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投資」專欄每月分享至少 4 篇【個人研究個股心得、投資觀念分享或潛力股週報】,目的是作為投資領域之學術研究與知識/資訊交流,未有推介股票之意圖與行為,亦未對證券價值進行分析,內容絕無任何目標價及買賣建議,也未有招收會員或開設群組,請讀者務必詳閱「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內容不建議作為投資行為之最終依據,投資前請審慎評估並自負盈虧。專欄訂閱費用每月 168 元,能夠幫助作者持續分享投資知識與市場觀點,歡迎訂閱支持。請記得「追蹤」本專欄及「邏輯投資」臉書粉專、Treads,作者將不定期分享更多市場觀點與產業看法。
-停止追蹤標的(日期):
-恢復追蹤標的(日期):宏全(2023/7/9)、材料-KY(2024/6/29)
-本週停止追蹤:迅得(12/8)
停止追蹤不等於買賣建議,關於停止追蹤之原因,請見本週關於迅得(6438)的追蹤內容說明。
近期看到「阿嘉的投資與生活備忘」分享他聽了股癌 Podcast 最新一集的心得,我也去找出來聽(大約是16分40秒開始),聽完心有戚戚焉,想分享一下個人的體悟。
各種策略都有機會在市場賺錢,很難比較孰優孰劣,但我認為策略跟人格特質需要考慮是否匹配。尋找適合自己的策略,會比勉強學習看起來高效但你用起來像「搞笑」的策略會好很多。
另一個常看到的問題是有人認同基本分析,卻在聽到技術、籌碼或消息面呈現出負面因素時就喪失信心,雖然我們不應該都窩在「同溫層」,但我認為如果你認同基本分析,那應該先試著從基本面去找答案。
實際上我的經驗是股價會波動,市場也常會失靈,因此不宜只用短期股價表現來給自己打分數。
自我懷疑是投資的必經過程,但有時候真的必須相信自己,才有機會走到最初設定的結果。
雖然重押個股才會爆賺,但看錯的壓力與對資產部位的破壞也更大,而且我自己的體悟是,即便一檔股票題材對了,資金也進場,但在凝聚市場共識的初期,波動其實相當劇烈,如果你選擇重押(例如押到資金50%),遇到「抱過一座山」或「股價漲不動」的狀況,想要離場的想法就會很強烈,特別是已經套牢過一陣子的人,最後可能因解套就急著出場,反而錯失主升段,魚尾都留給別人吃,這幾年真的看過太多這種例子了。
最近「邏輯投資」在寫「建立輪動投資組合」會來分享一些個人建立投資組合的想法,野人獻曝,但希望對讀者有幫助。
另外有讀者認為「邏輯投資」是重押派的?
其實關於建立投資組合,我在「投資策略思考|價投好難〈4〉:「好股囤積症」?在投資道路上,其實你不必什麼好東西都要擁有!」這篇文章有寫過,簡單說我其實支持分散,但在那篇文章中,我想表達的是「不應該過度分散」;針對看好的標的,則必須「適度集中」,另外在某些演講場合,我也提到過我的主要持股大約是5-10檔,這是我認為比較容易照顧,且心理壓力較小的狀態,提供讀者參考。
籌碼面我認為很重要,實際上這兩年我也很常觀察籌碼面的變化,特別像是營建股這類的投資領域,主力的認同與判斷對股價與市場信心影響深遠,但我的立場是搭配使用,多數時刻我還是會傾向自己做評估,籌碼只是參考,不會是最終決定。
至於技術面,我認為量價關係某種程度反映市場資金與參與者的想法,我也是會參考,或據以訂立操作規則強迫自己遵守,但通常不會是我進場或停損的依據。
以上純屬個人想法。
這是分享會或演講場合,除了最常被問的「你到底怎麼分配時間」以外,第二容易被問到的問題。
我的答案跟一般人比較不一樣,我不會從虧損比例去設定停損,還是會回到自己對於公司的判斷來評估,如果我判斷錯誤,我就會毅然停損。
很多讀者無法理解,這一點我懂,這比較像是我給自己的約束或強迫症,一來是因為我本就認同股價會波動,因此我反而無法認同在波動過程中因打到停損點而全部停損,而且經驗上股價重返榮耀的機率反而比較高(還要看你選擇的是什麼標的);另一方面我還是會希望自己是充分研究並找好時機再進場,因此股價回跌對我來說,比較像是對我自己躁進的懲罰,我不會想積極迴避。
但上述原則未必適用其他人,還是那句老話,找到你認同也適合自己的做法比較重要,你跟我的個性、風險承受度、資金體量、收入一定完全不同,那何必勉強學習我的操作呢?
