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報導將梳理跨性別者免術換證的訴求和順性別女性之擔憂,這場換證風暴,究竟何以風平浪靜?
主筆:臺大政治系 李浚誼、易昀
去年(2024年)的10月8日,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下簡稱伴侶盟)在臉書粉絲專頁,發出知名跨性別權益倡議人士吳宇萱順利變更其身分證性別,將身分證登記之性別由男性改為女性的消息。然而,此篇貼文引發部分網友怒火,其獲得的「怒」表情符號之數量,遠遠多於「讚」與其他表情符號之總和。這篇貼文引爆激烈討論,甚至延燒出臉書,在Threads、X等社群平台也出現大量討論免術換證的貼文,討論的規模之大,甚至連衛福部次長林靜儀也在輿論壓力下出面回應。
此事件的始末究竟為何?免術換證的正反方在爭執什麼?下文將詳細說明。
根據內政部2008年11月3日所發布的內授中戶字第0970066240號函釋見解,若有任何人想更換身分證上的性別,需要提出兩份證明文件,也就是經兩位精神科專科醫師評估鑑定的診斷書,以及已完成性器官摘除手術(性別重置手術)之診斷書。
然而「需要切除性器官才能更換性別」的規定,在2019年首度被挑戰。當時,桃園的跨性別者小E,在未施行性別重置手術的情況下,向大溪區戶政事務所申請更換性別被拒後,提起訴願再度被拒絕。於是小E透過伴侶盟,對大溪區戶政事務所提起行政訴訟。經過兩年的訴訟後,小E取得勝訴,而她也在同年更換身分證上的性別,取得法律上的女性身分。
(關於小E案,延伸閱讀:申請變性無手術證明勝訴 跨性別者成功改性別)
而本次引發激烈討論的吳宇萱案,在審判的過程中,審理此案件的行政法院,曾經向憲法法庭聲請解釋憲法。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在釋憲聲請書當中提及,性別的認定對公共生活、身分權利義務影響重大,應該要用法律來規定。而聲請書也提到,無論是《戶籍法》或《戶籍法施行細則》之中,都沒有與性別如何認定、如何變更相關的規定,而這已違背法律明確性原則。
(延伸觀看:免術換證能不能?跨性別者的人權訴求需要社會共識嗎?|公視P# 新聞實驗室)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也提及,在當今戶政相關法律中,有關跨性別之規定一片空白之下,行政機關自行訂定下位規範(即發布行政命令)限制人民必須動手術才能更換性別,不僅缺乏法律之授權,違反法律保留原則,也對那些不願動手術、「破壞身體完整」的跨性別者的權益,造成不當的限制,違反平等原則與比例原則。
然而,憲法法庭在112年憲法第4號裁定中,拒絕受理此案件。憲法法庭表示,根據釋字216號,雖然行政機關發布行政命令,但法官仍然可以依法表達不同意見,也可以不在判決之中引用該行政命令。
也就是說,大法官認為行政法院的法官如果覺得「需要切除性器官才能更換性別」的行政命令不合理,可以直接不在判決中引用它。那麼既然法官有這樣的自由,憲法法庭也就沒有對此進行審理的必要。
