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開礦國小,1954|苗栗公館|福德國小姊妹|臨河桃花源小學|石油開採小學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和#253的福德國小是在同一年(1954年8月1日)出生的雙胞胎小學,開創初稱「福基國小開德分校」。


但雙姝命運殊異,開礦小仍然存活到今天,111學年的資料顯示,學校有72名娃,編制6班,比前一年又多些娃口;但福德小在102學年(2013)時只剩下18娃,一年級更是沒有新生,此致命條件造成隔年學校被廢,學生悉數遷往福基小,更是在10年後的2024拆校燬校。

開礦小位台72線高架下後龍溪畔,翻閱地圖其實可以發現:台72在開礦小這邊並未如前段一般沿著溪畔興建,似乎刻意的往南折入山稜,形成一個150度的大鈍角,也開了一個「開礦隧道」穿越山脈,所以開礦小就給台72線擁於內角懷抱

學校要從中油開礦油礦館前進入,一段下坡後再往上爬,進入中油專用道才能抵達。校門簡單,三矮柱雙進門,兩旁延伸圍牆是仿紅磚磁磚,外圈白色二丁掛,甚是簡單。

左牆金字校名中、英文全銜橫書圍牆上,入門後左邊是單龍雙層教室,應該是有整修拉皮,色彩明亮鮮艷;右邊則是有大象溜滑梯的操場。
學校景觀甚好,教室可以廣視後龍溪沿岸,極目就是對岸的福德村,被廢棄的福德小在山岡上明顯可見,不過2024年元月後福德小已拆成瓦礫,雙胞胎頓失手足,想來開礦小校靈必是日夜隨河水西去而嗚咽低鳴不已。
校地1.54公頃,當年立校是因出磺坑油、氣開採已有規模量產,中油人員大量遷入而有學校需求而來。現金校址非開始之地,原址在剛剛入口下坡後右手城隍廟左邊,但幾經尋訪找不到這0.2公頃大的舊校區。
raw-image


