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中的身分與關係

田野中的身分與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質性研究與田野的系列文章見此]


承繼上一篇。前面講到身分的問題,也就是你到田野去想扮演什麼角色、別人認為你是什麼角色...這些的討論,影響了你跟他人的互動,這也影響了你的田野資料。

如前篇所提,親疏遠近影響著互動、對話的內容。你跟好朋友能聊的內容,跟路上攔檢你的警察能談的內容,一般情況下應該是有差異的。再者,前面強調過的,如知名動畫主角史瑞克先生名言:「洋蔥有層次,吃人怪也有層次...懂嗎?我們都有層次」,一個田野也是有層次的,你能認識到什麼層次,可能因素很多(例如你閱讀很多相關文獻、有理論的真知灼見;你在田野中互動很久了,相當有洞見),但與田野的關係可能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以個人經驗來說,通常在一個地方隨意漫步找人聊天、慢慢找到自己適合的位置、到大家願意跟你說些不只是給觀光客聽的話語,大概要半年(當然每個人情況不同,我覺得我相當緩慢)。這裡說「不只是給觀光客聽的話語」,通常也不會是掏心掏肺,但至少感覺得到雙方的關係有一定的信任與開放。例如,社區的夥伴開始願意跟你透露對某某人的負面意見,那大概可以知道雖稱不上換帖兄弟,但雙方應該有一定的信任。

當然,也是有可能永遠停留在觀光客的角色位置。例如有事才來KPI達到就走。我個人認為這也不一定有什麼不好,一切還是要看雙方的情況。

但這種關係的建立,對做研究來說還是有些好處的,至少有機會去了解深層的邏輯並加以分析,或者達到一種合理互動的關係(而非來這蒐資料回去隨便寫唬唬沒到過現場的人,也不管會對田野中的人們造成什麼影響),或者,再退一步說,至少至少比較有人願意讓你訪談。


總之,身分、關係影響著資料的性質。

copilot。幫我畫張圖:身分、關係影響著資料的性質

copilot。幫我畫張圖:身分、關係影響著資料的性質


avatar-img
漫步筆記的沙龍
214會員
155內容數
走走看看,有什麼在地的小故事就記錄一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漫步筆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承繼前篇的討論,你在田野中觀察別人,田野中的人也在觀察你。在這種情況下,你就有個身分了,這身分可能是你自己想建立的,也可能是別人幫你設定好的。
首先,我完全不能理解為何copilot給我這張圖,不過既然都給了那就用了。 前面提到,不要急著給意見、不要先入為主。進入田野時基本上就是多聽多看多認識,在此同時也別忘了,你在看社區的人,社區的人也在看你。這時候,你是誰,你來做什麼,就必須思考一下。
由於前面碎念太多,講了半天還沒進到田野,想想似乎也不是辦法,還是開始進到進入田野好了。反正我也沒嚴謹規畫,其他的就想就寫也無妨。於是邊混亂發展,邊盤點彙整。
順著前面提到不要先入為主,這邊繼續談不要給急著給意見。
承繼前篇的討論,你在田野中觀察別人,田野中的人也在觀察你。在這種情況下,你就有個身分了,這身分可能是你自己想建立的,也可能是別人幫你設定好的。
首先,我完全不能理解為何copilot給我這張圖,不過既然都給了那就用了。 前面提到,不要急著給意見、不要先入為主。進入田野時基本上就是多聽多看多認識,在此同時也別忘了,你在看社區的人,社區的人也在看你。這時候,你是誰,你來做什麼,就必須思考一下。
由於前面碎念太多,講了半天還沒進到田野,想想似乎也不是辦法,還是開始進到進入田野好了。反正我也沒嚴謹規畫,其他的就想就寫也無妨。於是邊混亂發展,邊盤點彙整。
順著前面提到不要先入為主,這邊繼續談不要給急著給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