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混泥土為何能屹立千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古羅馬混凝土的耐久性是其建築能夠屹立千年的重要原因。這種混凝土的特殊配方和製作技術使其在各種環境中都能保持穩定,甚至在地震和海洋侵蝕等惡劣條件下依然完好無損。

古羅馬混凝土的組成

  • 石灰碎屑的角色

研究顯示,古羅馬混凝土中包含一種稱為石灰碎屑(lime clasts)的白色顆粒,這些顆粒能夠在混凝土出現裂縫時進行自我修復。當混凝土受到水的侵蝕時,這些石灰碎屑會溶解並與水反應,形成鈣飽和溶液,隨後再結晶為碳酸鈣,填補裂縫。

  • 熱拌技術

古羅馬人在製作混凝土時使用了熱拌法(hot mixing),這一技術使得生石灰(未經水合的石灰)能夠在高溫下與其他材料充分反應,生成更強韌的化合物。這不僅加速了固化過程,還提高了混凝土的整體強度和耐用性。

  • 耐久性的科學解釋

古羅馬混凝土的耐用性與其材料的選擇和製作方法密切相關。科學家們發現,古代建築中使用的火山灰和生石灰的結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化學結構,使得混凝土能夠在時間的考驗下仍然保持穩定。與現代混凝土相比,古羅馬混凝土在數十年後不會出現崩壞,而是能夠持續數千年。

古羅馬混凝土的自我修復能力如何被發現

古羅馬混凝土的自我修復能力是近年來科學家們深入研究的結果,特別是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的研究團隊對其進行了詳細分析。這項能力的發現主要源於對古羅馬混凝土成分的重新評估,尤其是其中的石灰碎屑(lime clasts)。

研究發現的背景

長期以來,科學界普遍認為古羅馬混凝土的耐用性主要歸功於火山灰。然而,最新研究指出,石灰碎屑在混凝土中的角色同樣重要。這些石灰碎屑能夠在混凝土出現裂縫時與水反應,形成鈣飽和溶液,並迅速結晶為碳酸鈣,有效填補裂縫。

自我修復機制

當混凝土內部出現微小裂縫時,裂縫會優先穿過高表面積的石灰碎屑。這些碎屑在水的作用下會溶解並形成鈣溶液,隨後再結晶填補裂縫。這一過程是自發性的,能夠在裂縫擴展之前自動進行修復。