你應該相信自己,並透過學習與檢討,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
「美股韭菜王」在其臉書粉專分享前避險基金經理人 Brett Caughran 於2022年的貼文,將他投資新公司之前所做的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 簡稱DD)的步驟寫下來分享,步驟如下:
看完是不是暈頭轉向了呢?
我自己也不會對公司做到這麼多的「盡職調查」項目,但我認為有幾項是必須的:
其中「是否已被定價」這一點我認為很重要,也是多數投資人忽略的部分。
許多投資人認為公司「好」、獲利「成長」,股價就應該「上漲」,而忽略這些利多是否早已被市場「定價」,但如果你有「市場定價」這個基本觀念,你就不會遇到營收開高,股價下跌時一直抱怨市場不公,也不會總是嚷嚷著「越爛越噴」,要知道市場跟資金都不是傻瓜,你看不懂的部分其實代表了你的不足,也或許那不是適合你的能力圈。
至於要如何判斷是否定價?我自己的傻瓜方法之一就是看股價表現,如果我看到某項利多而開始研究時,股價如果早就漲一大段,那我會認為利多已經部分反應在股價裡面,這時候我通常就會放棄繼續研究。
另外也可以從「本益比河流圖」或「股價淨值比」河流圖去觀察,假設股價早就跑出歷史區間,那也可能是新的利多已經被市場充分理解並反應在股價當中。
但要評估市場是否已經充分定價公司的潛力與未來性,並不容易,還是建議讀者要反覆思考這個問題,並從實戰結果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解答。
這是歷史性的一刻,特斯拉($TSLA)於12月7日盤後股價已衝向歷史高點!
作為電動車、自動駕駛、機器人、儲能、AI等各個賽道的領先者,你過去是看到它的潛力,不離不棄並逢低買進,還是認為特斯拉註定會敗於中美政治角力與全球電動車的蠶食鯨吞呢?
股價下跌時人人喊賣,彷彿隔天就要破產。
股價上漲時人人喊買,彷彿世界盡在掌握。
最終你會發現,市場走向往往會偏離共識,因為股市本來就不是能讓多數人一起賺錢的地方,逆向思考與操作,當個「曲高和寡」的人,長期下來反而有機會得到更多回報。
當然你可能會說這一切源自 Elon Musk 押對寶,他押住川普當選,最終成功擠身川普親信,也有人堅持馬斯克傾中立場,最終注定失敗,但真的「只是」如此嗎?還是你自己傾向將股價的變化通通歸因於「單一選擇」上?
實際上我認為上述兩種觀點都各有偏頗之虞。
固然特斯拉的漲勢起點來自川普當選美國總統,這一點不容否認,但我認為市場開始看好特斯拉的原因,在於馬斯克能透過其影響力,鬆綁美國政府對於自動駕駛、機器人、儲能、AI業務等各種監管,而特斯拉作為這些業務的領先者,相當有可能受惠這股科技趨勢,因此迫使法人與市場重新估值。
至於說馬斯克傾中,我認為許多人似乎忽略了中國政府現在積極想跟川普接洽,如果馬斯克真的立場傾中,為何他沒有居中牽線?又為何川普組成了「抗中明星隊」的內閣,卻仍然願意重用馬斯克?許多顯而易見的矛盾,似乎沒有落入具有政治立場者的眼中,而這可能會妨礙對於一家企業的客觀理解。
我個人還是傾向在投資過程中帶入「政策」與「國際」視角,但不要有過多的「政治信仰」,前者可以客觀分析,而後者則是主觀價值觀的體現,是無法量化的。
最近看了今周刊關於鼎基(6585)轉型的專題報導,感觸很多。
中國透過政策引導,重點支持特定產業發展,導致產能過剩並向全世界傾銷已經不只是媒體話題,而是「現在進行式」。近期比亞迪發函供應商,要求一律降價10%,顯示中國企業走上流血式競爭道路已經回不去了。
