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2月24日的 #國際討厭香菜日 是由奧地利粉絲專頁「我討厭香菜 (I Hate Coriander)」發起的,象徵全球超過20%的人對這株綠色小葉子的共同敵意
但這並不是單純的「挑食」
研究發現,討厭香菜的人往往擁有第11對染色體上的「OR6A2」嗅覺基因變異,使他們對香菜中的醛類化合物特別敏感,從而產生「這東西根本是肥皂」的味覺錯覺。於是,這群人驕傲地揮別「挑食」標籤,轉身成為「基因受害者」的一員
▌討厭咖啡似乎也不是你的錯
有趣的是,今年一項研究也在挑戰這種味覺錯覺,那些因為咖啡太苦而抗拒這項風靡全球的飲品的人,終於找到了專屬於自己的生物學藉口
這一次,幕後黑手是TAS2R基因家族,負責監測苦味的受體
擁有特定TAS2R基因變異的人,對咖啡中的苦味成分,如咖啡因、綠原酸內酯(Chlorogenic acid lactones)和奎寧類化合物(Quinine-like compounds)特別敏感,導致他們每喝一口黑咖啡,都像是在挑戰自己的痛覺閾值
這或許能解釋為什麼咖啡界長年存在著一條隱形的「鄙視鏈」:喝手沖的人認為義式濃縮壓榨過猛、喝濃縮的人認為美式只是加水稀釋的庶民飲品、喝美式的人看不起任何形式的加奶加糖、而那些喝糖水的則是被所有人共同瞧不起
這場基因影響下的味覺之戰,讓我們看到,無論是香菜還是咖啡,口味偏好從來不是單純的「你不懂品味」,而可能是從出生那天起就已經寫進了你的基因密碼。下次當你因為咖啡太苦而皺眉時,不妨自豪地告訴自己:
「不是我不懂咖啡,是TAS2R讓我生來高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