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前一篇《因為,你已經轉化了啊:從技法到活法(上)》的後續。
☸ ☸ ☸
儘管我對自己、對世界的預測並沒有多少興趣,甚至刻意回避,但是占星學中涉及相當的預測技巧,不僅可以運用在普通的諮詢工作中(例如,我會留意客戶正式提出諮詢申請時的天象,以及天象與客戶本命星盤的比對關係,借此瞭解這場諮詢的重點或突破口),更重要的是,對個人的觀察、成長能夠發揮相當的助力,這一助力甚至不需要多麼深厚的占星知識背景。借這篇文章,我想著力分享給基礎一般的占星愛好者,如何深挖這一潛力,找到並依靠自己的內在導師。
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
自若無佛心,向何處求佛。
——《壇經》
但正式開始之前,我想澄清一個可能的誤解。這裡所謂“占星基礎一般”,是指只對這門學科中涉及行星、星座、宮位、相位等基礎的占星概念有所瞭解。在此之上,更深入的學習,也可以對不同流派分別強調的例如飛宮、中點、恒星、形態格局、小行星、解讀技法、預測技法等等進一步涉獵。但這並不是說,占星基礎就如同教育體系裡的小學一樣,意味著入門和低階;恰恰相反,在現代占星理念下,翻來覆去研討的都是占星基礎。嚴格地說,與其說是占星基礎,不如說成“占星核心”。那些基本概念,不僅支撐了現代占星學的理論框架,更覆蓋、滲透到這個體系裡,對它們的討論是無窮無盡,無限深邃的。只要你抱著自我認知和轉化的目的接近占星學,瞭解這些占星基礎足矣!(這也就是市面上占星書籍主要是基礎類比較流行的原因之一)
但這並不意味著讀了幾本書、上了一年課就算占星基礎過關了;許多執業多年的占星師,仍然對經典的占星基礎類書籍(當然也包括優秀的新版著作)反復品讀,因為對占星基礎內核的把握沒有盡頭。那些令人敬仰的當代占星大師(例如Liz Greene、Sue Tompkins)的厲害之處,不是對深度技法的揭示和演繹,而是對這些占星基礎的深度理解:這需要多年的研究,孤獨的參悟,前後都是功夫。
總之,占星的入門是很容易的,具備基本的理論框架就可以幫助自我認知;但深入下去,並不在於拓寬知識面,而是與生命經驗融合的反省和領悟。作為普通的占星愛好者,要有信心,但也不要掉以輕心。
第一:建立星象日曆
每年的12月,準備好“星曆表”(Ephemeris,網路或App可以很方便找到或下載),對明年的星象作一番瞭解,隨後將其與個人星圖比對,在日曆上記下個人星圖中的重要“穴位”被撞擊的日期或時段。
這其實並不是艱深、複雜的工作,但是非常精細,我每次準備要花上一周左右時間(但是,很值得!)。儘管有些網站或App提供個人占星日曆的繪製服務,但費用問題先放一邊,這些星曆都是機器生成的,並不支持足夠的自訂,所以很可能自己想要的星象沒放上去,自己不在意的星象又放上去了。
“精簡”很重要:
如果考慮得太多,不僅日曆製作起來相當繁冗,成形的日曆每一天都佈滿了星象事件:每一天都記載星象相當於沒有一天記載星象!個人星象日曆的功用在於瞭解當月星象的重點和層次,從而把握關鍵。不是流水帳。
點擊其中一個星象事件,可以看到詳細的進展脈絡和主題:
用法:
1. 月底打開次月的星象日曆,對整月的星象分佈做一個預覽。
2. 當月實際發生的重要事件(外在或內在),同樣及時記錄在日曆當中。
3. 月底結合當月所有記錄的事件和星象,揣摩彼此的關聯性。
我想強調的是,內在事件(即內心的活動)相當重要。如果有一個星期你特別焦慮,把它記下來。如果某一天你突然特別想念某個人,也可以把它記下來。但是,要謹防的是:既不要把日曆的每一天都堆滿了星象,也不要不加選擇地把所有發生的事件都塞到日曆裡。
十幾年前我剛開始學習占星時,做過一件現在看來很瘋狂的事。我買了一個超大的日曆本,在豆腐塊大小的每一個方格子裡密密麻麻詳細寫下對我重要的星象,並在下面憋縮縮的空白處記下每一天自認為重要的事件。
然後發生了什麼呢?
起初對占星的領悟確實見長。但三個月之後,我得了嚴重的神經衰弱+失眠。我變得異常敏感,同時對生命充滿了無力感。我覺得我的一切,包括我的情緒,都是經過設計的。宇宙就是一個無比精良的機器,我只是其中的零件之一。
我果斷中止了占星學習,而且——徹底忘掉占星!隨後才慢慢恢復過來。忘掉占星的感覺真好,如釋重負!
