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們在小金門行醫》:兩位熱血軍醫的離島醫療奮鬥記!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那年,我們在小金門行醫》是由江建平與蔡東翰兩醫師合著,記錄了他們將近三十年前在小金門服役、擔任醫官的點點滴滴。兩人是國防醫學系的學長學弟,後來不約而同地抽中「金」馬獎,先後到小金門擔任陸軍 158 師烈嶼黃厝醫院的院長。書中既有驚險也有歡笑,是本讀完會讓人小小暖心又會暗暗反思醫療意義的作品。以下挑些有趣的點和大家分享!

【黃厝醫院】

離島資源本就稀少,而小金門又是離島中的離島,醫療資源自然是相當匱乏。島上居民若要就醫,只能搭船到大金門的花崗石醫院,非常不便。因此,黃厝醫院雖為軍醫院,卻也「便民如流」,開放給一般民眾就診,讓島民能夠即時接受適當的醫療照護。

雖說是醫院,但黃厝醫院其實只是由黃厝國小改建而成的軍用醫務所。診間是以教室為單位規劃:一年一班是掛號室;二年一班是急診室;三年一班則一半作診間,另一半作檢驗室。各類醫療設備也毫不意外地克難:內科診間就只有一張桌、兩張椅,外加聽診器和血壓計(江建平笑稱這是「小而美」);外科手術則更「簡約」,只有一張手術台、一盞手術燈、一具野戰型麻醉機和一台電燒;放射科裡更是連鉛衣都沒有,只有鉛圍裙,勉強能擋一下「重要部位」。

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兩位當時還是菜鳥的年輕醫師只能使出渾身解數,盡力為島上的居民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

「小而美」的內科診間(截自《那年,我們在小金門行醫》)

「小而美」的內科診間(截自《那年,我們在小金門行醫》)

【萬用小醫師】

由於小島先天資源不足,黃厝醫院幾乎是來者不拒。兩位醫師對於各種五花八門的醫療問題,基本上都是先接再說。遇到棘手的病例,也只能設法處理到一定程度後,再安排轉送到大金門的花崗石醫院。

例如,有位孕婦因陣痛,適逢小金門霧季,無法搭船去大金門,只能緊急送到黃厝醫院。整個醫院瞬間陷入慌亂——畢竟這裡是軍醫院,哪來的婦產科!當時值班的蔡東翰只能運用婦產科實習的知識,迅速確認胎兒狀況,同時緊急推演各種可能情況,並調配好各種臨時的土炮器材,做好萬不得已時要接生的準備。好在幾小時後大霧散去,孕婦順利被送往花崗石醫院,母子平安。

不只要救人,蔡東翰還提到,有次他聽到病「人」踩著奇怪的小碎步走來,結果一看竟是隻軍犬。原來是島上沒有獸醫,照顧牠的士兵小梁發現牠狀況不對,只能帶牠到黃厝醫院求救。遺憾的是,人醫與獸醫的知識終究是隔行如隔山。雖然蔡東翰與醫護兵設法急救,最終仍無力回天。

不只活物要救,就連死者也得處理。由於小金門缺少法醫,當地警政單位只要有遺體檢驗的需求,便會請黃厝醫院的醫官協助。書中,江建平提到一次「拼骨」的奇遇:當時,一位林姓醫官被派去檢視一袋在湖邊發現的屍骨,但無論如何都無法拼出人形,只好趕緊請江建平來「救駕」。江建平起初也感到困惑,直到靈光一閃,發現這是兩具屍骨混在一起,才順利解決這場「活見鬼」的意外。

【軍醫出診】

書中提到一個獨特的「軍醫出診」模式,這是江建平到小金門後自創的一種靈活離院救治方法。他會利用夜間下班時間,主動到病患家中提供醫療服務。後來,蔡東翰也「江規蔡隨」,一同奉獻私人時間幫島民看診。讀到的時候,忍不住在心裡驚呼:「也太有愛了吧!」

這個模式的形成源自一段特殊經歷。書中提到,一位老奶奶因心臟問題昏迷送醫,江建平做完緊急處理後,原計劃將她轉往花崗石醫院進一步治療。然而,家屬得知病情不樂觀後,執意要帶她回家。身為醫者的江建平無法接受放棄治療的決定,遂提出下班後到府診療的建議。他每天到老奶奶家看診,之後也真把人救回來。正是這次經驗,開啟了夜間出診的先例。

