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10年前的百想最佳電視劇有多好看?考古安畔錫導演《聽到傳聞》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raw-image


今年是《聽到傳聞》播出10周年,相比安畔錫導演為人熟知的幾部作品,算是冷門小眾,收視率也無功無過。但就是這樣一部名氣與熱度都平平無奇的作品,卻在當年打敗了《未生》,獲得了第51屆百想大賞最佳電視劇!


雖說是10周年之際特別推薦,但似乎也有些“不合時宜”,如今是16集電視劇都縮水成12集、最好可以像Netflix一樣製作8集以內的短劇時代,有誰還會看30集的電視劇呢?又有誰可以讓人耐心地花費30小時沉浸在故事與影像中呢?


安畔錫導演的電視劇,就是有這樣的說服力。如果《春夜》、《畢業》可以各拍上30集的話,我不知道會有多麼幸福呢~


如果喜歡安導獨特又強烈的個人風格,那麼《聽到傳聞》絕對是一部值得考古的作品!


raw-image


被稱為“Melo匠人”的安畔錫,從來不會局限于“談戀愛”,參見《密會》、《畢業》,無論什麼題材、有沒有浪漫元素,意在言外才是常態。從類型開始就很獨特的《聽到傳聞》是一部黑色幽默諷刺劇。


故事從一對高中生情侶——韓寅相和徐春的未婚先孕開始。


raw-image


韓寅相是韓國1%上流社會財閥家庭的長子,而徐春出身于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市井小民家庭,到這裡還沒什麼特別,王子與灰姑娘的故事屢見不鮮。


徐春原本打算瞞著韓寅相一個人生孩子,但偏偏富家少爺是個戀愛腦,寅相一直在尋找小春,有一天他終於找上家門,看到大肚子的她,當下決心要帶小春回家見父母、要結婚。


當晚寅相就帶小春回家了,省略曲折過程(途中兩個人差點抱著跳了漢江,還在計程車上詢問司機能不能接個吻······)從韓寅相父母到秘書傭人看到18歲的少爺帶著大肚子女友回家,全員震驚!


raw-image


重視社會地位的韓家父母當然無法接受在他們眼中“來路不明”的女孩,就在一團混亂之中,徐春羊水破了······要生了!按照常識,得趕緊送醫院,但韓家害怕外面的人聽到傳聞,如果兒子女友未婚先孕傳出去,一定會議論紛紛、淪為八卦談資,豈不是讓韓家丟盡顏面?


情急之下他們想出來的方法是,讓徐春在家生!


raw-image


就這樣,徐春第一次來到韓家,就直接在這家生了孩子。故事從這裡才真正開始·····


生出來後,孩子馬上被保姆抱走,而小春被囚禁在房間裡,不允許她看孩子,也不允許她回娘家,手機也被沒收,在好心的傭人阿姨幫助下才能聯繫娘家報平安。


這一切都是因為韓家懼怕傳聞,把孩子當成人質、封鎖消息來源,一邊想著要如何解決徐春這突然蹦出來的麻煩人物······


現代社會中竟然還能有這種侵犯人權的做法嗎?且不說無論多麼荒唐的事,財閥家都能做得出來,電視劇拍得要有說服力才行,由於劇中大部分戲份都發生在韓家,製作組在美術設計方面下足了功夫——韓家的裝潢風格是傳統韓屋與現代別墅的結合,象徵著這家封建傳統守舊的“家風”。


raw-image


室內裝涼亭、床邊掛帷幕······雖然是現代劇,室內裝潢卻宛如古裝劇,不倫不類,這種不協調感正是塑造故事氛圍的關鍵之一。


這裡的傳統韓屋帶來的並不是古典美,而是一種陳腐的、舊舊的質感,尤其是室內昏黃的暗調燈光加持,讓這座幾乎沒有自然光照射的深宅,視覺上多了幾分沉重和陰鬱感。


是一個感受不到時間流動、季節更迭的“真空”空間,鏡頭多為封閉式構圖,壓抑感很強,一切按部就班、一絲不苟,在這裡階級分明、禮節繁瑣,韓代表或夫人出門\回家的時候,子女、兒媳、秘書以及傭人們要一齊送別\恭迎,且按照地位,站位各自不同。


