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霜後依舊盛開的美麗靈魂】:瑪莉安·菲絲佛(Marianne Faithfull)

【 風霜後依舊盛開的美麗靈魂】:瑪莉安·菲絲佛(Marianne Faithfull)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60年代的搖擺倫敦無疑是充滿新音樂、新時尚和新態度的迷人世界,才剛離世,享壽78歲的瑪莉安·菲絲佛(Marianne Faithfull)當時還只是個年輕女孩,很快就被吸納進這個蓬勃發展的搖滾世界——然後又被無情地拋棄,最後靠著對音樂的熱愛從谷底翻身。

1964 年,瑪莉安開始了她的歌唱生涯,在當地的咖啡館表演民謠歌曲,並積極參與當時正在興起的搖滾音樂圈。同年,她受邀參加滾石樂團的發片派對,並在那裡遇見了樂團的經理人 Andrew Loog Oldham,他決定讓這位年輕歌手進錄音室小試身手,首支錄音作品便是翻唱 Mick JaggerKeith Richards 創作的〈 As Tears Go By 〉,發行後立刻成為熱門單曲,迅速登上英國榜。



1965 年 5 月,她與英國藝術家 John Dunbar 結婚,並於同年 11 月誕下一子。然而,不久後,她便與 Jagger 展開了一段轟動的戀情,此時她的毒癮也開始逐漸加深,某日當警方破門 Richards 的家中進行毒品搜查時,瑪莉安也在現場,被發現時身上僅裹著一張毛皮地毯,對她的事業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她後來在自傳中寫道:

「如果是一名男性毒癮者,這樣的行為總會被渲染得更具傳奇色彩,甚至顯得迷人,但如果是女性,她就成了蕩婦和不適任的母親。」

隨著60年代搖擺倫敦光環褪去、樂觀情緒終究消散的影響,瑪莉安對古柯鹼和海洛因的索求無度讓她陷入人生最黑暗的時期。1969 年,她在經歷流產後僅一年,就共同創作了這首影射自身毒癮的歌曲〈 Sister Morphine〉:「告訴我,我已經躺在這裡多久了?我怎麼會在這個地方?為什麼醫生的臉如此模糊?



在與 Jagger 分手之後,毒癮讓她長期流浪街頭,甚至患上厭食症,她的嗓音也被無情摧殘,但瑪莉安最終還是在音樂中找到了生存的力量。她要證明自己不只是滾石樂團縱情享樂的陪襯品,她將這些經歷轉化為創作靈感,在痛苦與創傷中迎來新的音樂實驗時代。藝術始終是她的救贖,幫助她度過人生中最艱難的時刻。


raw-image


1979 年發行的《Broken English》被視為她在樂壇的回歸力作,這張專輯受到當時新浪潮與龐克音樂自由精神的啟發,成為她職業生涯中的重要里程碑。憑藉這張專輯,瑪莉安獲得葛萊美獎最佳女性搖滾演唱獎提名,進一步確立了她作為音樂創作者的地位。



即使隨著年齡增長,瑪莉安的嗓音變得更加沙啞厚重,但她聲音中的靈魂共鳴卻始終獨特,從與 Nick Cave、Warren Ellis、PJ Harvey,甚至 Metallica 等跨界音樂人的精彩合作,瑪莉安的音樂生涯一眨眼橫跨數十年,在每一張專輯中都展現出無窮的創意與靈感,證明自己是一位才華橫溢的音樂人。


raw-image


此外她也是一名演員,她在電影《 The Girl on the Motorcycle 》中與 Alain Delon 合作,成為她演藝生涯中的大膽亮點,並且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一部獲得 X 級評級的電影,成為 60 年代自由與解放精神的象徵。她曾與多位著名導演合作,包括 Kenneth Anger、Derek JarmanSofia Coppola,展現了她作為歌手與銀幕偶像的多重才華。


raw-image


隨著瑪莉安與世長辭,是時候讓更多人深入探索她的專輯,在她漫長豐富的音樂作品中,既可以聆聽到她年輕時大膽踏入音樂圈的雀躍,也能感受到她作為一位歷經滄桑所留下的動人之聲。在男性主導的音樂產業中為女性歌手開闢了道路,最終成為英國音樂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傳奇人物之一。

2021 年接受《衛報》訪問,瑪莉安在回顧自己的音樂旅程時表示:

「我下定決心要投入這一切,結果也確實如此,我很清楚自己還有很多要學的東西。雖然我沒有上牛津大學,但我去了 Olympic Studios,看著滾石錄音,看著披頭四錄音,我親眼見證了最優秀的音樂人是如何創作的。因為 Mick Jagger,我也學會了如何寫歌,他是一位隨時處於巔峰狀態的創作者,我從他身上學到了很多,對此我永遠心懷感激。」
avatar-img
克里夫異象 Visions of Cliff
53會員
202內容數
|實體唱片的死忠擁護者 |為各位介紹從60年代至千禧年間的搖滾樂、專欄、系列訪談和樂評 |出版品:《克里夫異象誌Vol.1 & 2》 |歡迎邀稿:[email protecte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要定義 Zeuhl 頗具挑戰性,但身為一個音樂推廣者當然不能用:「當你聽到,你就知道了」來打混過去,因此我們必須先追本溯源,回到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刻。
只要稍微對自由爵士和實驗音樂界有些涉略的話,你很難不知道 John Zorn 這號人物,當他吹奏薩克斯風的時候,不僅擴展膨脹爵士樂的視野與水平,同時也奮力把它吹得支離破碎:非傳統歌曲結構、嘶吼淒厲的人聲、吵雜混亂的器樂,這些爆裂四射的音符如同鋒利的刀片,狠狠劃過耳道。
灰野敬二是日本迷幻地下音樂界最具魅力和神秘色彩的人物,除了是禁酒主義者外,在公開場合露面時總是戴著墨鏡,身穿精美剪裁的全黑服裝,以及他那長及腰部的秀髮,每當他映入世人眼簾時,彷彿為當下整個空間帶來了難以探底的黑暗,所有聲音都會自動降低數十分貝。
某種激烈的實驗精神逐漸與你的意識同化,但這並非因為你學會了如何聆聽噪音,也非因為你接納了它狂妄自大的姿態,而是當你被來回輾壓,不再有力氣選擇接受或拒絕時,它便自然轉化為一種合理的存在,既是噪音,也是成為音樂的噪音。
今年 76歲的布萊恩.伊諾(Brian Eno)總是給人一種正襟危坐的嚴肅形象,在過去五十年裡,他的多重身分更是令多數人頂禮膜拜:專輯製作人,環境音樂先驅、電影配樂作曲家、音樂廠牌創始人,這些成就導致人們常常忽略,他在七〇年代的某一刻是個喜愛豹紋、臉上塗抹著妖豔妝容、雙手操弄合成器的華麗搖滾明星。
超現實主義電影名導—大衛·林區(David Lynch)昨日與世長辭,漫長生涯在影界留下了不可抹滅的貢獻,然而少為人知的是,他的光輝並不限於電影方面,林區的音樂風格與他的電影作品一樣迷離魔幻,因此在傷感之際,就讓我們一起回顧林區的音樂作品,來緬懷一代大師的離去。
要定義 Zeuhl 頗具挑戰性,但身為一個音樂推廣者當然不能用:「當你聽到,你就知道了」來打混過去,因此我們必須先追本溯源,回到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刻。
只要稍微對自由爵士和實驗音樂界有些涉略的話,你很難不知道 John Zorn 這號人物,當他吹奏薩克斯風的時候,不僅擴展膨脹爵士樂的視野與水平,同時也奮力把它吹得支離破碎:非傳統歌曲結構、嘶吼淒厲的人聲、吵雜混亂的器樂,這些爆裂四射的音符如同鋒利的刀片,狠狠劃過耳道。
灰野敬二是日本迷幻地下音樂界最具魅力和神秘色彩的人物,除了是禁酒主義者外,在公開場合露面時總是戴著墨鏡,身穿精美剪裁的全黑服裝,以及他那長及腰部的秀髮,每當他映入世人眼簾時,彷彿為當下整個空間帶來了難以探底的黑暗,所有聲音都會自動降低數十分貝。
某種激烈的實驗精神逐漸與你的意識同化,但這並非因為你學會了如何聆聽噪音,也非因為你接納了它狂妄自大的姿態,而是當你被來回輾壓,不再有力氣選擇接受或拒絕時,它便自然轉化為一種合理的存在,既是噪音,也是成為音樂的噪音。
今年 76歲的布萊恩.伊諾(Brian Eno)總是給人一種正襟危坐的嚴肅形象,在過去五十年裡,他的多重身分更是令多數人頂禮膜拜:專輯製作人,環境音樂先驅、電影配樂作曲家、音樂廠牌創始人,這些成就導致人們常常忽略,他在七〇年代的某一刻是個喜愛豹紋、臉上塗抹著妖豔妝容、雙手操弄合成器的華麗搖滾明星。
超現實主義電影名導—大衛·林區(David Lynch)昨日與世長辭,漫長生涯在影界留下了不可抹滅的貢獻,然而少為人知的是,他的光輝並不限於電影方面,林區的音樂風格與他的電影作品一樣迷離魔幻,因此在傷感之際,就讓我們一起回顧林區的音樂作品,來緬懷一代大師的離去。