那為什麼家屬寧可送人回家,也不願繼續治療呢?這與小金門的風俗有關。當地崇尚自然死亡,許多人希望在自己家中走完人生最後一程。居民甚至相信,若遺體死後才被送回家,往生者的靈魂會成為孤魂野鬼,留下的遺體只是空殼,還可能被附近的「好兄弟」附身。若發生這種情況,不僅會為子孫帶來災禍,連鄰居都會受害。

因此,對小金門人來說,將在外死亡的遺體「送回家」是一大忌諱。這也是為什麼家人會想送老奶奶回家的原因。因為他們擔心若不幸救治無效,在外過世的奶奶魂魄就會無法返家。而江建平的出診模式恰好調和了治療需求與當地習俗。

這種居家看診模式後來更發展成為幫病患走完最後一程的「全套服務」。書中提到,有位鄧大哥不忍肝癌末期的父親受苦,但又須遵守在家中去世的習俗,遂拜託江建平以軍醫出診模式照顧父親,讓他在離世前減輕痛苦。之後,不少病人也遵循這種模式,在家中走完人生最後的旅程。

有意思的是,江建平還因此習得一項特殊技能——穿壽衣。當地習俗認為,病人必須在斷氣前穿好壽衣,才能將衣服帶到另一個世界。依慣例,穿壽衣應由家中晚輩執行,但許多年輕晚輩不會弄,便會請託醫院人員協助。這項「絕活」之後當然也傳到了蔡東翰手上。

這種到患者家中打點滴、加藥,協助患者舒緩直到安詳離世的做法,其實與現在備受重視的長照與安寧療護的理念很相近。江建平就說,因為小金門這樣的民情,他與蔡東翰可說是提前學習並實踐了安寧療護的精神。

【改建醫院】

除了醫療服務的全面展開,兩位醫師最後甚至連醫療建設都「參一腳」。前頭提過,黃厝醫院只是教室改裝,各項設備都相當簡陋。不僅醫療設施不完善,連各種基本設施也十分破舊,例如「廁所」。

當時醫院的廁所超級簡陋,排便的地方是一條長溝,必須自行舀水沖洗;小便池同樣是一條溝,沒有自動沖水設備。而其中最讓蔡東翰無法接受的是,這樣的廁所沒有熱水,根本無法洗澡!因此,每到下午四五點,值勤的醫護兵就會集合所有病人到附近民宅洗澡。

滿腔熱血的蔡東翰決心改變這窘境。他決定先從熱水下手,招來了所有醫護兵,宣布將掛號費從三十元提高到五十元,用這筆錢購買熱水器。大家聽到即將有熱水,都非常振奮,幾個月後便順利攢夠錢買了熱水器。

搞定熱水後,蔡東翰的下一步便是要徹底改建廁所。這次,他找來了住在醫院的阿龍幫忙。這位阿龍會接水管、牽電線,基礎的土木工程也難不倒他。因為他的「水電工」能力太好用,黃厝醫院便擅(善?)用職權把人留下來。每當阿龍的部隊來要人時,醫院便稱他「需要長期復健」。阿龍一聽到蔡東翰的計劃,立即提出改建方案,還和蔡東翰到廢棄營區去找「優質」的中古馬桶。

馬桶到位後,下一步是尋找水源。江建平想到醫院附近的阿婆家有一口大井,便建議蔡東翰去借。經過阿兵哥們各種溫情攻勢,終於成功說服阿婆借水。最終,蔡東翰趁幫副師長量血壓時進言,師長便下令使用軍中資源協助提供水管、馬達等設備。在一番努力下,新廁所終於完工,大家總算不用再辛苦出外洗澡。

這次廁所改建讓蔡東翰信心大增。於是,他趁著當時健保局總經理葉金川到小金門視察時,大膽提出醫院改建計畫。葉金川聽完蔡東翰的慷慨建議,加上江建平的補充說明,決定撥款一百萬作為改建經費,同時參謀長也保證師部會全力支持,並派人協助建造。

雖然蔡東翰後來考上研究所,提前離開小金門,未能見證新院舍的模樣。不過退伍幾年後,江建平曾回到小金門走走。回來便調侃蔡東翰說:「看到你改建的那座『東翰樓』了!蓋得還不錯喔!」顯然應該是蓋得挺讚的吧(笑)。

右方空地就是爭取到經費整修的急診區(截自《那年,我們在小金門行醫》)

右方空地就是爭取到經費整修的急診區(截自《那年,我們在小金門行醫》)

【後記】

兩位醫師的風格我覺得很不一樣。江建平給人的感覺較為溫文儒雅,或許是因為他是基督徒,讀的時候總給我種「聖光」感(?)。蔡宗翰則有種熱血男兒的味道,文筆活潑又幽默。兩人的文章相互呼應,讀起來相當有意思。