韓家宛如階級社會的微縮景觀,在這裡推崇並強調著固化的權力、階級,寅相父母韓正皓夫婦在家也“端著”,擺出高高在上主人姿態、維持品味和所謂的家風。


raw-image


時刻保持體面的韓正皓,與徐春爸爸協商失敗、被弄到氣急敗壞,爬涼亭欄杆結果卡襠、兩個男人爬在地上互相揪頭髮,毫無體面可言,與平時的樣子180度大轉變,恐怕這才是韓正皓的真實面目——這荒唐的場面是全劇最好笑的場景,同時也帶來了極大的諷刺感。


徐春家則完全是另一番景象:狹窄的門廊和過道,小而溫馨明亮的客廳、能透進陽光的房間,外孫的照片貼滿了整個家,牆壁、冰箱、餐桌,徐春被韓家囚禁、娘家人都見不到外孫的時候,只能看看照片,因此家裡每個人路過時都會珍愛地擦拭、親吻一下外孫照片。


雖然一看就是窮人家的房子,但充滿人情味,生活感細節滿滿。印象很深的一段是寅相在哭,徐媽媽抽出一張紙巾,沿著紙的折痕撕了一半,遞給他一半擦眼淚,一個省紙的細節就透出徐家的家境與生活習慣,這是創作者對真實的生活有細微觀察的證據。


作為對照組,韓家人哭的時候都是一下子抽出兩三張紙巾,小小細節看出兩家人的巨大差異。


正是這兩個極端的家庭“結合”,產生了戲劇衝突,韓家從此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傳聞,終究還是傳開了,用錢打發也失敗了,最終沒能阻止韓寅相和徐春結婚,木已成舟,為了讓面子過得去,韓家決定“改人設”,塑造一個不帶偏見接納平民兒媳的開明家庭,扶持親家、捏造族譜,說徐春祖父是篆刻藝術家,實際是給自家抬抬身價,不然實在太“拿不出手”;孫子的百日紀念當然也得裝模作樣一下~


raw-image


無法互相理解的兩個家庭最終還是面臨無法調和的矛盾,不僅是兩個家庭的問題,更是社會地位、文化和財力的階級矛盾問題。徐春嫁入韓家,就如同一隻遠方的蝴蝶煽動翅膀飛進來,最終在這權力根深蒂固的老宅內引發了大地震——


秘書和傭人們逐漸意識到過度付出的勞動與不合理待遇,在寅相和徐春的幫助下開始了罷工行動!另外一邊,徐春的叔叔和韓松集團的糾葛也浮出水面,劇情後半段主要以下位者的反抗、聯手討伐韓松集團為主。夾在兩個家庭之間的韓寅相和徐春,也因為韓正皓卑鄙的戰略,產生了離婚危機······


其間還有韓正皓出軌夫人的塑料閨蜜,盡顯上流社會人士的虛偽嘴臉。即使如此,韓正皓的形象並非被單純塑造成一個討人厭的反面角色,正如安導鏡頭下折射出兩三張面孔,韓正皓的真實面貌不可辨認。他越是一本正經、道貌岸然,越是顯得滑稽可笑——詼諧的人物形象分明更符合黑色幽默諷刺劇的調性。


raw-image


在這出諷刺劇的盡頭是眾叛親離的結局,最終只剩下韓正皓一個人,妻子、孩子,以及所有心腹都離開了,新來的秘書和傭人們機械地行禮後散去,偌大的深宅中毫無生氣,一片死寂,他昂首邁上階梯,仿佛仍然擁有一切的孤傲的王。


顯然,《聽到傳聞》的主旨不僅僅是對權力的批判與反抗,也在傳達有關幸福的人生觀念。


最終寅相放棄了巨額繼承權,入贅徐春家當上門女婿,在家教老師的資助下,小夫妻倆一起準備司法考試、前途一片光明,當然也可能因為育兒或沉重的現實負擔而變得一片黑暗······


但是,無論如何那是一個新的選擇,擺脫家庭帶來的舊有模式,和愛的人一起感受、並創造著新的生活,那就是選擇了幸福。


最後想用劇中很喜歡的一段對白作結,徐爸爸喝了酒彈吉他唱著歌,寅相和丈母娘在聊天,那個場面溫暖得可以融化掉冰雪,簡單的對白中蘊含著創作者對生活真諦的智慧體察:


“您一生中什麼時候最幸福?”

“等我多活一陣,再回答你。”

“你呢?你什麼時候最幸福?”

