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走讀包尾客莊:平和國小師生一起尋找家鄉故事,感受客底文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南投市,2024年10月30日 ——

為了讓孩子更認識家鄉,南投市振興里推動包尾山水育客庄-振興里客底文化發展計畫」,透過走讀活動進行地方探究,讓孩子認識文化、理解地方,進一步建立認同。

「走讀包尾客莊」活動今日熱鬧展開,來自平和國小的師生跟隨導覽員,穿梭於振興里的老巷弄間,親手觸摸甘蔗、學習武術、尋訪古蹟,以腳步探尋家鄉的故事,重新認識這片土地的文化。這場走讀活動不僅是一堂特別的戶外課,也是「包尾山水育客庄-振興里客底文化發展計畫」中的重要活動之一。

平和國小師生一起尋找家鄉故事,感受客底文化

平和國小師生一起尋找家鄉故事,感受客底文化

從包尾出發,尋找家鄉的根

此次活動背後的「包尾山水育客庄」計畫,是南投市振興里推動的重要文化振興行動,隸屬於「客家族群主流化發展計畫(109-114年)」的一部分。透過教育、社區連結和親身體驗,該計畫希望讓在地居民,尤其是年輕一代,重新發現客底文化的根源。計畫強調不僅要學習歷史,更要透過體驗和參與,賦予社區活力,並培養孩子們對這段文化的自豪感和傳承心。

「我們不只要認識客底文化,更要讓它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導覽老師蔡淑伶說道,「這樣才能讓孩子們從小建立族群認同,長大後以更多元的視角看待世界。」

師生穿梭巷弄,挖掘地方故事

活動從包尾帝君廟出發,導覽員於廟前說明行程後,大家一起前往巷弄尋找隱藏的歷史故事。

raw-image
  • 張廖宗祠:孩子們興奮地尋找家族祖籍的線索,了解「福佬客」的故事。
  • 武術廣場:在廣場中央的武術地磚間,孩子們探索不同的武術招式並拍下紀念照片。振興里的武術文化具代表性,孩子們通過兵器、盾牌和武獅,了解過去的生活背景。
  • 福德祠:大家探索清代秀才的歷史,並驚喜地發現隱藏在廟裡的土地公與土地婆。
  • 甘蔗園:學生們摸著甘蔗的葉片,在甘蔗田間穿梭,並開心地說:「原來甘蔗是這樣的!」他們也順道了解南投糖廠在日治時期的發展歷史。
raw-image


「巷弄裡的故事真有趣!」一位小朋友興奮地說,「原來平時經過的地方有這麼多歷史和文化!」

 手作繪拔藍染,連結地方特色

在第二場課程中,藍染專家紀碧雲老師帶領學生體驗藍染與拔染的手作課程。藍染採用天然植物染料,賦予布料深邃的藍色,而拔染則透過去除或改變局部顏色,創造出獨特的圖案與設計。孩子們在染好的布料上進行拔染,將特定圖案上的顏色去除,等待變色後,再進行漂洗,呈現獨具個性的作品。這些作品結合了在地的文化圖騰,有機會發展成振興里具代表性的文化藝術作品。

回顧活動行程後,孩子們創作了自己的文化符碼,「獅頭!」「武功!」「江斗南!」振興里已在他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小朋友說:「老師,我很喜歡我的作品,我要送給媽媽!」

raw-image


文化教育與地方創生雙管齊下

「包尾山水育客庄」計畫除了這次走讀活動,還規劃了一系列的教育鏈結和成果分享活動,包括田野調查、教材編寫和文史資料轉譯成繪本等,希望逐步打造成包尾地區的客底文化推廣中心。

這項計畫希望打破單一族群的認同,透過與其他文化的融合,創造更豐富的多元文化。活動分為兩個階段,前期著重在文化踏查與教育鏈結,後期則專注於成果擴散與社區影響力提升,目標是讓客底文化在未來成為地方的重要亮點。

孩子們的感言:探索文化的驚喜之旅

參加活動的孩子們紛紛表示,這次走讀讓他們重新認識了平常不曾注意到的家鄉之美。「今天很好玩,沒想到離學校很近的社區也有好多故事。我學到了家族的故事,還知道我們這裡有糖廠的歷史!」一位學生興奮地說。

raw-image

平和國小的教務主任也認為,這種結合教育與體驗的活動非常有意義。「在課堂裡學的歷史,走到戶外感受後,印象更深刻。小朋友的回饋都很棒,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感謝您用心的規劃,帶來這麼棒的體驗。」一位老師笑著表示,「這樣的活動不只是讓孩子認識文化,更讓他們有機會愛上自己的家鄉。」

