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EMI主題講座 #教師增能
教育部雙語政策的浪潮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務長劉美慧教授分享了該校在「English as Medium Instruction(EMI)」課程發展具體作法及實踐經驗。透過行政、教師、學生,三方重要利害關係者的多層面整合,讓臺師大的 EMI 在全校發展是具有系統性且前瞻的 EMI 發展方針。
如何有效鼓勵教師開授 EMI 課程
劉美慧教務長指出,過去在沒有計劃支持的情況下,開設 EMI 課程往往需要向各院教師請託。為了實現大專院校學生雙語化學習計劃(Bilingual Education for Students in College,以下簡稱 BEST計劃)設定的 EMI 課程數量目標,並預計在 114 學年度達成開設 1000 門 EMI 課程的目標,現在透過制度設計與資源優化,臺師大在執行面多了更多的空間。
臺師大在行政上透過三個方式,來鼓勵教師增加 EMI 開課數量與意願:
1. 可申請兩次免計教學評鑑回饋
🔸回應教師的擔憂:教師可能擔心 EMI 課程會因語言挑戰而影響學生的教學評鑑結果,進而影響自身的評價。
🔻實施措施:教務處允許教師在開設 EMI 課程後,申請兩次教學評鑑免計,以降低因教學評價影響個人考核的壓力。
2. 降低大學開課人數門檻至6人
🔸回應教師的擔憂:許多教師擔心 EMI 課程可能無法吸引足夠的學生選修,導致開課困難。
🔻實施措施:將大學部 EMI 課程的最低修課人數門檻降至6人,讓教師在開課時不再受限於傳統大班人數的壓力。不僅增加開課的靈活性,也有助於精緻小班教學,提升課程品質。
3. 減鐘點後依然可以另外加計
🔸回應教師的擔憂:開設 EMI 課程會增加準備時間及工作量,教師可能期待有相應的補償措施。
🔻實施措施:一般來說,如果減鐘點後就無法再另外加計,因為原先目的是為了讓老師有更多時間做研究。但針對 EMI 課程的開設,可以再另外加計,且加計的部分可彈性換算成金錢或時數。透過明確肯定教師額外付出,進一步提高教師參與 EMI 的積極性。
全校系統化協作
EMI 課程的成功推動,不能僅依賴雙語教育辦公室與 EMI 資源中心的運營。劉教務長強調與校內各單位緊密協作至關重要。例如,校務研究(Institutional Research)單位協助雙語中心進行研究分析,而總務處也參與資源整合與系統協調,使雙語計劃能夠全面落實。這種跨部門協作模式,不僅優化了課程發展,也提升了整體推動效率。
教師的多元教學策略
劉教務長強調,多元教學策略是推動 EMI 課程成功的關鍵。透過產業邀約,如美國在台協會 AIT 的合作,學校引導學生從實際需求中激發學習動機,同時積極拓展校際與國際合作,讓學習更具實務性與全球視野。
在具體教學上,講者介紹了酪梨模式及評量路徑圖,並指出過去教師容易陷入「講了才有教」的傳統教學心態。然而,透過 CLEAR 模式,教師可以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深化學習:
1. 意識(Consciousness):引發學生對課題的認知與興趣。
2. 連結(Connection):將新知與學生的既有知識或經驗連結。
3. 闡述(Explanation):透過結構式探究深化理解。
4. 疊加(Layering):透過放聲思考強化概念與思維層次。
5. 穩固(Reflection):促進反思鞏固所學內容,讓學生更清楚地理解自己學習的成果。
為營造安全且有效的學習氛圍,劉教務長建議由老師採指定分組策略:
為增強學生適應能力,開學第一週還會安排 Senior Sharing,由兩位具有不同語言背景的學生分享經驗,一位代表較能應對課程的學生,另一位則分享在語言能力挑戰下的生存策略。課堂中也強調 EMI 助教的重要性,對於需要額外輔導的學生,學校提供小老師或家教協助,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在雙語環境中獲得充分的支持。
同時,因為在意學生在 EMI 課程中的選課彈性,特別將多數 EMI 課程開設於通識領域,透過外溢效應讓學生有更多選擇;若開設的課程為必修課程,必須採中英並列各開一堂,如此才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執行方式。
總結一下
劉教務長強調教師需不斷反思並調整教學策略,藉由多元教學策略以及彈性評量機制逐步建立符合學生需求的 EMI 課程設計。同時,她也呼籲教師不要在心中用受西方中心視角的標準英文給予教師自身心理壓力,應聚焦於教學的實質內容與成效。更重要的是,這項計劃的推動須透過全校協作,才能創造一個兼具深度與廣度的雙語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語言能力與專業知識的內化過程中穩步成長。
陳玠妤 博士後研究員 (Postdoctoral Research Fellow)
雙語教育推動辦公室 (Office of Bilingual Education Initiatives)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