現在我明白,掌管占星學的行星——凱龍星和天王星——分別對應著處女座和水瓶座。所以,接觸占星學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從這兩個星座的對立面——雙魚座和獅子座——汲取營養。即:不要倚重分析、比對、拆解、鑽研,適當放下思考,跟著感覺走,順其自然,追隨內在的神性。
占星學的進入有很多誤區。這是一個沉重但被許多人忽視的話題。製作並利用星象日歷時,切記去繁就簡。
第二:堅持寫日記
將每天的生活感悟,抑或各式情緒、吐槽,儘量每天或隔兩天記下來,在我印象當中,是自上小學起老師或書本裡的偉岸人物,就鼓勵或要求我們做的事。但是,這一習慣在邁入成人世界的無限內卷當中,在最需要也最能發揮其價值的生命階段,卻逐漸放棄了。
我越來越認為,日記是最溫和、最親民的成長方式,甚至是修行方式。日記不僅可以無底線但又足夠健康地發洩情緒,同時又是與自我對話,與神對話,在理性與情感兩方面同時培養自己的獨立性和深度。日記中揭示的問題或觀點,對個人而言非常寶貴。實際上,堅持記日記的人,尤其是堅持一筆一劃書寫日記的人,回顧的時候很容易發現,原來筆尖流淌的,全是“神示”。(這讓我想到暢銷書《與神對話》的誕生,不就是源自連續幾天深夜疾書嗎)
日記從心理學上來說,就如同敘事療法。許多客戶朋友可能不知道,你們在諮詢前發給我的文本描述,在我看來甚至比星圖還要寶貴。其中的觀點、措辭用語,乃至標點符號、長度、風格、文法正誤等等全都是鮮活的能量。更重要的是,很多時候,這些文本強烈地暗示著議題的癥結和答案,只是案主沒有察覺。有些客戶會在諮詢結束後保持與我溝通近期感悟、自我剖析的習慣,我在頗為欣慰的同時,一向鼓勵將這一做法以日記的形式深入下去,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發表在自媒體上。
每週末的時候,將這一周所有的日記再看一遍。每月底的時候,將這一月所有的日記再看一遍。一個日記本寫完了,把它放在枕邊,當作宇宙為自己量身定做的秘笈,再好好咀嚼一番。凡是在人生不同階段這樣對待過日記的人,都明白其間經歷過怎樣或愧或奮、或悲或喜的複雜情感,自己是如何一步步蛻變,人格又是如何一步步堅挺。
第三:日曆與日記的碰撞
如果日記中有一個主題反復出現,尤其讓你困惑、茫然,或者憤怒、挫折,不太確定如何應對的時候,參考星象日曆,看看宇宙的暗示是什麼。
這麼做至少有兩個好處:通過將現實事件與星象對比,可以知道對這一星象如何解讀,增強了占星知識;或者,透過對這一星象的解讀,瞭解該如何應對當下的現實事件。
源於自身的案例
我想再次以我的個人經歷來說明如何運用上述三個步驟。
事件
大概半年多以前,父親要做白內障手術,我提出回去陪他。但他怕耽誤我工作,提出各種理由不讓我去,我最後還是去了。好久沒回家,父親見到我很高興。意外的是,手術後與父親一次聊天的時候,他突然開始悲觀起來。我瞭解父親的脾性以及當前他的處境,因此我盡力傾聽。但父親似乎一發不可收拾,轉而對弟弟、對我大發不滿。
這種情境我是相當熟悉的。一旦父親對誰不滿,我只能傾聽,絕對不可以表達自己的意見:因為,他是我、父、親。
只是這次不同的是:父親當著我的面,將矛頭對準我,控訴我的人生“失敗”。
我試著勸他:“與他熟知的幾位親戚相比,我們這個家庭的每個人,也有不錯的地方。所以,儘量往好處想吧。”
父親急懟:“光往好處想,有什麼用呢?”
我也不再退讓:“像你那樣想,就有用嗎?”
空氣瞬間凝固。父親是雙子座,很快,他調整了話題,好像沒有談過這件事一樣。我也順水推舟,當作什麼都沒發生,臨走前(趕回到我在老家的另一住處)依舊為他把眼膏點好。
然而,回去的路上,我內心的憤怒根本無法遏制:這對我而言實在是個相當久遠、憋屈的結。
利用日曆與日記
隨後的日記本裡,與其說是龍飛鳳舞,不如說是天龍地虎。放肆一番後,心情終於平靜少許,我突然想起這個月會經歷行運土星(第十宮!)與本命海王星四分的相位。打開日曆一看,就在一周後,這個相位精確發生,一分不差!
