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新iPhone 16 Pro換上Simmpo S60抗藍光護眼保護貼:保護視力,讓Eye更舒適

為全新iPhone 16 Pro換上Simmpo S60抗藍光護眼保護貼:保護視力,讓Eye更舒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現在到Simmpo網站輸入折扣碼還有150元優惠唷

 

https://www.simmpo.com/

輸入kevin_malamute整單可以享150元的折扣優惠


為什麼你需要抗藍光

根據美國國家標準學會 (ANSI) 和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 (ICNIRP) 的研究,435 至 440nm 波段的藍光對眼睛的傷害最為顯著,長時間使用顯示產品使眼睛保護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濾藍光的標準是什麼?

德國萊因制定全新濾藍光標準 BLR (Blue Light Reduction),全面改寫遊戲規則和認證難度。除了有害藍光的基本阻隔外,並加入了 435-440nm 最高能量藍光波段的阻擋測試,「色溫差」和「穿透率」這兩項依然維持高標準。

 

選擇Simmpo的原因

前年購買我主力機 iPhone14 Pro時就透過方格子的贈品認識了Simmpo 這家專注在開發抗藍光保護貼的廠商。

 

一年多使用下來我認為在長時間使用手機的情況下,這張保護貼使用起來具備良好的舒適度,滑手機的觸感也非常棒,加上防呆的安裝教學機制,使用起來真的印象很好。

 

文章連結


開箱全新Simmpo防窺抗藍光簡單貼:保護視力,享受隱私:

https://vocus.cc/article/64df80d0fd897800011d0f67


 

而這次Simmpo的S60就是一個可以過濾超過60%最毒的有害藍光,兼顧護眼、顏色準度多項維持高水準表現的護眼保護貼。

 

安裝介紹

Simmpo一切都非常的簡約,主體保護貼以外就是防呆安裝對位框,這個框相較於上一次不管在顏值還有大小上都提升不少,可以看到他們短期內的不斷地成長及改變。配件內容還有酒精棉片、除塵膠帶、纖維布等等,都是自主DIY不可少的基本配備


raw-image


保護貼的部分就是保護貼主體加上清潔組(纖維布酒精棉片除塵貼紙),若真的要吐槽大概就是這顏色跟我當機的X軟介面也太像了,看到這個表情包我不知該哭還是該笑。


raw-image


raw-image


現在的手機螢幕保護貼在安裝上非常簡單易懂,基本上根據操作說明書,很快就可以完成了。當然Simmpo 也有附上易懂的說明。但我衷心建議大家就算再簡單的步驟也要遵照指示一步一步來,畢竟手機貼膜這件事情很難重新來過,大部分失誤就是重新換一張。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總結我的使用心得

使用幾天Simmpo S60的保護貼的感想,就是這張保護貼看起來確實讓眼睛有明確的舒適感,加上簡易的安裝教學,讓我非常的喜歡Simmpo這一家的產品。


如果你也在尋找一張讓眼睛舒適的保護貼,不管是新手機,或是舊的手機寶虎貼已經使用一陣字想要做更換了,我都會非常推薦大家考慮更換成讓眼睛更舒適的 Simmpo S60保護貼。Simmpo在官網跟Line群組上也不時會有折扣,讓你不到千元就可以換到一張保護眼睛,連眼科診所都有在販售的保護貼,真的是太划算了。


另外現在到Simmpo網站輸入折扣碼還有150元優惠唷

 https://www.simmpo.com/

輸入kevin_malamute整單可以享150元的折扣優惠


我是凱文馬拉穆,我們下次見。


avatar-img
凱文馬拉穆の 雪橇犬星球
33.4K會員
449內容數
本專題將探討科技在投資領域的應用。我們將介紹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和自動化投資工具,並解釋如何利用這些技術來優化投資策略和增加投資回報。透過了解智能投資的趨勢和方法,讀者可以更加精準地進行投資決策,提升投資效率和成果。我們也會介紹不同的投資工具和策略,解釋風險與回報的關係,並提供基本的投資原則和技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分心的事物太多,難以專注。本文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說明如何打造「無幹擾區間」,透過刻意安排時間和空間,排除幹擾,提升專注力,找回內在平靜。文中提及番茄工作法、學術研究佐證,並提供打造無幹擾區間的實用方法,鼓勵讀者嘗試,找回專注與平靜。
探討正面與負面情緒的平衡,指出負面情緒並非敵人,而是成長的助力,並提供五個重新理解情緒價值的方法,幫助讀者在生活中找到平衡,避免過度樂觀或沉溺負面情緒。
本文利用赫茲伯格的雙因素理論,分析傳統辦公室工作、遠距工作和數位遊牧三種工作型態的優劣勢,幫助讀者瞭解何者更適合自身需求,並強調在職涯發展中嘗試不同工作型態的重要性。
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分心的事物太多,難以專注。本文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說明如何打造「無幹擾區間」,透過刻意安排時間和空間,排除幹擾,提升專注力,找回內在平靜。文中提及番茄工作法、學術研究佐證,並提供打造無幹擾區間的實用方法,鼓勵讀者嘗試,找回專注與平靜。
探討正面與負面情緒的平衡,指出負面情緒並非敵人,而是成長的助力,並提供五個重新理解情緒價值的方法,幫助讀者在生活中找到平衡,避免過度樂觀或沉溺負面情緒。
本文利用赫茲伯格的雙因素理論,分析傳統辦公室工作、遠距工作和數位遊牧三種工作型態的優劣勢,幫助讀者瞭解何者更適合自身需求,並強調在職涯發展中嘗試不同工作型態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