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旅行?:願望清單、自我探索、還是社交炫耀?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Netflix電影《寂寞星球》男女主角初次相逢時談到旅行對於他們的意義。

男主角抱怨說:「大家總是說旅行可以改變人生,前往從未去過的異鄉,發現嶄新的自己,但到達之後卻沒發生這種事。」

女主角笑著回答說:「旅行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變謙卑,這樣才會知道自己有多渺小。」



在我的朋友圈中,不乏熱愛旅行的友人,不過他們對於旅行的意義倒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

有一派朋友,他們經常處於旅行的狀態中,往往這次旅程才結束,馬上會興致勃勃規劃下一趟,朋友們個性屬於目標導向型,腦袋裡彷彿有一張願望清單,這次去東京、下次遊尼泊爾、再下次訪冰島,每到過一處就把清單上面一個地名劃掉,看著一條條刪除的地名,他們心中充滿成就感。

另外有些朋友在職場遇到瓶頸毅然辭職,認真尋找下一個工作之前,保留一段時間獨自去外國旅行,脫離日常生活圈子,讓煩燥心情在陌生的環境沉澱下來,希望在旅行結束的時候充飽電量,找到人生下一個方向。

還有一類朋友,他們旅行主要目的就是想讓周遭親朋好友全都知曉他們正在歡樂旅行中。

在社交平台盛行的時代,人們每天都有機會瀏覽無數則Threads、X、IG、臉書、YT上面的貼文、照片及影片,往往這分鐘滑過某老友喜孜孜分享他的加拿大極光美照,下分鐘看到某網紅大啖法國米其林三星美食影片,再過一會又得在同事搭乘土耳其熱汽球昇空貼文禮貌性留言回應。

對比之下,眼看著自己每天困在工作只能吃泡麵加班的無奈,我們難免又嫉又羨,心中十分不平衡。



旅行既費錢費時,又非必要活動,很多人一輩子未曾踏出家鄉一步,他們全都活的好好的,究竟是什麼因素讓有些人樂於旅行永遠想在路上呢?

我曾經問過一位不喜歡旅行的朋友,倒底什麼原因讓他對於到訪各地旅遊景點意興闌珊,他的答案反而讓我重新意識到自己喜歡旅行的初始動機。

朋友的回答是:「我不想忍受旅途勞頓勉強自己去名勝景點旅遊,舒舒服服在家看照片還不是一樣的感受嗎?更何況旅遊現場往往人擠人,不見得能夠看得清楚,還不如欣賞照片影片,這樣看到的景色更全面更完整呢!」

這位朋友的觀點讓我反思自己和朋友之間心態的差異:朋友對旅行這檔事沒有什麼好奇心,也沒有探索未知之地的興趣,而我卻不這麼想,如果我看了景點照片或影片,反而會勾起我想親自體驗身歷其境的感覺。

我喜歡初抵任何陌生現場的第一印象,喜歡感受當地的整體氛圍,就像空氣瀰漫的味道,鼻間嗅入的氣息,當地人們的各種面貌,耳朵聽到的環境聲音,那種置身其中全景環繞的體感正是旅行的迷人之處。

對我來說,這些難以言喻的感受,遠比在熱門景點排隊打卡匆匆到此一遊來得更為重要。用五感去體驗的旅行,旅程中所得到的震撼與衝擊,遠遠超過欣賞網路上靜態的旅遊文字或畫面。



美國西部優勝美地國家公園是許多人心目中最美的國家公園,在我沒有到訪之前,曾經做過不少功課爬文看影片,已對當地地貌景色十分熟悉,自覺就算實地體驗應該也不會和腦中印象出入太多。

那年年底從北加州聖荷西開車數個小時之後,終於在傍晚時分到達優勝美地山谷,我到現在仍然清楚記得初見眼前風景時的震撼感。

放眼望去兩側都是綿延不絕高聳的山脈,巨型花崗岩峭壁讓人望而生敬,群山靜默無言,山谷間隱隱約約卻可聽見瀑布和溪流的水聲,山谷多處巨型紅杉林青翠壯觀,行走其間感受到滿滿的樹木香氣,不由自主想要深呼吸,胸膛頓時充滿清新的空氣,自我與大自然瞬間融合的感覺難以言傳。

我當時心想:「原來這才是真正的優勝美地啊!以前看過的所有照片影片,都無法完全傳遞現場山勢險峻的感覺,無法傳輸呼吸淡香空氣的感受,無法具體展現五感沉浸式的體驗。」



有一句廣告詞精準點出旅行的精髓:「身未動,心已遠」,既然心早已飄到地球某個角落,何不展開旅行計劃讓身子也動起來跟上心的節奏呢!

