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48小時不出門,我如何用無干擾區間找回自己,開啟專注力與內在平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曾經以為我生病了


過去一個多月,我換到公司的新部門,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我週末想把自己關在屋子裡,自己一個人獨處


連續好幾個週末,我整整48小時沒踏出家門。除了買菜和取貨,我只想把自己關在家裡煮飯、手沖咖啡、泡茶。


我完全不想外出、跟人面對面說話


起初,我很擔心:我是不是生病了?這是不是什麼不對勁的徵兆?

但經過幾次反思和嘗試,我意識到這不是疲憊或疾病,而是更深層的渴望——

raw-image



我需要一個無干擾區間,一個能讓我靜下心來、專注於自己、學習或放鬆的空間。



什麼是無干擾區間?

無干擾區間是一段刻意安排的時間或空間,目的是將外界的干擾(如手機通知、社交活動或工作噪音)降到最低,甚至完全排除。它讓我們能全神貫注於單一任務,無論是閱讀一本書、學習新技能,還是純粹放鬆。



對我來說,無干擾區間就是關上房門、關掉手機,沉浸在書本或影片中的幾小時。



學術研究也支持這個概念。

2017年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一項研究發現,被打斷後平均需要23分鐘才能重新找回專注。2020年《Frontiers in Psychology》的一篇論文則指出,不受干擾的工作能提升認知表現並降低壓力,因為我們的大腦在「心流狀態」(flow state)——也就是完全沉浸於某事的時刻——表現最佳。


為什麼找回專注很重要

在新部門的工作節奏截然不同,不再遠端,幾乎讓我喘不過氣。



週末成了我唯一的喘息機會,我發現自己並不想出門應酬或追趕熱鬧,而是渴望安靜地待在家裡。

我只想用時間好好陪伴我自己


這些週末,我會開啟勿擾,關掉所有通知,挑了一本想讀很久的書,靜靜地讀了三小時。



結束後,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滿足和輕鬆,彷彿重新找回了自己。回去上班時,都是充滿能量的。



我意識到,無干擾區間不僅是「逃避」,而是積極地為自己創造空間,讓大腦有機會專注、思考和恢復。



無干擾區間它幫我重新整理思緒,也讓我更有能量面對工作和生活。


raw-image



如何打造無干擾區間:實用方法

我自己打造無干擾區間並不複雜,以下是一些具體做法,適合個人或職場應用:

時間管理

    • 做法:在日曆中預留1-2小時的「無干擾時段」,專注於重要任務。例如,起床後花2小時用來煮咖啡、寫作或學習。



獨立空間

    • 做法:選擇或打造一個安靜的角落,移除干擾源(如電視、雜物)。我的書桌旁只有電腦、書本、擴香和一杯水,簡單到不能再簡單


    • 但後來發現其實沒差,有一個獨立的房間即可,放上自己會用到小東西並不會影響。


raw-image


蕃茄工作法:無干擾區間的另一種形式

你可能聽過「蕃茄工作法」(Pomodoro Technique),這其實是無干擾區間的一種實踐方式。



它將時間分成25分鐘的專注時段(一個「蕃茄」),搭配5分鐘休息,幫助你保持高效。蕃茄工作法的核心正是創造短而集中的無干擾區間,讓你專注於單一任務,避免多工處理的低效。



我試過用蕃茄工作法寫筆記,每次25分鐘專注於一段內容,休息時泡杯茶,效率和滿足感都大幅提升。



這種方法特別適合需要快速切入專注狀態的人,與無干擾區間的理念不謀而合:刻意排除干擾,專注於當下。



但我自己還沒有這麼習慣。


研究的佐證

除了前面提到的研究,還有更多證據顯示無干擾區間的價值:

  •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2019):連續工作而不被打斷,能顯著提升任務完成度和創造力,尤其在需要深度思考的任務中。
  • 《Nature Communications》(2021):減少多工處理(multitasking)並專注於單一任務,能降低大腦的認知負荷,提升長期記憶力。
  • 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的《深度工作》(Deep Work):這本書強調「深度工作」需要無干擾的環境,與無干擾區間的概念高度契合。


這些研究都指向一個事實:

注意力是有限資源,無干擾區間是保護它的最佳方式。



我很喜歡現在的自己

這一個月的週末48H獨處讓我明白,無干擾區間不僅是時間或空間的安排,更是一種對自己的承諾——

承諾給自己時間去思考、成長和休息


我也渴望伴侶,渴望兩人相處,但我發現,現在的時間排序,我想先學習陪伴我自己。



對我來說,它是週末的書房和一本好書;

對你來說,它可能是清晨的跑步時光,或午後的筆記整理。



我鼓勵你試試看:找一個小時,關掉手機,挑一件你一直想做的事,然後完全投入。



你會驚訝於這小小的無干擾區間,能帶來多大的改變。

分享你的故事吧——你的無干擾區間是什麼樣子?