當初接到晨星出版邀約閱讀這本書時,我問女友對這兩位醫師的印象(她之前在三總當護理師)。她說這兩位醫師人都很好,之前她們還會叫江建平「平平」。讀完這本書,確實能感受到兩位醫者的仁心,很是佩服。即便當時小金門的醫療環境是如此地匱乏,他們仍以各自的方式,竭盡所能為小金門提供更好的醫療照護。讀完默默地滿感動的,分享給大家囉!


raw-image

↓↓也歡迎大家來追蹤〈姆斯的閱讀空間〉的臉書、哀居和Podcast↓↓

姆斯的閱讀空間 FB

姆斯的閱讀空間 IG
姆斯的閱讀空間 Podcast

    avatar-img
    191會員
    235內容數
    分享讀書所感,期望藉由書寫梳理自己的思考,透過文字與他人產生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姆斯的閱讀空間 的其他內容
    《追憶上海》由趙孫樹瑩和趙之潔這對母女共同撰寫而成,是一本內容與體裁都很特別的回憶錄。趙孫樹瑩透過口述方式,娓娓道來她自己與橫跨五代的家族故事;趙之潔則負責記錄整理,並不時補充一些歷史細節,讓讀者更清楚其背景。這邊直接講結論:超好看,沒意外會是我今年的前十!
    這是我今年最期待的書!這本書遠赴韓國「取經」,採訪了十家獨立出版社,探詢這些「做書的人」的生存之道。由逗點的陳夏民邀請陳雨洳採訪撰文,再找來廖建華攝影,三個人共同完成了這本書。最早在〈誰來報樹〉聽到小樹的專訪,知道今年要出這本書就很期待。出版後就速速到三餘購買。
    會知道《海倫娜與大野狼先生》這部台漫,是因為在 YouTube 上看到了孫沁岳的的推薦。抱著半支持的心態到CCC追漫台找來看,結果整個被打到,超超超好看。不愧是 2023 年金漫大獎得主,真的是實至名歸。
    《母愛的枷鎖,女兒的牢籠》是一本報導紀實文學,描述了 2018 年在日本發生的一起駭人弒母命案。兇手高橋明理(化名)趁母親高橋妙子(化名)熟睡時將她刺殺,隨後將屍體支解並棄屍於河邊。而在這起慘案的背後,其實是一場難以想像的親倫悲歌……
    這年頭開書店不易,從書名「指難」,便可見其挖苦之意。但幽默歸幽默,要作為「指南」,此書也絕對是合格的。不但手把手講述開店細節,也將書市的生態娓娓道來。有開店方針也有對書與文化的情懷,讀來十分趣味,又發人深省。
    台灣是個有趣的地方。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的人們,對於這小島有著很不一樣的認同。而一海之遙的中國,對台灣,又是另一種想望。即便號稱同文同種,但卻好似說著平行的語言,對話總交不在一塊兒。於是彼此爭鬧不休,彷彿永難休止。
    《追憶上海》由趙孫樹瑩和趙之潔這對母女共同撰寫而成,是一本內容與體裁都很特別的回憶錄。趙孫樹瑩透過口述方式,娓娓道來她自己與橫跨五代的家族故事;趙之潔則負責記錄整理,並不時補充一些歷史細節,讓讀者更清楚其背景。這邊直接講結論:超好看,沒意外會是我今年的前十!
    這是我今年最期待的書!這本書遠赴韓國「取經」,採訪了十家獨立出版社,探詢這些「做書的人」的生存之道。由逗點的陳夏民邀請陳雨洳採訪撰文,再找來廖建華攝影,三個人共同完成了這本書。最早在〈誰來報樹〉聽到小樹的專訪,知道今年要出這本書就很期待。出版後就速速到三餘購買。
    會知道《海倫娜與大野狼先生》這部台漫,是因為在 YouTube 上看到了孫沁岳的的推薦。抱著半支持的心態到CCC追漫台找來看,結果整個被打到,超超超好看。不愧是 2023 年金漫大獎得主,真的是實至名歸。
    《母愛的枷鎖,女兒的牢籠》是一本報導紀實文學,描述了 2018 年在日本發生的一起駭人弒母命案。兇手高橋明理(化名)趁母親高橋妙子(化名)熟睡時將她刺殺,隨後將屍體支解並棄屍於河邊。而在這起慘案的背後,其實是一場難以想像的親倫悲歌……
    這年頭開書店不易,從書名「指難」,便可見其挖苦之意。但幽默歸幽默,要作為「指南」,此書也絕對是合格的。不但手把手講述開店細節,也將書市的生態娓娓道來。有開店方針也有對書與文化的情懷,讀來十分趣味,又發人深省。
