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持續感受生命的可貴,從讀訃聞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死,離我們很遠,讓小事有機可趁

 

人的一生,

都得經歷過生、老、病、死,

為什麼死會擺在最後,

因為它是人生最終結局。

 

也因為死對很多人來說是很久以後的事。

所以無法感受它的急迫性。

 

因此,

一些狗屁倒灶的事就有機可趁,

藉機偷走你的注意力,

讓你為這些跟死相較之下微不足道的事,

感到生氣、煩躁。

 

 

■提早感受死亡,成就不凡

 

但有些人卻可以提早領悟到活著的可貴,

是因為在他們的生命中,

提早經歷過死亡。

 

執導星際大戰的大導演喬治 魯卡斯,

年輕時差點在一場車禍中身亡,

他說:「現在每一天都是多活的一天」。

 

美國作家兼插畫家提姆 克利德就說:

喉嚨被剌一刀是他身上發生過最棒的事,

那一整年都感到幸福、生活圓滿。

 

 

正因為曾與死亡擦身而過,

使他們更懂得生命的可貴,

不再浪費時間將注意力放在比死更渺小的事,

只專心於對自己有意義的事,

於是,

他們達到超凡的成就。

 

■感受生命可貴,不用親身經歷,讀訃聞即可

 

我們通常在經歷身邊的親人或朋友死亡時,

才會對生命的無常有所警惕,

十幾年前,

朋友的死,

當時在我生命中留下深刻的感觸,

但時間一久,

就已淡化當時的感受,

生活再次回歸正軌。

 

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再次吸引我的注意,

讓我為它感到煩躁、厭煩。

 

 

那要如何長期保持對生命感到可貴,

我在「點子秀出來這本書」得到一個很好的方法,

就是每天讀訃聞,

訃聞就像是即將瀕死的狀態,

讓我們可以思考死亡,

同時保持安全距離。

只要每天都思考死亡,

讓我們更想好好活著。

 

 

■人生短暫,讓生命更有意義

 

原來與成功有約這本提到「以終為始」的概念,

就與訃聞有著相對應,

試想,

在你的告別式中,

你希望親友們緬懷你是什麼樣地一個人,

是充滿愛、成就、與人為善、充滿影響力…的人,

那你的注意力就該以這些目標去實踐。

 

