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投資04.6-定期vs單筆概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新的一年開始了,是否手裡滿滿的年終獎金磨刀霍霍準備ALL-IN,還是想要定期定額穩定投入?

在這個時間點也許就很適合特別來討論一下,你的投資策略,究竟是傾向哪一種方式?

raw-image



基本定義

首先我們先來說明一下兩者之間的概念,

定期定額(DCA,Dollar-Cost Averaging)

定期定額(以下簡稱DCA)就是在固定的時間間隔內,以固定的金額投入於選定的投資標的(如股票、基金或ETF),不論市場價格如何波動。

這種方法的目的是分散投資風險,避免因一次性投入而遭遇市場短期波動的影響。

雖然說資金效率相對低一些,但也因此換來相對平穩的淨值波動。

單筆投入(Lump-Sum Investment)

單筆投入(俗稱All-In)就是在特定時間點,將可用的全部資金一次性投入於選定的投資標的(如股票、基金或ETF)。

這種方法的目的是使資金在市場中盡早獲得增長機會,特別是當投資期限較長且市場總體呈上升趨勢時,單筆上漲帶來的報酬感受更強。

資金效率高,因為全部提早投入市場曝險,但必須承受更大的淨值波動。

定期定額(DCA)與單筆投入(All-In)速分解

兩者不同的行為,會帶來以下的不同情形

1.資金配置與風險控制

DCA:將資金分批投入,有效分散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特別適合在市場波動較大或不確定性高的情況下。

All-In:一次性投入,假設資金在市場中的時間越長,越能享受市場增長的潛在回報,但市場有不確定性,可能會面臨短期的回檔。

2.心理影響

DCA:手上永遠有餘裕可以不斷投入,能以穩定的行為培養長期投資習慣。

All-In:需要更深厚的知識底蘊,與較強的承受力,尤其在投資後短期內遭遇下跌時,心理壓力可能更大。(當然,我更建議你買進後刪掉APP)

3.回報潛力

All-In:當市場長期呈上漲趨勢時,通常能獲得更高回報,因為資金早期投入更大,整體曝險大的複利效應更明顯。

DCA:若市場震盪或下跌, 透過低價買入平攤成本,能更好地保護資金,甚至於反彈時獲得更多單位數量的回報。

案例分析

接下來我們針對以下案例

假設投入長期年化報酬率8%的指數化投資商品,以五年期的投入持有,進行一些簡單的計算·

案例1.突然繼承了200萬現金,單筆All-In。

資產終值=200萬*(1+8%)^5=2,938,656

案例2.每個月扣除必要開銷後,DCA2萬元。

GPT協助計算

GPT協助計算

定期定額五年的資產終值是148萬左右。

兩者相差近一倍!

這時候你或許開始覺得ALL-IN才是王道,但這時候我要開始使用一些圖片來引導你思考囉!




視覺化用心感覺

公式計算是死的,但市場是活的,所以,我找來幾張圖片給你觀察觀察。

這只是一個範例,不代表將來一定會有一模一樣的走勢。

不明上漲走勢

不明上漲走勢

想像一下,當你在最左邊的時候,選擇了ALL-IN,你會慶幸自己做了很棒的決定。

而如果你選擇了DCA,也許你也覺得不錯,但看到ALL-IN的他人,心中或許暗自覺得可惜。

如果你在圖片的中間開始扣款,也許到現在你還是笑得出來,因為最後市場又創高了。

接著我們來看看另外一個情況

不明下跌

不明下跌

這一次或許你我都沒那麼幸運,在最左邊勇敢入市,想不到是地心探險列車

選擇了ALL-IN的你,也許心底急得發慌,也許生活現金流穩定不足為懼

對於選擇了DCA的人而言,反而是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

過程中不論是哪個點切入,都會遇到下跌的結果,許多人在過程中會告訴你市場已死。

不要再投資了,買什麼市值型都是傻子要買就買高股息?...總之各種風聲鶴唳。

說不定過沒多久又會聽到什麼股票市場都是詐騙,小孩不要亂投資之類的可愛言論。

如果市場終究長期上漲,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們或許會看見...

