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人玲英文名为Grace,小舒舒(小女)也以此命名,加上我中文名字里本来也有个“恩”字(腰斩之,得我笔名),所以我们家共有三个“恩”(Grace)。
圣经里有节经文也有三个”恩”字:从他丰满的“恩”典里 ,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约1:16) 。恩上加恩,英文就是Grace Upon Grace,是玲最喜欢的圣经词汇之一。
如果有机会来我家,会看到很多Grace Upon Grace的收藏品,从小钱包,保温瓶,小牌匾直到她手办的小灯箱等。话说前年尾团契让大家在纸条上写下新一年的期望,由牧师保管一年后再交回。我手里拿到玲的“遗物”,打开一看,不出所料,也是Grace Upon Grace。
后来,我们也把这节经文刻在了玲的墓碑上。
这几天,重新咀嚼这节经文,有了一些新体会。
回想廿多年前在外国留学时,成绩不错拿到了Dean’s List,负责的大学生教会也稳步成长,与当时的女友感情稳定,我就以为这就是“恩上加恩”。
岂知后来这段爱情以很错愕,惨痛的方式触礁沉没了,大学毕业后寻工也到处碰壁。如果恩典用加减来计算,当时恐怕是负数了。当然,这是因为我误会了所谓恩典。
这些世上的丰富,对保罗来说是粪土,也是萧招和牧师自创《零零歌》里的零。
毕竟约1:16节中说这句话的施洗约翰,没有家道丰富,更没有爱情事业两得意。他被下在监里,然后因为某少女的一句话,就被斩首了。我不知道在人生最后光景,他会否巴望着他的亲戚,也是救主的耶稣来搭救。忠心辛劳了这么多年,自己也算功成身退了,可不可以要求一个比较好的结局,就比如说告老还乡?!
如果他没有这样想,一是可能他把死亡看得很透彻,不然就是他清楚知道自己在世的使命,或如其他殉道者一般,向往天上的奖赏。这几样,都是我缺乏的东西。
在一次聚会分享中,我提到玲的骤逝仿佛带走了我下辈子所有的快乐。那段暗无天日的日子中,无法想象自己能再次感受到开心,兴奋,欣慰等情绪了....
事实又是如何呢?
当大儿的球队以40-0落后时,他顺手投入了一粒三分球,振臂好似拿下冠军时...
还有当小舒舒一岁时蹒跚走来,然后笑着扑入我的怀中时...
——我感到兴奋
当我用着内人的姐妹版圣经,赫然看到她写的小字条: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
还有当岳母哽咽着,明白我深爱她女儿时...
——我感到欣慰和感动
当女儿在西马某水上乐园,告诉我今天是她最快乐的一天...
以及当我在静修营中,听到神轻声的呼唤时...
——我感到幸福
还有些小事,如某崇拜后,有位长辈告诉我,我每篇拙作都读过三遍(虽然后来她有解释因她中文不大好)也让我感到小愉悦。
回到这节经文,研经者普遍相信,经文当中的恩典是累积性的,不停的加上去(只加没减),又像波浪般前仆后继。所以,“每早晨都是新的”(哀3:23),无论顺境逆境,神没有停止发出祂的善意和慈爱,我们要做的只是不断地凭信心张手接收。
这些恩典不是物质上的拥有,更多是让神展示部分的神性和爱,以致我们能稍微更了解祂。无可否认,有时痛苦似乎是最好的方法之一。正是这些一个个的顿悟,深化了我们的生命,温暖我们的心和周遭。
最近常接触几位属灵前辈——鲁益斯,张文亮及温伟耀的作品,他们都经历丧偶之痛,也在挣扎中述说神的恩典,给我莫大的安慰。如温博士所言,“就在这个漫长忍耐、甚至开始质疑的过程中,许多次我都发现:虽然在重大痛苦的事情方面,并没有显现出任何出路或者曙光、改变,但在我身边同时所发生的许多小事,却涌溢着上帝对我关怀和看顾的明证”(摘自《上帝与人间的苦难》)。与其如溺水之人,狂抓一通;或如在火场中只顾重复嘶声尖叫,听不进救援的指示——我对着镜子,努力告诉自己冷静:丧偶不是末日,上帝依次而来的恩典可能已在外敲门了。
(笔于1.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