學校遷校現址是在1982由中油出資興建完成,遷校原因除校地太小,更重要是因為中油1979年在校區附近興建天然氣的二氧化碳脫除廠造成的空氣和噪音污染所致。

原來出磺坑開採的天然氣含二氧化碳太多,無法供民生使用,必須以人工脫除,乃有脫除廠興建。

學校雖然遷走,但機器的污染問題一樣存在,極度影響附近居民,幾經抗議後,中油也在1991年停止運轉設備(參考中油資料)。

學校交通不方便,可也造就一方桃源,如此臨河的學校,也是我尋訪諸校之中少見之一。

@苗栗公館,開礦村


raw-image


avatar-img
110會員
680內容數
旅行和吃吃的囈語,走走是目的,吃吃是陪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laralk Chu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對不起,我遲到了!學校已經拆光了。 「前兩個禮拜就開始拆了。」 拆除隊的大哥對我這樣說,他嚼著檳榔,這樣的冷天裡只穿著薄薄的衣服,站在空曠的瓦礫堆裡,今天是我難忘的1月25日。 學校的面貌已經沒有了,一片殘垣,不!連牆都沒了,怪手一爪一爪的抓起瓦礫送上卡車,眼前只剩下不鏽鋼大水塔、
古亭小承載我年輕時的記憶片瓦。 乍來都市的我一開始就只認識兩個夜市:一個是老的士林夜市(在慈諴宮前大南路),我在那嚐了人生的第一塊牛排,是的,就是台式鐵板牛排,對鄉下的農人子弟來說,吃牛可是要背著長輩的諄諄而行,士林夜市開了葷、破了戒。 第二個就是師大夜市,不過那時的師大夜市沒那麼有名,規模
和民宿主人道謝時,他詢問我們下一站要去哪? 「環島,所以直接往南,今晚應該要宿屏東......」 他說他喜歡我們這樣悠閒的旅人。 「悠閒?」 一問之下才知道昨晚入住的五組客人,我們是最晚離開的,看著錶已經10點,我們相視大笑。 「來台東一定要做到一件事,那就是--慢,我們台東都很慢的啦..
很好,又一所「橋頭」入袋。 這時已經是旅程的倒數,沿台1線北走要去岡山,對,去岡山吃羊肉,帶皮的羊肉。 那日旅程前一日竟然碰到南部難得的淒風苦雨,冷冽的寒流竟難得的帶著水氣奔入高雄,沒得掃興,天氣冷就打牙祭去。 原本目標一改逕往岡山,也想去找岡山的空軍小學,這樣來到橋頭竟然誤入了老
來記錄一個夢。 有一陣子我老是夢到一個奇妙的場景:我跑到一個廢棄的學校,放眼那方已是一片荒煙蔓草,遠山蔥綠,近草翠綠,眼下所見只有藍天、白雲和綠意。 我伸手撫摸著及膝的狗尾草,(對,看過Gladiator,羅素·克洛飾演的羅馬將軍那片麥田開場場景一般的姿勢),一路緩慢走向草原深處。 一瞬間,那
友愛路很大,快慢車道之間還有安全島,也幸好有這設施,我才可以站在安全島上拍下校門全景。 在校園一隅的友愛、友忠交叉口,學校設了大型照牆,校名和彩繪拼貼圖案山丘彩虹飛鴿非常的吸睛。 更引人注目的是旁邊安全島上還有一座紅白條紋燈塔,塔頂有一卡通白熊,手持綠色咖啡杯與快車道車輛打招呼,煞是有趣。
對不起,我遲到了!學校已經拆光了。 「前兩個禮拜就開始拆了。」 拆除隊的大哥對我這樣說,他嚼著檳榔,這樣的冷天裡只穿著薄薄的衣服,站在空曠的瓦礫堆裡,今天是我難忘的1月25日。 學校的面貌已經沒有了,一片殘垣,不!連牆都沒了,怪手一爪一爪的抓起瓦礫送上卡車,眼前只剩下不鏽鋼大水塔、
古亭小承載我年輕時的記憶片瓦。 乍來都市的我一開始就只認識兩個夜市:一個是老的士林夜市(在慈諴宮前大南路),我在那嚐了人生的第一塊牛排,是的,就是台式鐵板牛排,對鄉下的農人子弟來說,吃牛可是要背著長輩的諄諄而行,士林夜市開了葷、破了戒。 第二個就是師大夜市,不過那時的師大夜市沒那麼有名,規模
和民宿主人道謝時,他詢問我們下一站要去哪? 「環島,所以直接往南,今晚應該要宿屏東......」 他說他喜歡我們這樣悠閒的旅人。 「悠閒?」 一問之下才知道昨晚入住的五組客人,我們是最晚離開的,看著錶已經10點,我們相視大笑。 「來台東一定要做到一件事,那就是--慢,我們台東都很慢的啦..
很好,又一所「橋頭」入袋。 這時已經是旅程的倒數,沿台1線北走要去岡山,對,去岡山吃羊肉,帶皮的羊肉。 那日旅程前一日竟然碰到南部難得的淒風苦雨,冷冽的寒流竟難得的帶著水氣奔入高雄,沒得掃興,天氣冷就打牙祭去。 原本目標一改逕往岡山,也想去找岡山的空軍小學,這樣來到橋頭竟然誤入了老