    台灣是個有趣的地方。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的人們,對於這小島有著很不一樣的認同。而一海之遙的中國,對台灣,又是另一種想望。即便號稱同文同種,但卻好似說著平行的語言,對話總交不在一塊兒。於是彼此爭鬧不休,彷彿永難休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很鼓勵投資人不要只投資台股,對股市有一點熟悉度後,建議範圍擴況大到美股,甚至是投資全球。因為台股僅是單一國家/市場,如果能將資產投資到其他國家,風險會更分散,機會也更多,特別是美國股市。 美股會很難懂嗎?我相信你認識的美國企業可能會比台灣企業多,我從標普500成分股前15大企業裡隨便抓十
    Thumbnail
    美股因多家熱門話題與龍頭企業市值快速增長受到關注,本文介紹如何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 開設台股及美股複委託帳戶、定期理財的便利性。 定期投資適合單筆資金有限、經驗不多的理財小白、上班族,或者忙碌、沒時間研究基本面的朋友,國泰世華CUBE App美股定額投資功能,操作便利性幾乎完勝海外券商。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圖說:鹿港小鎮醫師張容毓院長與林口長庚兒童醫院陳志榮教授,對抗腸病毒故事分享 記者李婉如/綜合報導 鹿港小鎮診所張容毓院長親身經歷的故事。她是一位視病猶親、深富愛心的小兒科醫師;同時,她也曾體會過身為家長面對腸病毒71型時,心中那股恐懼與煎熬。十多年前,台灣爆發腸病毒71型大流行,母兼父職的
    Thumbnail
    《阿拉斯加韓醫院》主要描述主角金伊琪因為一場意外後,開始長期右手臂疼痛難耐的求醫旅程,最後在阿拉斯加開設的一家韓醫院找到關鍵病因並痊癒的故事。 剛開始閱讀《阿拉斯加韓醫院》時,覺得這是一本故事書。 隨著故事線越走越深入,發現這是一本主角找回自己、學習與自己和解的書。 在韓醫院治療的過程中
    Thumbnail
    20240727 陪你走一段 - 謝謝大體老師 有幾次特別的臨終關懷,與中陰引導經驗。 第一次,在士林的新光醫院。 個案癌末,應家屬請求,前往臨終關懷。 我教導家屬持念「藥師經」( 當時,我正修持此本尊 )。 基於緣分,我每天在個案病床前,修法、持經迴向。
    Thumbnail
    在屏東那間診所的日子,要說平淡輕鬆,自然有;要說奇妙玄靈,當然也有 我印象最深的是 整間診所只有我跟老闆(醫生)是男生,其它的護士都是女生 而老闆是個大聯盟球迷,每當早上調劑室頭頂在撥放大聯盟賽事時,他總會從醫師診間跑出來藥局,然後跟我聊一大堆大聯盟球經XD 我棒球技巧還算普通、但說到對於職
    Thumbnail
    《顯微記》用了八篇短篇來描述八個人的生活,如同用顯微鏡來檢視這些身處醫療相關產業的人們,記下他们受工作影響而延伸至生活的點滴,一觀絕對理性的醫學照護領域中情感和自我認定如何交錯糾纏,意外、自盡、跨性別、同性戀、婚外情等等各式人生,成就一篇篇觀測記錄。
    Thumbnail
    後來我便離開了大寮那間醫院,因為實在太累了、工作量繁雜又重、薪水也不高 加上每次晚餐都無法好好吃完,導致胃痛>< 但那間醫院真的是正妹護士海,只是大都結婚了 離開後到一家位於屏東的診所工作 真覺得這間的醫師(老闆)可以排名南部最好老闆前幾名 客氣和善、也從不發脾氣、待人親切 而我在這間診
    俠醫報到|關節痛竟是更年期症狀?中醫師來解答 https://ankemedia.com/2024/37984 臉書:林沛勳中醫師 Ig: linpei2022 #林沛勳中醫師 #凱璿中醫 #鳳山凱璿中醫 #高雄中醫 #凱璿中醫診所 #鳳山
    Thumbnail
    出生於清貧的彰化農村,一直努力向學,從為父親奔走醫藥費的公費醫學生,到成為花東唯一醫學院的院長。陳宗鷹以水牛般的毅力、回報社會的感恩心,不但翻轉人生,更開創出花東麻醉醫療與醫學教育的多重宇宙。  一月十九日,節氣進入大寒,但在花蓮慈濟醫院一樓大廳,卻洋溢著歡喜的暖流。許多醫學生、醫師、護理同仁都來