而這種價格戰,也使得塑化、面板、記憶體等產業身受其害,但偏偏下游需求又萎縮,歐美消費者因通膨以及疫情改變生活觀念影響,導致非必需品需求不如過往。同時中國本身也因房價大跌、失業率上升,導致消費降級,需求進一步萎縮,這也使得已經陷入「紅海」競爭的相關產業,顏色似乎被流血的價格戰染得更紅。
有的投資朋友不了解為何中國會搞到產能過剩這麼嚴重,其實背後是有一套脈絡的,首先是中央政策支持某產業,地方政府就會基於「KPI」或迎合上級而重點發展該產業,請注意,不是只有某家企業或某個省在發展,而是大家一起玩,然後銀行也會積極放貸給符合政策支持產業的企業,不惜給出低利率,這一點我在做中國租賃業的研究時,就很明顯感受到這種氛圍。
以半導體產業為例好了,中國希望打造自己的半導體產業聚落,於是各地方政府就會開始扶植企業切入半導體領域,或是打造半導體產業園區,然後銀行也積極配合提供低利率資金,於是設備買買買、產能開開開,但需求存在嗎?人才教育有到位嗎?技術或良率有達到標準嗎?這些我們看似重要的問題,在中國的政策運作體系當中反而是次要的,加上資金容易取得,又急著要做出績效(花錢),於是產能擴張自然失序。
中國還有一種「養蠱」的特有現象,大家都知道,要養出最強的蠱王,就是得把各種蠱毒放進一個甕內封口,然後埋進土內,等上一段時間,等這些毒蟲死光後,剩下唯一活著的就是蠱王,而中國重點扶植的產業,最終面臨的結果也像是養蠱,例如中國電動車品牌多達137家,現在已經開始養蠱王了,最終會有贏家出現,但過程一定死傷慘重,而且不只品牌商,部分供應鏈也會跟著陪葬。
說了這麼多,回到鼎基的案例,公司的產品是TPU(熱塑性聚氨酯),2018年公司發現不對勁,就是每年客戶需求都很強,可是價格一直砍…
做了一大堆東西,最後就賺了一個便當錢而已!
這一點我在研究青鋼時也深有所感(專欄文章請見:私藏定存股|低調的台灣行業龍頭,即將邁入黃金成長期|青鋼(8930)),你可以從青鋼過去的財報上很明顯地看到營收逐年增加,毛利卻持平,因為毛利率不斷在下降,甚至營運狀況每況愈下,最終同樣促成青鋼選擇徹底轉型,近年也開始收穫轉型成果。
基於類似的因素,鼎基決定轉型,開始轉向醫療、車用等高毛利、高附加價值的領域發展,針對這類產品進行研發,並開始提供客製化服務,同時還成立美國據點,經營在地客戶關係,這些努力成功帶動毛利率提升,美國市場的營收占比也從一成爬升到四成。
最後鼎基總經理林庚賢下了一個結論,我覺得很貼切:
一切以毛利為依歸。
毛利、市場性太差,我會做、中國也在做,且愈做愈多,我就直接淘汰。
而這也是我今年在投資上的體悟,只要中國能做的產業或產品,如果該公司針對中國同業競爭沒有具體的轉型計畫,我就會在投資清單上打X,因為對我來說,這不是「價值投資」,而是可能深陷其中的「陷阱」。
那要怎麼避開這類公司呢?
有幾個我自己也會參考的原則,提供投資朋友可以參考。
一是觀察毛利率,如果毛利率偏低,或者低於同業標準,甚至每況愈下,那我就會直接避開,不管股價多便宜。
其次是分析公司的營收區域分布,觀察中國以外區域的營收是否提升,或者高毛利的產品出貨量是否增加,而這跟毛利率是相呼應的,因為如果能做到這些事情,理應受惠產品組合改善而提升毛利率。
最後則是關注公司的研發投入,至少要看到研發經費增加或佔比提升,還有看到公司有增加研發人力與具體的新產品、新技術規劃,那我就會比較放心;當然也可以跟同業做比較,以評估公司轉型投入的資源與決心。
當然以上只是很粗略的標準,但我認為投資人必須更深刻地將中國同業競爭與價格戰這件事情放在心上,不要讓自己也成為這場「紅海」蠱王爭霸的受害者。
偶然看見知名的投資專家「樂活分享人生」在臉書發文,他認為窮的只剩下房子或金錢,問題不大,但窮的只剩下股票,有可能「賣完人還活著」,最後只能去睡公園?