父親(十宮土星)在醫院(海王星),我堅持了照顧(海王星)他的職責(十宮土星)。從這一點來說,可算作這個配置的積極表達了,這也說明回來陪父親是“順應天意”的。但是,畢竟這是出了名的陰暗相位:隨後父親數落我人生的失敗(十宮土星),頃刻間狂囂的負面情緒將我包裹、淹沒(海王星)。
我該怎麼辦?
重新審視我的日記,發現有這樣幾句:
“我已習慣了這種忍耐。”
“似乎他期望通過我的悲觀、失落,來分擔他的悲觀失落。我本能地感覺到,如果我還像以前那樣聽之任之,我苦心經營的來之不易的那一丟丟輕鬆、樂觀,馬上就會垮掉,然後需要許久才能恢復。”
“我幾乎被他完全罩住……我必須開始防禦!”
我似乎找到了點感覺。如果我還像以前那樣聽之任之,無疑將迎來土星被海王星逐漸腐蝕的結局;或者說,我接過他的負面情緒,自此也抑鬱不展。土星是行運行星,是這一配置中更主動的一方,他才是調整的著力點。換言之,在這一進程中,或許要發揮土星的防禦和遮罩力。
一想到這裡,我似乎被閃電擊中!
但不止於此。海王星也需要被整合。所以,整個過程,要靈活、善巧,要對對方抱著理解和同情。
我找到了方向:要在父親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維持自己的尊嚴(十宮土星),不要逃避(海王星);但也絕不可硬剛,點到即止,要理解(海王星)父親的想法跟最近家庭的變故有很大關係(撰寫此文數周前的一些感悟讓我更立體地看到父親這些想法的緣由,不僅對他更多理解,實際上對自己也很慚愧)。至於最後的結果,順其自然,不必強為(海王星)。
這未必是最合理的答案,但我的心靜下來了。隨後幾天父子相安無事,似乎又回到剛見面的狀態。但我依然比計畫提前返回成都,父親得知這一安排時很意外。
出發當天,與父親一起午飯。父親像完全變了一個人,全程和顏悅色,這再次讓我感到有些莫名其妙。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席間他突然——又是突然——說了這樣一句:
“要健康啊!我現在最在乎的就是你要健康啊!別的什麼都不要緊!”
我心頭一熱,一下子全都明白了。我問他:“還有飯嗎?”
爸一愣(我一向不是能吃的人),使勁兒點著頭:“有啊!”
這個故事中的星象(行運土星與海王星四分的效應),不管參考多少書籍,都沒有這種領悟方式來得更直接、更個性化(我一向認為很多占星cookbook離現實中的個人經驗相差甚遠)。更何況,占星作者大多會告訴你這些相位的展現形式,但鮮少告知應對方式或目的。然而,結合個人日曆+日記的方式,不需要多麼深厚的占星功底,稍加思索就能夠找到答案。
回歸本命星圖
從個體而言,一切行運天象的歸宿在於本命星圖。如果再進一步,在本例中結合本命星圖中土星的配置,那麼整個事件的目的(從宇宙或成長角度)呼之欲出:
土星位於第四宮。
沒有哪個配置比這更能描繪出童年遭遇的壓制和孤獨了,也沒有哪個措辭比“內在(四宮)權威(土星)’更適合這個配置的努力方向了。尤其邁入人生後半場(第四宮)的我,如何實現情緒的自我掌控與自我滋養,實在需要多加重視。
更宏觀的視角
另外,在日曆裡可以看到這一星象(土星本來就行走緩慢,加之逆行的緣故,所以反復碾壓至少大半年時間)對應的所有時段和事件。有趣的是,撰寫本文的幾天前,這一星象再次精確發生。現在,我當然可以總結這一行運相位在過去一年裡到底帶來哪些事件和影響。當然,其維度是多方面的,絕非此例所限(例如,家庭變故帶來的責任;對玄學某一分支的質疑導致廢寢忘食的鑽研——這些又是在參考書上很難找到的描述)。
但為了方便討論,如果聚焦於此例,我想說,最近發生的有一類事很值得回味。有些熟人有意無意地向我滲透複雜的情緒,挑戰我的職業設定和心理防線。這些情境與之前的父子之爭如出一轍:本來相當融洽的關係,莫名開始出現裂縫,我有一種躺著也中槍的感覺(儘管本能地,我瞭解對方背後的意圖和心理動態),場面一度非常混亂。
把這些事情都捏到一起,再把視野放大到我所有的過往,我暮然發現自己一直不願承認的特質:我是多麼容易吸收他人情緒,多麼容易被他人、被外界的風吹草動影響。