    Thumbnail
    我很鼓勵投資人不要只投資台股,對股市有一點熟悉度後,建議範圍擴況大到美股,甚至是投資全球。因為台股僅是單一國家/市場,如果能將資產投資到其他國家,風險會更分散,機會也更多,特別是美國股市。 美股會很難懂嗎?我相信你認識的美國企業可能會比台灣企業多,我從標普500成分股前15大企業裡隨便抓十
    Thumbnail
    美股因多家熱門話題與龍頭企業市值快速增長受到關注,本文介紹如何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 開設台股及美股複委託帳戶、定期理財的便利性。 定期投資適合單筆資金有限、經驗不多的理財小白、上班族,或者忙碌、沒時間研究基本面的朋友,國泰世華CUBE App美股定額投資功能,操作便利性幾乎完勝海外券商。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圖說:鹿港小鎮醫師張容毓院長與林口長庚兒童醫院陳志榮教授,對抗腸病毒故事分享 記者李婉如/綜合報導 鹿港小鎮診所張容毓院長親身經歷的故事。她是一位視病猶親、深富愛心的小兒科醫師;同時,她也曾體會過身為家長面對腸病毒71型時,心中那股恐懼與煎熬。十多年前,台灣爆發腸病毒71型大流行,母兼父職的
    Thumbnail
    《阿拉斯加韓醫院》主要描述主角金伊琪因為一場意外後,開始長期右手臂疼痛難耐的求醫旅程,最後在阿拉斯加開設的一家韓醫院找到關鍵病因並痊癒的故事。 剛開始閱讀《阿拉斯加韓醫院》時,覺得這是一本故事書。 隨著故事線越走越深入,發現這是一本主角找回自己、學習與自己和解的書。 在韓醫院治療的過程中
    Thumbnail
    20240727 陪你走一段 - 謝謝大體老師 有幾次特別的臨終關懷,與中陰引導經驗。 第一次,在士林的新光醫院。 個案癌末,應家屬請求,前往臨終關懷。 我教導家屬持念「藥師經」( 當時,我正修持此本尊 )。 基於緣分,我每天在個案病床前,修法、持經迴向。
    Thumbnail
    在屏東那間診所的日子,要說平淡輕鬆,自然有;要說奇妙玄靈,當然也有 我印象最深的是 整間診所只有我跟老闆(醫生)是男生,其它的護士都是女生 而老闆是個大聯盟球迷,每當早上調劑室頭頂在撥放大聯盟賽事時,他總會從醫師診間跑出來藥局,然後跟我聊一大堆大聯盟球經XD 我棒球技巧還算普通、但說到對於職
    Thumbnail
    《顯微記》用了八篇短篇來描述八個人的生活,如同用顯微鏡來檢視這些身處醫療相關產業的人們,記下他们受工作影響而延伸至生活的點滴,一觀絕對理性的醫學照護領域中情感和自我認定如何交錯糾纏,意外、自盡、跨性別、同性戀、婚外情等等各式人生,成就一篇篇觀測記錄。
    Thumbnail
    後來我便離開了大寮那間醫院,因為實在太累了、工作量繁雜又重、薪水也不高 加上每次晚餐都無法好好吃完,導致胃痛>< 但那間醫院真的是正妹護士海,只是大都結婚了 離開後到一家位於屏東的診所工作 真覺得這間的醫師(老闆)可以排名南部最好老闆前幾名 客氣和善、也從不發脾氣、待人親切 而我在這間診
    俠醫報到|關節痛竟是更年期症狀?中醫師來解答 https://ankemedia.com/2024/37984 臉書:林沛勳中醫師 Ig: linpei2022 #林沛勳中醫師 #凱璿中醫 #鳳山凱璿中醫 #高雄中醫 #凱璿中醫診所 #鳳山
    Thumbnail
    出生於清貧的彰化農村,一直努力向學,從為父親奔走醫藥費的公費醫學生,到成為花東唯一醫學院的院長。陳宗鷹以水牛般的毅力、回報社會的感恩心,不但翻轉人生,更開創出花東麻醉醫療與醫學教育的多重宇宙。  一月十九日,節氣進入大寒,但在花蓮慈濟醫院一樓大廳,卻洋溢著歡喜的暖流。許多醫學生、醫師、護理同仁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