其實我不太理解真的會有人的資產只有「股票」部位嗎?
「股票」作為一種投資工具,我看到的人比較多是將其作為資產配置的一環,而同時也會有房屋、保單、現金甚至債券的配置,而這其實是比較合理的,因為股票的波動性較高,如果你將所有資產都押在股票上,那確實會很刺激,每天都像是坐雲霄飛車。
另外股票資產比重變高,真的不好嗎?
根據美國聯準會的調查,擁有股票的家庭占美國整體家庭的比重,已由2019年的53%,上升為2022年58%的水平,刷新歷史新高。
實際上隨著人類生產力提升、持有股票的規模(市值)逐漸增加,反而是正常趨勢。
另外有幾點文中的敘述,「邏輯投資」想表達一下個人的觀點:
那如果真的有人窮得只剩下股票,他會賣股賣到坐吃山空嗎?
其實要看你買的股票是什麼,如果是穩定成長的好公司、坐擁護城河的行業龍頭,或是隨市值與經濟成長不斷創高的指數ETF,其成長性或許能夠抵消你賣出股票的消耗。
而這其實也是股票在某些時候能更勝現金與房地產的價值所在,因此你必須記得,股票本質是企業的股權,你投資的是一家企業,而好的企業其實能帶來更多成長價值,共享成長果實。
媒體報導,指標高股息ETF 00929的配息縮水,12月配息降至0.05元, 年化配息率約3.3%,存股社團一片哀號。
提醒投資朋友,不管是投資基金還是高股息ETF,如果有標註「小字」的內容,或是「備註」的文字,建議還是要看仔細。
像是00929的介紹資料當中,只要提到「8.2%」的指數股息率,都會有一行很小的字強調這是指追蹤指數過去1年(2022)年的指數股息率。
另外如果內容有提到投資報酬率或過去指數績效,也都會在「備註」以紅字標示「以上資料為舉例說明,不代表未來實際績效」。
所以如果你是看了宣傳廣告,衝著「穩定8%」或是「平均7.5%」的現金殖利率,或者是「平均年化報酬率15.9%」,而選擇投資這檔ETF的人,可能有必要重新反思對股票抱持這樣的預期是否合理。
「配息」主要來自兩個部分,一個是「成分股企業每年配發的股利」,另一個是「交易成分股產生的獲利」,而前者會隨企業盈利情形與景氣循環而變動,後者則會因身處牛市或熊市而產生完全相反的結果。
「邏輯投資」認為投資人基於現金流考量,要投資高股息ETF無妨,但要記得自己投資的是「台股」裡面的「一籃子股票」,這仍是高風險的投資組合,請不要誤將這類ETF視為保本、固定配息的投資工具,這種認知才是真正的危險之所在。
「邏輯投資」在今年年初也曾探討過00929高股息ETF,讓我們一起來回顧該文章:
--
媒體報導「復華台灣科技優息ETF證券投資信託基金」(00929)1月配息金額預估為0.13元。
媒體標題是這樣下的:
52萬名股東笑了 00929加碼配息等同加薪18%
原因在於1月配息0.13元,與過去6個月每月配息0.11元相比,增加0.02元,增幅達18%。
而報導內文是這樣寫的:
「突如其來的『加薪』讓股民大讚:幸福就是來得如此突然、感謝讓我有錢發紅包。」
「財富管理主管表示,今年沒跟上公司調薪幅度的上班族別灰心,透過適當的投資理財,也能每月替自己增加額外的薪水。」
「這次00929意外調高配息,讓不少股民感到驚喜,在股版上紛紛表示:「感謝929讓我有額外的錢發紅包。」「幸福就是來得如此突然。」「零用錢增加了。」
真的是「加薪」?
參考復華投信針對00929發布的112年12月份收益分配公告,0.13元的配息僅17.68%來自「股利」,而有高達82.32%來自「收益平準金」,這個部分其實是來自投資人「自己的申購資金」,代表為了實現「月配息」,投資人領取的股利在某些月份,實際上多數只是拿回自己的本金,實現真正意義的「左手換右手」。
既然是拿回自己的本金,那跟加薪有什麼關係呢?
如果你認同這種作法,那加薪很容易的,假設你的月薪5萬,你可以每個月發給自己1萬元,你就加薪20%,屌打軍公教、各級勞工與各種ETF囉!恭喜!
