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股筆記(2025-01-20) - 台積電強,台股即可續強,上週美股大漲,今天台股可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上週美國的經濟指數 PPI 年增3.3%,低於市場預期的3.5% 及核心CPI年增3.2%,稍低於市場預期的3.3%,及失業率跌至4.1%,也低於市場預期的4.2%,雖然在週初的時候,非農就業人數遠高於市場預期的 16.5萬至26.5萬。後續的數字都給了市場新的信心,美股除了週一的下跌之外,從週二開始展開了連續四天的攻勢,在上週五晚上,美股四大指數同步上漲,費半更是大漲了2.84%。2025年的開局在這十幾個交易日內,還是不斷地呈現大漲和大跌。輝達(NVDA)從頂到半年線之後,目前經過了 5 天的反攻,上方剩下十日和季線。台積電ADR在週四跳空大漲之後,週五因為獲利賣壓,下跌了3.29%。台股的部分,大盤在週四和週五的反攻之下,站回了 23,000點。在法說會之後,台積電再度地回到了所有均線的上方,收在1120。

raw-image

台積電法說會

台積電在週四下午舉行了法說會,這一次的法說會一如既往的,對於台積電而言還是有長期的競爭優勢。

第一個營收方面: 去年的預估今年的成長會是 20 %,但是在週四的法說會上頭,台積指出,在「美元」的營收成長上會,增加 25 %。當然再加上最近的台幣的弱勢,長期來看,在台幣的營收上會更為有益處。這是第一個利多。

第二個砍單傳說: 在於之前市場傳聞,輝達砍單,魏哲家表示,市場謠言很多,會「持續努力擴產滿足客戶需求」,直接破除相關傳聞與謠言。但我個人認為,這個有沒有破除還是要看後續地營收表現而定。

第三個資本支出: 台積電的資本支出,一直以來都是被各方認為,營收是否成長的重要關鍵和指標。今年的資本支出將會在380-420億美元,有機會挑戰歷史新高。這個數字的變動說實在是還蠻大的,但是都還是在水準之上。

當然法說會上,也有說到關稅和AI 管制的部分,這些部分,說實在還是要真的在川普2.0 上任之後,才會有更明確的指標。台灣目前對於美國有極大的貿易順差,在這個部分,是一個極大的危機,因為川普可不是吃素的。

0056逐步走低

0056 在上週除息,這一次從目前來看是落入了下行的循環。股價回幾乎回到了,去年八月的歷史大跌的位階,除完息後,股價目前為35.35。這個價格,大概是在「微填息」,下行的趨勢目前不變,還是要耐心等待下一次的復蘇。從目前的走勢來看,確實是比較困難。

