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細胞的逆轉策略:數位孿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癌症治療長期以來主要專注於如何消滅癌細胞,或至少抑制其生長,如手術、放射治療與化療等,皆以直接摧毀癌細胞為目標。然而,這些方法常伴隨對正常細胞的傷害,導致嚴重副作用

 

因此,研究人員開希望能將癌細胞逆轉為正常細胞。經過近二十年的努力,科學家在這一領域已取得重大突破,正積極探索如何讓癌細胞恢復正常功能

 

韓國的研究團隊在科學期刊 Advanced Science 中,發表一篇名為 Control of Cellular Differentiation Trajectories for Cancer Reversion 的文章。研究人員開發名為「單細胞布林網路推斷與控制」(BENEIN)的計算框架,用於系統性地識別細胞分化過程中的調控因子

 


這項研究的核心發現是確定某些癌細胞「去分化」的關鍵調控因子。這些調控因子在癌細胞中異常活化,導致細胞偏離正常分化路徑,回到更接近幹細胞或未成熟細胞的狀態,這種「去分化」狀態通常與腫瘤的高侵襲性與抗藥性相關


本文,旨在簡單科普文章內的兩個主要科學名詞:「去分化」與「數位孿生」

 

▋細胞癌化的關鍵:去分化

 

細胞「分化」是發育生物學的重要研究項目,對多數人來說或許是一個非常陌生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一個細胞「決定自己職業」的過程

 

當我們還是胚胎時,所有細胞幾乎是相同的,這些細胞被稱為幹細胞。隨著胚胎的發育,這些細胞會逐漸分化成不同的體細胞,如肌肉細胞、神經細胞、皮膚細胞等,並負責執行特定的生理功能

 

這個過程類似於一群學生 (幹細胞) 畢業後,根據興趣與能力選擇不同專業的職業,成為醫生、老師或工程師 (體細胞)

 

相反的,「去分化」是將一位專業人士重生為學生,讓他回到沒有明確職業方向的狀態。在科學中,去分化指的是已經專業化的體細胞,回到更原始、未分化的狀態,類似幹細胞,雖然失去特定功能,但也具備了再次分化為不同細胞類型的潛力

 

癌症的發生過程中,會出現高度未分化或去分化的細胞群,這些細胞展現出類似幹細胞的特性,如快速自我更新和分裂,使得細胞更容易失控並過度增殖

 

去分化是細胞癌化過程中的關鍵步驟之一,它不僅使細胞失去正常的分化特徵,還賦予細胞異常增殖、抗藥性和轉移能力。因此,針對去分化的逆轉或抑制,正逐漸成為癌症治療研究中的一種新興策略

 

▋防衛癌細胞的天網系統:數位孿生技術

 

數位孿生技術 (Digital Twin Technology) 在這項研究扮演著核心角色

 

這是一種創建真實世界物體或系統數位化模型的技術,能夠在虛擬世界中精確模擬現實世界的運作情況。數位孿生能幫助我們更好理解和預測實際物體表現,還可以提前在虛擬環境中進行測試和優化,從而節省大量的時間和成本

 

如果我們要用一個熟悉的例子來解釋數位孿生,Minecraft這款遊戲可能是最適合的比喻。在遊戲中,你能夠建造各種建築、設施,並且觀察它們的運作情況

 

例如:你可以在Minecraft裡創建一個工廠,模擬不同工作流程以觀察工廠運作是否順利。當發現工廠在某些地方運作不良,可能會出現效能問題時,你可以在虛擬世界裡嘗試修改、調整設計,直到所有環節運作完美為止

 

數位孿生技術能顯著降低開發與運營過程中的風險,並有效縮短產品上市時間。無論是在製造業、醫療領域還是城市規劃等多個行業,數位孿生已廣泛應用,並成為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和優化設計的重要工具

 

在癌症研究中,這項技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深度洞察,特別是在探討癌細胞的去分化與癌化過程時,數位孿生模型能實時模擬細胞內基因網絡的運作,進而揭示癌症發展的根本原因

