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為〈展覽會之畫〉,當然與繪畫有關,基本架構由十段與畫作相關的鋼琴曲串連。但這些畫作並非畫廊裡的偉大作品,反而是業餘玩家的素人之作。
器樂曲本來就難精細描繪情感,所謂國民樂派音樂其實是政治掛帥的歌劇和歌曲,但時至今日,歌詞的語言文字成了障礙,抽象的器樂反而是「音樂無國界」的推手。但也因此,國民樂派的器樂曲究竟意圖表達多少國族主觀,恐怕得有所斟酌。以此角度觀之,〈展覽會之畫〉和德國作曲家布拉姆斯所寫的匈牙利舞曲可能沒太大不同。
穆梭斯基這些曲子裡,有古堡的荒涼淡遠,有牛車的愁苦蒼茫,難得也有個花園一反詭異陰森基調,描繪的竟非故鄉,而是法國庭園。
〈展覽會之畫〉後半,墓穴、女巫都和死亡相關,冷離、悲苦、生死、恐懼、吃人肉、啃人骨,都成為隱喻。但最後鼎鼎大名的終樂章引用了沙皇時代的軍歌,描繪基輔城門的光榮,而這個想像中的城門,從未建造起來,如今烏克蘭脫離俄國,搞成戰火綿延,意涵就更複雜難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