類似事件其實在我生活中層出不窮,而我一貫的的處理模式便是:焦灼,慚愧,忍耐,抑或從言語上拼命解釋,從行為上拼命彌補。因為我不想破壞一段關係,不想傷害到別人,所以會盡力維持,哪怕自己身心俱疲,哪怕自己事後墜入情緒或信息的黑洞。(海王星)
幸運的是,經歷歲月的洗刷,如今我的臉皮不僅變得更皺,同時也更厚。現在,我逐漸理解:我多麼需要鑄造自己獨立的靈魂,安處暴風眼,同時平靜地面對、接受周遭的情緒波動。當然,如果內在的情緒足夠穩定,又何來、何懼外在的波動呢?(土星)
仔細回想,生命中經歷的許多事情,尤其涉及關係,常常不知其由地就來,又不知其由地就走;本以為很好的突然間狂風暴雨,本以為不投緣的莫名間鼓掌連連。事情發生時總想理清是非曲直,一切結束後卻依然找不到個中緣由。
就像打坐時,念頭升起,又退去;再升起,再退去。為何有念頭?如何升起?如何退去?其實看不清楚(我還沒那個功夫)。但是,可以看清楚的是,念頭升起,又退去;再升起,再退去。
抱著這樣平常又堅定的心,突然間,莫名間,又進入另一個更平常、更堅定但又更放鬆的境界。
這個個人案例和感悟的陳述,似乎與2026年行運土海合相的天象呼應。然而,論述這一天象的文章不少,到底如何落實到個人的生活中,只有靠自己,結合個人星盤和思考,才能獲得答案吧。或許下面的比喻可以帶來些許參考:
如果出門經常遇到雨天怎麼辦呢?包裡隨時備好雨傘。與其被淋成落湯雞,狼狽不堪又怨天尤人,不如撐起傘來,安靜地欣賞雨景,靜待雲散風輕。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金剛經》
好的就信,不好的就不信
在觀察行運或推運星象時,如果遇到比較積極的動作,例如木星合相了太陽,那固然是一件輕鬆的事(但不要以為就一定會帶來輕鬆的結果!)。但如果遇到了比較抓馬的事件,例如前述的土海四分,或者,更“兇險”一點,推運月亮到了第八宮,同時與十一宮的冥王星四分;而且此時,現實中你的母親已經住院了,或者你正好在與一個非常重要的客戶談生意到青黃不接的焦灼狀態——
於是,轟的一聲,很多恐怖的畫面撲面而來,伴隨著急促的呼吸……
警惕!這個時候要立刻停止所有的占星分析和想像。正確的應對是:把焦點放在這個相位的目的和意義上來。你可以這樣暗示自己:
“我要做媽媽最堅強的後盾,為她爭取更多人的支持!”
“我必須睜大眼睛,瞭解整個交易幕後的真相!”
當然,你必須足夠現實,你知道這是個不容易度過的挑戰性的相位(尤其,冥王星參與其中),你願意拿出勇氣和毅力全力以對。所以,你也可以這樣說:
“我要竭盡全力做媽媽最堅強的後盾,為她爭取更多人的支持!”
“我必須竭盡全力睜大眼睛,瞭解整個交易幕後的真相!”
這樣就足夠了,就此打住!不要再在腦海裡糾結細節的鋪陳,不要讓負面的情緒瞞天過海……
不要種下自我應驗的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但是對於那些積極的相位,比如木日合相那種,怎麼細想都可以。最好能想到連味道都在鼻頭,口水都流出來,甚至自己的心都飛出來😇
曾仕強老師在一次講座中俏皮地說道:“算命師對你說的話——好的,我就信;不好的,我就不信!就當他沒說!”
這其實是很有智慧的一句話。只是執行起來恐怕有些難度(當然能做到自然最好)。同一個人同一個話題講出的同一個結論,怎麼可能只信其一不信其二呢?這其實是矛盾的。潛意識裡,你要嘛就全信,要嘛就全不信。
占星諮詢或者與命理相關的諮詢中,充滿了心理暗示。一個結論的作出和傳達,與其說是技術,不如說是智慧和素養。占星師的一句話乃至一個語氣,對於滿懷不安全感,吸收能力超強的對方來說,影響可能是非常深遠的。
所以預測這樣的事兒,最好是自己來解決。求師不如求己。其實這並不需要你有多高的水準,只要你不把重點放在外在事件上,只要你對自己要求不那麼苛刻。如果實在想找個占星師,就一定要找自己信任的。
可是信任這個東西,在任何年代——尤其是當今,一向是稀缺的玩意啊。
☸ ☸ ☸
在你勇敢的生命歷程中,經歷過哪些與眾不同的行運相位,同時又深有領悟呢?歡迎通過留言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