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藍歷史】活躍在印度洋的海盜船 - 海豚號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碧藍航線 海豚號

碧藍航線 海豚號


海豚號(MOT Dolphin)是一艘6砲雙桅帆船,有60名船員,由海盜理查德·旺特指揮參與了對蒙兀兒帝國船隊的劫掠行動。


理查德·旺特( Richard Want,fl.1692–1696)是一名活躍在印度洋的海盜,他因與托馬斯·圖(Thomas Tew)和亨利·艾弗里 (Henry Avery)一起航行而聞名。


托馬斯·圖(Thomas Tew)從羅德島出發,繞過好望角,進入印度洋,以馬達加斯加為中轉基地,第一次航行,劫掠摩爾人船隻,取得了巨大成功。1692年,旺特是托馬斯·圖在和陸號上的大副。旺特此前曾是一名海盜,當喬治·雷諾返回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鎮時,他與喬治·雷諾一起在“巴徹樂”號上服役。和雷諾一樣,旺特在南卡羅來納州結婚並定居,但紮根於新英格蘭。 圖的船員說服他返回進行第二次巡航,以嘗試重複先前的成功。這次旺特指揮了他自己的6門60人西班牙雙桅帆船「海豚號」,裝備在費城,他從總督那裡獲得了私掠委員會來掩蓋他的活動。1694年,托馬斯·圖和理查德·旺特與另一位普羅維登斯同伴約瑟夫·法羅 (Joseph Faro)一起參加了朴茨茅斯探險之旅。


碧藍航線 海豚號

碧藍航線 海豚號

1695年,一行人抵達摩卡附近時,托馬斯·韋克 (Thomas Wake)和威廉·梅 (William May)加入了他們,並在那裡遇到了亨利·艾弗里 (Henry Avery)。他們等待蒙兀兒帝國滿載財寶的船隊通過;大多數蒙兀兒船隻在夜間溜過,但海盜抓住了兩艘落後的船隻。圖的幻想號繼續航行,攻擊體型較小的法塔赫·穆罕默德號,但在戰鬥初期,穆罕默德號的一發砲彈殺死了圖。其他人擊敗並掠奪了法塔赫·穆罕默德號,結束後他們就轉向了更大的岡斯威號,這是奧朗則布皇帝的私人寶船。圖的阿米提號在船長約翰·愛爾蘭的帶領下駛回馬達加斯加附近亞當·鮑德里奇的海盜貿易站。而旺特的海盜船速度太慢錯過戰鬥,事實證明,旺特的海豚號速度緩慢且不適合航行,因此被海盜船隊遺棄了。艾佛瑞帶著其他船員登上了他的「幻想號」海盜船並燒毀了空的「海豚號」。後來的冒險中法羅和艾佛瑞抓住了岡威號,還拖著梅號和珍珠號,儘管法羅從未與他們交戰。旺特的船員在戰鬥中與艾弗里的船員並肩作戰,並分享了岡斯威的巨大寶藏。 旺恩仍留在艾弗里的幻想號上,穿越波斯灣,然後經巴哈馬返回南卡羅來納州。記錄顯示,1696年他又接受了一次私掠委託,這次是來自南卡羅來納州。


