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逆差

含有「貿易逆差」共 5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近期全球經濟關注美國就業市場降溫、貿易保護主義升溫、中美科技角力與歐亞經濟轉型等多重因素。 在美國,勞動市場持續釋出疲弱訊號。截至5月31日當週,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攀升至24.7萬人,創去年10月以來新高。5月裁員人數年增47%,企業因關稅、經濟悲觀及成本壓力減少招聘。市場預估5月
Thumbnail
付費限定
美國川普政府於4月2日宣布的全面關稅計畫,對美國經濟產生顯著影響。4月商品進口額驟降19.8%至2,760.97億美元,創1992年以來最大單月降幅,貿易逆差收窄至876億美元。這反映企業為規避高關稅而提前囤貨或消耗庫存。儘管聯準會青睞的核心PCE物價指數年增率在4月降至2.5%,但業界
Thumbnail
我固定訂閱的電子報Noahpinion寫了一篇有趣的文章,他挑戰了關於全球化(Globalization)掏空中產階級(Middle Class)的觀點,並引用數據和研究(如世界銀行、OECD、Autor et al. 的《中國衝擊》論文)反駁保護主義觀點,並強調美國經濟的適應性與知識經濟的崛起。
Thumbnail
付費限定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正迅速對美國經濟造成實質影響。由於企業在關稅調升前大量進口,美國3月貿易逆差擴大至創紀錄的1405億美元,導致第一季國內生產毛額(GDP)三年來首次出現負成長,萎縮0.3%,其中貿易逆差拖累GDP高達4.83個百分點。雖然預計進口量在5月可能下降,有助第二季GD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廣場協議」(Plaza Accord)是1985年9月22日由美、日、西德、法國與英國五個工業國(G5)在美國紐約的廣場飯店(Plaza Hotel)簽署的一項貨幣協議,目的是協調各國干預外匯市場,使美元有序貶值,以解決美國的貿易逆差問題。 廣場協議的背景 強勢美元導致美國貿易逆差擴大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含 AI 應用內容
#美元#貿易逆差#廣場
本文探討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對美國及全球經濟的影響,涵蓋美國國內政治、社會、經濟衝擊,以及國際間的貿易談判、地緣政治和經濟連鎖反應。文章分析關稅政策導致的貿易逆差擴大、經濟增長放緩、企業獲利減少,以及全球供應鏈重組等現象。此外,文章亦點出加拿大選舉、歐洲事故、俄烏衝突等國際事件,以及日本政府的應對措施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下跌#美債#美元
付費限定
外滙巿場也出現交易擁擠人踩人…財經專家眼鏡碎了一地….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本文綜合了中共經濟與貿易問題專家Michael Pettis在名智庫對外關係協會的刊物《外交事務》上所發表的兩篇文章和普林斯頓大學政治系的范亞倫在《外交事務》上所發表的另一篇文章的核心論點所寫成,看完可以有個很好分析川普貿易戰2.0的框架並對當前的貿易失衡與中共對全世界形成的威脅問題有更進一步的理解
Thumbnail
川普重返政壇後,其經濟策略延續「美國優先」的核心邏輯,但操作方式更精準,政策落實以「預期引導」為主軸。
精華重點: 1.背景: 美國因與台灣的貿易逆差(2024年台灣賣給美國1163億美元商品,但只買了424億美元)對台灣施加關稅壓力 。 美國宣布對台灣課徵32%的對等關稅,後降至10%,並給予90天談判期 。  美國希望台灣減少對美農漁產品出口,並增加購買美國商品,包括農產品 。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