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9風險小科普——「保險」是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有關健保是否修改為65歲以上免負擔費用,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在網路上特別說明「社會保險」與「社會福利」不同。


看到這裡,可能還是有些人搞不懂。我們平常購買保險,那「保險」到底是什麼?(難道是為了自己免繳保費,給兒孫繳?還是領回一大筆錢?)


先跟大家科普一下,「保險」的核心是「轉嫁風險」!


人類社會中,轉嫁風險的方式有許多種,像我們之前提過的「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股權集資」,可以避免單一船主(冒險者)有鉅額損失,或者之前提到古典東方對「婚姻」、「家族」聚焦血緣的限制,是為了凝聚風險來臨時的人群。


一個有名的案例就是1744年「蘇格蘭教會牧師遺孀基金會社」。


1744年,蘇格蘭長老會的兩位教士羅伯特.華勒斯 (Robert Wallace) 與亞歷山大.韋伯斯特 (Alexander Webster) 為了替牧師遺孀和孤兒提供補助,打算成立一個基金。他們建議教會的每一位牧師將收入的一部分放入基金。如果牧師過世,遺孀可以從基金的獲利中取得分紅,讓餘生有所保障。


這個構想其實與108課綱高中國文課本〈大同與小康〉所說的:「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很接近。


但是,這要怎麼做得到呢?!


首先得預測每年大約有多少位牧師會過世,留下多少的寡婦、孤兒,以及寡婦們在丈夫去世後會活幾年。

數學很重要啊~~


好複雜啊~~需要一連串精密的計算。


於是,這兩位教士請了愛丁堡大學的數學教授來幫助他們。


專業的數學教授收集了當時民眾過世年齡的資料,推算出:蘇格蘭有930位長老教會牧師,平均每年過世27位,其中有18位會留下遺孀,2位可能有不到16歲的孩子;沒有留下遺孀的牧師中,有5位會留下孤兒。另外,他們還計算出了可以停止補助的時機,也就是遺孀可能在多久之後去世或再婚。


根據這些資料,他們為牧師設計了差別費率:


例如:如果牧師年繳2英鎊12先令2便士,遺孀一年能得到10英鎊;如果希望家人生活更chill,可以多繳一些(年繳6英鎊11先令3便士,這樣他的遺孀一年便能領到25英鎊)。


當時預測到1765年,基金資本會達到58348英鎊。驚人的是,到了1765年,基金總資本也只比預測少了1英鎊。這種演算法的精準程度,後來成了保險精算學的基礎。


1815年,蘇格蘭寡婦基金秉持轉嫁風險與照顧因戰事或意外喪偶女性的初衷,正式以公司的形式成立。後來也慢慢擴大業務範圍,成為一間老字號又可靠的基金,直到2000年被勞埃德銀行集團收購。