實驗驗證

研究人員進行了實驗,製作了古羅馬和現代混凝土的樣本,故意使其開裂並觀察水流經裂縫後的情況。結果顯示,古羅馬混凝土在不到兩週內完全癒合,而現代混凝土則無法修復,持續出現滲水情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世界新鮮事
13會員
705內容數
世界新鮮事
世界新鮮事的其他內容
2025/01/24
OpenAI推出AI代理工具「Operator」,能自動執行日常任務如預約餐廳、訂購雜貨等,結合GPT-4o技術,提升生活效率,未來將擴展至企業應用。
2025/01/24
OpenAI推出AI代理工具「Operator」,能自動執行日常任務如預約餐廳、訂購雜貨等,結合GPT-4o技術,提升生活效率,未來將擴展至企業應用。
2025/01/24
美國總統川普威脅對俄羅斯徵收146%關稅,以迫使結束烏克蘭戰爭。專家分析此舉對全球經濟與政治的影響,並探討俄羅斯的回應與戰爭未來走向。
2025/01/24
美國總統川普威脅對俄羅斯徵收146%關稅,以迫使結束烏克蘭戰爭。專家分析此舉對全球經濟與政治的影響,並探討俄羅斯的回應與戰爭未來走向。
2025/01/24
幣安旗下Binance Labs更名為YZi Labs,轉型為家族辦公室,管理100億美元資產,投資重點擴展至AI與生物技術,並由Ella Zhang領導,推動Web3與新興技術創新。
2025/01/24
幣安旗下Binance Labs更名為YZi Labs,轉型為家族辦公室,管理100億美元資產,投資重點擴展至AI與生物技術,並由Ella Zhang領導,推動Web3與新興技術創新。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寧靜柔和的愛琴海風以及大規模的藍白色建築佔據了大部分人對於希臘的印象以及嚮往,而我們再往深處發覺便會發現,隨著歷史長河不斷侵蝕打磨依然聳立於此的神廟也很值得細細品味,就讓我們一起發掘支撐著整座建築,也散發出優美氣息的古希臘柱吧! 古希臘三柱 古希臘的建築從西元前7世紀末,除屋架之外,均採用石
Thumbnail
寧靜柔和的愛琴海風以及大規模的藍白色建築佔據了大部分人對於希臘的印象以及嚮往,而我們再往深處發覺便會發現,隨著歷史長河不斷侵蝕打磨依然聳立於此的神廟也很值得細細品味,就讓我們一起發掘支撐著整座建築,也散發出優美氣息的古希臘柱吧! 古希臘三柱 古希臘的建築從西元前7世紀末,除屋架之外,均採用石
Thumbnail
羅馬,一個擁有2800多年歷史的城市,被譽為「永恆之城」(拉丁語:Urbs Aeterna)。這裡是古羅馬文明的發源地,見證了羅馬共和國及羅馬帝國的興衰,並在西羅馬帝國崩潰後,成為西方世界的宗教信仰中心。
Thumbnail
羅馬,一個擁有2800多年歷史的城市,被譽為「永恆之城」(拉丁語:Urbs Aeterna)。這裡是古羅馬文明的發源地,見證了羅馬共和國及羅馬帝國的興衰,並在西羅馬帝國崩潰後,成為西方世界的宗教信仰中心。
Thumbnail
馬桶演進的千年之旅# 2 從古代的簡單石座到現代的智能馬桶,衛浴設施的演進及變遷。古羅馬的公共廁所、中世紀城堡的隱祕“更衣室”、文藝復興時期的沖水馬桶革新,以及工業革命後的普及,每一個時期都體現了技術與設計的融合。本篇將帶您穿越歷史,探索各個時期馬桶的設計演變及其對現代家庭生活的深遠影響。
Thumbnail
馬桶演進的千年之旅# 2 從古代的簡單石座到現代的智能馬桶,衛浴設施的演進及變遷。古羅馬的公共廁所、中世紀城堡的隱祕“更衣室”、文藝復興時期的沖水馬桶革新,以及工業革命後的普及,每一個時期都體現了技術與設計的融合。本篇將帶您穿越歷史,探索各個時期馬桶的設計演變及其對現代家庭生活的深遠影響。
Thumbnail
馬桶演進的千年之旅# 1 從古代的簡單石座到現代的智能馬桶,衛浴設施的演進及變遷。古羅馬的公共廁所、中世紀城堡的隱祕“更衣室”、文藝復興時期的沖水馬桶革新,以及工業革命後的普及,每一個時期都體現了技術與設計的融合。本篇將帶您穿越歷史,探索各個時期馬桶的設計演變及其對現代家庭生活的深遠影響。
Thumbnail
馬桶演進的千年之旅# 1 從古代的簡單石座到現代的智能馬桶,衛浴設施的演進及變遷。古羅馬的公共廁所、中世紀城堡的隱祕“更衣室”、文藝復興時期的沖水馬桶革新,以及工業革命後的普及,每一個時期都體現了技術與設計的融合。本篇將帶您穿越歷史,探索各個時期馬桶的設計演變及其對現代家庭生活的深遠影響。
Thumbnail
走進羅馬,就是走進歴史,據說走在路上隨便踢到一顆小石頭,就是碰觸到兩千年前的遺物。羅馬帝國統治當時西歐到西亞的大部份區域。
Thumbnail
走進羅馬,就是走進歴史,據說走在路上隨便踢到一顆小石頭,就是碰觸到兩千年前的遺物。羅馬帝國統治當時西歐到西亞的大部份區域。
Thumbnail
兩千年前的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Vitruvius)於《建築十書》(De Architectura)提及建築的3原則「堅固、實用、美觀」,後來發展成為「持久、便利、愉悅」。相同的是建築必須具備堅固、持久的兼顧結構「安全」,符合使用習慣的「適用」,及讓人產生主觀愉悅、樂趣的「生活美學」。
Thumbnail
兩千年前的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Vitruvius)於《建築十書》(De Architectura)提及建築的3原則「堅固、實用、美觀」,後來發展成為「持久、便利、愉悅」。相同的是建築必須具備堅固、持久的兼顧結構「安全」,符合使用習慣的「適用」,及讓人產生主觀愉悅、樂趣的「生活美學」。
Thumbnail
我們常看到書上所述,古代文明如何興盛、建築工藝多麼高明,如果時至今日還能親眼目睹,對於過往的歷史、昔日的榮光與國力、甚至是民情風俗,就能夠一探究竟。西班牙古城塞哥維亞(Segovia),有城堡,有教堂,有水道橋,漫步古城區的街道,除了讚嘆2千年前的水利工程技術,或許真能感受到歷史的洪流中,人是如⋯⋯
Thumbnail
我們常看到書上所述,古代文明如何興盛、建築工藝多麼高明,如果時至今日還能親眼目睹,對於過往的歷史、昔日的榮光與國力、甚至是民情風俗,就能夠一探究竟。西班牙古城塞哥維亞(Segovia),有城堡,有教堂,有水道橋,漫步古城區的街道,除了讚嘆2千年前的水利工程技術,或許真能感受到歷史的洪流中,人是如⋯⋯
Thumbnail
洞石(Travertine)的學名叫「石灰華」,顧名思義是一種多孔的石頭,被歸類在大理石類。 洞石的使用年代很久遠,最能代表洞石的傑作你一定認識。
Thumbnail
洞石(Travertine)的學名叫「石灰華」,顧名思義是一種多孔的石頭,被歸類在大理石類。 洞石的使用年代很久遠,最能代表洞石的傑作你一定認識。
Thumbnail
享譽全球的世界文化遺產「羅馬競技場(Colosseum)」(羅馬歷史中心),建於西元一世紀,是現存最大的古代圓形劇場,也是義大利最多人參觀的旅遊景點。 義大利文化部長於上週日(5/2)宣布來自米蘭的工程公修復公司獲得了約台幣6.2億元修復羅馬競技場地板的標案,並公佈了模擬動畫,預計於2023年完成。
Thumbnail
享譽全球的世界文化遺產「羅馬競技場(Colosseum)」(羅馬歷史中心),建於西元一世紀,是現存最大的古代圓形劇場,也是義大利最多人參觀的旅遊景點。 義大利文化部長於上週日(5/2)宣布來自米蘭的工程公修復公司獲得了約台幣6.2億元修復羅馬競技場地板的標案,並公佈了模擬動畫,預計於2023年完成。
Thumbnail
兩千年前的羅馬人有著非常先進的技術與手腕,而面臨社會問題時所採取的種種對策也都相當細膩——無論是失業問題、士氣下降、或是文化相融……這些其實也都是現今社會所會面臨的議題,兩相比較之下,便更加顯現得羅馬的思維真的非常現代化且有理可循
Thumbnail
兩千年前的羅馬人有著非常先進的技術與手腕,而面臨社會問題時所採取的種種對策也都相當細膩——無論是失業問題、士氣下降、或是文化相融……這些其實也都是現今社會所會面臨的議題,兩相比較之下,便更加顯現得羅馬的思維真的非常現代化且有理可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