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古篇15--那曾經的寫信年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陳傳義]拍攝

[陳傳義]拍攝

在臺北街頭偶然瞅到紅綠兩個郵筒並立,頓時生起好久不見的感覺。猶記得它們曾靜靜地佇候於道旁,常與行走的我擦身而過,卻在不知不覺間,悄悄地從我的活動圈隱沒了。自從我們的生活周遭架設起網路,人人手上握著「智慧」手機,人們不再提筆寫信了,甚至靠著傳送圖片,連文字也逐漸減少書寫與閱讀了。於是街邊侍立的郵筒,經常終日等不到信件投入,當郵差來收取時,只能腹內空虛以對。它們除了默默被撤離,尚可奈何?

很久以前,寫信相對於打電話,便宜頗多。成百上千的文字,寫滿三、五張紙,貼上一至兩塊錢的郵票就可以寄送出去。假如用當時三分鐘一塊錢的市內電話來讀,不知道要貴上多少,更遑論四秒鐘一元的長途電話了。在那個電話不太普及,大家手頭也普遍不夠寬裕的年歲,寫信堪稱是應該具備的能力,因為向父母請安報告近況、問候親朋、對戀人訴衷情、求職、交筆友、投稿,甚至參加抽獎等等,都必須用到。

四五十年前的平信郵票 ([陳傳義]收藏)

四五十年前的平信郵票 ([陳傳義]收藏)

那個年代,書店裡有賣教人寫信的書,也有專門的《情書大全》;貨架上的信紙、信封數量比現在多,而且設計別出心裁又款式紛繁,以吸引購買慾,除了標準的十行紙,也有低彩度圖案襯底的,甚至有散發香味的。寄往國外者郵資較貴,過重還要加錢,所以信紙通常製作得薄薄的,信封也小一點。

早期臺灣人識字率低,很多人寫信須找人代筆,在以古早臺灣為背景的電影裡看得到這樣的情節。我就有長輩親戚曾利用夜間開班,教導失學的青年寫信,誦讀聲不斷,開頭就是「稟父母」。教育普及後,從小學到高中,國文課都要教寫「應用文」,以期每個國民能寫信不求人,重點包含有怎麼寫信封,尊稱的敬語和自稱的謙辭如何表達,以及開頭的問候與末尾的祝福。不知道「鈞鑒、台啟、膝前、順頌時祺、敬上」等等詞語,如今還學嗎?

書店裡寥寥的賀年卡,已無過去的盛況 ([陳傳義]拍攝)

書店裡寥寥的賀年卡,已無過去的盛況 ([陳傳義]拍攝)

以往每年12月是我郵寄花費最多的日子,因為要寄出大量的耶誕卡和賀年卡,對象包括親戚、師長、同窗、好友、出外的家人等等,多的時候可達二三十封。當時賀卡的郵資只需平信的一半,但買卡片就比較傷荷包了,從最早一張三五塊錢,逐漸上漲到後來的三五十塊。結婚不久,考慮到夫妻合計要寄很多,曾到印刷行印製百份簡單的賀年卡,以求省一點「摳摳」。不只我,其實許多人都寄卡片互通音問,幾乎成為一種習俗,所以年末是書店賺大錢的好時機,各式各樣的耶誕卡和賀年卡擺滿店內,甚至溢出門外的走廊,大大小小,顏色繽紛,令人目不暇給。仲冬時節裡,全國海量的賀卡也讓郵局小賺一筆,但陡然讓郵務人員工作超過負荷,卻使得信件比平時延宕送達。

[孫立人]的親筆信 (圖片取自網路)

[孫立人]的親筆信 (圖片取自網路)