但如果你原本的投資目的是為了領取股息並累積複利效果,你應該要認真考慮,為何要去投資一個每月「領回本金」的投資商品呢?
與其支付給基金發行公司管理費,讓它每個月幫你執行「還錢」動作,還要多付匯費,同時為了補回投資部位,你還得自己再做「股息再投入」,再多扣一筆手續費,這樣倒不如自己建立屬於自己的ETF,一方面減少不必要的成本,同時還能享受投資樂趣,何樂而不為?
雖然寫這些很逆風,也不會有什麼基金公司想找你業配,但還是想提醒投資朋友應該主動避開這些「沒有邏輯」的事情!如果你真的寄望長期投資穩定累積財富,最基本的功課是減少成本,因為成本也是有複利效果的。
--
本文回顧過去舊文,不是要「事後諸葛」,只是希望讀者了解,關於高股息ETF的邏輯與自身設計問題,已經寫過很多文章提醒過了,還是希望讀者了解: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當你憑空得到高報酬時,你應該要去思考自己是否也曾經承擔對應的風險,如果感覺沒有風險,那通常不代表你運氣好,而是你可能忽略了很多事情,包括潛在風險、隱藏成本,甚至可能因此受騙。
慎之!慎之!
近期媒體大肆報導「預售屋爆解約潮」,引得市場人心惶惶,但我卻有種「圖文不符」的感覺。
下圖是工商時報繪製今年「1-7月」、「8-10月」的七都預售屋每月平均解約件數,前者代表房地產市場行情最火熱的階段,而後者則是「限貸令」加上「央行推出第七波房地產選擇性信用管制」之後的階段,透過這樣的比較,我們能比較客觀地理解上述事件是否真的引發「解約潮」。
我不知道大家看完圖表有什麼感覺,我自己的感覺是離「解約潮」似乎還有一段距離。
圖中「8-10月」平均解約件數較「1-7月」明顯增加的縣市為新竹縣市、台南縣市,其他五都則沒有出現差異,甚至新北市的平均解約件數還變低。
至於媒體報導強調「高雄」是解約重災區,以數量來說看起來是這樣,但如果參考永慶房產集團整理的數據,你會發現「解約件數」可能跟「當地預售銷售熱度」比較有關,因為今年1-4月預售屋交易案件增加最快的也是高雄市,其次是台中市、新竹市,而後二者解約案件也較多,至於桃園市則是因為一直都是預售案件推案與交易的熱區,因此解約案件也相對較多。
所以要說高雄是解約重災區,似乎也可以成立,但我更傾向解釋成是當地預售案件推案與交易量大幅增加的副作用,而且這副作用早就存在,並非政策或限貸令因素所造成。
另外看起來似乎受到政策打擊而造成解約量增加的新竹縣市,似乎也有別的理由可以解釋,同樣根據媒體報導,新竹縣市近三個月共51件預售屋解約,其中竹北包辦40件,而且解約量多集中在單一預售案,該案因停工已經超過一年,造成買方陸續解約。
假設扣掉該特定案件,看起來新竹縣市也沒有真正受到政策打擊而湧現解約潮…
根據數據以及上述解釋,「解約潮」這個議題比較像媒體炒作,實際上目前還未能觀察到因政策打擊湧現解約潮的現象。
那未來會出現預售屋「解約潮」嗎?
我認為比較有可能發生的時間點會落在後年,這是因為去(2023)年7月1日前買進的預售屋,其實都還可以合法轉約,而正好也是2023年8月政府推出「新青安」之後,帶動房價大漲,換言之,去年6月底以前買預售屋的人,多半帳面是賺錢的,甚至是大賺,因此這些人心態上很難下定決心解約。
另外從建商法說會聽到的狀況,也是購屋者都會努力尋找貸款,只有零星案件需要建商協助,因此從實際狀況與投資人心態推敲,解約潮很難短期顯現,除非台灣房價受到外部因素大跌。
2020-2023年買屋的人,陸續會在2024-2027年交屋,而我自己是認為2025年下半年才會比較明顯地看到房價回調,而這可能會誘使部分投資客在2026年交屋前傾向解約,但這一切都只是個人推測,未來的變數仍很多,作為投資人,只能冷靜觀察並且戰且走。
(以下為付費訂閱讀者專屬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