對我來說,這就是「為什麼旅行?」的最佳詮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文青沙龍
16.3K會員
169內容數
維基百科資料顯示,「文青」原指喜愛藝術的青年,經由網路流傳,詞義逐漸模糊,成為自嘲用語。既是自嘲,何妨自嘲徹底一點,「熟齡文青」遂於2022年7月誕生。 只要是傳統「文青」喜歡的題材,比如說藝術、文藝、音樂、電影等等,文青沙龍都可能涉獵其間,歡迎舊雨新知加入沙龍,共品文青人生。
文青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6
本文敘述作者因疫情關係更換理髮店,意外發現百元剪髮店裡的理髮師擁有豐富人生故事,每次剪髮的十分鐘都像是一場小型脫口秀,讓作者感到療癒放鬆,從而成為忠實顧客的經驗分享。
Thumbnail
2025/04/16
本文敘述作者因疫情關係更換理髮店,意外發現百元剪髮店裡的理髮師擁有豐富人生故事,每次剪髮的十分鐘都像是一場小型脫口秀,讓作者感到療癒放鬆,從而成為忠實顧客的經驗分享。
Thumbnail
2025/03/18
文章探討快樂的本質,並以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少比較、少計較」的觀點以及作者自身經驗,說明如何擺脫不快樂。作者藉由自身在職場的瓶頸以及最終的自我覺醒,闡述知足與正面思考的重要,並以一位總是面帶笑容的運動課同學為例,強調快樂來自於內心的選擇與放下。
Thumbnail
2025/03/18
文章探討快樂的本質,並以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少比較、少計較」的觀點以及作者自身經驗,說明如何擺脫不快樂。作者藉由自身在職場的瓶頸以及最終的自我覺醒,闡述知足與正面思考的重要,並以一位總是面帶笑容的運動課同學為例,強調快樂來自於內心的選擇與放下。
Thumbnail
2025/02/19
香氣,或者更廣義來說,氣味,很難用文字形容,然而只要聞過一次,很難不在記憶中存留,以後再聞到同樣的氣息,內存記憶通常可以瞬間觸發。 幼年記憶好像是一段段未經剪輯的影片,這些斷斷續續的模糊畫面時而會浮現腦海,最初的記憶到底是幾歲留下來的,我並不太確定,不過我清楚記得其中有個畫面帶著一陣陣濃郁的香氣。
Thumbnail
2025/02/19
香氣,或者更廣義來說,氣味,很難用文字形容,然而只要聞過一次,很難不在記憶中存留,以後再聞到同樣的氣息,內存記憶通常可以瞬間觸發。 幼年記憶好像是一段段未經剪輯的影片,這些斷斷續續的模糊畫面時而會浮現腦海,最初的記憶到底是幾歲留下來的,我並不太確定,不過我清楚記得其中有個畫面帶著一陣陣濃郁的香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你喜歡旅行嗎? 對有些人來說,旅行是尋找自己的旅程。 但對另外有些人來說,旅行是一趟檢視自己的漫漫長路。 又有些人覺得旅行可以踏遍世界各地,認識許許多多不同的人。 為此,他們享受旅行,並期待每一次嶄新的相遇。 那麼對你而言,旅行有著怎樣的意義?
Thumbnail
你喜歡旅行嗎? 對有些人來說,旅行是尋找自己的旅程。 但對另外有些人來說,旅行是一趟檢視自己的漫漫長路。 又有些人覺得旅行可以踏遍世界各地,認識許許多多不同的人。 為此,他們享受旅行,並期待每一次嶄新的相遇。 那麼對你而言,旅行有著怎樣的意義?
Thumbnail
Netflix電影《寂寞星球》男女主角初次相逢時談到旅行對他們的意義。 男主角抱怨說:「大家總是說旅行可以改變人生,前往從未去過的異鄉,發現嶄新的自己,但到達之後卻沒發生這種事。」 女主角笑著回答說:「旅行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變謙卑,這樣才會知道自己有多渺小。」 在我的朋友圈中,不乏熱愛
Thumbnail
Netflix電影《寂寞星球》男女主角初次相逢時談到旅行對他們的意義。 男主角抱怨說:「大家總是說旅行可以改變人生,前往從未去過的異鄉,發現嶄新的自己,但到達之後卻沒發生這種事。」 女主角笑著回答說:「旅行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變謙卑,這樣才會知道自己有多渺小。」 在我的朋友圈中,不乏熱愛
Thumbnail
