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入職後第四次做會記帳,原來所有事情都是熟能生巧|工作日記

12月27日:入職後第四次做會記帳,原來所有事情都是熟能生巧|工作日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不知不覺,這個月已經是入職的第四個月,所以也迎來了第四次做會記帳。大學、研究所都是人文社會科學院學生的我,對於商科的概念真的是有待加強。

可是在傳產小公司就是「校長兼撞鐘」,一人身兼多職是常態也是宿命,確實多請一個人也沒什麼必要。這就是難處。

從最初做帳一路哀嚎,到今天第四次做帳,至少可以獨立作業了,只是在每個步驟的銜接過程中,還是需要請教媽媽。譬如說,要先把銷貨單整理清楚,請款發票開完之後,要登錄帳本,再一個個裝入信封準備寄出,這之間還分成有些公司是匯款,有些是用支票,用支票付款的客戶,要記得放貼好二十八塊郵資的回郵信封。

而我!就在這個步驟出了一個大錯,我完全忘記回郵信封這件事XD 連郵局的大宗都寫好之後,我才又一個一個拆開,補放......。還好最後時刻還是有想起,不然就完了......一定會被罵慘......。

或者是說,有些小公司會計本身就是老闆或老闆娘,有時候可以電話說一聲,讓客戶扣在貨款,但一些比較嚴謹的公司差一塊錢都不行,貨款歸貨款,郵資歸郵資。

有時候碰到比較嚴謹或是規模比較大的公司,會覺得很囉唆,很麻煩,可是過一陣子之後想想,這也是一種學習,因為嚴謹是好事。很多時候的方便其實只是立基於隨便,隨便久了會變成習慣。


在工作中,常常需要面對繁瑣又重複的事情,尤其在傳產的小公司裡,什麼事都要自己來,從基本操作到流程細節,都沒得逃。這樣的環境很容易讓人覺得累,但其實也是成長的好機會。經過這幾個月的磨練,我慢慢明白,工作不只是為了完成眼前的事,而是學著抓住每個細節,進一步看懂整體的脈絡。

犯錯是無法避免的,特別是還在熟悉的階段。一個小小的疏忽可能會讓事情變得很麻煩,但重要的是要記住,從錯誤裡學到什麼,下一次怎麼避免。同時,那些看起來麻煩又煩人的細節,其實就是養成嚴謹態度的基礎。雖然方便的做法好像能省事,但如果建立在隨便的心態上,早晚會有後果。

所以,就算是最不起眼的工作,也該拿出認真的態度。透過反覆的練習和調整,把每個步驟都做到位,久了自然就會熟練。對那些「麻煩」的事情,或許可以換個角度想,它們其實是幫助我們習慣規範,這樣才不會在關鍵時刻出問題。

avatar-img
予晞🌸的沙龍
216會員
227內容數
關於影像的省思,也關於在生活裡浮沉的方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予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探討做生意的趣味性、人際關係與信任的重要性、以及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做生意的心得,並藉由影集《艾蜜莉在巴黎》帶出 work-life balance 的議題,最後表達想逃離臺灣的想法。
突然覺得努力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因為成就自己是有限的,成就他人才有機會創造無限。可是當自身的能力不足以讓他人信服,也就不存在成就他人,所以在這之前,還是必須先自我成就。 努力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要努力?外在壓力的促使是其一,但是長期的驅動力呢?心裡的能量與使命要開啟,要趕快想辦法解套轉動。才不會被
本文探討分享的本質與意義,並藉由觀察社會現象、個人經驗和影集《誰來晚餐》的案例,反思現代人對於物質與生活價值的追求。文章點出注意力經濟的時代背景下,分享行為背後的權力關係和自我塑造,並提出對簡樸生活及放下執唸的省思。
本文探討做生意的趣味性、人際關係與信任的重要性、以及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做生意的心得,並藉由影集《艾蜜莉在巴黎》帶出 work-life balance 的議題,最後表達想逃離臺灣的想法。
突然覺得努力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因為成就自己是有限的,成就他人才有機會創造無限。可是當自身的能力不足以讓他人信服,也就不存在成就他人,所以在這之前,還是必須先自我成就。 努力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要努力?外在壓力的促使是其一,但是長期的驅動力呢?心裡的能量與使命要開啟,要趕快想辦法解套轉動。才不會被
本文探討分享的本質與意義,並藉由觀察社會現象、個人經驗和影集《誰來晚餐》的案例,反思現代人對於物質與生活價值的追求。文章點出注意力經濟的時代背景下,分享行為背後的權力關係和自我塑造,並提出對簡樸生活及放下執唸的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