俱往矣!進入網路時代之後,前述的情景已盡成追憶。現代人透過網路聯絡通訊,問候語、祝福語、尊稱、自稱、信封、信紙和郵票通通都省了,恐怕再過不久,這些東西連帶郵筒都將被掃進文物館。從前的名人紀念館裡常見展示櫃內陳列著親筆信函,然而21世紀以後的名人,可能在其紀念館找不到這玩意兒了;將來後輩兒孫在唱著{愛情限時批}{聽海}之類的老歌時,會不會困惑「限時批」是甚麼?「寫信」是怎麼回事?讀著[余光中]的<鄉愁>時,需不需要為「郵票」加註解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傳義(R_Z_)的沙龍
18會員
143內容數
傳義(R_Z_)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國中數學第三冊開始學根號√,把一個正數x放進裡面,代表x的正平方根,也就是平方以後剛好等於x的正數。這裡的x一般都從正整數開始學起,當x恰好是完全平方數(可等於某一正整數的平方),例如1、4、9、16、25等, √x會等於正整數;否則不但不等於任何整數,也不能等於任何兩個正整數的比值(數學家把這樣的
Thumbnail
2025/04/21
國中數學第三冊開始學根號√,把一個正數x放進裡面,代表x的正平方根,也就是平方以後剛好等於x的正數。這裡的x一般都從正整數開始學起,當x恰好是完全平方數(可等於某一正整數的平方),例如1、4、9、16、25等, √x會等於正整數;否則不但不等於任何整數,也不能等於任何兩個正整數的比值(數學家把這樣的
Thumbnail
2025/04/04
走上街,我經常看到路肩、人行道、水溝被占用,有擺上攤車(櫃)做生意的、排滿花盆種花種菜的、堆積私人雜物的,也有放置篷子當停車位或販賣小舖,更誇張的則是圍進自家屋子裡,好似建築物長了腫塊。 你一定知道這些行為欠缺公德心,把非屬於自己的地方占為己有,是一種貪,一種惡。這些行為其實占了你我大眾的便宜,
Thumbnail
2025/04/04
走上街,我經常看到路肩、人行道、水溝被占用,有擺上攤車(櫃)做生意的、排滿花盆種花種菜的、堆積私人雜物的,也有放置篷子當停車位或販賣小舖,更誇張的則是圍進自家屋子裡,好似建築物長了腫塊。 你一定知道這些行為欠缺公德心,把非屬於自己的地方占為己有,是一種貪,一種惡。這些行為其實占了你我大眾的便宜,
Thumbnail
2025/03/17
前幾天參加旅行團到武界遊覽兩天。第一日接近下午兩點抵達民宿,安頓之後,便是登探摩摩納爾瀑布的行程,從行前說明知道,單程約兩公里,來回略需兩小時。且容我為諸位讀友記錄這趟見聞。 團員們先分乘小巴,行駛幾分鐘,載到一處停車場,下車邁步啟程。
Thumbnail
2025/03/17
前幾天參加旅行團到武界遊覽兩天。第一日接近下午兩點抵達民宿,安頓之後,便是登探摩摩納爾瀑布的行程,從行前說明知道,單程約兩公里,來回略需兩小時。且容我為諸位讀友記錄這趟見聞。 團員們先分乘小巴,行駛幾分鐘,載到一處停車場,下車邁步啟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彰化巷弄的舊日光芒 彰化火車站前的巷弄,窄小而蜿蜒,藏著一種讓人著迷的時光感。這些巷弄裡,有老旅館的斑駁招牌,也有新潮文具店的繽紛櫥窗,彷彿文創市集的縮影,熱鬧卻不張揚。然而,我的目光從未被這些新奇吸引,而是駐足於那些老舊的設計——褪色的牆面、鐵花窗的鏽跡、門框上的刻痕。它們像一本無字的書,訴說著
Thumbnail
彰化巷弄的舊日光芒 彰化火車站前的巷弄,窄小而蜿蜒,藏著一種讓人著迷的時光感。這些巷弄裡,有老旅館的斑駁招牌,也有新潮文具店的繽紛櫥窗,彷彿文創市集的縮影,熱鬧卻不張揚。然而,我的目光從未被這些新奇吸引,而是駐足於那些老舊的設計——褪色的牆面、鐵花窗的鏽跡、門框上的刻痕。它們像一本無字的書,訴說著
Thumbnail
最近在台中火車站內見到零星的遊民,同樣是帶著裝滿東西的行李箱或紙箱,就地鋪著厚紙板,或坐或臥,三三兩兩,席地閒聊,有些都已躺著睡著了。車站內相對寬敞明亮,衛生設施也還不錯,遊民容易在車站公厠梳洗,所以渾身看起來不會那麼髒兮兮。 某個冬夜,我也曾在住家附近的〔半平厝公園〕公厠及凉亭發現遊民
Thumbnail