因此,短期內「需要切除性器官才能更換性別」的行政命令被廢除的機率不大,故未來若跨性別者想要免術換證,仍然需要打行政訴訟。而透過行政訴訟免術換證的案例,自2021以來,以一年1至2例的低頻率持續出現。從2021小E案(臺北高等行政法院109年度訴字第275號新聞稿)勝訴至今,有六位跨性別者在行政訴訟中取得勝訴,一位跨性別者Vivi取得部分勝訴。
前文提到有一位跨性別者Vivi取得「部分勝訴」,那麼「部分勝訴」的「部分」究竟是什麼?讓我們先介紹國際上更換性別的四種主要方式。
首先,我們先介紹台灣目前採用的「強醫療」換證模式。目前全球約有31個國家,如:台灣、日本、中國、捷克、羅馬尼亞、土耳其、部分中東國家、部分東歐國家等強制要求民眾須經過特定醫療手續後才能變更性別,這是四種換證模式之中最嚴格的模式。
然而,由於強醫療制度對人民權益的限制較大,故最近幾年各國開始出現最高法院、行政法院將其宣判為無效或違憲的案例。例如日本最高法庭已在2023年宣告《性別認同障礙特例法》這項強制手術的規定違憲,並要求立法機關重新檢討該法,預示了未來可能的法律變革方向。
再者,是所謂的「弱醫療」模式。弱醫療模式規定跨性別者需要取得精神科醫師證明,抑或是接受賀爾蒙治療,才能合法更換性別,此模式限制相對較小,奧地利、荷蘭、英國(蘇格蘭除外)、瑞典、波蘭、以色列皆採此模式。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瑞典、荷蘭兩國,分別在2018年與2020年就過去的強制手術要求向跨性別者道歉,並提供賠償。
再來是「非醫療」模式,跨性別者僅需要取得諮商專業證明,或是提供以另一個性別生活的「社會證據」,即可合法換證。
而最後一種,是所謂的「自我宣稱Self-ID」模式,顧名思義就是你只要宣稱你是什麼性別,就可以登記為那個性別,是四種換證模式之中規定最寬鬆的一個。而Self-ID較知名的例子,是蘇格蘭。蘇格蘭於2022年底通過《性別認同改革法》,推翻原本《性別承認法》中需要提供醫療證明的規定,允許申請人僅憑自我聲明完成性別變更。
從行政法院的判決書來看,可發現目前六位取得勝訴的跨性別者,是以「弱醫療」模式說服法官,而該模式具體標準,在今年九月勝訴的小那案判決中被建立。弱醫療換證模式有兩個參考基準,簡單來說就是跨性別者需要取得不只一份精神鑑定書,也需要持續接受賀爾蒙治療。
例如本次案件中的吳宇萱,她提出精神醫學的鑑定書,證明自己有性別不安,也有提供「可賀爾蒙治療」的醫囑。而法官因此認為她的證據可供採信,認為她已確立女性的性別認同,故判決她勝訴。
然而,跨性別者Vivi並未採取上述的弱醫療模式,而是試圖走非醫療模式。她提出母親與友人的說明書、諮商相關資料,想證明自己的性別認同為女性,也以法國作為例子,試圖說服法官非醫療模式的可行性。然而,法院雖然最後判決Vivi不需要在做了性別重置手術後,才能更換性別,但她仍需要提供相關的精神醫學證明。故Vivi的「非醫療換證」訴求,並未被法院接受。法院依舊堅持弱醫療模式的標準,因此Vivi只被認為是部分勝訴。
在伴侶盟貼出吳宇萱的換證貼文後,有關免術換證的討論大量出現,當中有不少聲稱自己是女性主義者的自由派女性網友,表達對免術換證的強烈反對。
她們反對免術換證,主要是想維護「純女性空間」的界線。具體來說,她們擔憂若是免術換證通過,則具有男性生殖器的人,是否皆能聲稱自己是心理女性,進而進入女宿、女廁、女湯?
