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努力的意義?尋找內在動力與處世之道|青春解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突然覺得努力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因為成就自己是有限的,成就他人才有機會創造無限。可是當自身的能力不足以讓他人信服,也就不存在成就他人,所以在這之前,還是必須先自我成就。

努力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要努力?外在壓力的促使是其一,但是長期的驅動力呢?心裡的能量與使命要開啟,要趕快想辦法解套轉動。才不會被自我矛盾卡死。

很多道理邏輯都明白,但是似乎還有某個關鍵因素沒有看見,讓自己始終搖擺。於是中庸,於是,無法成就自己,也無法成就他人。

有時也會嘗試說服自己,中庸,或許才是處世之道。但很遺憾地,說服不了自己。所以我在找的是處世之道還是內在動力?


今天下午和一位二代聊了近四小時。很有能力,對自我要求極高,會很多事情,不會的,但如果需要會,他就去把它學會,並且做到那個領域具代表性的存在。正職、副業、興趣,一切發展都在軌道上,按部就班的不斷成長茁壯。

他終於搬離家裡,在外租屋近兩個月了。因為長期的高壓運轉,身心健康出了狀況。他需要下班後獨立的生活空間喘息、重整。

很多看似光鮮亮麗的外在,多數人會心生羨慕,少數人會心裡滴咕:「要是能跟他交換人生就好了」可是真的是這樣嗎?交換人生就會順風順水嗎?活成別人的樣子,生命就完整了嗎?


人類喜歡算命,人類喜歡提前預知未知,好似這樣一切就得以防範,一切厄運災難都能化解。殊不知正是所有的擔憂,提前了拉長了悲劇。因為「未知」反而能夠用心專注在生活,而「已知」就是讓自己活在恐懼之中。

最好的人設就是真實的你,最好的命格就是你自己的命盤。

那天在網路上看到這句話,怔住了一瞬。原來,苦心追求的更好的人生並不存在。成為自己,學習成為自己,讓真實的自己呈顯出來。


所以我缺乏的是「認識自己」嗎?還是就單純太把煩惱放大,誤以為這些事情值德思考?為什麼很多疑問在心中產生困惑?為什麼那些我已經知道答案的問題,依然困擾著我?是因為那些在腦袋裡的答案是學習來的,而不是源自我的想法嗎?

那人為什麼需要學習,又或者說,我們該用什麼方式學習、用什麼途徑學習才能夠找到想要的答案?

既然有錢的目的是提高生活品質,那在滿足一定程度的生活品質之後,為什麼不能停下腳步,慢活?為什麼世界越來越快?為什麼動盪的波動越來越頻繁且劇烈?



