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首次執政時間點
- 任期開始:2017年1月20日
- 任期結束:2021年1月20日
川普政府的加稅時間點
川普政府主要以關稅政策著稱,尤其是在對外貿易方面實施了一系列加稅措施,主要針對中國、歐盟和其他國家的進口商品。以下是主要的加稅時間點:
2018年
- 2018年1月22日:太陽能電池板與洗衣機關稅
- 措施:對進口太陽能電池板和大型家用洗衣機分別加徵30%和20%的關稅。
- 目標:保護美國國內製造業,尤其是太陽能與家電產業。
- 2018年3月8日:鋼鐵與鋁關稅
- 措施:根據《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對進口鋼鐵徵收25%關稅,對進口鋁徵收10%關稅。
- 影響:針對幾乎所有國家的鋼鋁進口。
- 2018年7月6日:對中國340億美元商品加徵25%關稅
- 措施:首次對中國商品實施大規模關稅,開啟美中貿易戰。
- 涵蓋商品:包括機械、電子元件與化工產品。
- 2018年8月23日:對中國160億美元商品加徵25%關稅
- 措施:美國對中國第二輪關稅措施。
- 涵蓋商品:包括化工、塑料與農業機械等。
- 2018年9月24日:對中國2000億美元商品加徵10%關稅
- 措施:大幅擴大關稅範圍。
- 計劃升級:2019年1月起將稅率提升至25%(後延至2019年5月)。
2019年
- 2019年5月10日:將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關稅從10%提高至25%
- 措施:此前延後的稅率升級正式實施。
- 原因:美中貿易談判破裂。
- 2019年9月1日:對3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15%關稅(第一批)
- 措施:新增稅率針對消費品,如服裝、鞋類和電子產品。
- 影響:直接波及美國消費者。
- 2019年12月15日:對3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15%關稅(第二批,部分延後)
2020年
- 2020年1月15日:簽署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
- 措施:減少部分加徵關稅。
- 改變:對12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關稅從15%降至7.5%,但其他關稅依舊保留。
加稅政策的總結
川普政府的加稅行動主要集中在2018年至2019年間,通過提高進口關稅來達成以下目標:
- 保護國內產業(如鋼鐵、鋁、太陽能等)。
- 縮減貿易逆差(特別是針對中國)。
- 迫使其他國家重新談判貿易協議(如NAFTA被替換為USMCA)。
這些關稅措施對國內外經濟都產生了深遠影響,特別是在美中貿易關係上引發了多次衝突與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