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媽媽重新定義「買保險」這件事

2023/09/0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持續把那些還沒消化完的線上課程一一撥時間好好吸收,才知道原來自己積欠很多課程債。(別忘了買了要看,看了要用,才能真正有所獲得,不然真的都只是浪費錢==)

這堂課分享的是關於「買保險」,不是教你要買哪一個保險比較有用,而是從根本中去評估自己真正需要被保障的風險。


以往自己買保險有幾個迷思,可能是人情債,也可能是網路或新聞正夯的保險議題,然後我就會跟風去了解(然後購買)。

但回歸「保險」有很多本質的東西才是我們需要思考的部分,趁著記憶猶新順道紀錄!


過度聚焦產品利益,不夠了解自己的需要與需求

以前我聽到「保本」,或是定期有「生存金給付」這樣的字眼容易讓我購買的意願提高(沒辦法啊誰叫我是地方媽媽),好像就會回到「划算」的定義去看買這個保險有沒有超值。

但事實上買保險應該回歸主菜,不是糾結在划不划算或是附加價值,畢竟定期或是終生差兩個字差很多!

這點提醒我應該要去翻翻自己的保單,哪些是買保險,哪些是買划算?(筆記)

保險的本質在於處理風險,而非用來儲蓄或投資

必須說我曾經就是用保險來做儲蓄,也確實市面上有很多的險種打的是「儲蓄」做為功能導向的保險。

但當我們進行個人的投資理財規劃時,其實也應該把這些層面分清楚,我們的錢如何規劃?

保險是保險、儲蓄是儲蓄、投資是投資,三者本質不同,思維也不同,做法也會跟著不一樣。

。保險:不可預期的風險,彌補損失+分散風險

。儲蓄:短期資金需求,保本性+流動性

。投資:長期資金需求,時間複利+風險報酬

認清本質再進行規劃,會比胡亂把錢丟進去保險更為重要。


不同階段,著重的保險規劃也會不同

人生分成幾個階段,出生、求學、就業、結婚、生子、買房、退休...等等。

進入不同階段也意味著評估過去購買的保險是否足以應付下一階段的需求,例如有的人會因為生小孩後,幫孩子買了很多的保險,但事實上更多需要考慮的是「家長」,因為家長是這個階段的主要經濟來源,此時保障家長的先後順序會大於小孩。

┄┄◍◌◍◌◍◌┄┄

對我而言,保險的定義就是平常用不到,但需要時他能給我幫助。

有了這樣的觀念還不夠,購買保險的核心定義應該緊扣到「不是買容易或一定得到理賠的保險,而是要為萬一發生,自己賠不起的風險。」

這才是為什麼我們需要買保險的原因,而不要因為保險業務員的話術談到「保本」、可以拿回多少錢或其他附加價值而購買。

地方媽媽果然還是有好多盲點需要一一破除啊!千萬別只用「划算」來評估各種消費!

#2023日更計畫


愛美麗
愛美麗
我是愛美麗,2023年啟動了文字日更計畫。我是芳療推動者、podcaster、文字接案者,研究各種讓生活變好的各種天然方式,也希望能透過文字能夠讓生活有一點進步,那就是很棒的美麗人生了!最近精選的「五個天然又有效的方式讓你一夜好眠」免費電子書下載:https://reurl.cc/b71QL3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