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之一思想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自私」和「愛自己」兩者無異。 說的寫意一點叫愛自己,露骨一點叫自私;說的志氣一點叫做自己,說高興一點還是叫自私。 不管任何時候人都是「愛自己」,所有考量都是源自「我」,看似大愛無私、看似犧牲奉獻,行為裡面都會有「我」。 看似“不愛自己”的行為背後,也都有「我」的影子,“不愛”藏著“愛”! 人任何考量都源自「我」,只有我不存在,人們才會不愛自己;只要「我」存在,「愛自己」就存在。 ---------------------- 一個題目都應對著必然的答案,它沒有選擇。 如果題目與答案之間有自由意識,那「答案」也就不用找,不必苦思冥想。 「答案」需要去驗證、去佐證、去研究 .. 其過程有自由,「答案」沒有自由。雖沒有自由,一個答案(道理)若刨根究底,若它不是真理,最後它會變得什麼都不是。 若為「複數答案」,幾個以上都可以視為「一個答案」。 因為一個「因」可以產生很多「果」,一個「果」也能來自很多「因」。 真相(道理)都是發現來的,不是發明來的,在未發現新真相(更新)之前,該答案就是盡頭。 老子道德經我想也不是一蹴而成,集結了他一生經歷的所見、所思、所學 .. 在他心裡能知道他修改了多少次?然而在函谷關留下那“最後一版”道德經,他也沒機會再更新了。 ----------------------- 如果你只看報酬(短暫的快樂),那你會總是感到不平,怎不反過來想,你要沒這短暫快樂,你將會面對多少的痛苦(失落和失敗)。 免去這些痛苦,就是這短暫快樂背後隱藏的大報酬。 ---------------------- 創作的體驗和過程,對一個作者本身來說,重要嗎? 以利益為出發時,它並不重要。 作者若對作品抱以“純手工製作”,自然鄙棄靠 AI 創作。 而以讀者(顧客)立場,是擇其優而選(讀、購買)。體驗和過程對作者很重要,但對讀者不值錢。 -------------------- 找真實自我? 取悅他人是太重視自己的感受,怕得罪人、怕人失望、討好他人 ..,行為的深處是「滿足自己」。 人際“圓滿”的要求太高,久了也會累。就像想要很多錢,拼命工作,最後把自己搞死。 不用找什麼「真實自我」,那是空洞又虛幻“形容詞”,只是製造「意境」用的而已。 需要的是突破性格,突破自我性格。 -------------------------- 自己的價值自己認定! 這是理想,但價值無法「內定」。一個人的價值從來不是自己能認定、能決定,這是很殘酷的事實。 「自己說的不算!」 「人」是一個群體關係,別人的肯定才是肯定,別人給的價值才是價值,這很無奈卻無法推翻。 別志氣的喊著,我自己可以肯定我自己!當沒有任何人理你時,你「肯定」只有心虛。 「自我肯定」只能做心理建設用、自勉用,此之外沒人“買單”的「肯定」,肯定沒有用。 當然我們也可以不用人家來肯定 .. 漠然一切,強大心理素質,不需要人際關係、不需要與人利益—— 孤獨而自傲。 ------------------------ 我意「自由的界線在於不影響他人」。但人與人之間的自由會有交犯,意思是你的自由犯到我的自由,反之亦同。 我意「自身擁有絕對自由」。哪怕是拋棄自由或捨身為奴,那都是他個人自由。如果不認同,那就是以你個人的意識(意願)框限(干擾)了他人的自由。 但「自身絕對自由」這裡會出現一個矛盾「自由的界線在於不影響他人」;意即「自身自由交犯他人自由」。例如:自殺、拋棄自由、捨身為奴 .. 這些行為背後若影響到「他關係人」且非公平正義,這「自由」就不能成立。因為人是群體社會關係,人與人要相互協調和生存,自由不得凌駕。 除非「遺世獨立」,那自身自由就無上限。 當自由交犯的時候,以情理、公平正義處之,不得議論自由。 -------------------------- 有些人講話感覺“不得體”,像“自以為是”,不怎麼討人喜歡。 談論起來他像懂很多,說話起來像在教導別人,言論作風也比較出格,常有讓人費解的想法,感覺與一般人格格不入。 這類人在群體裡通常容易被排斥,他散發出來的氣息就像是「頭」,可他「不是頭」所以被討厭,因為氣質是「頭」。 牴觸的情感下,終會看待這個人給予「瞧不起」。如果自己也看不清自己,在這當下,人也很容易給予自己否定。 《那就去當「頭」吧!》 勇敢的去做突破性的改變,如果你夠了解自己的話。與其在「尾」努力,不如從「頭」做起。 這人一切都沒有變,只是變了“位置”,言行、氣質就「對」了! 小卒放對“位置”,老帥也得認輸。 別問我當什麼頭?怎麼當頭? 這裡只解「迷」,不附「攻略」。 ------------------------------ 心不有感覺不有傷害。 不難做到不因他人誇讚而喜悅,卻很難做到不因他人批判而憎憤。 既然誇讚可以不在意,那為何批判要在乎? 「誇讚」是一種他人的情緒,在他人身上,我自身還是我,我不應該貪圖這「誇讚」;「批判」也是他人的一種情緒,在他人身上,我自身還是我,我也不該把「批判」“佔為己有”。 「不把他人散射出來的信息佔為己有。」 誇讚和批判都是人們散射出來的信息 .. —— 把誇讚信息佔為己有,人因而高興;把批判信息佔為己有,人因而憎憤。