然而,也有人認為宿舍似乎不必然需性別二分,因為除學校宿舍外,外面的公寓絕大多數都是「男女混宿」。也有人認為,若是未術的跨性別女性能在入住宿舍前,找到願意和她同住的室友,那麼未術跨性別女性入住女宿,似乎不是太大的問題。
至於女湯,則有人認為,由於大部分溫泉皆是私人營運,而業主是否決定讓有男性生殖器的人進入女湯,是其個人抉擇,似乎與免術換證政策,並無太大的關聯。
而女廁問題可能較上述議題更為複雜,因廁所具有相當矛盾的特性。它既被認為是私密空間,也同時是可以被自由出入的公共空間。也就是說,絕大多數的廁所並沒有進出入管制,無法禁止特定人士進入。而有心人士闖入女廁進行性犯罪(性侵、偷拍)的案件亦層出不窮。
在針對廁所的討論中,有女同志分享自己使用女廁時,因外觀而遭其他女性辱罵、驅趕,並說明當今社會決定「什麼樣的人可以進什麼樣的廁所」的標準,其實跟個人性別氣質更有關係,與生殖器的關聯反而較小。
延續前述的想法,也有人說到,其實目前許多外觀很Pass(意指其外觀看起來完全是女性)的未術跨性別者,早已在使用女廁。而這也似乎沒有造成什麼問題,且台灣也並無規定身分證性別為女性的人才能進入女廁。他們認為女廁的安全與否,其實並不會被跨性別者、免術換證所影響。
然而,網路上仍有許多女性網友表示免術換證會讓男性闖進女廁難度降低,因為他們只要聲稱自己是女性,就不會受到法律制裁,而這些女性也害怕具有男性生殖器的未術跨女若能「合法」進入女廁,會對其他女性遭成安全威脅。
女性對於女廁中出現陰莖的恐懼,反映父權社會中的宰制權力關係之下,許多女性成為性暴力的受害者、性支配的客體,使她們的生命經驗蒙上一層懼怕男性的陰影。因此,部分順性別女性對純女性空間的堅持,並不應該直接被等同於歧視、恐跨(Transphobia),而是應該被同理與理解。
然而,當這樣的恐懼被投射在同樣是被父權社會所宰制,甚至拒斥、邊緣化的跨性別群體時,就需要格外小心。在同理順性別女性恐懼之餘,這些恐懼論述的真實性與邏輯合理性,也同樣需要被謹慎檢視,以免造成對跨性別群體的汙名。
在本次討論中,有許多人引用美國維吉尼亞州石橋中學的女廁性侵案,來表達對未術跨性別女性進入女廁的恐懼。此外,紐澤西女監懷孕事件的報導,也在本次討論之中廣為流傳。許多恐懼論述都引用這兩起案件作為論述基礎,而我們將分別檢視它們的真實性與邏輯合理性,反思恐懼論述的合理邊界為何。
先介紹維吉尼亞州石橋中學的案例。2021年五月,一位穿裙子的生理男性學生,在女廁性侵一名女同學。而許多人認為,悲劇的最根本原因,是因學校所在的勞登郡(Loudoun County)推行性別友善政策,使石橋中學開放學生可就自身性別認同選擇廁所。
然而,根據知名排跨基進女性主義網站Reduxx與福斯新聞網的新聞報導內容,我們發現,早在勞登郡施行性別友善的廁所政策前,這起案件當事人就已在女廁犯下性侵罪行。此外,亦未有任何資訊指出,這位性侵加害者取得法律上的女性身分。
究竟是性別友善政策導致性犯罪,抑或是性犯罪的發生與政策無直接相關?要回答前述二者何者為真,需以嚴謹的統計分析驗證,我們無意在此下定論。然而,我們想著重探討維吉尼亞石橋中學性侵案之新聞報導的傳播方式,對公共討論產生的影響。
本新聞在被轉譯、引用的過程中,有許多細節被省略,例如時間軸的先後順序、性犯罪者免術換證的有無。而這也讓有關此新聞的討論,被過度去脈絡的簡化成「免術換證讓男性進入女廁性侵女性」。
接下來,讓我們把視線移往紐澤西。根據NBC新聞報導,紐澤西女監懷孕事件之始末大略為,一位名為Demi Minor之跨性別女性,雖未進行性別重置手術,但她仍因性別認同為女性,而被送入女性監獄。然而,她在獄中與獄友發生雙方合意的性行為(consensus sex),最終導致兩位獄友懷孕,而她也因為此事件而被移送至男性監獄。
這個新聞被傳播的過程之中,重要的細節(合意性行為)仍然被省略,讓整起事件同樣也被去脈絡化成「男性聲稱自己是女性住進女監,在女監犯下性暴力」。