來記錄一個夢。 有一陣子我老是夢到一個奇妙的場景:我跑到一個廢棄的學校,放眼那方已是一片荒煙蔓草,遠山蔥綠,近草翠綠,眼下所見只有藍天、白雲和綠意。 我伸手撫摸著及膝的狗尾草,(對,看過Gladiator,羅素·克洛飾演的羅馬將軍那片麥田開場場景一般的姿勢),一路緩慢走向草原深處。 一瞬間,那
友愛路很大,快慢車道之間還有安全島,也幸好有這設施,我才可以站在安全島上拍下校門全景。 在校園一隅的友愛、友忠交叉口,學校設了大型照牆,校名和彩繪拼貼圖案山丘彩虹飛鴿非常的吸睛。 更引人注目的是旁邊安全島上還有一座紅白條紋燈塔,塔頂有一卡通白熊,手持綠色咖啡杯與快車道車輛打招呼,煞是有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從大豹溪走台7乙接台3回北,這匯入銜接前500米左側就看到學校。這邊是上坡路,一層樓高的駁崁上遠遠就看到數株大王椰子在招搖著,我心底歡喜道: 「又有小學了!」 古樸的水泥框白瓶干的圍牆,一路延伸往前,紅磚校舍漸次在樹稍縫隙間分明起來。再前就看到階梯上的校門,雙柱單進,雙柱上有半圓虹桿,桿上鐵
Thumbnail
當代同村共養的可能,與地方創生的概念緊緊相扣,而當我們在看待中小學與社區之間的關係時,應不再僅是取得知識後翻身離去的出口,藉由引入外部資源帶來符合在地需求的技能與思維,維持或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甚至透過地方認同的教育,一方面提升社區凝聚力,一方面則是在孩子們心中種下關懷故鄉的種子。
Thumbnail
​根據教育部一份資料指出:至一百一十二 學年度,全國計有四百所國小具有百年老校校史,占全部校數之百分之十五。其中建校時間以在西元一八九八年時期一共有五十六所。這篇介紹新北市汐止區汐止國小就是一個例子。 水返腳公學校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汐止區和平路100巷 ​電話: 02  264
Thumbnail
多年前曾經看到一個新聞訪問了一位大學女生,她就是現行仟元鈔票上看地球儀中的四位小朋友中最右邊的那位。文中介紹這四位小朋友均是當時就讀萬華福星國小的學生。 後來我就跑去西門町那邊看這學校。 學校位在中華路一段邊,中華路路幅很寬,應該有100米,學校這邊的人行道尤其大,但是學校的立面更大,所以即使在
Thumbnail
七堵車站的正後方有個山邊社區,這是一個大約1700戶人家的長興社區,學校就在這邊,正對著車站的後門。 校地2.1公頃,250娃11班的規模,典型的社區小學。校門中短柱、左矮牆右警衛室的雙進口,週邊圍以小葉欖仁、黑板木等綠樹,俯瞰校地呈東西向長條狀,東邊是呈現倒C型校舍,西邊則是操場。 學校北側與
Thumbnail
學校剛過完百年生日,值得慶賀。校園位在103市道和三和路三段口,但是校門卻是在三和路二段173巷裡,這巷子路幅窄,兩輛車會車的寬度,幸好學校側還留有人行道以利娃通學。 這條巷子其實就是「學校巷」,由路口依次是三重國小、光榮國中、光榮國小然後就見底了。兩小學夾著一國中,挺有興味,更有趣的是:在用鳥瞰
Thumbnail
她是日據時代在花蓮設立的第一所公學校。花蓮市有16所公私立小學,其中有明義、明廉、明恥以及中華等四所都是源出這校,所以有人將明禮小視為花蓮小學的母學校。 其實在日據時代,明禮還有產生一所幼稚園--若葉幼稚園,只是後來沒有繼承的學校而在歷史軌道上消失。 但是明禮這一校名也是更迭多次,一開始的
Thumbnail
雖然處在北投區邊緣的山腳下,學校規模卻是非常的大,近千四的娃,59班,在北投諸小中排行老三,但校地只有1.7公頃多,有點擁擠,不過這又比老二的文化國小好多了,文小只有1公頃大啊。.根據校史記載,成立初只是北投公學校分離教室,設址靈山宮,這和台灣許多小學的起源類似--先成立、設校再建築校舍,校舍未成之
Thumbnail
寫到199校,就找一所和199有關的學校紀實一下。 .. 成立於上世紀末的健康小,校地面積1.15公頃,目前一千娃有36班,在松山區不算頂大,學校卻是台北市首座校園無圍牆設計校區。 其實周圍走繞一圈,這號稱也真的挺走巧門,以三民路、延壽街和另兩邊巷子所形成的街廓整個都給學校建築蓋好蓋滿,建築的
