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達紐約的隔日,思緒紛飛,啟動城市探索的狀態。自上東區漫步曼哈頓中城,一回過神,深受哥德復興式建築吸引,教堂就在一步之遙。
19 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兩座教堂之一、排名美國最喜愛建築第11名,坐落位於第五大道旁樂高店的聖巴德利爵主教座堂,在高樓大廈林立的資本主義都市叢林中,是紐約很獨特的存在。
相機鏡頭幾乎容納不下壯麗的主建物,採自紐約州的白色大理石雕刻細節目不暇給。
穿過朝向第五大道入口的青銅門,1858年興建、1879年完工、此行我最喜愛的建築即將揭開面紗。
右下角的蠟燭燃起人們的念願,宏偉挑高的建築成為眾多信徒內心的安所,敬意油然而生。
內嵌的大理石雕像、雕花訴說著色彩斑斕的故事。
深棕沉穩的木質色調,讓人屏息欣賞。
遙望如萬花筒配色般的七彩玻璃,飛越大半個地球,親眼體會百年前的作品,感動的無以復加。
沿著參訪路線走向聖母堂,視線停留在花朵綠葉和大理石階梯上。
映入眼簾的是主祭壇區域,為U字型參觀路線的正中央點。
另一視角由左向右拍攝主祭壇區域,對稱的彩繪玻璃和花卉相互輝映。
環繞一圈走回入口處, 7,855 根音管的風琴矗立在空中樓閣上,足以想像樂音悠揚。
肅穆莊重的氛圍中,我在木椅坐下。耳邊詩歌唱頌滌洗風塵僕僕的心靈,靜心沉澱,加入這座容納紐約人們希望、團結、信仰的燈塔。
彌撒結束後,外頭一掃雲層陰鬱,晴朗的天氣在一旁大廈映出教堂庇佑的影子。
閱讀著文青哥的文章,不禁再思索旅行的意義。
不同以往,旅行之於兩年前的我,是一張通往自由的門票,專注在當下的自己。
對於現在的我而言,是尋找自我的解答。
透過紐約行,我發覺自己喜歡現地拍攝歐洲古典建築、即使i人的我也喜歡和不同生活圈的人們問候搭話,small talk分享生活小事。滿懷幸福滿足完成自己建立的夢想清單,以漫遊的步調,悠閒愜意創造專屬自己的旅行生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