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舊山線從三義到豐原,23.6公里路段,經過山區河谷,期間共開闢二個車站、四座橋樑及九座隧道,沿線自然人文景觀豐富風景秀麗,是臺鐵路線中最精華、最具特色的一段,已探訪過三義到泰安,今天把后里到豐原這段騎完,就圓圓滿滿了!
早上五點半從板橋上車,到達「后里車站」才七點半,雖然陽光普照但氣溫卻很冷,大概是這幾天寒流來襲的緣故,這座車站興建於日據時期明治41年(1908年),民國86年台鐵新山線改道後重建,今天從后里後火車站開騎,沿后豐鐵馬道往南到達豐原,全程5.8公里!
離開后里火車站往右騎上「花馬天空步道」,這座步道到后里馬場,長1.2公里,白色高架道路造型優美,晚上燈光開啟時更亮麗!
我從「花馬天空步道」叉路右側自行車道騎下去,車道沿鐵道左側前行,兩側高大行道樹,騎起來就是舒服!
穿過內東路及牛稠坑溝小橋後,自行車道就在鐵路高架橋下,地上畫了許多白線,讓單調的路面頓覺活潑起來!
從后里後火車站騎到馬場路約莫一公里,有人把這里當作「后豐鐵馬道」終點(我今天是從終點騎到起點,里程記錄由多變少),但導覽圖卻標示在「后里馬場」,那就左轉沿馬場路過去看看!
短短的不到300公尺就到達「后里馬場」(4K+100),八點鐘到這裡大門尚未打開,這裡是「后豐鐵馬道」起點,沒看到任何標誌;「后里馬場」是台灣最具歷史及規模的公營馬場,始於日據時期作為軍用馬場之用,民國86年後轉為觀光型馬場!
回到馬場路與后科路交叉口,有著「后里馬場園區」明顯的標誌(3K+950),「后豐鐵馬道」是台中市第三條由廢止鐵道改建而成的自行車道,並在民國94年4月17日啟用,這條自行車道由后里馬場至豐原區國道4號線高架橋下,全長4.5公里,途中會經過「九號隧道」及「大甲溪鐵橋」,見證舊山線鐵道最後一段歷史!
這條自行車道很短,但從「后里馬場園區」標示牌到九號隧道北口,道路寬敞沿途有許多高大樹木,這段是苦楝樹,接下去是樟樹,還有鳳凰樹,是全家出遊的好去處!
「后豐鐵馬道」左側為縱貫鐵路,右側為后科路,三條道路並行,前行200公尺到達「樟樹平台」(3K+700),這是由三棵大樟樹構成的,應該是為了保護這幾棵樟樹而建造的平台,有長椅可以休息,是欣賞南來北來火車最佳的地點!
車道很長很直,一路下滑限速10公里,要減速慢行,左側是軌條砦柵欄,表示鐵路在左邊,右側是用木頭圍欄,后科路在右邊,再過去是一大片的田野,原為台糖的七星農場,現已規劃為中科后里園區!
下坡後左轉穿過鐵道涵洞(3K+150),此後鐵馬道便與新山線鐵道、后科路分道揚鑣,為防止意外轉彎處設置許多防撞輪胎!
出了鐵路涵洞是一段險升坡,接著是人車分流道路,這個區域是一處休閒園區有高大的鳳凰木、涼亭,夏季鳳凰花開一片深紅最是漂亮,冬季的清晨多了一份靜謐!
上坡後人車分流道路會合(2K+850),左側是美食廣場,中間車道前往九號隧道,右側上坡道通往「夫妻樹休憩區」,每逢例假日此處人山人海,有時進出隧道還有管制措施!
先從右側斜坡上去,前面是就看到樟樹與榕樹生長在一起的「夫妻樹」,兩樹枝幹交錯相依相偎形同夫妻非常特別,樹下乘涼心曠神怡!
這裡原是昔日橋隧連的營舍,設有公廁、簡易醫療站及投幣式飲料機,並備有簡易的自行車維修工具,是后豐鐵馬道的主要休息站!
