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的絕對原則-讀後感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繼續分享書中的其他閱讀心得跟精華內容,給大家參考,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書局買書,書中內容會更詳細。 原則8,  股市投資就像務農  :    如果要像農夫一樣的投資,我會深思熟慮選出想投資的好公司,如同農夫只揀選好的種子,我會慎選投資時機,如同農夫會挑選時間播種,我會和我投資的公司交流,並給予支持和建言,如同農夫每天照顧農作物一樣,最後按照農事計畫,在適當時機收獲,在股市裡的整體週期平均落在4-5年,假如看到某個公司,價值能持續上升,也有可能持有十年以上,判斷能不能決定繼續投資公司的關鍵,永遠取決於公司的成長性。 投資不需要賣在最高點,獲利達到目標就好,適當的留一些獲利給其他人賺,如果我們都賣在最高點,就表示有人會被套牢,讓別人損失這並非我們投資的本意,好的心態應該是,有錢大家一起賺,這個市場才會充滿善意,進而讓大家覺得股市是值得一起經營的地方,而不是一間大型賭場。 投資很考驗人的心態是否正確,當別人選到飆股時,自己的持股股價卻一動也不動的,羨慕跟嫉妒就會不自覺得浮現,進而質疑自己的決定,做出認賠換股的行為,所以說懂得計算公司內在價值,有助於讓理性的思維不易被蠶食。 不會失敗的股市投資三要點,如下。 第一點,具備所有權意識,把投資的公司當作自己的,你才會願意深入研究它,進而找出判斷公司價值的一套標準,如果我們買家電或是車子時,願意研究產品功能,相信貨比三家不吃虧的道理,那麼我們在買賣股票時,為何要如此衝動和盲目,我們必須認真的做每一個決定,並自己承擔失敗的責任。 第二點,必須經常關心自己投資的公司,與之交流,積極參加股東會,表達對公司的建議或不滿,也可以透過市場調查數據,或透過從競爭公司獲知的資訊,確認自己投資的公司是否維持主導地位,時常掌握公司現況,是投資人該有的基本態度。 第三點,必須以閒置資金和時間投資,投資公司的成長週期最短需要2年以上,長則五年以上,代表這段時間資金會被綁住,如果不是用閒錢投資,不僅僅是帳面損益虧損變大時,產生的心理壓力會變大,更慘的是遇到意外需要大量現金時,只能認賠換現金,如此一來,即使對未來的獲利判斷是正確的也沒有用,因為我們根本撐不到收穫的最後一刻,。 原則9,  永遠存在投資的機會: 股市永遠有機會,我們欠缺的是有沒有眼光選球,有沒有耐心等好球出現,每一次投資的失敗或是成功,都是對眼光的一種淬煉,看錯了才有機會修正,看對了增加自信心,投資成功得到的不只是金錢,還有逆風而行的成就感。 十年前的好公司,在十年後還會有幾家存在? 在競爭激烈的同時,無數公司萌芽、成長、衰退、然後滅亡,我們要做的不是害怕選到壞公司,而是要開心的想,這意味著我們會有更多的機會可供選擇,每一次財富洗牌時,我們都有機會吃到最大塊的蛋糕。 如果大家經過不斷學習,讓擁有金融知識的散戶也越來越多,外資跟法人機構也會越來越難割韭菜,大家一起努力改善投資環境,讓更多有社會責任的好公司持續加入股市,就能實現三贏的局面(法人、散戶、公司)。 想像未來、發問、思考,是我們能比別人早一步卡位在好公司的關鍵,知識的累積是緩慢的,而且不會馬上見效,但在長期的培養後,我們看待世界的眼光就會不一樣,好奇心也會不斷湧現,最後成長為能在同樣的負面資訊裡,看到新的亮點,而別人看到的只有問題。 今天先分享到這囉,後續再慢慢分享其他心得。

avatar-img
1會員
85內容數
對於薪水不多的人來說,投資有機會讓自己在退休時有兩份收入(老人年金+投資收益),不要放棄小確幸,可以從投資賺到的錢拿一部分來享受,尋找在能力範圍內的快樂很重要,不要有什麼犧牲自己的想法,你自己都不快樂了,又怎麼能讓自己的家人快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
在高股息ETF的投資中,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的買入時間和賣出時間。一般來說,計算股價和股利的比值可以判斷是否適合買入,而在賣出時,可以以總股利收益作為參考。股票投資的關鍵在於持續的買入和加碼,以及在合適的時間出場,以最大化收益。
這本書算是日本人撰寫的投資書,主要透過各種小故事講述55條個有錢人的思考法則。裡面是沒有教怎麼投資,更多的反而是觀念上的討論,對於自己職場的工作、投資、創業或是改善關係等,我覺得都蠻有幫助的,比較像是觀念建立的書,很推薦一讀。
本書介紹透過蒐集客觀數據以及持續買進的投資策略來穩穩累積財富。書中強調了儲蓄和投資的重要性以及何時該專注於提升收入、增加儲蓄或是買賣股票。同時,書中也提到儲蓄與投資的關鍵,以及如何選擇及購買投資標的的策略。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
在高股息ETF的投資中,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的買入時間和賣出時間。一般來說,計算股價和股利的比值可以判斷是否適合買入,而在賣出時,可以以總股利收益作為參考。股票投資的關鍵在於持續的買入和加碼,以及在合適的時間出場,以最大化收益。
這本書算是日本人撰寫的投資書,主要透過各種小故事講述55條個有錢人的思考法則。裡面是沒有教怎麼投資,更多的反而是觀念上的討論,對於自己職場的工作、投資、創業或是改善關係等,我覺得都蠻有幫助的,比較像是觀念建立的書,很推薦一讀。
本書介紹透過蒐集客觀數據以及持續買進的投資策略來穩穩累積財富。書中強調了儲蓄和投資的重要性以及何時該專注於提升收入、增加儲蓄或是買賣股票。同時,書中也提到儲蓄與投資的關鍵,以及如何選擇及購買投資標的的策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