raw-image


南投市公所表示,未來將會持續推動類似活動,鼓勵社區和學校一起攜手合作,把地方文化變成活生生的教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范小哥的創生沙龍
2會員
7內容數
文字的世界,是無限而寬廣,可以產生創造與破壞,希望在我的文字與圖像裡,都是溫暖與善意。
2024/10/25
在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及天下遠見文化教育基金會的協助下,讓車站大廳搖身一變成為一座充滿人文氣息的長廊書坊,開放式的書坊歡迎民眾前來閱讀,除了享受閱讀的樂趣,也讓台西客運成為知識匯集的中心,未來結合小鎮文創數位社區以及影響力議題的探討,成為一座真正為地方培育人才的據點。
Thumbnail
2024/10/25
在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及天下遠見文化教育基金會的協助下,讓車站大廳搖身一變成為一座充滿人文氣息的長廊書坊,開放式的書坊歡迎民眾前來閱讀,除了享受閱讀的樂趣,也讓台西客運成為知識匯集的中心,未來結合小鎮文創數位社區以及影響力議題的探討,成為一座真正為地方培育人才的據點。
Thumbnail
2024/10/18
歲月雖讓礦坑的轟鳴聲遠去,但那些深藏在菁桐每一條街巷裡的故事與記憶,卻依舊鮮活。透過阿嬤們的溫柔訴說,跨越時代與國界的對話逐漸成形,文化與韌性交織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延續這片土地的生命力與故事。這裡不僅是一座村落,更是一段歷史的見證,提醒著我們,每一個微笑、每一段回憶,都是永續的希望與傳承的根源。
Thumbnail
2024/10/18
歲月雖讓礦坑的轟鳴聲遠去,但那些深藏在菁桐每一條街巷裡的故事與記憶,卻依舊鮮活。透過阿嬤們的溫柔訴說,跨越時代與國界的對話逐漸成形,文化與韌性交織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延續這片土地的生命力與故事。這裡不僅是一座村落,更是一段歷史的見證,提醒著我們,每一個微笑、每一段回憶,都是永續的希望與傳承的根源。
Thumbnail
2024/10/08
「生活即工藝,工藝即生活」,台灣擁有許多傲人的傳統工藝,每一項工藝皆承載著文化的底蘊與智慧的傳承,不僅是一種技藝,更是台灣豐富多彩文化的縮影;透過文化與技術的堆疊累積,造就了增加美感的工藝品,隨著時代變遷,與日常生活緊密連結的工藝距離我們越來越遠,建立可使人們親近工藝的環境非常重要。
Thumbnail
2024/10/08
「生活即工藝,工藝即生活」,台灣擁有許多傲人的傳統工藝,每一項工藝皆承載著文化的底蘊與智慧的傳承,不僅是一種技藝,更是台灣豐富多彩文化的縮影;透過文化與技術的堆疊累積,造就了增加美感的工藝品,隨著時代變遷,與日常生活緊密連結的工藝距離我們越來越遠,建立可使人們親近工藝的環境非常重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為了讓孩子更認識家鄉,南投市振興里推動包尾山水育客庄-振興里客底文化發展計畫」,透過走讀活動進行地方探究,讓孩子認識文化、理解地方,進一步建立認同。這場走讀活動不僅是一堂特別的戶外課,也是「包尾山水育客庄-振興里客底文化發展計畫」中的重要活動之一。
Thumbnail
為了讓孩子更認識家鄉,南投市振興里推動包尾山水育客庄-振興里客底文化發展計畫」,透過走讀活動進行地方探究,讓孩子認識文化、理解地方,進一步建立認同。這場走讀活動不僅是一堂特別的戶外課,也是「包尾山水育客庄-振興里客底文化發展計畫」中的重要活動之一。
Thumbnail
親子小旅行 20240921  南投集集小鎮【社區文化據點小旅行暨食農教育】體驗活動   活動時間/09:00~13:00 活動流程/集集車站文史導覽-廣盛宮-清水花園-和平國小(昔日新高神社)-大眾爺廟&大樟樹-本草自然生技園區(手作:火龍果珍珠&左手香苔球) *自己額外的附加行程/
Thumbnail
親子小旅行 20240921  南投集集小鎮【社區文化據點小旅行暨食農教育】體驗活動   活動時間/09:00~13:00 活動流程/集集車站文史導覽-廣盛宮-清水花園-和平國小(昔日新高神社)-大眾爺廟&大樟樹-本草自然生技園區(手作:火龍果珍珠&左手香苔球) *自己額外的附加行程/
Thumbnail
台灣各個縣市都有許多客家文化園區存在。客家文化園區存在說明透過精緻的傳統客家文物蒐集、保存、展示,細膩的融合傳統文化與現代創意思維,使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具備觀光、教育與休閒的功能,旅客遊客家文化中深層感受客家文化之美,達成發揚客家與推廣文化旅遊的目的。這篇來介紹新竹縣湖口鄉好客文創園區。 新竹縣湖
Thumbnail
台灣各個縣市都有許多客家文化園區存在。客家文化園區存在說明透過精緻的傳統客家文物蒐集、保存、展示,細膩的融合傳統文化與現代創意思維,使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具備觀光、教育與休閒的功能,旅客遊客家文化中深層感受客家文化之美,達成發揚客家與推廣文化旅遊的目的。這篇來介紹新竹縣湖口鄉好客文創園區。 新竹縣湖
Thumbnail