從夫妻樹廣場旁邊的觀景平台往下看,是拍攝「九號隧道」最佳的位置,這座隧道建於明治41年(1908年),全長1273公尺,是舊山線最長,也是九座隧道中最後完成的一座!
回到自行車道近觀「九號隧道」北口(2K+650),混擬土對柱造型,上方有時任日本第四任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所題「潛行不窒」字樣,騎到這裡距離起點還剩2.7公里!
「九號隧道」隧道呈彎曲狀,磚造結構外加拱環,每隔30公尺設避車孔,仔細觀察「避車孔」都設置在左側,唯獨有一座設在右側,另「避車孔」有高有矮、有寬有瘦,甚至大到與隧道一般,很有趣很特別!
聽在地老人說:「火車要進入隧道時會鳴笛,車上旅客就趕快把窗戶關上,等過完隧道再把窗戶打開,否則煤煙滲入會灰頭塗臉的」,因過去蒸汽火車是燒煤噴黑煙的關係!
出了「九號隧道」南口,迎面是「大甲溪花樑鋼橋」他是舊山線第四座橋樑,1908年完工啟用,全長382公尺,六個鋼桁架構成,橋樑的地基是混凝土砌塊石沉箱,橋墩採磚石建造,整座橋樑堅固穩重氣勢雄偉,與九號隧道相同1997年廢止停用,2004年登錄為歷史建築,2005年4月17日改建為后豐鐵馬道!
回首仰望「九號隧道南口」(1K+440),造型與北口相似,頂端題有「氣象雄深」四字,由日據時期第五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所題!
站在橋上遠望大甲溪下游,遠處那座是台鐵新山線的橋樑,後面為中科后里園區!
大甲溪上游溪水湍急巨岩密布,要比下游壯觀,唯現在為枯水期,看不到澎湃洶湧的氣勢,遠方為石岡水壩,大雪山在雲霧朦朧處!
右下方大甲溪左岸為「葫蘆墩圳舊進水口」,興建於日據時期昭和14年(1939年),隨著國民政府興建石岡壩,葫蘆墩圳舊進水口功能被取代,後因921大地震造成石岡壩損壞,因此緊急啟用葫蘆墩圳舊進水口供臨時取水使用,至石岡壩修復完成為止,目前仍為大台中地區重要的備用水利設施,現在尚持續施工中!(參考導覽資料)
從橋頭右側引道下去,很快的來到「葫蘆墩圳觀景平台」,在這裡除了能近距離欣賞葫蘆墩圳舊進水口,也是遠眺大甲溪、花樑鋼橋絕佳的位置!
騎到這裡剛好遇到一位晨跑的大哥,他是在地人與他閒聊後,要求幫我拍一張,留下見證!
續行右側有一條水流湍急、水量豐沛的水圳,這是台中地區著名「葫蘆墩圳」,是由下埤、上埤及下溪洲三圳合併而成,其中以下埤圳為漢人通事張達京於雍正元年(1723)開鑿最早,時稱「貓霧捒圳」,大正12年(1923年),日本人從樸仔籬口(今石岡大橋)引入大甲溪溪水,成為南幹線,並合上埤、下埤、下溪洲圳三圳,開鑿隧道接通舊圳路,成為台中地區農田水利的主要幹線!(參考導覽資料)
「后豐鐵馬道」旁邊有一間很有名的「榮町雜貨店」,他是古早時期的柑仔店、雜貨店,陳列販售許多兒時的東西,他是小孩的最愛,取名「榮町雜貨店」應該與舊山線及東勢支線鐵路有密切關係,將大家的記憶拉回日本時代!
續行這段車道,兩側有灌溉小圳溝,左側老屋伴行,右側木棧道還有一排水杉木,這個造景真好,再過一陣子落羽松、水杉由綠轉紅,應該又是熱門的景點!
現在「后豐鐵馬道」許多設施正在整修,看不到昔日的鐵路分歧點,穿過這座圓型隧道裝置藝術,就到達國道四號高架架橋終點,從后里到此這裡一路平坦,要求自己不能騎快、不能太快,短短的五公里路程騎了一個多小時真佩服自己,今天第一階段騎乘路線結束,準備前往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