raw-image

但是下行的部分的另一面,就是一個不會的逐步建倉點,這個過程,可能會面臨帳面上的虧損,但是若0056 有朝一日反轉,在低點的建倉,就會成為獲利的關鍵。

台股的走向

今天可望台股可以延續,美股週五的漲勢,台積電在法說會之後,也應該要可以持續創新高,本週在週三就會封關,準備進入春節假期。在23,000以上的封關,對於台股而言是一個好消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Z
41會員
396內容數
這個專題提供給所有想投資或是正在投資的人一個心得分享。我希望能藉由我的投資筆記來和你在投資的道路上一同成長。
SZ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昨天的台股上漲了 198 點,大盤指數收在 20,232點,台積電在股災後,首度站回了 900 元收在昨天的最高 902 元。這一波的台積電要上攻,還是要先面臨上方的層層賣壓。最好是沒有其它的干擾,先站回到股災前的「低點」 910 元。 聯發科昨天也是和台積電一樣開低走高,最後收在 1,370 元
Thumbnail
2025/04/30
昨天的台股上漲了 198 點,大盤指數收在 20,232點,台積電在股災後,首度站回了 900 元收在昨天的最高 902 元。這一波的台積電要上攻,還是要先面臨上方的層層賣壓。最好是沒有其它的干擾,先站回到股災前的「低點」 910 元。 聯發科昨天也是和台積電一樣開低走高,最後收在 1,370 元
Thumbnail
2025/04/28
昨天的台股大盤上漲了161點,在股災之後,終於站回了20,000點,收在20,034。目前已經站回了每天下彎的月線,上方的季線位置在21,780算是還有一段距離 。但是 以現在的季線每天下跌 50 點左右,大約在 1 個半月左右,應該也會回到 20,000點左右。 台積電昨天上漲了 9 點,收在了
Thumbnail
2025/04/28
昨天的台股大盤上漲了161點,在股災之後,終於站回了20,000點,收在20,034。目前已經站回了每天下彎的月線,上方的季線位置在21,780算是還有一段距離 。但是 以現在的季線每天下跌 50 點左右,大約在 1 個半月左右,應該也會回到 20,000點左右。 台積電昨天上漲了 9 點,收在了
Thumbnail
2025/04/27
在經歷了兩年的股市大漲之後,2025 年的股市和之前算是呈現了兩個截然不同的風情。若以美股的 S&P500 為例,在今年的2 月 19 日還創下了歷史的高點6144點,但在今年新上任的川普的強力關稅戰之下,從創下高點之後,股市就一路地下探,S&P500在 4 月七日的時候,也創近一年多的低點 4,8
Thumbnail
2025/04/27
在經歷了兩年的股市大漲之後,2025 年的股市和之前算是呈現了兩個截然不同的風情。若以美股的 S&P500 為例,在今年的2 月 19 日還創下了歷史的高點6144點,但在今年新上任的川普的強力關稅戰之下,從創下高點之後,股市就一路地下探,S&P500在 4 月七日的時候,也創近一年多的低點 4,8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重點摘要 美股表現:道瓊、標普、納指均下跌,市場關注明日FOMC會議,預計將維持基準利率不變。 經濟數據:美國新屋開工量和工業生產數據表現強勁,顯示經濟未面臨衰退風險。 板塊表現:能源和醫療保健板塊表現較好,通訊服務和非核心消費板塊表現較差。 市場動態:美債殖利率下降,美元走弱,黃金價格上漲
Thumbnail
重點摘要 美股表現:道瓊、標普、納指均下跌,市場關注明日FOMC會議,預計將維持基準利率不變。 經濟數據:美國新屋開工量和工業生產數據表現強勁,顯示經濟未面臨衰退風險。 板塊表現:能源和醫療保健板塊表現較好,通訊服務和非核心消費板塊表現較差。 市場動態:美債殖利率下降,美元走弱,黃金價格上漲
Thumbnail
1. 重點摘要 美股表現: 道瓊 (+0.52%) 收42802、標普 (+0.55%) 收5770、納指 (+0.70%) 收18196,費半 (+3.16%) 收4630。 經濟數據: 美國非農新增就業15.1萬人,略低於市場預期16萬人;失業率升至4.1%。整體顯示勞動市場降溫但具韌性。
Thumbnail
1. 重點摘要 美股表現: 道瓊 (+0.52%) 收42802、標普 (+0.55%) 收5770、納指 (+0.70%) 收18196,費半 (+3.16%) 收4630。 經濟數據: 美國非農新增就業15.1萬人,略低於市場預期16萬人;失業率升至4.1%。整體顯示勞動市場降溫但具韌性。
Thumbnail
重點摘要 美股表現:美股主要指數漲跌互見。道瓊指數下跌0.50%,標普指數下跌0.27%,但納指微漲0.03%,費城半導體指數則上漲0.21%。 CPI數據影響:1月美國CPI數據高於市場預期,月增率0.5%、年增率3.0%,核心CPI月增率0.4%、年增率3.3%,均超出市場預期,令市場對聯準
Thumbnail
重點摘要 美股表現:美股主要指數漲跌互見。道瓊指數下跌0.50%,標普指數下跌0.27%,但納指微漲0.03%,費城半導體指數則上漲0.21%。 CPI數據影響:1月美國CPI數據高於市場預期,月增率0.5%、年增率3.0%,核心CPI月增率0.4%、年增率3.3%,均超出市場預期,令市場對聯準