微笑?曲線

微笑?曲線

好不容易,市場終於回到了你當初的起跌點!也許你非常幸運,在短期底部開始投資,得以享受反彈的甜美果實。

甚至,有人指出這是一個典型的「三重底」結構,市場即將突破上漲;也有人把這段扣款過程稱為「微笑曲線」,認為穩定的扣款策略讓他們平穩度過了下跌期,逐步累積了更多的資產。

對於當初選擇 ALL-IN 的人來說,這一刻猶如曙光乍現,總算看到資產開始回升;而堅持 DCA 的小夥伴則能從容地看著自己的「微笑曲線」持續上揚。

而堅持DCA的朋友們,因為取得的成本相對ALL-IN流派降低很多,所以績效反而更好。

這是一場屬於耐心和堅持的勝利。

恭喜你撐過了這段充滿震盪與挑戰的市場考驗!然而,你也可能注意到,不是每個人都能一路堅持到底。在這段下跌與波動的過程中,有些投資者感受到恐慌,選擇了賣出離場,錯過了市場的反彈機會。

而你選擇堅持了下來,這不僅讓你的資產逐步回升,也讓你更清楚地理解了自己對於 資產配置風險承受能力 的看法(也許你會因此重新思索資產配置的比重)。

或許,你在這段過程中學習到如何基於理性準則進行資金調控(但需要注意,主動調控並不完全符合指數投資的哲學核心)。

最重要的是,我希望在你堅持投資的過程中,能逐漸明白市場的本質→波動是常態,而投資成功的關鍵並非避開風險,而是學會如何與風險共舞。

下跌時,沒有小麥的人,上漲時,也不會有小麥。 BY歐洲股神的科斯托蘭尼




延伸思考-順序風險

講完了上述的概念剛好可以來提一個我覺得挺重要的基礎概念順序風險 (Sequence of Returns Risk)

當我們談到投資時,經常提到「年化報酬率8%」,這是一個平均值,計算的是長期的整體表現,然而真實的路途可以說是相當崎嶇阿!

投資並不只是看「終點」,還要考慮「沿途的挑戰」,沿途的挑戰就是順序風險。

順序風險,簡單來說,就是投資的報酬率的先後順序會影響你的最終資產值,甚至是你能不能順利度過退休生活。

假設我們在累積資產的階段,先遇到了下跌,這對DCA而言其實是好消息,因為你可以用更低價買進更多部位,將來妥妥的低買高賣。

對於ALL-IN流而言,他會更希望買入後就上漲不回頭,至少不要低於買進價格,因為這樣才抱得安心,如果跌破買進價格,那就要長期忍受虧損直到市場再次創高。

然而市場有不確定性,究竟我們會遇到先漲還是先跌,過往各大金融投行的精采預測結果可以說是相當地測不準

而對於提領階段的退休族而言,順序風險尤其重要,最好退休初期帳面資產是順風順水上漲,過幾年再開始跌,這樣心理上至少覺得安慰,不會一退休就開始面對資產減損的痛苦心理。(但市場不可測,退休更需要妥適的資產規劃)




結論

定期定額和單筆投入,說簡單真的很簡單,說複雜也實在可以很複雜

當我們產生了想要報酬最佳化的心態時,就會開始探究一樣的金額在「什麼時間段」進行投入效果更好,而這剛好陷入指數投資時常強調的擇時誤區

今天我們遇見了上漲,DCA會選擇毅然決然堅持買進嗎,還是換成ALL-IN覺得該賣出?

好死不死一買就下跌,ALL-IN者是該堅定持有,還是DCA該維持紀律?