raw-image


avatar-img
予晞🌸的沙龍
216會員
225內容數
關於影像的省思,也關於在生活裡浮沉的方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rgus-avatar-img
2025/04/14
慢活? 可以啊,只要知足,接受自己被從現有的位置拉下去,待在自己能力的次一階位置就好。 但人不都想要更好😏
Claydee-avatar-img
2025/04/14
一直都很喜歡你的反思,謝謝你的分享:)
予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探討分享的本質與意義,並藉由觀察社會現象、個人經驗和影集《誰來晚餐》的案例,反思現代人對於物質與生活價值的追求。文章點出注意力經濟的時代背景下,分享行為背後的權力關係和自我塑造,並提出對簡樸生活及放下執唸的省思。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年輕人在職場上面臨的困境與價值觀轉變,以及如何平衡個人理想與產業發展的需求。文章以自身經歷和觀察為例,分析了傳產的困境、勞工權益與公司發展之間的關係,並鼓勵年輕人積極尋找與自身職涯理念相符的工作,為產業發展貢獻力量,並在過程中實現自我價值。
文章探討成功背後的努力與幸運的關係,以及如何看待「鈍感力」。作者反思「鈍感力」並非解決內耗的良方,更重要的是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保有真切的感知與愛,並透過技能提升,打造獨特人生。
本文探討夢想、自我認識與社會資本的關係,並以作者自身經驗,觀察雞群行為來闡述社會現象:少數人勇於探索,少數人墨守成規,多數人則在習慣中平庸度日。作者反思自身飲食習慣與社會環境的影響,並以青春迷茫做結,點出成長過程的體悟。
社畜日常與職場困境:忙碌的一天,從會議、拜訪客戶到處理行政事務,並抒發了在高壓工作環境下的委屈與無助。作者反思了華人社會的道德教條與人情世故的複雜性,並從閱讀《職場不是自助餐》中獲得啟發。文章也探討了現代教育體制中「做學問」、「做事」、「做人」三個階段的次序錯置,導致許多大學生畢業後在職場上遭遇困境
天氣很冷的時候,心情也會陷入一種陰鬱。好似未來和這霧茫茫的天空一樣,呈現著灰色調。 成長的陣痛期是什麼?是當目標逐漸明確之時,有很想完成的事情時,深感自身能力跟不上想要做的事,跟不上商業環境下快速變動的談判與決策思維。 職場是一個論功行賞的地方、拿產值換錢的地方。《職場不是自助餐,哪能只挑你要
本文探討分享的本質與意義,並藉由觀察社會現象、個人經驗和影集《誰來晚餐》的案例,反思現代人對於物質與生活價值的追求。文章點出注意力經濟的時代背景下,分享行為背後的權力關係和自我塑造,並提出對簡樸生活及放下執唸的省思。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年輕人在職場上面臨的困境與價值觀轉變,以及如何平衡個人理想與產業發展的需求。文章以自身經歷和觀察為例,分析了傳產的困境、勞工權益與公司發展之間的關係,並鼓勵年輕人積極尋找與自身職涯理念相符的工作,為產業發展貢獻力量,並在過程中實現自我價值。
文章探討成功背後的努力與幸運的關係,以及如何看待「鈍感力」。作者反思「鈍感力」並非解決內耗的良方,更重要的是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保有真切的感知與愛,並透過技能提升,打造獨特人生。
本文探討夢想、自我認識與社會資本的關係,並以作者自身經驗,觀察雞群行為來闡述社會現象:少數人勇於探索,少數人墨守成規,多數人則在習慣中平庸度日。作者反思自身飲食習慣與社會環境的影響,並以青春迷茫做結,點出成長過程的體悟。
社畜日常與職場困境:忙碌的一天,從會議、拜訪客戶到處理行政事務,並抒發了在高壓工作環境下的委屈與無助。作者反思了華人社會的道德教條與人情世故的複雜性,並從閱讀《職場不是自助餐》中獲得啟發。文章也探討了現代教育體制中「做學問」、「做事」、「做人」三個階段的次序錯置,導致許多大學生畢業後在職場上遭遇困境
天氣很冷的時候,心情也會陷入一種陰鬱。好似未來和這霧茫茫的天空一樣,呈現著灰色調。 成長的陣痛期是什麼?是當目標逐漸明確之時,有很想完成的事情時,深感自身能力跟不上想要做的事,跟不上商業環境下快速變動的談判與決策思維。 職場是一個論功行賞的地方、拿產值換錢的地方。《職場不是自助餐,哪能只挑你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超越自己 在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旅途中,都會面臨無數的挑戰和困難。這些挑戰往往會讓我們感到迷茫和無助,但正是這些挑戰讓我們有機會去超越自己,去發現自己真正的潛力。因此,我們必須學會努力,因為只有努力才能創造美好的未來。 努力是成功的基石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沒有任何成功是輕而易舉的。每