Thumbnail
上週美國的經濟指數 PPI 年增3.3%,低於市場預期的3.5% 及核心CPI年增3.2%,稍低於市場預期的3.3%,及失業率跌至4.1%,也低於市場預期的4.2%,雖然在週初的時候,非農就業人數遠高於市場預期的 16.5萬至26.5萬。後續的數字都給了市場新的信心,美股除了週一的下跌之外,從週二開
Thumbnail
上週美國的經濟指數 PPI 年增3.3%,低於市場預期的3.5% 及核心CPI年增3.2%,稍低於市場預期的3.3%,及失業率跌至4.1%,也低於市場預期的4.2%,雖然在週初的時候,非農就業人數遠高於市場預期的 16.5萬至26.5萬。後續的數字都給了市場新的信心,美股除了週一的下跌之外,從週二開
Thumbnail
上週五的美股四大指數同步下跌 ,美國公布經濟數據,非農就業人口回升至25.6萬,比預期的16.5萬大幅上升。失業率則是 4.1%,低於預期的 4.2%。美國10年期的公債還是居高不下,在週五更是微幅上升至4.772%。這些數據都是不利於 1 月的降息,失望性的賣壓湧現,今天的台股可能又要再度面臨強勁
Thumbnail
上週五的美股四大指數同步下跌 ,美國公布經濟數據,非農就業人口回升至25.6萬,比預期的16.5萬大幅上升。失業率則是 4.1%,低於預期的 4.2%。美國10年期的公債還是居高不下,在週五更是微幅上升至4.772%。這些數據都是不利於 1 月的降息,失望性的賣壓湧現,今天的台股可能又要再度面臨強勁
Thumbnail
日期:2024年10月17日 重點摘要: a) 美股主要指數漲多跌少,道瓊上漲0.37%,標普500和納斯達克小幅變動。b) 美國經濟數據表現優於預期,包括零售銷售、初領失業金人數和建商信心指數。c) 台積電財報優於預期,帶動半導體相關族群走強。d) 美債利率大幅走高,影響利率敏感性高的公用事業、
Thumbnail
日期:2024年10月17日 重點摘要: a) 美股主要指數漲多跌少,道瓊上漲0.37%,標普500和納斯達克小幅變動。b) 美國經濟數據表現優於預期,包括零售銷售、初領失業金人數和建商信心指數。c) 台積電財報優於預期,帶動半導體相關族群走強。d) 美債利率大幅走高,影響利率敏感性高的公用事業、
Thumbnail
昨天沒有意外的,台股大漲了一天,但是壞消息來了,昨晚的美股四大指數同步下跌,這個也算是上週五美國亮麗的就業指數有關,其因果關係如下,非農就業數字比預期多了十萬,代表經濟衰退的疑慮減少、而經濟衰退的疑慮減少美國 FED在11 月就可以減緩降息的碼數或是延長高利率時間,如此一來美債的利率在降息後,不減反
Thumbnail
昨天沒有意外的,台股大漲了一天,但是壞消息來了,昨晚的美股四大指數同步下跌,這個也算是上週五美國亮麗的就業指數有關,其因果關係如下,非農就業數字比預期多了十萬,代表經濟衰退的疑慮減少、而經濟衰退的疑慮減少美國 FED在11 月就可以減緩降息的碼數或是延長高利率時間,如此一來美債的利率在降息後,不減反
Thumbnail
上週五(8日)美國勞工統計局 的數據顯示,11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 19.9 萬,遠高於市場預期 18.5 萬,強勁的就業數據,要使Fed 在 明年 年第一季轉向降息的機率大幅降低,對利率敏感的 2 年期和 10年期美債殖利率同步上揚來看,.....
Thumbnail
上週五(8日)美國勞工統計局 的數據顯示,11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 19.9 萬,遠高於市場預期 18.5 萬,強勁的就業數據,要使Fed 在 明年 年第一季轉向降息的機率大幅降低,對利率敏感的 2 年期和 10年期美債殖利率同步上揚來看,.....
Thumbnail
2023/4/17 上週美國股債市短評 「每天將於早上,為大家整理好昨日美債與美股市場重要資訊,並附帶相關評論,內文不涉及標的推薦。歡迎追蹤掌握一手消息。」 一、上週市場短評: 隨著 PPI 與 CPI 趨緩、就業市場熱絡、加上美國大銀行財報優於預期,上週債市衰退擔憂有所緩解,殖利率向上回到 3.5
Thumbnail
2023/4/17 上週美國股債市短評 「每天將於早上,為大家整理好昨日美債與美股市場重要資訊,並附帶相關評論,內文不涉及標的推薦。歡迎追蹤掌握一手消息。」 一、上週市場短評: 隨著 PPI 與 CPI 趨緩、就業市場熱絡、加上美國大銀行財報優於預期,上週債市衰退擔憂有所緩解,殖利率向上回到 3.5
Thumbnail
2023/4/13 美國股市與債市短評 「每天將於台股開盤前,為大家整理好昨日美債與美股市場重要資訊,並附帶相關評論,內文不涉及標的推薦。歡迎追蹤掌握一手消息。」 一、市場評析: 1. 生產端通膨 PPI 趨緩,不令人意外,但是提供更有力的證據顯示通膨正導向可控制方向,在未來將進一步傳導至消費終端,
Thumbnail
2023/4/13 美國股市與債市短評 「每天將於台股開盤前,為大家整理好昨日美債與美股市場重要資訊,並附帶相關評論,內文不涉及標的推薦。歡迎追蹤掌握一手消息。」 一、市場評析: 1. 生產端通膨 PPI 趨緩,不令人意外,但是提供更有力的證據顯示通膨正導向可控制方向,在未來將進一步傳導至消費終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