透過傳承,讓孩子理解家鄉生態 位於南投縣埔里鎮桃米村裡的桃源國小,因著地理條件,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然而,桃米能從一個沒沒無聞的小商村變成桃米生態村,是許多人歷經近二十年的努力成果。 民國94年,蔡鳳琴校長接任桃源國小,與幾位深耕於桃米,瞭解當地生態的居民談生態概念,希望能將地方多樣的物種與小學
Thumbnail
透過傳承,讓孩子理解家鄉生態 位於南投縣埔里鎮桃米村裡的桃源國小,因著地理條件,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然而,桃米能從一個沒沒無聞的小商村變成桃米生態村,是許多人歷經近二十年的努力成果。 民國94年,蔡鳳琴校長接任桃源國小,與幾位深耕於桃米,瞭解當地生態的居民談生態概念,希望能將地方多樣的物種與小學
Thumbnail
七月初,德內儿來到南投縣信義鄉潭南國小進行為期一週的教學服務。潭南國小位於日月潭的山邊,放眼望去不同時段的山景耐人尋味;到了夜晚,清澈的環境更能清楚地看到天上的星星。兩年前,德內ㄦ第二屆的種子老師就來到這裡服務,志工們對這裡的孩子和一切懷念不已,我們也很榮幸能再有機會回到這裡教
Thumbnail
七月初,德內儿來到南投縣信義鄉潭南國小進行為期一週的教學服務。潭南國小位於日月潭的山邊,放眼望去不同時段的山景耐人尋味;到了夜晚,清澈的環境更能清楚地看到天上的星星。兩年前,德內ㄦ第二屆的種子老師就來到這裡服務,志工們對這裡的孩子和一切懷念不已,我們也很榮幸能再有機會回到這裡教
Thumbnail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苗栗縣三義鄉近年來積極推動農村再生,以活化在地旅遊產業。為了提高社區夥伴對農村再生與環境營造的參與度,深化在地居民對地方認同與環境共榮的價值意識,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將於2023年7月6日舉辦「農村走讀培訓體驗」活動。活動以勝興鐵道為主題,提供多元的走讀、體驗交流及實境遊
Thumbnail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苗栗縣三義鄉近年來積極推動農村再生,以活化在地旅遊產業。為了提高社區夥伴對農村再生與環境營造的參與度,深化在地居民對地方認同與環境共榮的價值意識,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將於2023年7月6日舉辦「農村走讀培訓體驗」活動。活動以勝興鐵道為主題,提供多元的走讀、體驗交流及實境遊
Thumbnail
❥ 大腳走新竹 ❥ 導覽縣史館! ❥ lulu老師小結
Thumbnail
❥ 大腳走新竹 ❥ 導覽縣史館! ❥ lulu老師小結
Thumbnail
文 / 見域工作室 「見域工作室」深耕於新竹舊城區,「見域」是看見地方之意,團隊試圖以各種視角去觀看城市空間、討論在地文化,讓大家看見過去,想像未來,期望成為民眾認識新竹的入口。 工作室位於以新竹城隍廟為核心的舊城區,團隊租下老屋後親手整理,活化為在地文化空間,除了販售自主開發的城市文化商品,更持續
Thumbnail
文 / 見域工作室 「見域工作室」深耕於新竹舊城區,「見域」是看見地方之意,團隊試圖以各種視角去觀看城市空間、討論在地文化,讓大家看見過去,想像未來,期望成為民眾認識新竹的入口。 工作室位於以新竹城隍廟為核心的舊城區,團隊租下老屋後親手整理,活化為在地文化空間,除了販售自主開發的城市文化商品,更持續
Thumbnail
上學期參加南港社區大學公民週的戶外走讀,三場不同主題各自精彩的內容教人獲益良多,所以這學期的戶外課當然不能錯過,只是礙於疫情還在,搶手的戶外課改限制一人只可報一堂,取捨後揪了烏克麗麗班同學再訪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場。 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場 上次來訪主要是認識包種茶原鄉,著重在瞭解製茶過程跟品茶,這趟來則是
Thumbnail
上學期參加南港社區大學公民週的戶外走讀,三場不同主題各自精彩的內容教人獲益良多,所以這學期的戶外課當然不能錯過,只是礙於疫情還在,搶手的戶外課改限制一人只可報一堂,取捨後揪了烏克麗麗班同學再訪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場。 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場 上次來訪主要是認識包種茶原鄉,著重在瞭解製茶過程跟品茶,這趟來則是
Thumbnail
海佃國小的小學生們利用課餘時間,在老師們的帶領下學習環境教育知識,除了在教室內動手檢測水質外,更在每年寒暑假「為台灣而走」,守護台灣的河川。而在2017年一開始,小台江的過年就和別人很不一樣,結合了70位師生展開「台江百里溪行-愛鄉護水」騎巡活動。
Thumbnail
海佃國小的小學生們利用課餘時間,在老師們的帶領下學習環境教育知識,除了在教室內動手檢測水質外,更在每年寒暑假「為台灣而走」,守護台灣的河川。而在2017年一開始,小台江的過年就和別人很不一樣,結合了70位師生展開「台江百里溪行-愛鄉護水」騎巡活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