Thumbnail
多小的孩子能打鐵?一堂給小學孩子的打鐵應該要如何設計?本次幸運地再得到機會回歸雲林潮厝華德福,開啟一場真正的實驗課:給小學三年級孩子來場打鐵體驗!本次和學校老師合作,加上自己對華德福教育的新認識,我將用新的視角來切入打鐵這件事!
Thumbnail
從大豹溪走台7乙接台3回北,這匯入銜接前500米左側就看到學校。這邊是上坡路,一層樓高的駁崁上遠遠就看到數株大王椰子在招搖著,我心底歡喜道: 「又有小學了!」 古樸的水泥框白瓶干的圍牆,一路延伸往前,紅磚校舍漸次在樹稍縫隙間分明起來。再前就看到階梯上的校門,雙柱單進,雙柱上有半圓虹桿,桿上鐵
Thumbnail
當代同村共養的可能,與地方創生的概念緊緊相扣,而當我們在看待中小學與社區之間的關係時,應不再僅是取得知識後翻身離去的出口,藉由引入外部資源帶來符合在地需求的技能與思維,維持或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甚至透過地方認同的教育,一方面提升社區凝聚力,一方面則是在孩子們心中種下關懷故鄉的種子。
Thumbnail
​根據教育部一份資料指出:至一百一十二 學年度,全國計有四百所國小具有百年老校校史,占全部校數之百分之十五。其中建校時間以在西元一八九八年時期一共有五十六所。這篇介紹新北市汐止區汐止國小就是一個例子。 水返腳公學校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汐止區和平路100巷 ​電話: 02  264
Thumbnail
多年前曾經看到一個新聞訪問了一位大學女生,她就是現行仟元鈔票上看地球儀中的四位小朋友中最右邊的那位。文中介紹這四位小朋友均是當時就讀萬華福星國小的學生。 後來我就跑去西門町那邊看這學校。 學校位在中華路一段邊,中華路路幅很寬,應該有100米,學校這邊的人行道尤其大,但是學校的立面更大,所以即使在
Thumbnail
七堵車站的正後方有個山邊社區,這是一個大約1700戶人家的長興社區,學校就在這邊,正對著車站的後門。 校地2.1公頃,250娃11班的規模,典型的社區小學。校門中短柱、左矮牆右警衛室的雙進口,週邊圍以小葉欖仁、黑板木等綠樹,俯瞰校地呈東西向長條狀,東邊是呈現倒C型校舍,西邊則是操場。 學校北側與
Thumbnail
學校剛過完百年生日,值得慶賀。校園位在103市道和三和路三段口,但是校門卻是在三和路二段173巷裡,這巷子路幅窄,兩輛車會車的寬度,幸好學校側還留有人行道以利娃通學。 這條巷子其實就是「學校巷」,由路口依次是三重國小、光榮國中、光榮國小然後就見底了。兩小學夾著一國中,挺有興味,更有趣的是:在用鳥瞰
Thumbnail
她是日據時代在花蓮設立的第一所公學校。花蓮市有16所公私立小學,其中有明義、明廉、明恥以及中華等四所都是源出這校,所以有人將明禮小視為花蓮小學的母學校。 其實在日據時代,明禮還有產生一所幼稚園--若葉幼稚園,只是後來沒有繼承的學校而在歷史軌道上消失。 但是明禮這一校名也是更迭多次,一開始的
Thumbnail
雖然處在北投區邊緣的山腳下,學校規模卻是非常的大,近千四的娃,59班,在北投諸小中排行老三,但校地只有1.7公頃多,有點擁擠,不過這又比老二的文化國小好多了,文小只有1公頃大啊。.根據校史記載,成立初只是北投公學校分離教室,設址靈山宮,這和台灣許多小學的起源類似--先成立、設校再建築校舍,校舍未成之
Thumbnail
寫到199校,就找一所和199有關的學校紀實一下。 .. 成立於上世紀末的健康小,校地面積1.15公頃,目前一千娃有36班,在松山區不算頂大,學校卻是台北市首座校園無圍牆設計校區。 其實周圍走繞一圈,這號稱也真的挺走巧門,以三民路、延壽街和另兩邊巷子所形成的街廓整個都給學校建築蓋好蓋滿,建築的
Thumbnail
多小的孩子能打鐵?一堂給小學孩子的打鐵應該要如何設計?本次幸運地再得到機會回歸雲林潮厝華德福,開啟一場真正的實驗課:給小學三年級孩子來場打鐵體驗!本次和學校老師合作,加上自己對華德福教育的新認識,我將用新的視角來切入打鐵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