所以,

試著讀讀訃聞,

感受一下生命的可貴,

別再讓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佔滿你的人生,

這並不會使你變得更好。

raw-image

--------------------------------------------------------


你也可以在這些地方看見懸緝的創作

👉🏽FB粉絲團:廣告製片懸緝圖創正能量

👉🏽圖像創作(投資理財):IG

👉🏽圖像創作(圖像創作):IG

👉🏽影片創作:YOUTUB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懸緝的沙龍
202會員
283內容數
🎬廣告影片拍攝累積15年經驗 💻文章被商周、今週刊、聯合新聞網…轉載 🧠分享投資理財 I 財商思維 I 自我成長 ✉️mlmlboy0204@gmail.com 個人部落格:https://www.hcthinking.com/ YouTube : https://reurl.cc/KdoYRR
懸緝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昨天看到新聞公佈,0050確定要進行分割,預計會以4倍進行分割。 實際分割倍數將於5/14(三)公告, 6/11-6/17暫停交易, 以6/11的淨值進行分割, 6/18恢復交易後,投資人可在自己的證券APP查詢分割後股價及股數。 未來分割時,假設淨值為160元,分割4等份,那麼在分割
2025/04/25
昨天看到新聞公佈,0050確定要進行分割,預計會以4倍進行分割。 實際分割倍數將於5/14(三)公告, 6/11-6/17暫停交易, 以6/11的淨值進行分割, 6/18恢復交易後,投資人可在自己的證券APP查詢分割後股價及股數。 未來分割時,假設淨值為160元,分割4等份,那麼在分割
2025/04/18
近期因為美國關稅事件,4/7至4/12,短短一周居然發生從跌停再到漲停的記錄,這也刷新投資人對股票市場的三觀。有的人因為槓桿太高直接斷頭從市場畢業;也有人持續待在股市裡,穩如泰山,照常吃、照常睡。 為什麼同樣投資台股,卻有這麼大的差異?其實就是人性的行為偏誤…
Thumbnail
2025/04/18
近期因為美國關稅事件,4/7至4/12,短短一周居然發生從跌停再到漲停的記錄,這也刷新投資人對股票市場的三觀。有的人因為槓桿太高直接斷頭從市場畢業;也有人持續待在股市裡,穩如泰山,照常吃、照常睡。 為什麼同樣投資台股,卻有這麼大的差異?其實就是人性的行為偏誤…
Thumbnail
2025/04/17
前幾天,與很久不見的朋友碰面,特別聊到中年危機的話題。他說,很擔心有天被公司資遣,不曉得能否順利找到下一份工作?因為屆時年紀大,站在公司立場,寧願花錢多找幾位新鮮人,也不願花錢找一位資深、有想法,甚至叫不動的人進公司。當他在說話時,明顯感受到他的擔憂。我回他說…
Thumbnail
2025/04/17
前幾天,與很久不見的朋友碰面,特別聊到中年危機的話題。他說,很擔心有天被公司資遣,不曉得能否順利找到下一份工作?因為屆時年紀大,站在公司立場,寧願花錢多找幾位新鮮人,也不願花錢找一位資深、有想法,甚至叫不動的人進公司。當他在說話時,明顯感受到他的擔憂。我回他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從前還沒認識靈魂意識時,總是不想談論死亡的議題,覺得死亡就是分離,會有很多的傷心難過,這些不想碰觸探索的『感覺』,不來到面前時,不用多想就可以當作是沒有。 第一次聽到死亡,被震驚到,是30歲那年。久未聯繫的高中同學們,在年初有了一次的聚會,在聚會中,雖然很久沒見面,每個人分享自己近期的生活。
Thumbnail
從前還沒認識靈魂意識時,總是不想談論死亡的議題,覺得死亡就是分離,會有很多的傷心難過,這些不想碰觸探索的『感覺』,不來到面前時,不用多想就可以當作是沒有。 第一次聽到死亡,被震驚到,是30歲那年。久未聯繫的高中同學們,在年初有了一次的聚會,在聚會中,雖然很久沒見面,每個人分享自己近期的生活。
Thumbnail
 生命是很可貴的,但有些人可以提早感受到,並努力實踐讓一生變得更好。而無法提早經歷死亡的人,可以用另一種方式體會到生命的可貴,那就是……
Thumbnail
 生命是很可貴的,但有些人可以提早感受到,並努力實踐讓一生變得更好。而無法提早經歷死亡的人,可以用另一種方式體會到生命的可貴,那就是……
Thumbnail
人活得究竟要有多長?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引發許多討論。有人認為,人生苦短,應當盡情享受活著的每一天;也有人認為,人應當活得長壽,見證更多世界的精彩。 . 我認為,人活到60-70歲就足夠了。 . 一、活得太老只會造成負擔 . 我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經歷了照顧父母親臥病多年的
Thumbnail
人活得究竟要有多長?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引發許多討論。有人認為,人生苦短,應當盡情享受活著的每一天;也有人認為,人應當活得長壽,見證更多世界的精彩。 . 我認為,人活到60-70歲就足夠了。 . 一、活得太老只會造成負擔 . 我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經歷了照顧父母親臥病多年的
Thumbnail
前言 人死後會怎麼樣,說真的還不清楚,至於活著的人要做什麼事情,目前經歷過一次後,大概了解,於是決定紀錄一下過程。 當然還是要說明一下,有些過程可能會不同,要根據各地習俗、各家規定和葬儀社而定,而且我並非專業的殯葬人員,有些東西敘述也不一定正確,只是根據自身經驗而說,同時也藉此好好走出這一段過程
Thumbnail
前言 人死後會怎麼樣,說真的還不清楚,至於活著的人要做什麼事情,目前經歷過一次後,大概了解,於是決定紀錄一下過程。 當然還是要說明一下,有些過程可能會不同,要根據各地習俗、各家規定和葬儀社而定,而且我並非專業的殯葬人員,有些東西敘述也不一定正確,只是根據自身經驗而說,同時也藉此好好走出這一段過程
Thumbnail
人一出生,就開始走向死亡,從小由父母或長輩扶育長大,會歷經求學、唸書的過程,在學校會認識同學,開始和一二位建立深厚的友誼,離開學校後,出社會開始工作賺錢,這時候的工作職場不同學校般單純,職場上沒有人是要對你好的,對你好的人當然是要珍惜這緣份,好好感謝與回饋。 2024年5月下旬開刀,爾後休養一個月
Thumbnail
人一出生,就開始走向死亡,從小由父母或長輩扶育長大,會歷經求學、唸書的過程,在學校會認識同學,開始和一二位建立深厚的友誼,離開學校後,出社會開始工作賺錢,這時候的工作職場不同學校般單純,職場上沒有人是要對你好的,對你好的人當然是要珍惜這緣份,好好感謝與回饋。 2024年5月下旬開刀,爾後休養一個月
Thumbnail
也許這也是生命對我的一種提醒,提醒我好好把握能吃能喝、能走能跳的現在,以前常聽到「把每一天當成生命的最後一天」這句話很無感,但到了這個年紀,就覺得很實在,覺得該好好把握目前這段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不要讓生命留下遺憾。
Thumbnail
也許這也是生命對我的一種提醒,提醒我好好把握能吃能喝、能走能跳的現在,以前常聽到「把每一天當成生命的最後一天」這句話很無感,但到了這個年紀,就覺得很實在,覺得該好好把握目前這段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不要讓生命留下遺憾。
Thumbnail
許多人談及死亡,總感覺害怕,與自己至親的家人告別的時候,也讓人感覺悲傷。然而,不去談死亡,並不會讓死亡消失,反而我們應該去珍惜與家人的相處的時光,因為生命短暫,必須把握每一次的相聚。死亡並不是人生的盡頭,死亡只是生命的一個階段,越過死亡,是生命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Thumbnail
許多人談及死亡,總感覺害怕,與自己至親的家人告別的時候,也讓人感覺悲傷。然而,不去談死亡,並不會讓死亡消失,反而我們應該去珍惜與家人的相處的時光,因為生命短暫,必須把握每一次的相聚。死亡並不是人生的盡頭,死亡只是生命的一個階段,越過死亡,是生命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