Thumbnail
今晚我在YT上看到一個非常有共鳴和擊中我心的內容,關於「為什麼我們不該刻意努力?」我們是否下意識的認為,刻意努力肯定跟成功綁定在一起。
Thumbnail
努力讓自己的成長,變得更有價值,努力,並不是追名逐利,或者成龍成鳳,不過是為了活得快意,體驗壹路橫沖直撞努力逼近目的地的充實和快感,不虛度人生。而成功是需要靠堅持來填充,靠夢想來維系,靠努力來支撐。在你有意識反省自己的時候,用力敲打自己,人生恍惚幾十年,莫留遺憾給自己。
Thumbnail
過去七年多來,我陪著數百位珍貴的生命,一塊在生命的低谷裡奮鬥、崩潰,又見證一個個生命踏上專屬於自己的道路,發出獨特又迷人的光彩,活出那一份獨特的勇氣,去成為真正的自己。 生命力量被大大削弱,是因為沒有掌握生命的運作密碼,我總結了三個核心要點,與你分享!
Thumbnail
  有一句話說得好,人生的前半段,應該著重在成就自己,而後半段應該著重在成就別人。所以說要先能成就自己再來成就別人,這是順序。原則上,要單靠自己努力而獲得偉大成就的機率是比較低的,並不是說完全不可能,但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還是需要借助到別人的力量。那麼,如果到了人生後半段還沒有取得所謂
Thumbnail
雖然我不知道積極地實現目標 最終目標能否實現 但是我非常確信,消極地實現目標 或者嘗試了幾次就原地放棄 是100%不可能實現目標 這就像是在嚴峻的比賽中 有的選手因為看不到希望於是開始放棄 而有的選手雖然看不到希望可是繼續嘗試 而比賽的勝利者只會出現在後者力 所以當我們面對著難題、困境時 我們
Thumbnail
其實,這樣子的想法似乎不太好,因為愈這樣想,就愈可能發生。
Thumbnail
最近發現自己好像總是以為自己很「大」,放大自己做的所有事,好像非得把時間用盡、體力用盡,才足夠證明自己「努力過」,因為身體會累、心情會差,對我來說都是一種證明,證明我正在逆境中成長。刻苦耐勞的做著自己不這麼喜歡的事,我以為這是種成長、是種訓練,但是一直努力真的好嗎?會不會選擇真的大於努力?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超越自己 在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旅途中,都會面臨無數的挑戰和困難。這些挑戰往往會讓我們感到迷茫和無助,但正是這些挑戰讓我們有機會去超越自己,去發現自己真正的潛力。因此,我們必須學會努力,因為只有努力才能創造美好的未來。 努力是成功的基石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沒有任何成功是輕而易舉的。每
Thumbnail
今晚我在YT上看到一個非常有共鳴和擊中我心的內容,關於「為什麼我們不該刻意努力?」我們是否下意識的認為,刻意努力肯定跟成功綁定在一起。
Thumbnail
努力讓自己的成長,變得更有價值,努力,並不是追名逐利,或者成龍成鳳,不過是為了活得快意,體驗壹路橫沖直撞努力逼近目的地的充實和快感,不虛度人生。而成功是需要靠堅持來填充,靠夢想來維系,靠努力來支撐。在你有意識反省自己的時候,用力敲打自己,人生恍惚幾十年,莫留遺憾給自己。
Thumbnail
過去七年多來,我陪著數百位珍貴的生命,一塊在生命的低谷裡奮鬥、崩潰,又見證一個個生命踏上專屬於自己的道路,發出獨特又迷人的光彩,活出那一份獨特的勇氣,去成為真正的自己。 生命力量被大大削弱,是因為沒有掌握生命的運作密碼,我總結了三個核心要點,與你分享!
Thumbnail
  有一句話說得好,人生的前半段,應該著重在成就自己,而後半段應該著重在成就別人。所以說要先能成就自己再來成就別人,這是順序。原則上,要單靠自己努力而獲得偉大成就的機率是比較低的,並不是說完全不可能,但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還是需要借助到別人的力量。那麼,如果到了人生後半段還沒有取得所謂
Thumbnail
雖然我不知道積極地實現目標 最終目標能否實現 但是我非常確信,消極地實現目標 或者嘗試了幾次就原地放棄 是100%不可能實現目標 這就像是在嚴峻的比賽中 有的選手因為看不到希望於是開始放棄 而有的選手雖然看不到希望可是繼續嘗試 而比賽的勝利者只會出現在後者力 所以當我們面對著難題、困境時 我們
Thumbnail
其實,這樣子的想法似乎不太好,因為愈這樣想,就愈可能發生。
Thumbnail
最近發現自己好像總是以為自己很「大」,放大自己做的所有事,好像非得把時間用盡、體力用盡,才足夠證明自己「努力過」,因為身體會累、心情會差,對我來說都是一種證明,證明我正在逆境中成長。刻苦耐勞的做著自己不這麼喜歡的事,我以為這是種成長、是種訓練,但是一直努力真的好嗎?會不會選擇真的大於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