讓我們一起找回屬於自己的專注與平靜。



我是凱文馬拉穆,我們下次見

本專題將探討科技在投資領域的應用。我們將介紹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和自動化投資工具,並解釋如何利用這些技術來優化投資策略和增加投資回報。透過了解智能投資的趨勢和方法,讀者可以更加精準地進行投資決策,提升投資效率和成果。我們也會介紹不同的投資工具和策略,解釋風險與回報的關係,並提供基本的投資原則和技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就能get 同款 韓系質感包👜 而且獨家下殺 299元up 讓它成為你的 必備單品吧! - momo優惠折扣碼 領取超簡單❤️ 點擊右下角 會員中心 - 折價券 輸入 FLOWERMOMO 點擊歸戶 就能領取 商店優惠券 啦! - https://momo.dm/RaFNzR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我所看待的「自由」是一種有餘裕的狀態,餘裕並不是偷懶,而是讓自己有充電的時間。自律也是為了同樣的目的。因此不必區分工作和生活,每一刻都是我之為我的展現。—摘自《給未來的讀者》」
Thumbnail
在現代生活中,我們需要學會如何利用獨處來釋放自己,調整生活的節奏,重新思考目前的生活,並重新架構時間和空間。透過這篇文章,您可以瞭解到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給自己一段空白時間,並重新活出新生活。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作者因為想存錢而放棄娛樂和休息,但這樣的生活讓他覺得非常空洞和乏味。最後他意識到,或許不需如此極端,可以放鬆一些,設定長程目標,慢慢達成。
Thumbnail
在這個僅僅看最後成果的時代,所有的任務和責任都在嘗試佔用每一分鐘、奪取每一絲關注。若我們不知不覺被工作或生活責任掠奪走所有時間和精力,毫無其他社交和活動,讓其佔比過高,自然難以忽視抵禦傳來的任何波浪衝擊,更甚者還會放大擴散焦躁。
Thumbnail
  做為一個自由工作者,我常常會發現自己「哪裡不足」,除了自我價值感覺低下之外,總是在庸碌的生活下感受到【時間不夠】,但是總是說不上來我今天到底完成了什麼樣的工作、做了什麼事情。   網上有很多成功人士管理時間的方式,照做了大概才三天之後,我發現我根本不適合那些網路上那些農場文的方法,也很少有
Thumbnail
我來了🚶‍♀️🚶‍♀️🚶‍♀️ 🤭休息無非就是讓自己的腦袋清空💃 🫰也是讓自己好好的放鬆放空放飛🎈 在生活的“美”一天裡,很多事情總該用認真的態度來面對,然而該“好好休息”,“好好吃飯”,就該盡心像個樣子。 人,有時難免會在過生活這檔事,太過用力~ 抓得太緊,手疼,抓得太鬆
Thumbnail
今天要跟你聊一下放鬆身心的小訣竅,還有超實用的放鬆技巧!這些撇步不僅能幫你緩解壓力和焦慮,還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喔!
Thumbnail
每天面對無休止的工作和壓力,容易感到疲憊不堪,甚至快要放棄。瞎忙的生活方式不僅浪費時間,而且讓人忽略了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本文介紹了從斷捨離、價值工作計畫、PDCA、到排除干擾等方法,幫助讀者提高工作效率,專注於重要的任務,並將生活過得更有意義。內文並分享了線上免費讀書會以及相關社群資訊。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培養健康生活習慣的過程中的感悟和改變。文章中融入了一些有關時間管理和意識形態的內容,讓人對習慣養成產生共鳴。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就能get 同款 韓系質感包👜 而且獨家下殺 299元up 讓它成為你的 必備單品吧! - momo優惠折扣碼 領取超簡單❤️ 點擊右下角 會員中心 - 折價券 輸入 FLOWERMOMO 點擊歸戶 就能領取 商店優惠券 啦! - https://momo.dm/RaFNzR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我所看待的「自由」是一種有餘裕的狀態,餘裕並不是偷懶,而是讓自己有充電的時間。自律也是為了同樣的目的。因此不必區分工作和生活,每一刻都是我之為我的展現。—摘自《給未來的讀者》」
Thumbnail
在現代生活中,我們需要學會如何利用獨處來釋放自己,調整生活的節奏,重新思考目前的生活,並重新架構時間和空間。透過這篇文章,您可以瞭解到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給自己一段空白時間,並重新活出新生活。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作者因為想存錢而放棄娛樂和休息,但這樣的生活讓他覺得非常空洞和乏味。最後他意識到,或許不需如此極端,可以放鬆一些,設定長程目標,慢慢達成。
Thumbnail
在這個僅僅看最後成果的時代,所有的任務和責任都在嘗試佔用每一分鐘、奪取每一絲關注。若我們不知不覺被工作或生活責任掠奪走所有時間和精力,毫無其他社交和活動,讓其佔比過高,自然難以忽視抵禦傳來的任何波浪衝擊,更甚者還會放大擴散焦躁。
Thumbnail
  做為一個自由工作者,我常常會發現自己「哪裡不足」,除了自我價值感覺低下之外,總是在庸碌的生活下感受到【時間不夠】,但是總是說不上來我今天到底完成了什麼樣的工作、做了什麼事情。   網上有很多成功人士管理時間的方式,照做了大概才三天之後,我發現我根本不適合那些網路上那些農場文的方法,也很少有
Thumbnail
我來了🚶‍♀️🚶‍♀️🚶‍♀️ 🤭休息無非就是讓自己的腦袋清空💃 🫰也是讓自己好好的放鬆放空放飛🎈 在生活的“美”一天裡,很多事情總該用認真的態度來面對,然而該“好好休息”,“好好吃飯”,就該盡心像個樣子。 人,有時難免會在過生活這檔事,太過用力~ 抓得太緊,手疼,抓得太鬆
Thumbnail
今天要跟你聊一下放鬆身心的小訣竅,還有超實用的放鬆技巧!這些撇步不僅能幫你緩解壓力和焦慮,還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喔!
Thumbnail
每天面對無休止的工作和壓力,容易感到疲憊不堪,甚至快要放棄。瞎忙的生活方式不僅浪費時間,而且讓人忽略了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本文介紹了從斷捨離、價值工作計畫、PDCA、到排除干擾等方法,幫助讀者提高工作效率,專注於重要的任務,並將生活過得更有意義。內文並分享了線上免費讀書會以及相關社群資訊。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培養健康生活習慣的過程中的感悟和改變。文章中融入了一些有關時間管理和意識形態的內容,讓人對習慣養成產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