 

這項技術有效解決了以往文章中提到的問題,並在體學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加速我們破解癌細胞防禦機制的過程


延伸閱讀:標誌物研究與個人化醫療的現況與挑戰
這篇文章將讓你理解為何本篇論文在相關領域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價值,並思考其對學術界或實務應用所帶來的深遠影響

 

▋筆者觀點


作為一個跨領域的強大工具,數位孿生不僅在製造業和城市規劃中發揮關鍵作用,還在癌症研究與治療中展現出巨大潛力。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我們有望看到數位孿生在個性化醫療、癌症預測與治療中的更多應用,為抗癌提供更有力的武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水源駝哥 / 科技導讀與應用思考
4會員
14內容數
因為長得像駱駝(?)所以叫駝哥!? 台大生醫電資所博士,在兩間小公司擔任執行長與技術長。 對生物醫學、電子電機、微流體、半導體、生物資訊等領域都是略懂略懂。 這裡會專注分享我對科技議題的科普與個人思考,沒什麼破規矩,不要惡意攻擊任何人就好!如果你有感興趣的主題請留言讓我知道,讓我有多水幾篇文章的機會!
2025/02/15
討厭香菜或咖啡苦味,可能是基因造成的!研究發現,OR6A2基因變異使部分人對香菜中的醛類化合物敏感,產生肥皂味錯覺;而TAS2R基因變異則讓部分人對咖啡苦味超敏感。別再覺得自己挑食或不懂品味,這可能都是基因註定!
Thumbnail
2025/02/15
討厭香菜或咖啡苦味,可能是基因造成的!研究發現,OR6A2基因變異使部分人對香菜中的醛類化合物敏感,產生肥皂味錯覺;而TAS2R基因變異則讓部分人對咖啡苦味超敏感。別再覺得自己挑食或不懂品味,這可能都是基因註定!
Thumbnail
2025/01/31
DeepSeek的成功並未降低算力需求,而是凸顯了AI產業的成本優化和本地化趨勢。本文探討DeepSeek的成功關鍵、算力軍備競賽的可能性及英偉達面臨的真正挑戰,包含AI模型發展路徑的差異、AI產品化的趨勢以及專用AI晶片的興起。
Thumbnail
2025/01/31
DeepSeek的成功並未降低算力需求,而是凸顯了AI產業的成本優化和本地化趨勢。本文探討DeepSeek的成功關鍵、算力軍備競賽的可能性及英偉達面臨的真正挑戰,包含AI模型發展路徑的差異、AI產品化的趨勢以及專用AI晶片的興起。
Thumbnail
2025/01/28
低成本AI模型 DeepSeek-R1 的出現,在矽谷和華爾街引發震盪。本文探討DeepSeek如何以混合專家架構(MoE)降低AI訓練成本,衝擊市場估值,並分析其對AI產業、算力需求、能源消耗及相關技術發展的影響,包含專用晶片產業的未來走向。文章同時反思中美AI產業的發展模式差異與優劣。
Thumbnail
2025/01/28
低成本AI模型 DeepSeek-R1 的出現,在矽谷和華爾街引發震盪。本文探討DeepSeek如何以混合專家架構(MoE)降低AI訓練成本,衝擊市場估值,並分析其對AI產業、算力需求、能源消耗及相關技術發展的影響,包含專用晶片產業的未來走向。文章同時反思中美AI產業的發展模式差異與優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探討數位孿生技術(Digital Twin Technology)結合「單細胞布林網路推斷與控制」(BENEIN)計算框架,來研究癌症細胞去分化機制,並尋求逆轉癌細胞成為正常細胞的可能性。文章說明細胞去分化在癌症發展中的關鍵角色,以及數位孿生技術如何協助模擬細胞內基因網絡,以深入瞭解並對抗癌症。
Thumbnail
探討數位孿生技術(Digital Twin Technology)結合「單細胞布林網路推斷與控制」(BENEIN)計算框架,來研究癌症細胞去分化機制,並尋求逆轉癌細胞成為正常細胞的可能性。文章說明細胞去分化在癌症發展中的關鍵角色,以及數位孿生技術如何協助模擬細胞內基因網絡,以深入瞭解並對抗癌症。