avatar-img
15會員
280內容數
何謂「純」? 單一。 何謂「雜」? 綜多「單一」。 【雜一而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雜一而純 的其他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Fc_WU_Sl4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Fc_WU_Sl44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愛自己是顯化夢想的先決條件。當我們愛自己時,好事就會發生。一切變得明亮、閃閃發光,更輕盈,卻更強大。
Thumbnail
愛的前提是自我之愛, 當你愛自己了,你的內在才會穩定,感覺安全,有價值感,會相信自己、肯定自己, 你知道你有你的人生方向,別人也有屬於他的人生舞台, 當我們能夠穿越這層幻象,我們會如實地愛自己,也會歡喜別人的成長與成就。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愛自己和自私的區別,並強調了愛自己意味著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自己,接納自己的完整,而不是隻滿足小我的自私。該文章還提供了具體的例子和情境,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這兩者之間的區別。
Thumbnail
愛自己不是一種精神口號,而是日日的自我應證。
自我接受和愛的重要性, 雖然周圍的人可能會評判和批評你, 但你值得被愛和接受。 文章中包含了許多關於自我接受和自我價值的訊息, 讓讀者瞭解自己是善良的靈魂,值得被愛的。
少花時間取悅別人,多花時間經營自己,做人不僅要堅強,凡事都要靠自己。
Thumbnail
愛自己≠自我,對自己好一點≠自私。
Thumbnail
別拖延了給予自己愛, 不論你的愛想給予誰, 最終, 這個愛的本質核心都還是從你身上開始。 你能聆聽自己的聲音, 就能尊重他人的感受 你能支持自己的夢想, 就能理解他人不同的選擇 你能選擇自己的所愛, 就能祝福他人任何的觀點 你能無條件的愛自己, 就能不帶索取、要
自愛是愛自己, 但有同理心, 也能夠愛別人. 自愛是尊重自己, 也尊重他人. 自愛是基本的人格品質. 自戀是愛自己, 但缺乏了同理心, 對其他人無法感同身受. 自戀是尊重自己, 但不會尊重他人, 而認為自己比其他人優越. 自戀不會承認自己犯錯, 永遠是別人的錯.
Thumbnail
愛自己是顯化夢想的先決條件。當我們愛自己時,好事就會發生。一切變得明亮、閃閃發光,更輕盈,卻更強大。
Thumbnail
愛的前提是自我之愛, 當你愛自己了,你的內在才會穩定,感覺安全,有價值感,會相信自己、肯定自己, 你知道你有你的人生方向,別人也有屬於他的人生舞台, 當我們能夠穿越這層幻象,我們會如實地愛自己,也會歡喜別人的成長與成就。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愛自己和自私的區別,並強調了愛自己意味著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自己,接納自己的完整,而不是隻滿足小我的自私。該文章還提供了具體的例子和情境,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這兩者之間的區別。
Thumbnail
愛自己不是一種精神口號,而是日日的自我應證。
自我接受和愛的重要性, 雖然周圍的人可能會評判和批評你, 但你值得被愛和接受。 文章中包含了許多關於自我接受和自我價值的訊息, 讓讀者瞭解自己是善良的靈魂,值得被愛的。
少花時間取悅別人,多花時間經營自己,做人不僅要堅強,凡事都要靠自己。
Thumbnail
愛自己≠自我,對自己好一點≠自私。
Thumbnail
別拖延了給予自己愛, 不論你的愛想給予誰, 最終, 這個愛的本質核心都還是從你身上開始。 你能聆聽自己的聲音, 就能尊重他人的感受 你能支持自己的夢想, 就能理解他人不同的選擇 你能選擇自己的所愛, 就能祝福他人任何的觀點 你能無條件的愛自己, 就能不帶索取、要
自愛是愛自己, 但有同理心, 也能夠愛別人. 自愛是尊重自己, 也尊重他人. 自愛是基本的人格品質. 自戀是愛自己, 但缺乏了同理心, 對其他人無法感同身受. 自戀是尊重自己, 但不會尊重他人, 而認為自己比其他人優越. 自戀不會承認自己犯錯, 永遠是別人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