“我當然是現在最幸福了。”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霧風誌小聚
23會員
76內容數
霧風誌,一個有情懷的小誌,韓影、韓劇評論文章創作~
霧風誌小聚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共用名字的兩人在情感上早已密不可分——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Thumbnail
2025/04/23
共用名字的兩人在情感上早已密不可分——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Thumbnail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17
今後必須要節制地殺人了......要想和世玉繼續這麼生活下去的話。
Thumbnail
2025/04/17
今後必須要節制地殺人了......要想和世玉繼續這麼生活下去的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生命是很可貴的,但有些人可以提早感受到,並努力實踐讓一生變得更好。而無法提早經歷死亡的人,可以用另一種方式體會到生命的可貴,那就是……
Thumbnail
 生命是很可貴的,但有些人可以提早感受到,並努力實踐讓一生變得更好。而無法提早經歷死亡的人,可以用另一種方式體會到生命的可貴,那就是……
Thumbnail
其實,我沒有想要活很久,這個我好像也說過了,不是新的話題。我只是常想,如果只剩下那幾年,最終在床榻上還可以想起的是什麼?
Thumbnail
其實,我沒有想要活很久,這個我好像也說過了,不是新的話題。我只是常想,如果只剩下那幾年,最終在床榻上還可以想起的是什麼?
Thumbnail
即將從50+畢業,未來會不會回到媒體業也很難說。回顧當記者這將近9年的時間,的確是人生中很有意思的一段經歷。雖然薪資跟其他產業不能比,但我從這份工作當中學到的道理受用一生。仿效雞湯文寫作格式,以下是10件我認為50歲以前知道比較好的事:
Thumbnail
即將從50+畢業,未來會不會回到媒體業也很難說。回顧當記者這將近9年的時間,的確是人生中很有意思的一段經歷。雖然薪資跟其他產業不能比,但我從這份工作當中學到的道理受用一生。仿效雞湯文寫作格式,以下是10件我認為50歲以前知道比較好的事:
Thumbnail
人很容易興起對「美好的從前」的懷念,幾乎有文字歷史記載以來,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曾如此感歎。   我相信不管任何人,總會有一些過往的影像,包含著一些情緒、某種特定氛圍,會在記憶中留存,侯孝賢導演把這種懷想,稱為『最好的時光』
Thumbnail
人很容易興起對「美好的從前」的懷念,幾乎有文字歷史記載以來,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曾如此感歎。   我相信不管任何人,總會有一些過往的影像,包含著一些情緒、某種特定氛圍,會在記憶中留存,侯孝賢導演把這種懷想,稱為『最好的時光』
Thumbnail
種樹的最佳時機是十年前;次佳的時機是現在……非 尚比亞 經濟學家 丹碧莎 莫尤。 這句話勉勵我們無論想做什麼,不必追悔蹉跎了時光,嗟嘆機會難再,隨時都是種樹的時機,隨時都是開始的時機。 華人社會比較接近這個涵義的話語:想行善,永不嫌遲。 三十幾歲那年,外套口袋滑出一本 “讀者文摘”落地, 友人
Thumbnail
種樹的最佳時機是十年前;次佳的時機是現在……非 尚比亞 經濟學家 丹碧莎 莫尤。 這句話勉勵我們無論想做什麼,不必追悔蹉跎了時光,嗟嘆機會難再,隨時都是種樹的時機,隨時都是開始的時機。 華人社會比較接近這個涵義的話語:想行善,永不嫌遲。 三十幾歲那年,外套口袋滑出一本 “讀者文摘”落地, 友人
Thumbnail
在2023年的洗禮後,慢慢地認識到人生的真諦,高低起伏就是最好的活著証明。 雖然年齡尚幼,但我經常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並且努力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在新的一年,我更加明白生命的無常,並下定決心在可以忍受的時候盡量忍受,在可以享受的時候盡情享受。
Thumbnail
在2023年的洗禮後,慢慢地認識到人生的真諦,高低起伏就是最好的活著証明。 雖然年齡尚幼,但我經常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並且努力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在新的一年,我更加明白生命的無常,並下定決心在可以忍受的時候盡量忍受,在可以享受的時候盡情享受。
Thumbnail
時光匆匆流逝,我們成長了,回憶是我們最美好的財富。這篇文章描述了人隨著時間的變遷,對過去的懷念與現在的思考。
Thumbnail
時光匆匆流逝,我們成長了,回憶是我們最美好的財富。這篇文章描述了人隨著時間的變遷,對過去的懷念與現在的思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