回到文章開頭所說,保險是通過集體力量,為個體在一時的困境裡轉嫁風險、提供存活的資源。因此,保費的計算極其重要,才能達到「永續」的目的。



今日小科普,我們下次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時間學苑——經濟思辨教育
51會員
88內容數
時間學苑是一個引導大眾進行「經濟思辨」的教育品牌,期待透過跳脫學院的經濟學理論,帶領大家思辨生活裡的經濟議題,也讓大眾認識「生活經濟學」的運作,成為培養個人金融素養之底蘊。
2025/04/25
去年時間學苑剛成立時,國峰老師曾分享擁有金融素養可以讓人心情平和,聽起來有點玄虛。但經過兩年多來的實證,愈來愈可以理解後,最近也將我所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大學生。 在經濟思辨主題的最後一週課程,請學生用學到的經濟學知識,來分析我另外一群學生打工的原因:「希望趕快還完學貸!」 在分組討論時,我聽到
Thumbnail
2025/04/25
去年時間學苑剛成立時,國峰老師曾分享擁有金融素養可以讓人心情平和,聽起來有點玄虛。但經過兩年多來的實證,愈來愈可以理解後,最近也將我所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大學生。 在經濟思辨主題的最後一週課程,請學生用學到的經濟學知識,來分析我另外一群學生打工的原因:「希望趕快還完學貸!」 在分組討論時,我聽到
Thumbnail
2025/04/20
在中、小學生的營隊之後,這三週嘗試將經濟素養帶給大學生。雖然學生在高中會學過「供需」、「看不見的手」等概念,但很少能直接解讀新聞或應用在生活中。 所以我們當然要來試試看囉!   知道自己不知道嗎? 一開始,讓學生閱讀新聞,分組解讀。 雖然學生討論得很快樂,但他們的解讀不脫網路留言:她很
Thumbnail
2025/04/20
在中、小學生的營隊之後,這三週嘗試將經濟素養帶給大學生。雖然學生在高中會學過「供需」、「看不見的手」等概念,但很少能直接解讀新聞或應用在生活中。 所以我們當然要來試試看囉!   知道自己不知道嗎? 一開始,讓學生閱讀新聞,分組解讀。 雖然學生討論得很快樂,但他們的解讀不脫網路留言:她很
Thumbnail
2025/04/05
關稅新聞這兩天讓許多人跳腳,有人開始指責政府談判不力,也有人開酸,「說什麼台美關係多好……」。關於這樣的大新聞,眾人心慌慌。不妨從奧地利經濟學派的視角,重新理解:關稅是懲罰?還是談判工具?我們該怕嗎?還是該動起來? 關稅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所得稅」是直接對個人或企業的收入徵收,直接影響個體
Thumbnail
2025/04/05
關稅新聞這兩天讓許多人跳腳,有人開始指責政府談判不力,也有人開酸,「說什麼台美關係多好……」。關於這樣的大新聞,眾人心慌慌。不妨從奧地利經濟學派的視角,重新理解:關稅是懲罰?還是談判工具?我們該怕嗎?還是該動起來? 關稅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所得稅」是直接對個人或企業的收入徵收,直接影響個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最近有關健保是否修改為65歲以上免負擔費用,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在網路上特別說明「社會保險」與「社會福利」不同。 看到這裡,可能還是有些人搞不懂。我們平常購買保險,那「保險」到底是什麼?(難道是為了自己免繳保費,給兒孫繳?還是領回一大筆錢?) 先跟大家科普一下,「保險」的核心是「轉嫁風
Thumbnail
最近有關健保是否修改為65歲以上免負擔費用,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在網路上特別說明「社會保險」與「社會福利」不同。 看到這裡,可能還是有些人搞不懂。我們平常購買保險,那「保險」到底是什麼?(難道是為了自己免繳保費,給兒孫繳?還是領回一大筆錢?) 先跟大家科普一下,「保險」的核心是「轉嫁風
Thumbnail
今天要來談談我們一生保險如何規劃先後順序。 保險業在台灣發展已超過60年了!從最早期的死亡險到生死合險,住院日額險、傷害死殘險,療程型防癌險、定期醫療附約、終身醫療險、重大疾病險等等。 再到近10年發展出的萬能壽險、利變型的台、外幣保單、投資型月月撥回保險、重大傷病保險、殘扶失能險及長照險,更有
Thumbnail
今天要來談談我們一生保險如何規劃先後順序。 保險業在台灣發展已超過60年了!從最早期的死亡險到生死合險,住院日額險、傷害死殘險,療程型防癌險、定期醫療附約、終身醫療險、重大疾病險等等。 再到近10年發展出的萬能壽險、利變型的台、外幣保單、投資型月月撥回保險、重大傷病保險、殘扶失能險及長照險,更有
Thumbnail
最近持續把那些還沒消化完的線上課程一一撥時間好好吸收,才知道原來自己積欠很多課程債。(別忘了買了要看,看了要用,才能真正有所獲得,不然真的都只是浪費錢==) 這堂課分享的是關於「買保險」,不是教你要買哪一個保險比較有用,而是從根本中去評估自己真正需要被保障的風險。 以往自己買保險有幾個迷思,
Thumbnail
最近持續把那些還沒消化完的線上課程一一撥時間好好吸收,才知道原來自己積欠很多課程債。(別忘了買了要看,看了要用,才能真正有所獲得,不然真的都只是浪費錢==) 這堂課分享的是關於「買保險」,不是教你要買哪一個保險比較有用,而是從根本中去評估自己真正需要被保障的風險。 以往自己買保險有幾個迷思,
Thumbnail
「保險很貴欸……我又不一定用得到?」 一說到保險,最常聽到的就是這句話。那麽這句話是對的嗎?接下來讓我們來討論看看。 健保能夠負擔你所有的醫療支出嗎?
Thumbnail
「保險很貴欸……我又不一定用得到?」 一說到保險,最常聽到的就是這句話。那麽這句話是對的嗎?接下來讓我們來討論看看。 健保能夠負擔你所有的醫療支出嗎?
Thumbnail
繳稅真的是人生必然嗎!?資產轉化成保險,有效逃離課稅循環。 資產傳承向來是件很複雜的課題,其涉及領域涵蓋金融、民法、租稅甚至家族情感,如果沒有專業的會計師、律師團隊規劃,很難做有效的安排,因為少有人同時具備這三個領域的知識,而筆者早期出身銀行,深耕稅務部門,又經過司法考試的洗禮,無論理論或實務俱有相
Thumbnail
繳稅真的是人生必然嗎!?資產轉化成保險,有效逃離課稅循環。 資產傳承向來是件很複雜的課題,其涉及領域涵蓋金融、民法、租稅甚至家族情感,如果沒有專業的會計師、律師團隊規劃,很難做有效的安排,因為少有人同時具備這三個領域的知識,而筆者早期出身銀行,深耕稅務部門,又經過司法考試的洗禮,無論理論或實務俱有相
Thumbnail
基本醫療費用:雖然說台灣有健保制度,但隨著醫療環境與設備的進步,先進治療手術設備或是自費耗材、醫療用藥等,仍須自行負擔。 生活改變:生重病時,除了飲食可能須要做調整外,若無法順利進食或食慾不佳等可能須要營養補充品。另外像是輔助用品等購買或是無需住院的自費化療口服藥物。養病過程除基本生活開銷外,所需要
Thumbnail
基本醫療費用:雖然說台灣有健保制度,但隨著醫療環境與設備的進步,先進治療手術設備或是自費耗材、醫療用藥等,仍須自行負擔。 生活改變:生重病時,除了飲食可能須要做調整外,若無法順利進食或食慾不佳等可能須要營養補充品。另外像是輔助用品等購買或是無需住院的自費化療口服藥物。養病過程除基本生活開銷外,所需要
Thumbnail
曼玲生完小孩後,因為找不到合適的保姆,一直考慮要暫停工作,自己帶小孩。她約略知道自己可請領勞保的生育給付2個月,但接下來留職停薪期間,只有老公一個人的收入,又難以維持家計,因而該不該留職停薪讓她左右為難。
Thumbnail
曼玲生完小孩後,因為找不到合適的保姆,一直考慮要暫停工作,自己帶小孩。她約略知道自己可請領勞保的生育給付2個月,但接下來留職停薪期間,只有老公一個人的收入,又難以維持家計,因而該不該留職停薪讓她左右為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