上文所舉的兩個例子,在被去脈絡化後,都成為非常強烈的指控,將未術跨性別者視做潛在的性犯罪者。順性別女性的恐懼應該被同理與重視,因恐懼而生的論述仍有被檢討的空間。免術換證對女性安全的影響是非常值得被討論的議題,然而,在討論此議題時,應該提出有根據、邏輯合理的論述,而非去脈絡化的拋出半真半假的資訊。這樣不僅造成對跨性別者的污名,也使得公共討論的品質受損。
從上述討論中可見,跨性別權益與女性權益,常常被假設為零和遊戲。也就是說,有許多人認為一旦跨性別權益提升,女性權益就會受損。然而,所謂的「跨性別權益」大多時候是在描述跨性別女性的權益,而未術的跨性別男性,較不被認為會對順性別男性造成風險,因此經常不被大眾討論與看見。
然而,跨男其實某種程度「被」參與在本次風波之中,而這與所謂「性別中立 (gender neutral) 用詞」有關。本次脈絡是,引發劇烈討論的事件主角吳宇萱,其過去曾使用「分娩人」來稱呼懷孕者的言論被翻出,引發廣大女性網友的憤怒,認為「分娩人」一詞是為了跨性別女性的感受服務,抹除生理女性存在、將生理女性化約為生殖機器的厭女用詞。
然而,也有人提出跨性別男性懷孕的例子加以反駁,認為懷孕的跨性別男性並不會想被稱呼為孕婦,因此使用性別中立的用詞,如懷孕者、分娩者稱呼他們,才是真正具有包容性、尊重的語言使用方式。
然而,對部分女性來說,懷孕、月經等「女性經驗」若是被以性別中立的用詞稱呼,相當於忽視了女性生命經驗的獨特性。例如不久前臺大社會系所舉辦的有關精卵捐贈、代理孕母的「第三方生殖」研討會,就在Threads上被大量網友批評為抹除女人。
在使用充滿二元性別預設的語言時,似乎難以同時尊重順性別女性與跨性別男性,抑或是其他具有多元認同的人。然而,若透過不同語言使用方式的並置,例如稱「孕婦(懷孕者)」,似乎不失為兼顧雙方感受之方式。此外,懷孕者、分娩者的使用,應只限於實施相關醫療行為的場域,若是在一般生活情境之中稱呼她人為懷孕者、分娩者,就有性別歧視、物化身體之嫌。
支持性別平權、女性主義的人,大多可以認可「性別是建構而成」的這個概念。基進女性主義認為,男性與女性並沒有本質上的差別。之所以會有性別角色的束縛、性別歧視的存在,是因為這個社會將性別二分為男性與女性,並將不同性別的人,擺放在不同的社會位置,讓他們各自在社會化的過程當中「學習」做一個「好」女人或「好」男人。
而性暴力之所以會產生,就是因為父權社會鼓勵男性成為宰制「性」的角色,讓他們會傾向將女性(或其他男性)視為可支配的性客體。就如同中山大學社會系趙恩潔教授所說,男孩被灌輸「性征服」的思維,將自己與女性所發生的雙方合意性行為,視為自己單方面的「戰績」。他們也誤以為「男人要強,女人才愛」,將半強迫的性暴力當作男子氣概的展現。在這樣的社會文化脈絡之下,男性對女性(與其他男性)的性騷擾、性侵也就不斷發生。
然而,追根究柢來說,性別是怎麼被分類的呢?根據凱特曼恩《厭女的資格》一書所述,社會會依照一個人的生殖器表現,要求這個人必須要有相對應的性別表現、性別氣質。此外,一個人必須要擁有某種生殖器,才會擁有成為某個性別的合法性。因此,生來不具備女性生殖器的跨性別女性經常被視為欺騙者,她們被描繪成「骨子裡是如此,卻又假裝成那樣」,而她們的性別表現也常被視作一種「不完美的陰柔氣質模擬」。
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之下,看起來是否Pass、能不能被認可為「看起來完全是個女人」,就成為許多跨性別者費盡心力追求的目標。然而,她們追求社會認可的行為,卻又會被批評成是在強化性別刻板印象。這樣的批評,其實過度將社會的問題個人化,忽略了跨性別之所以想方設法讓自己看起來「像個女人」,很大程度是因為整個社會都在懷疑她們的性別認同,懷疑她們不過是欺騙者。