指數投資的核心哲學強調的是長期持有與分散風險,而非短期的時機選擇。

對於上述這種不確定感,也許有人會用過去幾年的市場資料,嘗試「擬合」出一個相對好看的投入周期,希望可以在短期內取得相對優勢的報酬,但這種滾動式調整,已經失去了指數投資的真諦,已經接近量化交易與主觀投機的範疇。

雖然找到那個短線上的最佳答案心裡會很開心,但老老實實把資金準時投入市場曝險才是投資最重要的事,因為時間不會等人。

投資是一場心理的馬拉松,而非短跑競賽。

無論選擇定期定額還是單筆投入,最關鍵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策略,並能堅守初心,避免因短期波動而動搖。指數投資的美妙之處在於它的簡單,當我們企圖過度優化或追求短期報酬時,便已失去了這份簡單帶來的力量。

堅持紀律,專注長期,接受市場的不確定性,才是穿越波動、實現財務目標的最佳策略。

後記

​其實定期定額說白了,因為每個當下投入都是獨立事件,所以其實也可以當成就是一筆又一筆的單筆投入,每個小小ALL-IN,最後全部摻在一起做整體部位。

假設你是每個月計劃來DCA,其實對你而言,那已經是你每個月能夠ALL-IN的總額了,而我們每一筆新投入,會疊加在前一筆的基石之上,也許可以想像成階梯會更好理解。

所以說,在不考慮順序風險的前提下,單筆投入的資金曝險高,也當然資金效率就會高,最後的總報酬就是比DCA還要高。

但因為市場不確定性,當你遇見先下跌後上漲的順序風險時,DCA也有機會在市場重返榮耀時超越ALL-IN的部位總值。

希望大家都能審慎思考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投入方式。

DCA是ALL-IN的疊加態

DCA是ALL-IN的疊加態

感謝你耐心閱讀,歡迎點讚留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AY的學習筆記
21會員
54內容數
📚 熱愛閱讀與金融市場的業餘知識工作者。 🧭 投資是一段認識自己的旅程,而我在這裡記錄腳步。 🌿 這裡不是標準答案的產地,而是我安靜輸出、慢慢釐清想法的所在。
RAY的學習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還記得月初,川普投顧出招,對外祭出新一輪關稅政策。新聞剛出來,美股瞬間下挫,台股同步跌停,投資群組一片哀嚎。但你如果有再多看一點,就會發現這場市場震盪,其實不是「全面崩跌」,而是「分歧開始」。 有的資產重挫,像美股、台股與科技類股 有的資產卻逆勢上漲,例如黃金與部分能源商品 那麼,你的呢?
Thumbnail
2025/04/25
還記得月初,川普投顧出招,對外祭出新一輪關稅政策。新聞剛出來,美股瞬間下挫,台股同步跌停,投資群組一片哀嚎。但你如果有再多看一點,就會發現這場市場震盪,其實不是「全面崩跌」,而是「分歧開始」。 有的資產重挫,像美股、台股與科技類股 有的資產卻逆勢上漲,例如黃金與部分能源商品 那麼,你的呢?
Thumbnail
2025/04/12
那一週,市場給了每位投資人一堂難忘的震撼教育。 從跌停到漲停,從崩盤到狂歡,短短五天,情緒洗三溫暖,帳面變雲霄飛車。 如果你也在 4/7~4/11 這段時間盯盤,或許也曾在心中閃過一個聲音: 「這是怎麼回事?政經動盪、資產大縮水,是不是要世界末日了?」 別急,我們慢慢談。
Thumbnail
2025/04/12
那一週,市場給了每位投資人一堂難忘的震撼教育。 從跌停到漲停,從崩盤到狂歡,短短五天,情緒洗三溫暖,帳面變雲霄飛車。 如果你也在 4/7~4/11 這段時間盯盤,或許也曾在心中閃過一個聲音: 「這是怎麼回事?政經動盪、資產大縮水,是不是要世界末日了?」 別急,我們慢慢談。
Thumbnail
2025/04/0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股民欲斷頭,隨著美國宣布課徵各國徵收關稅後,基本上全世界的資本市場可說是被川普給一鍵提領了。 然而,面對市場「提款」的壓力,我們真的只能被動挨打嗎? 其實,與其等待市場從我們的部位中抽走資本,不如主動思考如何在投資的後期,安全地將資產從市場中「提領」出來。
Thumbnail