Thumbnail
為什麼為了細胞治療,政府需要立新的法進行管理? 又為什麼一個法不夠,需要立到兩個? 難道是傳說中一個便當吃不飽可以吃兩個的道理?
Thumbnail
為什麼為了細胞治療,政府需要立新的法進行管理? 又為什麼一個法不夠,需要立到兩個? 難道是傳說中一個便當吃不飽可以吃兩個的道理?
Thumbnail
細胞作為一種藥品製劑或者醫療技術,已經逐漸成為臨床醫學的顯學。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醫學院院長George Quentin Daley更說:「如果說20世紀是藥物治療時代,21世紀就是細胞治療時代!」
Thumbnail
細胞作為一種藥品製劑或者醫療技術,已經逐漸成為臨床醫學的顯學。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醫學院院長George Quentin Daley更說:「如果說20世紀是藥物治療時代,21世紀就是細胞治療時代!」
Thumbnail
(轉貼,來自澳洲量子醫學研究者整理) 人造胚胎體外培植,欺騙胚胎在卵子裡的技術 可預購人類,10年內讓人類滅絕,複製人基因改造,吃蟲就好,一無所有,但你很快樂...
Thumbnail
(轉貼,來自澳洲量子醫學研究者整理) 人造胚胎體外培植,欺騙胚胎在卵子裡的技術 可預購人類,10年內讓人類滅絕,複製人基因改造,吃蟲就好,一無所有,但你很快樂...
Thumbnail
依照佛教觀念,人死後會依照生前所造的業力而在六道中輪迴,你生前所做的好事、壞事由地府判官加以評量,據以輪迴轉世,試想,人可以說是由細胞組成,人每天會有大量細胞死亡,這些死亡的細胞,會不會依照它在人體內的功過(例如殺死進入體內的壞細菌多寡)然後也據以輪迴。
Thumbnail
依照佛教觀念,人死後會依照生前所造的業力而在六道中輪迴,你生前所做的好事、壞事由地府判官加以評量,據以輪迴轉世,試想,人可以說是由細胞組成,人每天會有大量細胞死亡,這些死亡的細胞,會不會依照它在人體內的功過(例如殺死進入體內的壞細菌多寡)然後也據以輪迴。
Thumbnail
本書概述   表觀遺傳學,可能可以打破我們過往的迷思:基因命定論!在先天上,確實從父母親,甚至祖父母得到的基因是固定的,但在我們的生活中,基因、細胞卻會隨著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想法與行為而改變,你的一舉一動、一呼一吸之間,都在影響體內上億的細胞與基因,改變正不斷在發生!同時過去我們認為微生物、細菌
Thumbnail
本書概述   表觀遺傳學,可能可以打破我們過往的迷思:基因命定論!在先天上,確實從父母親,甚至祖父母得到的基因是固定的,但在我們的生活中,基因、細胞卻會隨著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想法與行為而改變,你的一舉一動、一呼一吸之間,都在影響體內上億的細胞與基因,改變正不斷在發生!同時過去我們認為微生物、細菌
Thumbnail
圖片來源 諾貝爾化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學者夏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與美國學者杜德納(Jennifer A. Doudna),表彰兩位科學家對基因編輯(Genome Editing)技術的貢獻。她們開發的 CRISPR-Cas9 「基因
Thumbnail
圖片來源 諾貝爾化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學者夏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與美國學者杜德納(Jennifer A. Doudna),表彰兩位科學家對基因編輯(Genome Editing)技術的貢獻。她們開發的 CRISPR-Cas9 「基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