碧藍航線 同人創作

碧藍航線 同人創作



(部分內容參考於網路資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異世界冒險者 傑洛斯
11.6K會員
1.3K內容數
熱愛創作,喜歡閱讀,更愛奇奇怪怪的事物,收藏著來自各地的新奇物件,穿梭在各遊戲、小說、動漫、LARP領域,這裡提供我的生活發現、各類趣聞、資訊知識分享、歡迎各路冒險者一起交流,又或是可以一起旅行,將這個世界的新奇之處帶給大家。
2025/04/14
聖加百列號是一艘葡萄牙克拉克帆船,於1497年建造,總重120噸,船上配備 20 門大砲,是瓦斯科·達伽馬艦隊首次航行印度時的旗艦。
Thumbnail
2025/04/14
聖加百列號是一艘葡萄牙克拉克帆船,於1497年建造,總重120噸,船上配備 20 門大砲,是瓦斯科·達伽馬艦隊首次航行印度時的旗艦。
Thumbnail
2025/04/13
葡萄牙人發現通往印度的海上航線,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從歐洲經由好望角直接到達印度次大陸的航行。此航海計畫由葡萄牙探險家瓦斯科·達·伽馬指揮,於1497年至1499年國王曼努埃爾一世統治期間進行。它是大航海時代和葡萄牙帝國時期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開啟了葡萄牙在馬拉巴爾海岸和印度洋其他地區的海上貿易。
Thumbnail
2025/04/13
葡萄牙人發現通往印度的海上航線,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從歐洲經由好望角直接到達印度次大陸的航行。此航海計畫由葡萄牙探險家瓦斯科·達·伽馬指揮,於1497年至1499年國王曼努埃爾一世統治期間進行。它是大航海時代和葡萄牙帝國時期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開啟了葡萄牙在馬拉巴爾海岸和印度洋其他地區的海上貿易。
Thumbnail
2025/02/16
聖特立尼達號(Santísima Trinidad)是一艘西班牙船,也叫做聖三位一體號,配備有116門大砲。1803年改革後,最初的火砲數量為136門,特拉法加海戰前夕,多帶了4門4磅榴彈砲,火砲數量增至140門。
Thumbnail
2025/02/16
聖特立尼達號(Santísima Trinidad)是一艘西班牙船,也叫做聖三位一體號,配備有116門大砲。1803年改革後,最初的火砲數量為136門,特拉法加海戰前夕,多帶了4門4磅榴彈砲,火砲數量增至140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和睦號(Amity)是一艘單桅船,重約70噸,配有8門砲和46名船員,在1692年由百慕達的投資者提供給托馬斯·圖作為私掠船。1696年改裝為雙桅船。
Thumbnail
和睦號(Amity)是一艘單桅船,重約70噸,配有8門砲和46名船員,在1692年由百慕達的投資者提供給托馬斯·圖作為私掠船。1696年改裝為雙桅船。
Thumbnail
朴茨茅斯冒險號是一艘6砲三桅帆船,重量約90噸,有60名船員,由海盜約瑟夫·法魯指揮參與了對蒙兀兒帝國船隊的劫掠。約瑟夫法羅是來自羅德島州紐波特的海盜,活躍於海盜黃金時代。
Thumbnail
朴茨茅斯冒險號是一艘6砲三桅帆船,重量約90噸,有60名船員,由海盜約瑟夫·法魯指揮參與了對蒙兀兒帝國船隊的劫掠。約瑟夫法羅是來自羅德島州紐波特的海盜,活躍於海盜黃金時代。
Thumbnail
海豚號(MOT Dolphin)是一艘6砲雙桅帆船,有60名船員,由海盜理查德·旺特指揮參與了對蒙兀兒帝國船隊的劫掠行動,理查德·旺特( Richard Want,fl.1692–1696)是一名活躍在印度洋的海盜。
Thumbnail
海豚號(MOT Dolphin)是一艘6砲雙桅帆船,有60名船員,由海盜理查德·旺特指揮參與了對蒙兀兒帝國船隊的劫掠行動,理查德·旺特( Richard Want,fl.1692–1696)是一名活躍在印度洋的海盜。
Thumbnail
金鹿號是英國探險家、著名海盜德雷克,在環球航行時,為紀念通過麥哲倫海峽剩下的最後一艘船,德瑞克將之改名為金鹿號(Golden Hind),因為此船贊助人海頓爵士的徽章盾牌上是一隻金鹿,船型為大航海時代的蓋倫型三桅帆船,全船長約26米。
Thumbnail
金鹿號是英國探險家、著名海盜德雷克,在環球航行時,為紀念通過麥哲倫海峽剩下的最後一艘船,德瑞克將之改名為金鹿號(Golden Hind),因為此船贊助人海頓爵士的徽章盾牌上是一隻金鹿,船型為大航海時代的蓋倫型三桅帆船,全船長約26米。
Thumbnail
冒險加利號,Adventure Galley,也稱為Adventure,原是一艘英國商船,由蘇格蘭船長威廉.基德(William Kidd)駕駛,她是一種混合動力船,將風帆與槳相結合,使其在有風和平靜的條件下都具有機動性。該船於 1695 年底下水,並於次年被基德收購,用於他的私掠活動。
Thumbnail
冒險加利號,Adventure Galley,也稱為Adventure,原是一艘英國商船,由蘇格蘭船長威廉.基德(William Kidd)駕駛,她是一種混合動力船,將風帆與槳相結合,使其在有風和平靜的條件下都具有機動性。該船於 1695 年底下水,並於次年被基德收購,用於他的私掠活動。
Thumbnail
維達號(Whydah Gally,也有Whidah或Whidaw等拼法)是18世紀初的一艘大型販奴船,後來被大西洋上的著名海盜頭目黑山姆奪為旗艦,不久便於1717年4月26日在鱈角近海遭遇暴風雨觸礁沉沒,僅兩人生還,船上估計載有4.5公噸的金銀珠寶。
Thumbnail
維達號(Whydah Gally,也有Whidah或Whidaw等拼法)是18世紀初的一艘大型販奴船,後來被大西洋上的著名海盜頭目黑山姆奪為旗艦,不久便於1717年4月26日在鱈角近海遭遇暴風雨觸礁沉沒,僅兩人生還,船上估計載有4.5公噸的金銀珠寶。
Thumbnail
大家好!今天我們要一同踏上一場刺激而神秘的冒險之旅,進入充滿傳說與浪漫的海盜世界。海盜,這個詞彙總是讓我們聯想到過去的歷史與文化,以及一種無拘無束的自由生活。在本文中,我們將深入探討海盜的歷史、生活方式以及他們帶給世界的影響。
Thumbnail
大家好!今天我們要一同踏上一場刺激而神秘的冒險之旅,進入充滿傳說與浪漫的海盜世界。海盜,這個詞彙總是讓我們聯想到過去的歷史與文化,以及一種無拘無束的自由生活。在本文中,我們將深入探討海盜的歷史、生活方式以及他們帶給世界的影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