那天姨媽說,「旅行就是從自己待膩的地方,到另一個人待膩的地方去。」 想想好像很有道理。旅行的渴望都來自於對陌生地方的想望。但我們眼中陌生的地方,卻正是某些人熟悉,甚至厭倦的地方。 為什麼要到陌生的地方?或許是為了因陌生而格外有吸引力的風景,也或許是因陌生而感到新奇有趣的風俗文化。但有時,純粹只是
Thumbnail
那天姨媽說,「旅行就是從自己待膩的地方,到另一個人待膩的地方去。」 想想好像很有道理。旅行的渴望都來自於對陌生地方的想望。但我們眼中陌生的地方,卻正是某些人熟悉,甚至厭倦的地方。 為什麼要到陌生的地方?或許是為了因陌生而格外有吸引力的風景,也或許是因陌生而感到新奇有趣的風俗文化。但有時,純粹只是
Thumbnail
一個人的旅行是一場冒險,需要勇氣和韌性。當我們踏上旅程時,我們必須面對未知的風景、陌生的文化和新的挑戰。沒有旅伴陪伴,我們必須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去克服困難,這種經歷使我們成長和發展。這是一個追求自我超越的機會,我們可以挑戰自己的極限,突破舒適區,並發現自己的潛力。   然而,一個人的旅行不僅僅
Thumbnail
一個人的旅行是一場冒險,需要勇氣和韌性。當我們踏上旅程時,我們必須面對未知的風景、陌生的文化和新的挑戰。沒有旅伴陪伴,我們必須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去克服困難,這種經歷使我們成長和發展。這是一個追求自我超越的機會,我們可以挑戰自己的極限,突破舒適區,並發現自己的潛力。   然而,一個人的旅行不僅僅
Thumbnail
人,為何要旅行? 常碰到一些朋友在問我,現在網路這麼方便,在家就能看到全世界,影片就可以清楚的把你/妳想看的世界完整的交代,為何還要那麼辛苦及花錢出門? 透過影片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到的是拍攝者的主觀意識及編排後的影片內容,我們聞不到聽不見現場瀰漫的花香鳥語,感受不到清爽的微風,接收不到在地人的溫暖熱
Thumbnail
人,為何要旅行? 常碰到一些朋友在問我,現在網路這麼方便,在家就能看到全世界,影片就可以清楚的把你/妳想看的世界完整的交代,為何還要那麼辛苦及花錢出門? 透過影片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到的是拍攝者的主觀意識及編排後的影片內容,我們聞不到聽不見現場瀰漫的花香鳥語,感受不到清爽的微風,接收不到在地人的溫暖熱
Thumbnail
旅行的意義,起初不知道意義何在,直到出社會,才知道意義何在, 想與現實環境脫節,想讓身心充電和紓壓,想探索世界國際觀, 體驗到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挫折,其實沒有想像中的複雜, 說到底就是有點讓腦袋瓜暫時停止接觸目前的生活, 想逃離這平庸生活或是面臨困境, 散散心,轉換心情,消耗負面情緒,重新定位,迎接生
Thumbnail
旅行的意義,起初不知道意義何在,直到出社會,才知道意義何在, 想與現實環境脫節,想讓身心充電和紓壓,想探索世界國際觀, 體驗到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挫折,其實沒有想像中的複雜, 說到底就是有點讓腦袋瓜暫時停止接觸目前的生活, 想逃離這平庸生活或是面臨困境, 散散心,轉換心情,消耗負面情緒,重新定位,迎接生
Thumbnail
一篇旅居30餘國的異國文化探險家在閱讀《旅行的意義:帶回一個和出發時不一樣的自己》的心得、反思與共鳴…旅行的心路歷程很個人,因著我們每個人的背景、思維、特質個性、所在之處等不同,所產生的效應和啟發就不同。但相信這本書可以給喜歡旅行的人,帶點共鳴或啟發,也給沒有旅行過的人,提供未來一種新的嘗試可能。
Thumbnail
一篇旅居30餘國的異國文化探險家在閱讀《旅行的意義:帶回一個和出發時不一樣的自己》的心得、反思與共鳴…旅行的心路歷程很個人,因著我們每個人的背景、思維、特質個性、所在之處等不同,所產生的效應和啟發就不同。但相信這本書可以給喜歡旅行的人,帶點共鳴或啟發,也給沒有旅行過的人,提供未來一種新的嘗試可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