重現的布拉姆斯第三號交響曲的第三樂章,紐
Thumbnail
今天要來介紹的是一首非常有名的爵士小品,由Joe Garland所創作,是Glenn Miller Orchestra的成名之作,這也是最能代表40年代搖擺曲風的曲子-In The Mood。這首曲子歷久不衰,常被拿來在戲劇或節目中使用,香港歌手林子祥也曾填詞粵語收錄在他的專輯中,可說是其代表作。
Thumbnail
前衛搖滾因其獨創概念和技術複雜性而聞名於世,在眾多樂團的推動下,於七零年代初引領熱潮。然而,這一流派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更久遠之前,其風格和影響範圍也更加廣泛和難以估計,就像是一些資深前衛搖滾樂迷可能也不曾聽聞來自比利時的 Classroom / COS。
Thumbnail
從學習薩克斯風演奏到自行採譜、編譜,作者寫出心路歷程與學習建議,提供想學習編譜的人參考
Thumbnail
這是一場有意思的音樂會,以「改編」為主題,呈現了西方音樂史上的音樂作品如何被改編、改編背後的思路邏輯;「改編」這件事為何重要,以及改編曲目所帶來的影響等。 盧易之受完整的音樂演奏訓練,在古典曲目之外,他勇於做更多嘗試和實踐,在這場音樂會裡,我看見他作為藝術家,在實踐自我與呈現作曲家意志
Thumbnail
近幾年很喜歡魯賓斯坦70多歲時錄的貝多芬熱情奏鳴曲,今天聽到他在1940年代彈同一首曲子,簡直完全不同人!完全不同的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