最近在台中火車站內見到零星的遊民,同樣是帶著裝滿東西的行李箱或紙箱,就地鋪著厚紙板,或坐或臥,三三兩兩,席地閒聊,有些都已躺著睡著了。車站內相對寬敞明亮,衛生設施也還不錯,遊民容易在車站公厠梳洗,所以渾身看起來不會那麼髒兮兮。 某個冬夜,我也曾在住家附近的〔半平厝公園〕公厠及凉亭發現遊民
Thumbnail
寫給 Aillen 的情書:真人vs. AI ChatGPT 互動小說計劃
Thumbnail
寫給 Aillen 的情書:真人vs. AI ChatGPT 互動小說計劃
Thumbnail
那天突然在站牌看到28路公車靠站時,想都沒想,就跳上車,打亂了原本的計畫,但無所謂,相逢自是有緣,暌違多年,無論如何都要搭上一程。
Thumbnail
那天突然在站牌看到28路公車靠站時,想都沒想,就跳上車,打亂了原本的計畫,但無所謂,相逢自是有緣,暌違多年,無論如何都要搭上一程。
Thumbnail
和P說過,搭捷運很沒有移動的感覺。地底軌道恆常的黑,車廂和車站恆常潔淨明亮,每一站看起來都一樣,讓人失去時間和方向。就算上了地表,每個出口也一樣陌生。那時候我們搭紅線,列車正好從黑暗中駛出。
Thumbnail
和P說過,搭捷運很沒有移動的感覺。地底軌道恆常的黑,車廂和車站恆常潔淨明亮,每一站看起來都一樣,讓人失去時間和方向。就算上了地表,每個出口也一樣陌生。那時候我們搭紅線,列車正好從黑暗中駛出。
Thumbnail
清晨的陽光緩緩地照著公車站,戴著口罩等公車的人們,各自懷著不同的心情,每一班公車經過站前,都有招手的人,行道樹飄葉子的清香,承載著不同的故事,展演在即將到站的公車。
Thumbnail
清晨的陽光緩緩地照著公車站,戴著口罩等公車的人們,各自懷著不同的心情,每一班公車經過站前,都有招手的人,行道樹飄葉子的清香,承載著不同的故事,展演在即將到站的公車。
Thumbnail
不知不覺,在這裡寫到了第十篇文章,算不算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呢?? 我的圖畫也是這樣,慢慢一張一張的累積起來,很高興有新園地,分享給你。
Thumbnail
不知不覺,在這裡寫到了第十篇文章,算不算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呢?? 我的圖畫也是這樣,慢慢一張一張的累積起來,很高興有新園地,分享給你。
Thumbnail
一次的重逢,再次的分手。 你自遠方來,我往遠方去。 上車,下車。進站,出站。 人生,旅途,這一站,下一站。 三面格窗透亮,半爿票間含笑,幾條老椅橫直。 風扇摇擺,咔咔,吱吱…… 候車室,簡簡單單,散發老味道,勾勒舊情懷。 漂浪的身,驛動的心,行李,小重,旅人,小累。
Thumbnail
一次的重逢,再次的分手。 你自遠方來,我往遠方去。 上車,下車。進站,出站。 人生,旅途,這一站,下一站。 三面格窗透亮,半爿票間含笑,幾條老椅橫直。 風扇摇擺,咔咔,吱吱…… 候車室,簡簡單單,散發老味道,勾勒舊情懷。 漂浪的身,驛動的心,行李,小重,旅人,小累。
Thumbnail
    鐵路和火車,總給我一種特別的感覺。在生活中,我們常接觸各種不同的交通工具。常見的汽機車在上班可說是每日必備,求學期間使用最多的則是腳踏車。但是給人時代感和記憶最強烈的仍然是火車。也許是過年除夕當天,跟著大人踏上回老家的火車,在火車上看著窗外風景咻咻的飛逝而過,甩開學校的功課,甩開一切的煩惱
Thumbnail
    鐵路和火車,總給我一種特別的感覺。在生活中,我們常接觸各種不同的交通工具。常見的汽機車在上班可說是每日必備,求學期間使用最多的則是腳踏車。但是給人時代感和記憶最強烈的仍然是火車。也許是過年除夕當天,跟著大人踏上回老家的火車,在火車上看著窗外風景咻咻的飛逝而過,甩開學校的功課,甩開一切的煩惱
Thumbnail
我的老台北沒有一個固定的時間座標,它就在那兒── 有三輪車行經一人高的郵筒和鐵框玻璃電話亭的那個年代是其中之一。
Thumbnail
我的老台北沒有一個固定的時間座標,它就在那兒── 有三輪車行經一人高的郵筒和鐵框玻璃電話亭的那個年代是其中之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