2025/04/0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股民欲斷頭,隨著美國宣布課徵各國徵收關稅後,基本上全世界的資本市場可說是被川普給一鍵提領了。 然而,面對市場「提款」的壓力,我們真的只能被動挨打嗎? 其實,與其等待市場從我們的部位中抽走資本,不如主動思考如何在投資的後期,安全地將資產從市場中「提領」出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HI 大家好 我是宥爸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 單筆投入跟定期定額 哪一個方式比較好呢? 以宥爸的經驗來說大概有這3種方式 1.平常投資都是定期定額  (不管有沒有在合理價之下每月都會扣款) 2.如果來到合理價之下 就會分批買零股 3.股災來臨時 繼續定期定額 加上 單筆分批投入
Thumbnail
HI 大家好 我是宥爸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 單筆投入跟定期定額 哪一個方式比較好呢? 以宥爸的經驗來說大概有這3種方式 1.平常投資都是定期定額  (不管有沒有在合理價之下每月都會扣款) 2.如果來到合理價之下 就會分批買零股 3.股災來臨時 繼續定期定額 加上 單筆分批投入
Thumbnail
瞭解如何有效地進行資金投入的方式,包括單筆投資和定期定額投資的策略。本文通過實際案例,詳細分析了不同情境下的投資方式和效果,提供了重要的投資策略建議。最後,文章提醒讀者在投資中需考慮年化報酬率等重要變數,並透過數據統計和製圖展示了投資可能的模擬情境。
Thumbnail
瞭解如何有效地進行資金投入的方式,包括單筆投資和定期定額投資的策略。本文通過實際案例,詳細分析了不同情境下的投資方式和效果,提供了重要的投資策略建議。最後,文章提醒讀者在投資中需考慮年化報酬率等重要變數,並透過數據統計和製圖展示了投資可能的模擬情境。
Thumbnail
定期定額投資能夠幫助投資者應對不確定的市場風險,並且在長期累積中帶來更穩健的增長。這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投資策略,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投資,都能幫助投資者穩健地建立財富。
Thumbnail
定期定額投資能夠幫助投資者應對不確定的市場風險,並且在長期累積中帶來更穩健的增長。這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投資策略,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投資,都能幫助投資者穩健地建立財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投資0050時,大家常採用定期定額法來投資,定期的意思就是因為我們無法預測何時是高點何時是低點,所以就固定時間買進,例如每個月的第一天買進,至於定額就是每次買固定的金額,例如每次買10000元,定額的話可以讓我們在股價高時買到少一點數量,股價低時買到多一點數量,這樣一來理論上你的買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投資0050時,大家常採用定期定額法來投資,定期的意思就是因為我們無法預測何時是高點何時是低點,所以就固定時間買進,例如每個月的第一天買進,至於定額就是每次買固定的金額,例如每次買10000元,定額的話可以讓我們在股價高時買到少一點數量,股價低時買到多一點數量,這樣一來理論上你的買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投資0050時,大家常採用定期定額法來投資,但其實還有所謂的定期定值法,那到底該選擇定期定額還是定期定值呢?又或者這兩種方法各有什麼優缺點?我會分享這兩種方法分別投資0050的結果。 首先定期的意思就是因為我們無法預測何時是高點何時是低點,所以就固定時間買進,例如每個月的第一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投資0050時,大家常採用定期定額法來投資,但其實還有所謂的定期定值法,那到底該選擇定期定額還是定期定值呢?又或者這兩種方法各有什麼優缺點?我會分享這兩種方法分別投資0050的結果。 首先定期的意思就是因為我們無法預測何時是高點何時是低點,所以就固定時間買進,例如每個月的第一
Thumbnail
依據三大原則配置資產,秉持紀律在投入計畫 目前配置如下方圖表及結至本月總投入及總收益
Thumbnail
依據三大原則配置資產,秉持紀律在投入計畫 目前配置如下方圖表及結至本月總投入及總收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