然而,會有人說「一個人想裝扮成什麼樣子,是他的自由,但身分證上必須登記生理性別」。然而,當今的《戶籍法》、《戶籍法施行細則》之中,其實沒有任何一條條文定義身分證上的性別為生理性別。
而根據臺大政治系黃長玲教授的見解,她認為我們當今生活的社會,並非一個「大型天體營」,因此我們是以彼此的表現、外觀,作為辨識性別的方式。所謂的「性別」身分,其實是具有強烈社會意涵的展演行為。一個人是在特定的社會脈絡之下,結合了自身生理條件、外在社會性條件,形塑出他的性別展演方式。對有些人的性別展演而言,生理條件可能具有比較大的影響,對另一群人來說,社會條件的影響占比更高。
因此,從批判的角度看所謂的「性別」,似乎會覺得若要抵抗這個社會的性別結構,就要先破壞它的性別二元分類方式,讓大家自由選擇自己想成為的性別,而非一定只能以自己被指派的性別生活、表現出相對應的性別表現。如此一來,男性宰制女性的性別關係也就隨之消失,社會得以迎來更光明美好的未來。
然而,在思考社會議題時,並不能只停留在理論分析的層次。雖然前文描繪的圖像相當美好,但我們仍需承認,若施行免術換證政策,性別二元的框架也許能夠被部分解構,但整個社會並不會一夕之間改頭換面,因為二元性別的邏輯早已被深深銘刻進社會結構之中,很難因為一個政策就被撼動、顛覆。也就是說,施行免術換證之後,社會中廣泛存在的男性對於女性(與其他男性)的性暴力,仍然不會馬上消失,而會持續存在。
再者,二元性別框架固然需要被打破,但這個社會中仍有許許多多的女性,以這套框架辨視、察覺風險。她們可能在夜晚的街道獨行時,察覺自己被陌生男性尾隨,因而有了警覺,知道要趕快躲進路邊的便利商店;她們可能在外獨自租房,發現疑似有詭異男性在自家附近徘徊,於是她們就只好在門口擺放男性尺碼的鞋子、曬尺寸較大的衣服,來假裝自己已經有男朋友,希望有心人士能因此知難而退。
上面的例子說明在父權社會之中,女性常常需要對男性有防備心,進而確保自己的人身安全。因此,對部分女性而言,她們之所以對免術換證感到排斥,是因為她們擔心自己無法再使用原先那套辨視、察覺風險的機制,她們可能覺得若是大家都可以自由聲稱自己的性別,會讓自己無從辨識哪些人是自己需要防備的男性,哪些是比較能夠信任的女性。雖然這套框架可能會被認為過度武斷,但對許多女性而言,似乎也別無他法。
總的來說,二元性別的框架雖然是被社會所建構,但它同時也是真實的,因為我們每個人都生存在以二元性別邏輯運行的社會之中,生命經驗受二元框架形塑。我們需要承認二元性別的被建構性,試著去打破、解構它,但我們也要承認這個目標並非一蹴可幾。
推動免術換證時,不能只看它價值上正不正確,也要一併考量制度可能造成的非預期影響。畢竟,在一個既有性別秩序仍根深柢固的社會中開放免術換證,確實不能完全排除立意良善的制度,遭到有心人士濫用的風險。然而,即便我們同意這種風險可能存在,也不代表可以因自身恐懼,而隨意發表滑坡、不完全真實的言論,因為這不僅造成社會對立,也汙名化跨性別者。
若要推行免術換證,需要研擬好配套措施,例如設置廁所反偷拍設施、規定有性犯罪/騷擾前科者不得免術換證、建立嚴謹的精神醫學/心理諮商評估制度,以回應順性別女性的擔憂;若國家社會覺得時機未到,決定先不推動免術換證,仍然需要持續推行各種性別友善的措施與法規,如性別友善宿舍/廁所、反歧視法等,減緩二元性別框架對跨性別者的傷害。
雖然免術換證議題很難取得一個得以使所有人滿意的平衡,但我們仍可以透過理性的意見發表與相互說服,一起思考該如何讓大家一起向前邁進一步,讓社會中所有人都不被忽視或排除。
(若欲閱讀對此議題的訪談,歡迎參考本部曾發布的報導:【 你好,我想跟你說說話】 難以「跨」過的那道坎—跨性別與女性權益間的兩難)
NBC、Fox News、Reduxx、伴侶盟粉專與網頁、No Self ID Taiwan反對自我宣稱性別、趙恩潔教授臉書貼文、凱特曼恩《厭女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